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国际地位不断提高。下列哪项属于70年代取得的外交的成就
A.中国代表出席日内瓦会议 B.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C.中国代表出席万隆会议 D.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2、为解决唐末五代以来的地方割据问题,北宋采取的措施有( )
①设通判
②地方知州实行三年一换制
③控制地方财政
④分割相权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3、元朝时负责全国军事事务的机构是
A.御史台 B.枢密院
C.宣政院 D.宣慰使司都元帅府
4、《资治通鉴》这一书名的意思是“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即以历史的得失作为鉴戒来加强统治。下列关于这部史书的介绍有误的是
A.北宋著名史学家、政治家司马光主持编写
B.是一部纪传体通史巨著
C.记述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00多年的历史
D.与司马迁的《史记》并列为中国史学的不朽巨著
5、下面是我国古代井火煮盐工艺的作业场景图,记载该场景的著作是( )
A. 《本草纲目》 B. 《天工开物》 C. 《农政全书》 D. 《资治通鉴》
6、许多成语来源于历史人物故事,下列人物与成语连接正确的是( )
A.齐桓公﹣﹣约法三章
B.项羽﹣﹣风声鹤唳
C.陈胜、吴广﹣﹣揭竿而起
D.刘邦﹣﹣破釜沉舟
7、下列农业生产工具中,唐朝时发明的是
A.①④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8、北宋画家张择端的代表作是
A. 《清明上河图》
B. 《步辇图》
C. 《送子天王图》
D. 《洛神赋图》
9、宋代统治者为了防止唐末以来武将专横跋扈的弊端重现,有意重用文臣掌握军政大权,当时的文官担任中央和地方的要职,甚至主持军务,地位和待遇都要高于武将。上述材料反映了宋代统治者采取的政策是
A.重武轻文
B.发展科举制
C.削弱相权
D.重文轻武
10、2020年,新型冠状病毒在我国迅速蔓延。2009年,甲型H1N1等疫病也在我国快速传播。以下哪部著作可以给我们提供医疗和防治帮助
A.《天工开物》 B.《本草纲目》
C.《齐民要术》 D.《农政全书》
11、中国的四大发明享誉世界,其中出现在宋朝的是
A.造纸术
B.印刷术
C.火药
D.指南针
12、“吸取隋亡教训”、“魏征进谏”、“以民为本”等史实是谁的作为
A.唐太宗
B.武则天
C.唐玄宗
D.唐中宗
13、唐朝最著名的书法家是
A.颜真卿 阎立本 B.柳公权 阎立本 C.阎立本 吴道子 D.颜真卿 柳公权
14、成吉思汗被称为“一代天骄”,他戎马一生,立下赫赫战功。下列内容与成吉思汗有关的是( )
①统一蒙古各部 ②建立蒙古政权 ③灭亡南宋 ④定国号为元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② D. ③④
15、历史文物承载了丰富的历史信息。如下图文物见证了
A.唐蕃和同为一家的和谐 B.元朝时对外交流的盛况
C.明朝对东北边疆的守护 D.清朝加强对西藏的管辖
16、“在人事权方面,元代地方盲吏的选用主要由中书省和吏部负责,行省不能独立行使军权,大多数情况下,遵照廷朝的敕命行事,”由此可见行省制度
A.进一步加强了中央集权
B.有利于地方与中央抗衡
C.地方机构过多,效率低
D.造成丞相权力威胁皇权
17、最能反映宋代市民生活丰富多彩的场所是
A.手工业作坊
B.市
C.瓦子
D.坊
18、文学作品是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当时的社会生活。下列诗句,能反映唐玄宗统治前期盛世景象的
A.“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B.“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C.“忆昔开元全盛时,小邑犹藏万家室”
D.“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19、“百千家似围棋局,十二街如种菜畦。遥认微微入朝火,一条星宿五门西。”这是诗人白居易对某一城市的描绘,这座城市是( )
A.洛阳
B.长安
C.杭州
D.扬州
20、唐太宗说:“国以民为本,人以食为命。若禾黍不登,则兆庶非国家所有。”为此,唐太宗( )
A.注重虚心纳谏
B..加强边疆管理
C.扩充国学规模
D.重视发展生产
21、盛唐之时,气象万千。
(1)唐代发明并推广了一些重要的生产工具,如 和筒车。
(2)唐代陶瓷器生产水平很高,越窑的 如冰如玉,郉窑的 类雪似银,闻名中外的唐三彩造型精美,色彩亮丽。
(3)杜甫的诗歌反映了历史的真实情况,故有“ ”之称。
(4)唐代书法、绘画名家辈出,最著名的书法家有 和欧阳询;著名画家有 和吴道子等。
22、郑和下西洋
(1)条件:________世纪初,明朝经济逐步繁荣,国力雄厚。
(2)目的:提高________在国外的地位和威望,同时也用中国的货物去换取海外的奇珍。
(3)时间:从1405年到________年,郑和七次下西洋,规模之浩大,在世界历史上前所未有。
(4)到达地区:郑和的船队先后到达亚洲和非洲的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________东海岸和________沿岸。
(5)影响: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不仅增进了中国与亚非国家和地区的相互了解和友好往来,而且开创了________与________之间的亚非海上交通网,为人类的航海事业作出了伟大贡献。
23、中国人民创造了许多世界第一,列举与下列提示相应的事物名称
(1)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
(2)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一座石拱桥——
24、元朝境内因民族融合形成的一个新的民族是______________。
25、将图②《清朝疆域(1820年)示意图》填写完整:
26、下图中的历史人物是_________
27、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全国统一的封建政权是________。
28、历史上,很多中央政权都重视维护边疆的稳定和捍卫祖国的统一。
(1)1793年,清朝颁布《_____》,规范了西藏地方行政体制和法规。
(2)元朝政府设置_____等机构管理西域的军政事务。
(3)1689年,中俄双方经过平等协商,签订了第一个边界条约《_____》。
29、元朝戏剧空前发达,出现了________。
30、根据描述写出相应的内容.
①清朝中央政府加强对台湾的管辖,设置____管理机构,隶属福建省。
②元朝管理台湾的机构____。
③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出现地区____。
④宋朝开封城内有许多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____。
⑤“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是对____发明的活字印刷术称赞。
31、在人类历史上,封建社会科学文化的最高成就是由中国创造的。经历秦汉南北朝、隋唐时期的发展,到宋元朝臻至鼎盛,古代科技文化都在不断地发展与进步当中。
(1)隋唐时期农业技术和水利工程得到空前发展,其中农业技术的进步主要体现在农具的改进上,请写出这一时期农具革新的成就。
(2)培根评价我国古代重大的发明:“这三种东西改变了世界面貌,第一种在文学上,第二种在战争上,第三种在航海上,在世界上引起了无数的变化,这种变化如此之大,以致没有一个帝国、一个宗教派别、一个赫赫有名的人物能比这三种发明在人类的事业中产生更大的力量和影响。”这三种东西分别指的是什么?
(3)元朝是我国戏剧发展的高峰时期,哪一戏剧家成功塑造了“窦娥”这一艺术形象?
(4)然而到了明清时期,封建社会进入末期,各种矛盾激发,大众化的小说成为主流文学形式,深刻的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状况,其中揭示了封建社会必然走向衰亡的历史命运的小说是哪一部?
(5)纵观整个中国古代科技文化的发展史,试探讨其繁荣的根本原因。
32、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应的著作
(1)我国古典小说的高峰________________
(2)一部具有总结性的药物学巨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外国学者称它为“中国17世纪工艺百科全书”_____________________
33、下图是两幅古代房屋的复原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一和图二房屋样式的名称。
(2)最早建造图一和图二房屋的分别是哪里的居民?
(3)图一和图二所代表的居民种植的农作物有哪些?
(4)中国古代原始居民房屋样式不同的主要原因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