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博州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初一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6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土豪,我们做朋友吧”成为当今一种网络流行语。如果某一土豪生活在史称“开元盛世”的时代,他能够显摆的物件不可能有

    ①富丽精美的唐三彩

    ②美感别致的冰裂纹瓷器

    ③大气磅礴的《清明上河图》

    ④高古质朴的赵孟頫画作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 2、下列有关明朝经济发展状况的叙述,错误的一项是(     

    A.棉纺织业在明代已经从南方推向北方

    B.苏州是明代的棉纺织业中心

    C.出现了有名的晋商、徽商等商帮

    D.景德镇是全国的制瓷中心

  • 3、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是(  )

    A.慈禧太后

    B.叶卡特琳娜二世

    C.武则天

    D.萧太后

  • 4、下图是明代某机构的官印,这一机构是(  

    A.东厂

    B.锦衣卫

    C.西厂

    D.军机处

  • 5、下面是隋朝重大历史事件的时间轴,关于图中①②③代表的相关历史事件,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 ①建立隋朝②开凿运河③灭掉陈朝

    B. ①灭掉陈朝②建立隋朝③开凿运河

    C. ①开凿运河②灭掉陈朝③建立隋朝

    D. ①建立隋朝②灭掉陈朝③开凿运河

  • 6、“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体现了哪位南宋抗元名将的崇高气节

    A.文天祥 B.铁木真 C.岳飞 D.韩世忠

  • 7、下列事件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元朝建立          

    ②南宋灭亡          

    ③蒙古灭金            

    ④西夏灭亡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③

    C.①④②③

    D.④③①②

  • 8、下列有关宋朝重文轻武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

    A.中央派文臣担任地方的知州 B.扩大科举取士的名额

    C.武将能按照自己的意志指挥军队作战 D.中央机构的要职由文人出任

  • 9、元朝时设置宣政院管辖的地区是( )

    A.西藏

    B.云南

    C.台湾

    D.新疆

  • 10、某电视剧中有一位古代医生,他在世界上最早采用全身麻醉手术法,这位医生是

    A. 张仲景

    B. 扁鹊

    C. 李时珍

    D. 华佗

  • 11、宰相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官职,担任这一要职的人,往往是皇帝的肱股之臣。宋太祖对宰相采取的措施是

    A.采取分化事权的方法削弱相权

    B.扩大宰相的权力

    C.加大宰相军政、财政大权

    D.宋朝的宰相位于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 12、下列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王朝中,版图最大的是( )

    A.秦朝

    B.隋朝

    C.唐朝

    D.元朝

  • 13、在陈桥驿发动兵变当上皇帝,通过“杯酒释兵权”,让大将交出兵权。这位皇帝是

    A.秦始皇 B.汉高祖刘邦

    C.宋太祖赵匡胤 D.元世祖忽必烈

  • 14、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贵族为主建立的全国性的统一王朝(  )

    A.南宋 B.汉朝 C.唐朝 D.元朝

  • 15、下列作品中反映了反法西斯的大型壁画是(  )

    A. 《和平鸽》   B. 《向日葵》   C. 《最后的晚餐》   D. 《格尔尼卡》

  • 16、郭靖与杨康是金庸先生脍炙人口的小说《射雕英雄传》中的两个重要人物,请分析他们名字中的“靖”、“康”与下列哪一历史事件有直接联系?

    A. 金灭北宋

    B. 澶渊之盟

    C. 西夏的建立

    D. 元朝建立

  • 17、成吉思汗被毛泽东称为“一代天骄”,下列属于他的历史功绩的是(   )

    A. 建立元朝   B. 统一蒙古   C. 修筑长城   D. 开发江南

  • 18、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意思是说

    A. 皇帝迁都南方

    B. 南方社会稳定

    C. 南方经济逐渐超过北方

    D. 北方支援南方

  • 19、2018年1月,中央电视台《国家宝藏》栏目展示了文物“商鞅方升”并介绍了它的前世今生。这一文物是商鞅变法中哪一项举措的佐证

    A.加重刑罚

    B.奖励农耕

    C.推行具制

    D.统一度量衡

  • 20、今天的传统节日,在宋代就有了,宋代称春节为(     )

    A.元宵

    B.除夕

    C.元旦

    D.守岁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册封西藏佛教首领达赖喇嘛的皇帝是________;册封班禅额尔德尼的皇帝是________。设置驻藏大臣的皇帝是________。颁布金瓶掣签制度的皇帝是________

  • 22、11世纪前期契丹族首领元昊称帝,定都兴庆府,史称西夏。

    错误:____________改正:____________

  • 23、________”结束了盛唐的神话,唐朝国势从此由盛转衰。907年  ______建立了后梁政权,彻底终结了唐朝的统治。

     

  • 24、唐朝是诗歌的黄金时代,流传至今的有两千多位诗人的近五万首诗歌。其中影响最大、成就最高的诗人是 ___________________

  • 25、契丹族:(1)区域:契丹是我国北方的古老民族之一。(2)建国:10世纪初,契丹族首领______统一契丹各部,建立政权,都城在____临潢府。(3)统治:发展生产,创制____,国力不断增强。

  • 26、火药武器广泛用于战争是在________时期。

  • 27、用考试的方法选拔人才的制度正式确立的标志是

     

  • 28、明代杰出药物学家李时珍,经过27年持续不断的努力,编写出《________》这部规模空前的药物学著作;被誉为“17世纪工艺百科全书”的《________》是一部与农业有关的著作,是明末清初的宋应星所著。

     

  • 29、郑成功收复台湾

    时间

    民族英雄

    殖民者

    主要据点

    结果

    1661-1662年

    _______

    荷兰殖民者

    赤嵌城、台湾城

    台湾重新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评价:郑成功是我国历史上的____________;收复和经营台湾,台湾同胞尊称他为“________”。

    意义:被荷兰侵略者占据了38年的台湾,重新回到祖国的怀抱。巩固了祖国的____________,台湾的社会经济发展也步入新的历史时期。

  • 30、小说和艺术

    (1)小说:

    ①《三国志通俗演义》俗称 《三国演义》,成书于元末明初,作者是_____。这部小说以三国的史实为基础,充分利用文学手段,生动地描写了魏、蜀、吴三国之间政治、军事和相互交往上的各种矛盾冲突,也反映了人民群众要求统一的强烈愿望。《三国演义》是我国_____小说的开山之作,也是我国最为流行的长篇历史小说之一。

    ②《水浒传》成书于元末明初,作者是_____。书中以____为主题,揭示了从皇帝到各级贪官污吏的丑恶嘴脸,描写了宋代梁山泊各路好汉反抗官府压迫的武装斗争,通过生动、曲折的故事情节,成功地塑造出一批个性鲜明的英雄形象。《水浒传》运用白话描写故事进程和人物性格,洗练明快,生动传神。

    ③《西游记》成书于明代中期,作者是_____。这是一部富于浪漫主义色彩的神话小说,描写唐僧师徒四人取经的艰难历程,突出刻画了胆大艺高、爱憎分明、满怀智慧的____这一神话英雄。作者运用大胆的想象和夸张的笔调,勾画出神奇光怪的情境,抒发了铲除邪恶势力的愿望。

    (2)艺术:明代最著名的剧作家是_____,代表作《_____》,通过杜丽娘和柳梦梅的爱情故事,有力地批判了吃人的封建礼教,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水准。

三、连线题 (共1题,共 5分)
  • 31、将下列历史现象(事件)与相关人物连接起来。

四、列举题 (共1题,共 5分)
  • 32、建筑是时代的体现。依据提示列举相应的内容。

    (1)中日唐朝友好关系的见证,被日本视为艺术明珠的建筑是________

    (2)《马可·波罗行纪》描述了元朝繁华景象的城市是________

    (3)明朝北京城的核心是宫城即________

     

五、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3、   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

    ﹣﹣《论语》

    材料二“当是时,商君(鞅)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备;外连衡而斗诸侯。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贾谊《过秦论》

    材料三“魏主”召见群臣,说:“现在要禁用鲜卑语,统一使用汉语…….30岁以下的人和在朝廷

    做官的人,不得继续使用鲜卑语,明知故犯,就要降职和罢官。”

    ﹣﹣《资治通鉴》

    (1)依次写出三则材料中我国古代史上的三次政治改革。

    (2)根据材料一分析此次改革的影响。

    (3)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指出商鞅变法中推动农业生产发展的措施是哪一项?这场变法对秦国产生什么影响?

    (4)根据材料三概括改革的主要内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此次改革的历史意义。

    (5)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改革有何看法?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65
题数 33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连线题
四、列举题
五、综合题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