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北海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初一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6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中国古代科技发达,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下列科技成就,按其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纸的发明 ②指南针用于航海 ③张衡发明地动仪 ④雕版印刷术的出现

    A. ③①②④   B. ③①④②   C. ①③②④   D. ①③④②

  • 2、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说:“若只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这一技术是

    A.造纸术 B.活字印刷术 C.炼丹术 D.冶铸术

  • 3、《宋史纪事本末》载,王彦超及诸藩镇入朝,宋太祖于后苑设宴,酒酣,太祖从容地说道:“众卿皆国家元老,久掌边防重镇,国事过于烦劳,不符合朕素来优待贤能的意图。”彦超知晓太祖旨意,即向前奏道:“……请求退职,归田园,是臣的愿望。”材料中宋太祖的“意图”是

    A.准备赏赐开国宿旧 B.鼓励诸藩为国操劳

    C.表达歉意,抚慰群臣 D.暗示他们自解兵权

  • 4、宋代市民日常生活丰富多彩,生活在宋代东京的普通市民做不到的是( 

    A.去瓦舍勾栏欣赏各种表演 B.过元旦、贴春联、燃放烟花爆竹

    C.和朋友们一起玩蹴鞠(足球) D.跟随郑和船队下西洋

  • 5、俗话说:“各尽所能,各司其职 ”,在明朝时期掌管地方政权的行政机构是(       

    A.六部

    B.中书省

    C.三司

    D.行省

  • 6、这场战争的胜利,维护了亚洲和世界和平,巩固了中国新生的人民政权,打破了美帝国主义不可战胜的神话,顶住了美国侵略扩张的势头,使中国的国际威望空前提高,极大地增强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为国内经济建设和社会改革赢得了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这场战争指的是( )

    A.鸦片战争 B.抗日战争 C.抗美援朝战争 D.解放战争

  • 7、我国是世界上疆域辽阔的国家,中国的疆域是历史上形成的。有学者认为,元朝实际上奠定了我国疆域的基础,元朝时实行的行政制度是

    A.实行行省制度 B.实行分封制 C.实行郡县制 D.实行三省六部

  • 8、对澶渊之盟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

    A. 没有任何积极意义   B. 使辽宋之间维持了长久的和平局面

    C. 有利于双方开展贸易   D. 岁币加重了北宋人民的负担

  • 9、下图文字节选自藏族人民流传久远的英雄史诗《格萨尔王传》,据此我们可以判断

    A. 吐蕃人民只从事游牧生产

    B. 政治联烟是唐蕃友好交往的唯一方式

    C. 吐蕃文化没有给中原地区带来任何影响

    D. 文成公主入藏促进了吐蕃经济和社会发展

  • 10、以下是清朝前期人均占有耕地情况简表。清朝前期耕地面积不断增加,与表中的趋势产生矛盾的主要原因是

    清朝年号

     

    年代

    人均耕地(亩)

    康熙二十年

     

    1673

    27.92

    乾隆十八年

     

    1753

    6.89

    乾隆三十一年

     

    1766

    3.56

     

     

    A. 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   B. 耕地面积大量减少

    C. 人口数量急剧增加   D. 土地兼并日趋严重

  • 11、我国历史上最早管理对外贸易的机构是

    A.尚书省

    B.安西都护府

    C.市舶司

    D.都督府

  • 12、下列民族与政权的对应中,不正确的是

    A.契丹——辽

    B.党项——西夏

    C.女真——金

    D.满族——元

  • 13、一天早晨,明太祖朱元璋问官员宋讷,昨天晚上为什么发怒。宋讷很惊讶。朱元璋拿出一幅画,正是宋讷昨晚生气表情的画像。一时间宋讷毛骨悚然,慌忙解释是因下属打坏了茶具。朱元璋能做到“安然朝中坐,却知天下事”,与下列哪一举措有关?

    A.设立锦衣卫

    B.建立内阁

    C.成立东厂

    D.设立“三司”

  • 14、《农书》中描述曲辕犁:“南方水田泥耕,其田高下阔狭不等,一犁一牛挽之,作止回旋,惟人所便。”这说明曲辕犁

    A.在隋朝开始用于农业

    B.只适合南方水田

    C.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D.变革了耕作方式

  • 15、我们常用“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来形容丞相的地位之重。我国丞相制度的设立和废除分别是在

    A. 唐朝与明朝

    B. 汉朝与宋朝

    C. 秦朝与清朝

    D. 秦朝与明朝

  • 16、唐太宗重视纳谏,重用敢于直言的人,其中最为著名的是( )

    A. 房玄龄 B. 杜如晦 C. 魏征 D. 姚崇

  • 17、“武松打虎”、“鲁智深倒拔垂杨柳”、“林教头风雪山神庙”都是人们喜闻乐见,脍炙人口的名篇,它们出自于

    A.《水浒传》

    B.《红楼梦》

    C.《西游记》

    D.《三国演义》

  • 18、对于武则天的统治,史称有“贞观遗风”,为唐朝全盛时期的到来奠定了基础。下列对于武则天统治及其评价正确的是

    ①武则天时期社会经济文化继续发展                 ②为唐朝盛世的来临起到承前启后作用

    ③国内安定,国家空前繁荣,史称“开元盛世”④实际统治中国时间长达半个世纪之久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 19、按先后顺序排列下列唐朝皇帝()

    ①唐太宗  

    ②唐高宗

    ③唐高祖

    ④武则天

    A. ③①②④ B. ③②①④ C. ①②③④ D. ③①④②

  • 20、某历史兴趣小组想了解唐朝时印度的一些文化概况。你会向他们推荐(   

    A.《史记》

    B.《齐民要术》

    C.《水经注》

    D.《大唐西域记》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宋元时期戏剧表演的主要形式是________

  • 22、四大徽班进京献艺时,在位的皇帝是________

  • 23、游历西安,站在“____________”的起点,寻踪这条沟通欧亚陆上交通道路;赤壁怀古,可以感叹昔日之战为________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 24、唐朝是诗歌的黄金时代,流传至今的有两千多位诗人的近五万首诗歌。其中影响最大、成就最高的诗人是 ___________________

  • 25、清朝前期,耕地面积不断扩大。到______末年,全国的耕地面积比明朝鼎盛时期增加了近3亿亩。

  • 26、雕版印刷术:我国在____时期发明了雕版印刷术,促进了文化的发展。辽、宋、西夏、金时期,____很盛行,雕版印刷技术进一步发展。

  • 27、宋朝的________政策,扭转了五代十国时期尚武轻文的风气,杜绝了武将跋扈和兵变政移的情况发生,有利于政权的稳固和社会的安定。

     

  • 28、公元907年,___________建立后梁,唐朝灭亡。

  • 29、明代杰出的医药学家是________。他编写的《本草纲目》总结了我国古代药物学成就。

  • 30、______的诗反映了历史的真情实况,故有“诗史”之称,他被誉为“诗圣”:北宋文学家_______对词的发展有突出贡献,他的词风豪迈而飘逸,把写景、抒情和议论结合在一起,收到引人入胜、激发情感的艺术效果。

三、连线题 (共1题,共 5分)
  • 31、将下列作品和作者对应搭配。

     

四、列举题 (共1题,共 5分)
  • 32、请根据提示,写出与之相对应的书名或作者。

    (1)《水浒传》的作者__________

    (2)《本草纲目》的作者__________

    (3)章回体小说的开山之作《______________》。

    (4)浪漫主义色彩神话小说《__________》。

五、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3、以下是关于古代民族关系的主题探究,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文成公主入藏,嫁给吐蕃赞普松赞干布。同时,带去许多工艺品、谷物、菜子、药材、茶叶、历法、生产技术与各种书籍。

    材料二  元朝中央设“中书省”,作为全国的最高行政机构;地方设“行中书省”,派遣官吏,征收赋税,进行有效的统治,西藏等边陲地区都处在中央政府管辖之下。

    材料三  清朝,西藏地区与中央政府的联系更加紧密,西藏喇嘛教首领五世达赖于清初到北京,受到顺治皇帝接见,被正式赐予“达赖喇嘛”封号。

    (1)材料一中的史实发生在哪个皇帝时?该事件有何历史意义?

    (2)材料二中“西藏等边陲地区都处在中央政府管辖之下”,当时负责管辖西藏地区的机构是什么?

    (3)清朝初期加强对西藏的有效管理,除了材料中提到的册封之外,康熙帝时,清军入藏平定分裂势力,并册封另一位西藏宗教首领,封号是什么?

    (4)为有效管辖西藏事务,清朝还设置了什么机构?

    (5)综上所述,我国历代政府对少数民族地区的管辖主要采取了哪几种方式?

    (6)依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你可得出什么结论?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65
题数 33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连线题
四、列举题
五、综合题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