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安史之乱产生的影响是
A.使唐朝达到鼎盛时期 B.唐朝国势从此由盛转衰
C.加强了唐朝中央集权 D.标志着唐王朝至此灭亡
2、宋代的海上丝绸之路最远可到达
A.马来半岛 B.马六甲海峡 C.印度半岛南端 D.东非海岸
3、白居易的《琵琶行》中有“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的诗句。以下对材料中“商人”行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他去浮梁可以乘坐装有罗盘的海船
B.他可以到浮梁的早市购买茶叶
C.他在浮梁买茶时可以使用货币“开元通宝”支付
D.他到浮梁买茶时可以顺便到娱乐场所听戏
4、有这样一副对联“爱国名将,百战不败扫平倭寇之患。民族英雄,八方敬重留传不朽名著”。它反映的是哪位历史人物的事迹
A. 岳飞
B. 郑和
C. 戚继光
D. 寇准
5、隋朝时开通了一条贯通南北的大河,它是世界上最长的、最古老的人工水道。这一工程是( )
A. 都江堰 B. 灵渠 C. 大运河 D. 赵州桥
6、如图统编教材中的文字阐述的是闭关锁国政策推行的
清朝的闭关锁国政策推行了近两百年,面对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活动,曾起到过一定的自卫作用。但是,清廷故步自封,闭关自守,使中国逐渐落伍于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 |
A.背景
B.目的
C.过程
D.影响
7、“孽子孤臣一雅儒,填膺大义抗强胡。圣功岂在尊明朔,确保台湾入版图。”这是张学良先生对一位中国古代民族英雄的赞词。这位民族英雄是( )
A.戚继光 B.康熙帝 C.郑成功 D.岳飞
8、“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舍己为人传道艺,唐风洋溢奈良城。”“宁向西方一步死,也绝不向后一步生”这三首诗词、对联分别对应的历史人物是( )
A. 戚继光、鉴真、玄奘 B. 郑成功、玄奘、鉴真
C. 鉴真、郑成功、戚继光 D. 戚继光、鉴真、玄奘
9、中国古代有许多创造,以下创造中,属于毕昇的是( )
A.活字印刷术
B.造纸术
C.指南针
D.雕版印刷术
10、培根说“这三种东西曾改变了整个世界的面貌和状态,第一种是在文学方面,第二种是在战争上,第三种是在航海上。” 其中宋元时期“在文学方面”的重大发明是( )
A. 造纸术 B. 活字印刷术 C. 火药 D. 指南针
11、唐太宗在位期间,政治清明,经济发展,国力强盛,出现了“贞观之治”。下面有关“贞观之治”出现原因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唐太宗吸收隋亡的教训,轻徭薄赋,减轻人民负担 B.唐太宗注意任用贤才和虚心纳谏
C.皇帝要勤于政事,大臣要廉洁奉公 D.人口大幅度增长
12、穿越时空隧道,你回到了明朝参加科举考试。下列做法不符合当时规定的是:
A. 答卷由八个部分组成
B. 以朱熹的《四书集注》为标准答题
C. 用八股文的文体答卷
D. 文章中自由发挥自己对时事的见解
13、以下是某同学绘制的年代尺。结合所学知识判断,该年代尺的主题应该是建立治世局面盛世局面灭亡
A. 南北朝并立
B. 明清的更替
C. 南宋的发展
D. 唐朝兴衰史
14、明清时期,商业有了很大的发展,出现了一些实力较强的商帮,促进了商品经济的繁荣。如徽州的徽商和山西的
A. 湖商
B. 越商
C. 晋商
D. 浙商
15、明代的读书人张清,准备参加科举考试,以下备考措施中,哪一事情是他考前必须要做的
A. 吟诗作赋北窗里
B. 苦背四书五经
C. 研究《四库全书》
D. 阅读“四大名著”
16、我国制瓷业历史悠久,宋朝是中国瓷器发展史上的辉煌时代,北宋时兴起,后来发展为著名瓷都的是
A.景德镇
B.海南岛
C.余杭
D.开封
17、我国古代某一朝代“灭掉陈朝,统一全国,以长安为都城,结束了200多年的分裂局面,开启了一个繁荣与开放的时代。”该朝代是
A.隋朝 B.唐朝 C.宋朝 D.元朝
18、他是南宋著名抗金将领,“精忠报国”的故事干古流传。他( )
A.统帅军队在临安大败金军主力 B.以“莫须有”的罪名被杀害
C.率领的军队称为“忠义军” D.扭转了宋金对峙的局面
19、我国经济重心南移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它最终完成于哪一时期?
A.隋唐 B.南宋
C.元朝 D.明清
20、“君,舟也;民,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唐太宗引用此语的原因是( )
A.唐太宗任贤纳谏 B.唐太宗遍读诸子百家之书
C.隋朝灭亡的教训 D.大唐盛世的繁荣景象
21、1683年,清军进入台湾。_______年,清朝设置台湾府,隶属_______。1885年台湾正式建省,成为中国的一个行省。
22、唐朝是诗歌的黄金时代,流传至今的有两千多位诗人的近五万首诗歌。其中影响最大、成就最高的诗人是 __________、_____、____。
23、顺治帝赐予西藏宗教首领达赖五世以“_________”的封号;康熙帝册封另一位西藏宗教首领为“班禅额尔德尼”,此后,历代达赖和班禅都必须经过__________的册封。
24、文字狱与文化专制政策
(1)文字狱:清朝大兴____,造成了____,摧残了许多人才;____的推行,禁锢了人们的思想,严重阻碍了_____。
(2)文化专制政策:
清朝实行文化专制政策,一方面,大力提倡____;另一方面,对全国书籍进行全面检查,把认为是对清朝统治不利的书籍列为禁书,收缴并进行销毁、篡改。
25、和:后来,北宋与西夏进行和谈,订立了宋夏和约,元昊向宋____,宋给西夏______。议和后,宋夏______兴旺。
26、李自成起义推翻明朝
(1)原因:____末年,政治腐败,国家财政危机深重,朝廷不断加派赋税,阶级矛盾尖锐。
(2)发展:明末农民起义爆发后,广大农民纷纷起义,反抗朝廷的统治。____的队伍发展成为起义的主力军。
(3)口号:李自成提出“____”口号,得到广大农民的热烈拥护。
(4)建立政权:1644年,李自成在西安建立政权,国号为________。
(5)推翻明朝:____年,李自成率军攻入北京,明朝末帝崇祯自缢,明朝灭亡。
27、“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康俱丰实。”诗中称颂的是唐朝皇帝_________统治时期的盛世情景。
28、南宋抗金名将____________,在郾城大败金军主力。明朝时东南沿海倭寇猖獗,____________临危受命,南下浙江抗倭,在台州九战九捷。
29、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置________,标志新疆地区正式归属中央政府管辖。
30、明朝末年______率领农民起义军进入中原,提出了______的口号,得到广大农民拥护。
31、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涌现过许多历史人物,他们的作为对历史产生重大影响。将下列人物和他们的作为或事迹进行配对。
(1)将下列史实字母序号填人入格中相应的位置。
A.开凿大运河 B.设立锦衣卫 C.建立行省制度
D.出现贞观之治 E.设立军机处 F.杯酒释兵权
古代帝王 | 史实 | 古代帝王 | 史实 |
隋炀帝(杨广) |
| 元世祖(忽必烈) |
|
唐太宗(李世民) |
| 明太祖(朱元璋) |
|
宋太祖(赵匡义) |
| 清雍正帝 |
|
(2)请在下列人物后面的横线上填写与之相对应的作品字母序号。
A.《红楼梦》 B.《窦娥冤》 C.《西游记》 D.《资治通鉴》
①司马光:_____;②关汉卿:_____;③昊承恩:_______;④曹雪芹:______。
32、该事件推动了中日文化的友好交往,将中国先进的佛教、医药、建筑、雕塑、文学、绘画、书法等技术知识传播到日本。郭沫若先生曾写诗这样描述该事件的中心人物:盲目航东海,一片精诚照太清。
33、宋朝时期,我国经济发展迅速。
材料一 唐宋时期,南方农业发展超过北方,究其原因,南方战乱少,人口南迁,自然条件优越,农作物品种的改进等。民间流传着“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归纳江南地区发展的原因?
材料二
材料三 “市舶之利最厚,若措置得宜,所得动以百万计。”
——宋高宗
材料四 宋朝封建社会政治、经济中心南移,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商业的繁荣,而商业的繁荣则为海上贸易的发展准备了充分的物质基础。
材料五 下图是出土于福建泉州的南宋海船,有13个密封的船舱。
(2)材料三中的“市舶(司)”是什么机构?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宋朝海外贸易的盛况。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朝海外贸易发达的原因。
材料六
(4)根据材料六,你能得出什么结论?根据所学知识,指出纸币最早出现于我国什么地区及其对社会经济有何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