1、唐朝的开国皇帝是 ( )
A. 唐高祖 B. 唐太宗 C. 唐玄宗 D. 武则天
2、关于元朝,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开国皇帝是成吉思汗
B.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全国性统一王朝
C.是我国历史上版图最大的朝代
D.把西藏正式纳入中国版图
3、清朝大兴的“文字狱” ( )
A.是为了维护封建专制统治和巩固大一统局面,采取的必须和必要手段
B.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发展到顶峰的最突出表现
C.原因在于吸取了明朝灭亡教训而实行的一种文化恐怖政策
D.是为了压制反清思想,树立清朝的权威而实行的迫害知识分子的冤案
4、“天地之道,贞观者也”,意即以正道示人。在我国历史上,以“贞观”为年号开创著名治世的皇帝是
A. 隋文帝
B. 唐太宗
C. 武则天
D. 唐玄亲
5、宋朝文学的主要成就是
A.诗歌
B.词
C.散文
D.戏曲
6、唐朝手工业发达。下面对唐朝手工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丝织品花色品种多,技术高超 B. 造船、矿冶颇具规模
C. 青瓷、白瓷和唐三彩最为有名 D. 青铜铸造业高度发展
7、在唐与日本的文化交流中,最有影响的人物是( )
A.张骞 B.崔致远 C.鉴真 D.马可•波罗
8、习近平主席提出共建“丝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旨在借这一历史符号,沟通历史与未来,连接中国与世界。张骞开通西域之后,这条贯穿中西贸易的交通线路被打通了。在唐时,这条贸易通道上不可能转运的物品有
①蔡侯纸②指南针③佛经④活字印刷品⑤《清明上河图》⑥科技巨著《天工开物》
A.②④⑤⑥
B.①②③⑤
C.①③
D.②③④⑥
9、出自宋代林升的《题临安邸》“山外青山楼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讽刺的是
A. 杭州的楼多
B. 杭州暖和
C. 杭州游人多
D. 南宋统治者安于现状偏安江南一隅
10、下列能够与北宋互市边境贸易的国家是
A.后周辽
B.蒙古国西夏
C.辽西夏
D.南宋辽
11、明朝人文徵明在《满江红》词中感慨岳飞的遭遇:“千载休谈南渡错,当时自怕中原复。笑区区一桧亦何能,逢其欲。”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①岳飞抗金胜利后达成澶渊之盟 ②宋高宗怕自身统治受到威胁
③秦桧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了岳飞 ④岳飞的遭遇受到后世的广泛同情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2、唐朝时期新罗与中国往来频繁。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朝鲜半岛的音乐传入中国
B.新罗采用唐朝科举制度
C.大量佛经由新罗流入中国
D.新罗派遣留学生来中国
13、宋朝是我国瓷器发展史上的辉煌时代。后来发展成为著名的瓷都的是
A. 浙江余姚 B. 河北保定 C. 河南汝州 D. 江西景德镇
14、“陈桥兵变”赵匡胤称帝后,为巩固皇权,它采取了哪些措施?
①解除禁军高级将领的兵权 ②经常调换军队将领,定期换防
③增加相权,替皇帝分忧解难 ④派文臣担任各地州县的长官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15、某同学参加学校组织的文科知识竞赛,抽到了一道题目,要求根据提示选出正确答案,他得到以下四个提示词语,该题目的答案是( )
A.台湾
B.西藏
C.新疆
D.内蒙古
16、下列哪位著名小说家以该僧人取经的故事为素材创作了一部长篇神话小说?
A.罗贯中 B.吴承恩 C.施耐庵 D.曹雪芹
17、宋夏议和后,边界贸易兴旺,当时在宋夏边界处开设的贸易场所被称为
A. “市场”
B. “货栈
C. “榷场”
D. “口岸”
18、在唐朝诗人中,诗作想象丰富,激昂奔放,富于浪漫主义,被称为“诗仙”的是、
A.杜甫
B.李白
C.李春
D.白居易
19、如果我们去北京,一定会去参观被称为世界建筑之林瑰宝的故宫,这一建筑得以修建是在下列的哪一个朝代( )
A. 汉代 B. 唐代 C. 元代 D. 明代
20、2014年6月22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8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在卡塔尔的多哈召开。会议审议通过将中国大运河列入《世界遗产名录》。隋朝大运河的中心在( )
A. 涿郡 B. 长安 C. 余杭 D. 洛阳
21、商业贸易的繁荣
(1)商业繁荣:宋代商业的繁荣超过了前代,兴起了很多商业城市,最大的是____和杭州。经商的时间不再受到限制,出现了早市和____。都市的商贸活动也辐射到乡镇,形成了新的商业区,叫作____;在城市与乡村之间的市镇也发展成为重要的____。
(2)海外贸易:广州、___是闻名世界的大商港。中国商船的踪迹,近至朝鲜、日本,远达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岸。朝廷____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立____,加以管理。
(3)纸币出现:商贸的繁荣使货币交易量增长,市场上流通的金属货币,携带很不方便。____前期,____地区出现“交子”,这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南宋时,纸币发展成与铜钱并行的货币。
22、《________》一书,记述了中国在当时世界上具有先进的科学技术,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________》是我国古代最优秀的长篇小说,已被译成多种文字,成为世界文化宝库中不可多得的文学名著。
23、唐朝经济盛世繁荣,其中在农业方面:唐朝农民改进犁的构造,制成 ______ ,提高农作物产量;在商业方面,大都市居多,其中长安城繁华的商业区是 ______.
24、唐朝科举制逐渐完善,常设的考试科目主要有______和_______。
25、10世纪初(916年)契丹族首领________,统一契丹各部,建立契丹国(辽)。
26、司马光和《资治通鉴》
(1)北宋著名史学家、政治家司马光主持编写的《_____》,是一部_____的通史巨著。这部史书记述了从_____到_____共1 300多年的历史。《资治通鉴》这一书名的意思是“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即以历史的得失作为鉴戒来加强统治。
(2)司马光的《_____》与司马迁的《_____》,并列为中国史学的不朽巨著,他们也被后人称为“史学两司马”。
27、宋朝是中国瓷器发展史上的辉煌时代。北宋兴起的江西________,后来发展成为著名的瓷都。
28、唐太宗开创的治世局面是____________;唐朝由盛而衰的转折点是______________。
29、朱元璋强化皇权
(1)措施:
①在地方:朱元璋将原来行中书省的权力一分为三,设立“_____”,互不统属,从而使行省的权力分散。朱元璋还先后分封_____为王,驻守各地,监控地方,巩固皇室。
②在中央:在中央,朱元璋为进一步集中权力,废除了_____和_____,提升吏、户、礼、兵、刑、工六部的职权,并使六部直接向皇帝负责。为分散兵权,朱元璋把原来的大都督府分为中、左、右、前、后五军_____﹐将军队调动和武官任命的权力统归兵部,这样皇帝就直接掌握了军事大权。
③设立_____特务机构:为监视官民,朱元璋设立_____,掌管侍卫、缉捕、刑狱诸事,保护皇帝,镇压官民。后来,明成祖设立_____。这两个机构合称“_____”,成为皇帝的耳目和爪牙。
(2)影响:地方和中央的各个部门,既互不统属,又互相牵制,各自直接向皇帝负责,这样就使_____,_____大为加强。
30、明朝末年,占领我国宝岛台湾的殖民者是________。
31、连线题
32、列举宋词杰出代表人物三位。
3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科举制在唐代起了重要作用。它适应了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把官吏的选拔权彻底收归朝廷。科举制还扩展了统治集团的社会基础,打破了官僚世家倚仗门荫资历对政权的垄断,为中小地主乃至平民开辟了入仕途径,形成了由下层社会到上流社会的政治通道。特别是科举制将教育制度与选官制度结合为一个整体,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官僚队伍的知识化,有利于陶冶官吏的操守品行,在维持社会稳定方面有明显作用。因此,科举制度不但得到了唐代统治者,而且得到了以后各个王朝的高度重视,成为中国古代最重要的制度建树之一。
——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
材料二:“自高宗永徽以后,都督带使持节者,始谓之节度使,然犹以名官。景云二年(717年),以贺拔延嗣为凉州都督,河西节度使。由此而后,接乎开元,朔方、陇右、河东、河西诸镇、皆置节度使……既有其土地,又有其甲兵,又有其财赋,以布列天下。”
——《新唐书》卷五十
材料三:有宋一代,文士地位的显赫尊崇是历代不曾有过的……宋朝大力发展科举,彻底取消了门第限制,社会各阶级的优秀子弟都被允许应试入仕。提倡读书,重用文人,这里既有“不能马上治天下”的客观需要,更重要的是以此来抑制武将权势。因此,历宋一朝,高级官员都使用文人,就连专门掌管全国的枢密院长官也大都是由文官担任的。
材料四:行省虽然“军国重事,无不领之”,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无不受到中央政府各方面的牵制与制约,故“有诸侯之镇,而无诸侯之权”。如在人事权方面,元代地方官吏的选用主要由中书省和吏部负责,行省几无任官和选调权;在财政方面,行省只是充当了朝廷集中财赋的工具,行省还有义务遵照朝廷的命令,额外提供钱谷,以弥补中央财赋支出的不足;在军事方面,行省不能独立行使军权,军权掌握在中央的枢密院;在司法方面,朝廷也对行省制定了严格的规则典制,不能逾越。
(1)依据材料一,概括科举制在唐代产生的影响。
(2)材料二中节度使的设置始于哪个朝代?据材料分析,节度使有什么权利?
(3)材料三反映了宋朝的什么政策?结合赵匡胤的经历谈谈宋朝实行这一政策的影响。
(4)材料四叙述了行省制的最大特点是什么?从哪些方面进行了叙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