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五代十国时期,五代相继统治的区域位于
A. 东北地区
B. 岭南地区
C. 黄河流域
D. 长江流域
2、“豪放风格;抗金斗争;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符合以上条件的词人是
A. 李清照
B. 辛弃疾
C. 岳飞
D. 苏轼
3、中国被外国人称之为瓷器之国,在我国有“瓷都”之称的是
A.邢窑 B.越窑 C.定窑 D.景德镇
4、7世纪时,文成公主远嫁吐蕃首领松赞干布,密切了汉藏关系,促进了吐蕃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这件事发生在
A. 隋朝 B. 唐朝 C. 宋朝 D. 元朝
5、“澶渊之盟”发生在哪个皇帝在位
A. 宋太祖
B. 宋真宗
C. 宋徽宗
D. 宋高宗
6、下列著作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的是
A. 李时珍的《本草纲目》
B. 徐光启的《农政全书》
C. 宋应星的《天工开物》
D. 贾思勰的《齐民要术》
7、某中学的校训“敢为天下先”,其文化内涵博大精深。考究历史,多少帝王将相,才子佳人在相似精神的激励下名垂青史,其功其迹影响深远。下列选项与题意不符的一项是
A.隋唐的选官
B.元朝的行政
C.唐宋的文化
D.金城公主入藏
8、宋代南方农业超过北方农业的原因是( )
①南方战乱较少,社会环境安定 ②中原人口南迁,带去了先进的技术和劳动力 ③引进了日本的优良稻种,提高了粮食产量 ④统治者重视农业生产,兴修水利等
A. ①②③④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9、下列措施中有利于限制地方割据势力的是( )
①秦始皇实行郡县制 ②汉武帝颁布“推恩令” ③宋太祖派文臣做知州 ④北宋设立转运使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10、下图是唐朝出现的新型工具,它适用于
A.农业生产 B.手工业生产 C.商业经营 D.交通运输
11、唐朝时期,纺织业品种繁多。其中以色彩艳丽、纹饰精美冠于全国的是
A. 越窑的青瓷
B. 邢窑的白瓷
C. 蜀锦
D. 苏锦
12、“魏征敢于直言,言辞激烈,多次伤了唐太宗的面子,但还是受到唐太宗的器重。”这说明唐太宗( )
A. 注重减省刑罚 B. 重视发展生产 C. 善于虚心纳谏 D. 重视地方整治
13、下列哪种作物在宋朝时跃居粮食产量的首位
A. 水稻 B. 茶叶 C. 棉花 D. 粟
14、宋太祖在位期间,注重国家对经济的控制。他把地方财赋权收归中央的措施是
A. 设置通判
B. 控制对军队的调动
C. 设置转运使
D. 增加科举取士名额
15、有学者认为,中国经济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对外开放,让世界进入中国;第二个阶段还是对外开放,但中国开始走向世界;第三个阶段依然是对外开放,中国已经开始改变世界了。“让世界进入中国”开始于( )
A.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
B.开放沿海城市
C.上海浦东的开发开放
D.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16、习近平总书记说:“中华民族是具有非凡创造力的民族,我们创造了伟大的中华文明.下列有关中华文明成就的表述,正确的是( )
①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纸的国家②《金刚经》是现存最早的活字印刷品 ③北宋时指南针开始应用于航海事业④《本草纲目》是世界医药学重要文献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7、如图所示两幅犁的构造图片中,后一幅图片体现了农业的发展与进步,这种改进是在
A. 秦朝
B. 汉朝
C. 唐朝
D. 宋朝
18、唐朝是中国历史上诗歌创作的黄金时期,下列人物中被称为“诗仙”的是
A. 李白
B. 杜甫
C. 白居易
D. 骆宾王
19、当时流行这样的歌谣:“杀牛羊,备酒浆,开了城门迎闯王,闯王来时不纳粮。”表达了广大民众对闯王李自成的拥护。广大民众之所以拥戴闯王是因为他提出了
A.“均田免赋” B.“等贵贱、均贫富”
C.“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 D.“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20、“开辟荆榛逐荷夷,十年始克复先基。田横尚有三千客,茹苦间关不忍离。”这首七言绝句记载的重大历史事件是
A. 戚继光抗倭
B. 乌兰布通之战
C. 郑成功收复台湾
D. 中俄雅克萨之战
21、中国的四大发明中,最有利于将世界各地联系在一起的发明是________。
22、元朝戏剧空前发达,出现了______,元代最优秀的杂剧作家是_______。
23、设置东厂的皇帝是________。
24、下图中人物是_____。
25、李自成起义推翻明朝
(1)原因:____末年,政治腐败,国家财政危机深重,朝廷不断加派赋税,阶级矛盾尖锐。
(2)发展:明末农民起义爆发后,广大农民纷纷起义,反抗朝廷的统治。____的队伍发展成为起义的主力军。
(3)口号:李自成提出“____”口号,得到广大农民的热烈拥护。
(4)建立政权:1644年,李自成在西安建立政权,国号为________。
(5)推翻明朝:____年,李自成率军攻入北京,明朝末帝崇祯自缢,明朝灭亡。
26、黄巢起义与唐朝灭亡
(1)黄巢起义
①原因:唐朝后期,统治腐朽,________,________的态势越来越严重,而且相互之间发生兼并战争,中央已无力控制藩镇。人民赋役繁重,生活困苦,又遇到连年的灾荒,无以为生,发动了大规模起义。
②经过:起义军在黄巢的率领下,转战南北,并攻入________,建立政权。
③影响:给唐朝统治以________。
(2)唐朝灭亡
________年,________建立了________政权,唐朝至此灭亡。
27、为农民致富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开辟了一条新道路的事件是_____________。
28、明代杰出药物学家________,经过27年持续不断的努力编写出《________》这部规模空前的药物学著作。
29、《红楼梦》以贵族青年__________和 __________的爱情悲剧故事为主线,通过贾、王、史、薛四大家族的兴衰变化,揭示了________走向衰亡的历史命运。
30、南宋初年,抗金名将________统率军队在郾城大败金军主力;南宋灭亡后,大臣________继续展开抗元斗争,兵败被俘后写下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千古名句。
31、文化璀璨
明清时期,由于封建经济继续发展,特别是一些地区的商品经济发达。这一时期,文化继续发展,学术巨匠辈出,统文化呈现辉煌。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连线内容。
32、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作品
(1)我国古代第一部编年体通史——
(2)李时珍的著作——
(3)我国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小说——
(4)我国古典小说的高峰——
(5)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33、阅读下面材料:
“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
—— 赵嘏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 孟郊
“慈恩塔下题名处,十七人中最少年。”
—— 白居易
(1)上述诗句反映的是我国古代的什么制度?这一制度最早诞生于哪一朝代?诞生的标志是什么?
(2)这一制度对当时社会有何影响?
(3)我们今天可以从这一制度中借鉴哪些有益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