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属于安史之乱爆发原因的是( )
①唐玄宗不理朝政,荒废朝政 ②各地节度使势力膨胀
③政治腐败,享乐之风盛行 ④唐玄宗励精图治,锐意改革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2、《宋史》记载:“国家根本,仰给东南”和民间谚语“苏常熟,天下足”。这两段材料所反映的现象主要说明了:
A.国家重点支持东南沿海的开发 B.北方是我国的经济重心
C.东南沿海地区农民赋税负担重 D.南方地区渐成全国经济重心
3、顾炎武的《天下郡国利病书》中对明朝中后期的社会状况有这样的记载:“民田一亩值七八两者,纳饷至十两。”这说明当时
A.农民较为富裕 B.土地价格偏高
C.赋税完全货币化 D.官吏对民众百般盘剥
4、隋朝高调登场于中华帝国的正午时分,却在书写了一段宛如昙花般脆弱短暂的璀璨辉煌后匆忙谢幕的原因是
A. 横征暴敛,苛政黩武
B. 宦官专权,外戚临朝
C. 周边少数民族侵扰
D. 统治集团内讧变乱
5、明朝抗击日本倭寇的民族英雄是
A.郑和
B.岳飞
C.戚继光
D.郑成功
6、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清朝政府加强对新疆地区管理的方法是( )
A. 设置西域都护 B. 设置宣政院 C. 设置安西都护府 D. 设置伊犁将军
7、下图为印度尼西亚爪哇岛的三宝庙。与此历史遗迹有关的历史信息是( )
A.郑和下西洋 B.戚继光抗倭
C.葡萄牙人占据澳门 D.郑成功收复台湾
8、唐朝时,既是当时政治、经济和文化交往的中心,也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会的是( )
A.开封 B.长安 C.临安 D.南京
9、下列搭配正确的是
①辽—契丹族
②夏—元昊
③完颜阿骨打-党项族
④北宋—赵构
⑤金—耶律阿保机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
D.④⑤
10、清朝前期吴江县的盛泽镇”舟楫塞港,街道肩摩”;湖北的汉口镇“人烟数十里,贾户数千家”。这些材料反映了当时
A.农业生产的发展
B.手工业生产的发展
C.商品经济的发展
D.全国性市场的出现
11、从下图中可以看出,辽宋夏金元时期的时代特征是
A.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B.政权的更迭与分立
C.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D.国家产生与社会变革
12、唐末以来,地方藩镇势力挑战中央政府,北宋为了加强对地方的控制,采取的措施有
①知州三年一轮换,频繁调动州县长官
②派文臣担任州县长官
③在各州府设置通判,以分知州权力
④地方财赋税收由中央控制
A. ①② B. ②③④ C. ①②③④ D. ①②③
13、下表观点是对澶渊之盟的一些评价,对其解读最准确的是( )
观点 | 观点来源 |
维好安边境,和同乐小康 | 宋真宗《北征回銮诗》 |
以屈辱换取苟安 | 历史学家范文澜著《中国通史简编》,出版于1941年 |
辽宋关系既有积极性,也有消极性 | 历史学教授赵永春的论文,发表于2008年 |
A.澶渊之盟的签订使不同民族间的矛盾完全消除
B.澶渊之盟使辽与南宋之间长期保持和平局面
C.对历史事件的评价没有确切的定论
D.要辩证的看待澶渊之盟
14、以下是我国经济重心变化示意图,与图三相对应时期应是( )
A.三国时期
B.唐朝中期
C.两宋时期
D.明朝初期
15、“万人一心兮泰山可撼,惟忠与义兮气冲斗牛。主将亲我兮胜如父母,干犯军法兮身不自由。号令明兮赏罚信,赴水火兮敢迟留?上报天子兮下救黔首,杀尽倭奴兮觅个封侯。”这首豪迈雄壮的《凯歌》作者是
A.岳飞
B.郑成功
C.戚继光
D.康熙帝
16、“贞观八年、九年,频至丰稔(丰收),米斗四五钱,……至贞观十年,米每斗值二钱。”这说明贞观年间( )
A.货币紧缺,经济凋敝 B.米价没有任何波动
C.占城稻推广到全国 D.农业生产得到发展
17、“我当上皇帝,全靠你们。可当了皇帝以后,却整夜不能安睡。”“如果有一天,你们也被部下黄袍加身,你们也会身不由己啊。”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杯酒释兵权”。发生在( )朝代。
A.唐朝 B.隋朝 C.北宋 D.金
18、2020年初,新冠肺炎在全球爆发,在治疗新冠肺炎的过程中,中药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再次引发了人们对中药的重视。下面典籍中与医药有关的是
A.《农政全书》 B.《本草纲目》
C.《天工开物》 D.《齐民要术》
19、某班举办主题为“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图片展览。下下列图片应该入选“盛唐篇”的是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0、《资治通鉴》记述的历史是( )
A.黄帝到汉武帝
B.春秋到宋朝
C.战国到五代
D.夏朝到元朝
21、雕版印刷术发明的时间是________。
22、_______年,朱元璋称帝,建立明朝。随后,明军攻占了元大都,结束了______对全国的统治。
23、唐太宗统治时期,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国力强盛,文教昌盛,历史称之为“________”;武则天统治时期,大力发展科举制,创立“________”,亲自面试考生,不拘一格选拔人才,扩大了统治基础。
24、后来,徽调不断吸收昆曲、秦腔、京调、汉调等地方戏的优点,加以创造和改进,在________年间逐渐形成为一个新的剧种“_________”,以后就被称为“京戏”或“________”,流传四方。
25、明朝朝政的混乱,造成中央对社会的控制力__________,法纪松弛,各级官吏_________,对民众百般盘剥。
26、唐朝国势由盛转衰的历史事件 。
27、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____________;商朝是青铜文化的灿烂时期,最著名的青铜器是巨大的____________。
28、藏族的祖先在唐朝时叫________;唐朝时实行________的民族政策;唐太宗时,文成公主入藏,嫁给________;西藏正式成为我国一个行政区是在________,当时,为了加强对西藏的管辖,在中央设置________。
29、__________在陈桥驿发动兵变,夺取后周政权,建立宋朝,定都______,史称_____。
30、宋太祖强化中央集权
(1)建立: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在________发动兵变,他的部下拥立他当皇帝。改国号为宋,以________为东京,作为都城,史称北宋。赵匡胤就是________。
(2)强化中央集权的措施:首先解除___________将领的兵权,牢牢地控制军队。在中央,宋太祖采取__________的办法,削弱相权。在地方,宋太祖派________担任各地州县的长官,还在各州府设置________,以分知州的权力。宋太祖还下令取消节度使收税的权力。后来又陆续在地方设置______________,把地方财赋收归中央。
31、作者 作品
罗贯中 《水浒传》
施耐庵 《三国演义》
吴承恩 《红楼梦》
曹雪芹 《西游记》
宋应星 《天工开物》
32、举出元朝的建立者、都城和元朝统一全国的时间。
33、小虎同学善于总结思考,学习完七年级下册第1—11课后,他对部分问题进行了归纳,从以下历史笔记中可以看出他的很多学习方法值得我们借鉴。
【创新制度篇】
(1)隋朝的科举制正式创立于哪位皇帝统治时期?唐朝时期哪几位皇帝促进了科举制度的发展和完善?宋代科举制度的发展产生了什么深远的影响?(5分)
(2)元朝的行省制度规定:在中央设 ,在地方设 。
【和谐盛世篇】
(3)唐太宗统治时期,之所以出现了政治清明的盛世景象,与他广开言路、善于纳谏是分不开的,他重用的一位敢于直言的大臣是谁?他统治时期出现的盛世名称是什么?
(4)唐玄宗统治前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使开元年间的政局为之一新,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历史上称为 。
【民族关系篇】
(5)唐太宗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这体现了他怎样的民族政策?唐太宗因此被北方和西北地区的各族首领尊奉为什么?
【少数民族帝王篇】
(6)结合所学知识,将下表填写完整。
民族 | 人物 | 功 绩 |
契丹 | ① | 统一契丹各部,建立契丹国 |
党项 | ② | 建立西夏,定都兴庆府 |
女真 | ③ | 起兵抗辽,建立女真政权,国号大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