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吴忠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初一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6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尤藏万家室。”杜甫诗中所描写的盛世局面出现在(   )

    A. 唐太宗时期 B. 唐高宗时期

    C. 武则天时期 D. 唐玄宗时期

  • 2、清朝的时候有一位外国使节来到中国,他先声明自己不会向中国的皇帝下跪。但当他走到太和殿前时,这位使节再也支撑不住了,“扑通”跪在了地上。他说:“我跪的不是中国的皇帝,我跪的是中国伟大的建筑。”此处“伟大的建筑”指的是

    A. 故宫

    B. 圆明园

    C. 布达拉宫

    D. 万里长城

  • 3、诗圣”指的是           

    A.李白

    B.李春

    C.杜甫

    D.白居易

  • 4、明朝中后期,倭寇侵扰盐城,东台人葛天民针对“倭刀”只宜近战,难以远攻的特点,组织家乡民众将长竹削成竹枪远刺敌人,打败倭寇。下列人物与葛天民有同样贡献的是(     

    A.戚继光

    B.杨继业

    C.吴广

    D.阿骨打

  • 5、下列事件按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①忽必烈继承汗位

    ②南宋灭亡

    ③蒙古灭金

    ④元朝建立

    ⑤铁木真统一蒙古各部

    A.①②③④⑤

    B.⑤③①④②

    C.①⑤②④③

    D.⑤③④①②

  • 6、十一届三中全会形成以为首的第二代领导集体

    A.江泽民 B.邓小平 C.习近平 D.胡锦涛

  • 7、五代以来君主七朝八姓,赵匡胤“黄袍加身”建立北宋后的百余年间,未发生类似的现象。一般认为,北宋政治体例的变革是重要原因,下列各项能全面反映其体例变革的一项是

    A.从中央到地方实行财政军分权

    B.采用文官取代武将担任地方官

    C.降低将官地位,疏远将兵关系

    D.削弱相权另设枢密院管理军事

  • 8、唐朝时,在所有的留学生中,新罗留学生的人数是最多的,新罗的各项制度也模仿唐朝,新罗位于

    A. 今印度

    B. 今朝鲜

    C. 今新疆

    D. 今西藏

  • 9、《宋史•食货志(下)》记载:“初,蜀民以铁重,私为券,谓之交子,以便贸易,富民十六户主之”这一经济现象出现在(  

    A.隋朝四川地区

    B.唐朝四川地区

    C.北宋四川地区

    D.南宋四川地区

  • 10、清朝统治者为巩固对全国的统治,采取各种措施,进一步强化封建君主专制,并极力禁锢人们的思想言论。其采取的措施是

    ①焚书坑儒 ②罢百家,独尊儒术

    ③大兴文字狱 ④大力提倡尊孔读经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③

  • 11、新罗人崔致远12岁人唐求学,18岁考中进士,后来他在唐朝做官,写下了文集《桂苑笔耕》。这个事例说明

    A. 唐朝与印度关系密切

    B. 唐朝与日本关系密切

    C. 唐朝与天竺关系密切

    D. 唐朝与新罗关系密切

  • 12、西藏在元朝时期正式成为我国的一个行政区。元朝时管理西藏的机构是:

    A.宣政院 B.理藩院 C.市舶司 D.澎湖巡检司

  • 13、文化大革命结束的标准是

    A.林彪集团被粉碎 B.江青反革命集团被粉碎

    C.四五运动 D.红卫兵运动

  • 14、“(军机大臣)只供传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也。”这反映出军机处(     

    A.提高了决策的科学性

    B.避免了个人专断.

    C.缓和了社会主要矛盾

    D.强化了君主专制

  • 15、“百千家似围棋局,十二街如种菜畦”,描述的是哪座古代城市( )

    A.秦朝咸阳 B.东汉洛阳 C.唐朝长安 D.北宋东京

  • 16、“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马嵬坡下泥土中,不见玉颜空死处。”这几句诗所反映的促使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事件是

    A. 安史之乱

    B. 玄武门之变

    C. 陈桥兵变

    D. 三藩之乱

  • 17、关于清朝军机处,不正确的表述是(   

    A.军机大臣由皇帝的亲信大臣组成 B.军机大臣裁决军政大事

    C.军机处有严格的保密制度 D.军机处是辅助皇帝处理政务的最重要的中枢机构

  • 18、“北逾阴山,西极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我国历史上版图最大的朝代是

    A.秦朝

    B.唐朝

    C.元朝

    D.清朝

  • 19、据史书记载,五代十国的开国君主中有很多人曾经担任节度使。如后梁君主朱温是唐朝宣武节度使,后晋君主石敬塘是后唐河东节度使,吴越开国国君钱谬是唐朝镇海节度使,闽国开国国君王审知是唐朝威武节度使。据此可知,五代十国时期(     )

    A.只有当过节度使,才能当皇帝

    B.政局相对稳定,经济快速发展

    C.唐朝的节度使都建立了政权

    D.是唐末藩镇割据局面的延续

  • 20、图中的货币分别为契丹货币和西夏货币,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契丹和西夏

    A.铸造的钱币都使用汉字

    B.是同一民族建立的政权

    C.都与中原文化联系密切

    D.在同一区域先后建立政权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游历西安,站在“____________”的起点,寻踪这条沟通欧亚陆上交通道路;赤壁怀古,可以感叹昔日之战为________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 22、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是_____:为学习中国先进文化,日本派遗使节到中国,当时称为_____

  • 23、陶瓷业在唐朝有重要发展,其中________是世界工艺的珍品。宋代是中国瓷器史上的辉煌时期,著名的瓷都是________

     

  • 24、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1)手工业:清朝前期,丝织、棉织、印染、制瓷等方面,品种繁多,产品精良;当时已出现了比较成熟的_____

    (2)商业:

    ①清朝前期的商业很发达,陆路和水运的商旅往来频繁,各地的商品贸易十分兴盛,形成了由农村集市、城镇市场、区域性市场和全国性市场组成的_____

    ②一些农村地区发展为工商业市镇,有的地方居民超过万户,比县城的规模还大。如吴江县的____,出现了“舟楫塞港,街道肩摩”的景象;湖北的____在明朝中期才发展起来,到清朝时已成为“人烟数十里,贾户数千家”的都会。乾隆时期的____,据载已拥有“十万烟火”,财富“甲于天下”,有的地段“地值寸金”。

    ③在商业活动中,形成了一些大的商邦,拥有雄厚的资本,在全国进行商业活动。例如, 山西商人组成的____,主要贩卖粮食、食盐、绸缎等,到乾隆时又专门经营汇兑、放贷和存款业务,在全国各地开设“____”,便于货币流通。江南徽州府商人组成的____,他们主要从事食盐、典当、荼叶、木材、粮食、布绸等行业的经营活动。这些商帮的活动,对当时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 25、宋代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是________

  • 26、被誉为东方药物学巨典的著作是________

  • 27、17世纪中期,中俄之间发生的战争是________

  • 28、宋朝是中国瓷器发展史上的辉煌时代。北宋兴起的江西景德镇后来发展成为著名的______________。宋朝的海外贸易也超过了前代。朝廷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立________(机构)加以管理。

  • 29、武则天统治时期大力发展科举制,创立_________制度,亲自面试考生,不拘一格选拔人才。

  • 30、闭关锁国政策

    (1)原因: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稳定,他们认为天朝物产丰富,无所不有,无需同外国进行____。清政府担心国家的____受到外国侵犯。害怕沿海人民同外国人交往,会危及自己的____

    (2)含义:严格____

    (3)表现:顺治时期,颁布“___”,严厉限制海上贸易;又强迫山东至广东沿海居民内迁数十里,不准商船、渔舟“片帆出海”。清朝在台湾设立行政建制后,开放____、漳州等地,作为对外通商口岸,并对出口的商品种类和出海船只的载重量作出严格限制。1757年,只开放____一处作为对外通商口岸,并规定由朝廷特许的“_____”统一经营对外贸易。

    (4)影响:闭关锁国政策对西方殖民者的____,起了一定的自卫作用。清廷故步自封,闭关自守,使中国逐渐落伍于____

三、连线题 (共1题,共 5分)
  • 31、连线题

四、列举题 (共1题,共 5分)
  • 32、请根据提示信息列举出相关的思想文化成就

    (1)北宋毕昇发明的新技术_______

    (2)明代末年一部重要的农业科学巨著_______

    (3)具有总结性的药物学巨著,世界医药学的重要文献_______

    (4)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_______

五、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3、我国历代政府均重视对边疆地区的管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汉朝设置西城都护,开府乌垒城(今新疆轮台东),统领大宛及其以东城郭诸国,兼督察乌孙、康居等游牧诸国,颁行朝廷号令;诸国有乱得发兵征讨。

    材料二:在中央设立宣政院职掌全国的佛教和藏族地区的政教事务,其地位与枢密院、御史台并列。

    材料三:顺治帝赐予西藏宗教首领达赖五世“达赖喇嘛”的封号,康熙帝又册封另一位宗教首领为“班禅额尔德尼”。

    材料四:台湾者,中国之土地也,久为贵国所踞,今余既来索,则地当归我

    (1)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说出西域都护的设置有何历史意义?

    (2)材料二的内容是哪个朝代对西藏进行管理的措施?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说说清朝为加强管理西藏,确立了册封制度。后来又采取了什么措施?

    (4)材料四的内容出自我国哪位民族英雄致外国侵略者的信函?台湾归顺清朝后,清朝采取了什么措施来加强对台湾的管理?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65
题数 33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连线题
四、列举题
五、综合题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