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承德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初一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6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耳熟能详的“北京王麻子”“杭州张小泉”生产刀具的“夹钢”“贴钢”等先进的生产技术,早在明朝的一部科技巨著中就有记载。这部巨著是

    A.《梦溪笔谈》 B.《农政全书》 C.《天工开物》 D.《本草纲目》

  • 2、欣赏自然风光、游历山川河流,能陶冶情操。小明一家准备在寒假游历长江三峡,出发前小明要了解古代长江三峡的风貌,他应该查阅的著作是

    A. 《水经注》

    B. 《齐民要术》

    C. 《天工开物》

    D. 《本草纲目》

  • 3、中华民族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其中由少数民族建立的统一封建王朝是

    A. 宋、元

    B. 明、清

    C. 元、清

    D. 元、明

  • 4、元灭南宋后不久,中国再度完成统一。下列史实发生于元代的有( )

    ①全国的经济重心开始从黄河流域向长江流域转移  ②在地方上实行行省制度 ③西藏成为正式的行政区 ④实行“重文轻武”的国策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④   D. ②③

  • 5、“日本派出的遣唐使有十几批,最多的一次有500多人。”日本遣唐使来中国主要目的是

    A.传播先进的日本文化 B.加强中日之间友谊

    C.为了求取佛经精义 D.学习中国先进文化

  • 6、金榜题名源于我国古代科举考试。殿试后录取进士、揭晓名次的布告,因用黄纸书写,故而称黄甲、金榜,其多由皇帝点定,俗称皇榜,考中进士就称金榜题名。与“金榜”有关的进士科、殿试,分别开始于

    A.南北朝、唐朝

    B.唐朝、宋朝

    C.唐朝、隋朝

    D.隋朝、唐朝

  • 7、下列属于反抗外来侵略的民族英雄是(  

    A.岳飞抗金

    B.文天祥抗元

    C.戚继光抗倭

    D.乾隆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 8、创制图示两种农业生产工具的朝代为

    A.隋朝 B.唐朝 C.南宋 D.元朝

  • 9、“宋朝开始盛行读书风气,宋代儿童启蒙教育念的《神童诗》开篇就说: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这一政策极大地促进宋朝科学文化事业的发展……材料中“这一政策”指

    A.文武并举

    B.重文轻武

    C.鼓励做官

    D.重武轻文

  • 10、搜集和整理历史资料,从中提取有效信息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刘明同学从图书馆借来《康雍乾三朝实录》《论军机处与极权政治)《文字狱的研究》等书,准备写篇历史论文,下列论文题目最符合他的想法的是

    A.浅议“焚书坑儒”

    B.叙说清朝的对外交往

    C.简论“皇帝的日常生活”

    D.略谈清朝的君主专制

  • 11、赞誉岳飞的诗句是

    A.应募西联大月氏,为击匈奴开丝路。

    B.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C.一代英雄抗金将,精忠报国不为名。

    D.七下西洋不辞劳,架起亚非友谊桥。

  • 12、“词”是宋代主要的文学形式之一。北宋的一名文学家,他改进了词的创作,扩大了词的境界,提高了词的格调。这名文学家是

    A. 秦观 B. 李清照 C. 苏轼 D. 辛弃疾

  • 13、如果给以下两副对联加一个共同的横批,最恰当的是

    A.加强君主专制 B.促进民族交融

    C.捍卫国家主权 D.推动文化昌盛

  • 14、推动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进步的最根本原因是(     

    A.各诸侯国纷纷实行变法

    B.诸侯国之间的争霸战争

    C.铁农具和牛耕技术的使用推广

    D.封建制度的确立

  • 15、英国哲学家培根在《新工具》中写道:“举世皆知的印刷术、火药和磁石,人类的世界因为这三种发明而为之改观。首先在学术上,其次在战争中,最后是在航行方面,而因此又引出了不计其数的变化。由此,人类的文明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其中“磁石”的发明及外传的重大意义主要是

    A. 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B. 推动了欧洲社会的变革

    C. 促进了世界远洋航海技术的发展

    D. 开创了中外交通新局面

  • 16、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国际地位不断提高。下列哪项属于70年代取得的外交的成就

    A.中国代表出席日内瓦会议 B.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C.中国代表出席万隆会议 D.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 17、为从根本上消除地方割据势力的物质基础,宋太祖采取的措施是(   

    A.实行统兵权与调兵权的分离

    B.派文臣管理地方政事

    C.设转运使管理地方财赋

    D.控制军队调动

  • 18、“力争到2015年在全国率先基本建成现代化大农业,真正把黑土地建成国家优质可靠的大粮仓。”这是黑龙江省人民的心愿。宋朝时期我国重要的粮仓所在地有(   )

    ①松江  ②苏州  ③湖州  ④蜀地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 19、北宋初年出现了兵不识将,将不专兵的局面,军队战斗力大为削弱。造成这一局面的直接原因是统治者(  )

    A.实行养兵政策

    B.解除禁军将领的兵权

    C.经常调换军队将领,定期换防

    D.控制对军队的调动

  • 20、判断哪一组搭配是错误的

    A.大闹天宫—《西游记》 B.黛玉葬花—《西厢记》

    C.三顾茅庐—《三国演义》 D.武松打虎—《水浒传》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玄奘西行

    (1)时间:________初年。

    (2)概况

    高僧玄奘西行前往________取经,不畏艰险,历经磨难,经过4年的长途跋涉到达天竺。

    他遍访天竺的名寺,研习佛法,曾在佛学最高学府________游学,成为远近闻名的佛学大师。

    (3)贡献

    玄奘携带大量佛经回到长安,此后主持译经工作,为中国________的发展作出重大贡献。

    根据玄奘的口述,由弟子记录成书的《________》,记载了他游历过的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山川风物及社会习俗,是研究中外交流史的珍贵文献。

  • 22、瓦子在宋代的城市盛行,主要原因是________

  • 23、1561年,倭寇大举侵犯浙江,______率军英勇作战,在台州   ______平定了浙东地区的倭寇。

  • 24、在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过程中,国家对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实行___________,实现了平稳过渡,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

  • 25、明朝的最后一位皇帝是________

  • 26、________的诗歌充满想象力和感染力,具有浓郁的浪漫情怀,享有“诗仙”的美誉。________是明朝后期最负盛名的戏剧家,他的代表作《牡丹亭》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水准。

  • 27、随着城市的繁荣,宋代的__________不断壮大,市民文化也丰富起来。开封城内有许多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叫作“________”。其中圈出许多专供演出的圈子,称为“________”。

  • 28、郑成功最大的历史功绩是________

  • 29、唐朝的瓷器工艺水平高超,__________ 闻名中外;明朝时景德镇发展为全国的制瓷中心,所产的__________ 畅销海内外。

  • 30、写出与下列提示相关的人物

    ①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②诗仙

    ③元代最优秀的杂剧作家

    ④发明活字印刷术

    ⑤领导土尔扈特部回归祖国的杰出首领

     

三、连线题 (共1题,共 5分)
  • 31、将政权名称与建立人物和所属民族对应连线:

四、列举题 (共1题,共 5分)
  • 32、根据下面的提示,写出与之相应的历史事件。

    (1)标志着我国确立社会主义制度的事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前,引起全国上下不满的方针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使少数民族人口较多的西部地区出现了大开发、大发展的新气象是_________

五、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东京相国寺乃瓦市也,僧房散处,而中庭两庑可容万人,凡商旅交易,皆萃其中,四方趋京师以贸物求售转售他物者,必于此。  

    ——摘自《燕翼贻谋录》

      材料二  潘楼街……南通一巷……是金银彩帛交易之所。屋宇雄北,门面广阔,望之森然。每一交易,动即千万,骇人闻见。……大抵诸酒肆瓦市,不以风雨寒暑,白昼通夜。……新封丘门……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如要闹去处,通晓不绝。……瓦肆(即瓦子)中,多有贸药,卖卦,饮食,剃剪,纸画,令曲之类。终日居此,不觉抵暮。

    ——摘自《东京梦华录》

    请回答:

    (1)北宋都城东京是今天的什么地方?

    (2)根据材料一、二,概括当时东京商业繁华的重要表现。

    (3)瓦子中圈出的专供演出的圈子叫什么?试列举其中的几项娱乐活动。

    (4)宋代为什么会出现瓦子?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65
题数 33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连线题
四、列举题
五、综合题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