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对的一项是( )
A.胖墩(dēn) 绊倒(bàn)
B.铸成(zhù) 颧骨(guàn)
C.揩眼泪(kāi) 蘸水(zhàn)
D.欺诈(zuò) 发怔(zhèng)
2、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
文化影响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调节人与世界的关系。在一个文化厚实的社会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样,人才能实现从“小我”向“大我”的转变,成为一个有文化、有教养的人。
①人懂得尊重自然一他不掠夺,因为不掠夺所以有永续的生命
②人懂得尊重自己一他不苟且,因为不苟且所以有品位
③人懂得尊重别人一他不霸道,因为不霸道所以有道德
A.②①③ B.②③① C.③②① D.③①②
3、选出搭配有错的一组词。( )
A.介绍商品 谱写乐曲 舒展枝叶 B.调换顺序 推举新书 借阅图书
C.模仿动作 讨论问题 交流思想 D.回忆往事 认识世界 放飞理想
4、指出下列句子使用的修辞方法。
(1)如果胜利不属于这样的队伍,还会属于谁呢?( )
(2)黄盖的船把帆张足,快得像离弦的箭。( )
(3)树叶丛中,一只小蝉欢快地唱起了第一支晨曲。( )
(4)有喜有忧,有笑有泪,有花有果,有香有色……这就是养花的乐趣。( )
(5)有些贝类自己不动,趴在轮船底下做免费的长途旅行。( )
5、在( )填上合适的词。
( )地研究 ( )的艺术 ( )的历史 ( )的文化
( )基础 ( )文字 ( )资料 ( )书籍
6、看拼音,写词语。
xióng shī | níng gù | zhàn lán | shèn tòu |
____ | ____ | ____ | ____ |
bān lán | líng tīng | yīn yùn | chàng xiāo |
____ | ____ | ____ | ____ |
7、比一比,再组词。
樱( ) 蚂( ) 拔( ) 产( ) 供( )
婴( ) 码( ) 拨( ) 铲( ) 拱( )
8、我国还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山地的面积约占总面积的( )。
9、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草原(节选)
这次,我看到了草原。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________,天空是那么________,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________。在天底下,________,而并不________。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 柔软),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 勾画)的中国画那样,到处________,轻轻流入云际。这种境界_____既使人惊叹_____又叫人舒服_____愿久立四望_____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_____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________,好像________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1】在横线上填上恰当词句,把段落补充完整。
①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________,天空是那么________,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________。在天底下,________,而并不________。
②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 柔软),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 勾画)的中国画那样,到处________,轻轻流入云际。
③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________,好像________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2】选择括号内恰当的词语。
那么________(柔美 柔软) (勾勒 勾画)________的中国画
【3】在横线上填上恰当的标点符号。
这种境界________既使人惊叹________又叫人舒服________愿久立四望________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________
【4】用“___”画出短文中的一个比喻句。
【5】“一碧千里”描写了________,“翠色欲流”描写了________。
A.绿的程度 B.绿的范围
10、阅读短文。
猴王出世(节选)
石猴端坐上面道:“列位呵,‘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你们才说有本事进得来, 出得去,不伤身体者,就拜他为王。我如今进来又出去,出去又进来,寻了这一个洞天与列位安眠稳睡,各享成家之福,何不拜我为王?”众猴听说,即拱伏无违。一个个序齿排班,朝上礼拜,都称“千岁大王”。自此,石猴高登王位,将“石”字儿隐了,遂称美猴王。
【1】写出画线句子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段话主要是对石猴的_______描写,从石猴的话中可以看出石猴_______的特点,也可以看出他做事_____________。
【3】石猴能当上大王,下列说法不恰当的是( )
A.他来历非凡,是受日月精华而形成的石猴,非一般的猴子能比。
B.他没有其他猴子没有的勇气和非凡的本领,以及高远的眼光。
C.他有很强的演讲才能,说话有理有据,令人信服。
11、课内阅读
给一个鼓励的眼神
三个孩子在赛跑中倒地,三位母亲的反应却迥异:一个身体力行,拖着孩子跑;一个破口大骂,不顾这是赛场;第三个,则为孩子送去了鼓励的目光。
最终,三个孩子都跑到了终点。
故事的结局是美好的。但我们不妨揣测一下三个孩子的心情:第一个孩子,体力消耗不大,顺利到达终点,想必心中暗喜;第二个孩子,挨了母亲一顿批评,肯定委屈不已;第三个孩子,虽已大汗淋漓,却实实在在体会到了成功的喜悦。
看来,故事仍未结局,三位母亲的不同的教育态度所造成的影响还深得很呢。
人的一生中,总会有跌倒的时候,但母亲的手能伴你终生吗?这时,我们需要独立的人格,坚强的意志,而这些却都是从小培养起来的品性。于是,我们向母亲发出恳切的请求:跌倒时,请给我们一个鼓励的眼神吧!
我们不需要手,那会助长惰性的依赖;我们不想要指责,那会打击稚嫩的心灵;我们只需要一个鼓励的眼神,给我们一个鼓励的眼神就够了。从母亲的眼神里,我们能读到坚强,悟到独立,感受到母亲的爱意。期间,或许会多一分肉体的苦楚,但,生命的旅程中,也许会少一些障碍。
有这样一则故事,小溪问母亲怎样才能成为瀑布。母亲说,当你到达悬崖的尽头就会明白。小溪告别了母亲,在山间匍匐前行。历尽艰辛,小溪终于攀上悬崖,奋力向前一扑,生命终于放出了异彩。
或许,我们现在正如小溪,力量不算强大,阅历也不够丰富,但我们已知道航向和终点,剩下的就是帆起浆落战胜风暴的努力了。桃花心木是一种上等木料,然而养它的人却故意将它放到野外种植。只是因为,不确定的环境,能让它学会坚强健康地成长。
双脚磨破,就让夕阳涂抹小路;双手划破,就让荆棘变成杜鹃。在母亲期盼的眼神注视下,我们定能直挂云帆济沧海!
【1】写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
迥异( ) 揣测( ) 恳切( ) 坚强( ) 告别( )
【2】将下面的反问句改成一般的肯定句。
人的一生中,总会有跌倒的时候,但母亲的手能伴你终生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章主要讲述了一个什么观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一个孩子倒地,母亲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样做会助长___________________;第二个孩子倒地,母亲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样做会打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三个孩子倒地母亲就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样做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小溪之所以能成为瀑布,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养桃花心木的人故意将它放到野外种植,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济沧海”的具体含义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如果你是赛跑中的一个孩子,你想对妈妈说些什么?写出你真情实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
神鸟(节选)
神鸟的事传到了依尔特戈尔可汗那里,他想:“好厉害的鸟哇,都说谁也捉不到它,我非把它捉回来不可!”
依尔特戈尔可汗走进北边的山林,来到万年古松下。那神鸟不惊也不逃,老老实实地就让他捉住了。可汗非常高兴。在顺着山路回家的时候,神鸟说:“尊贵的可汗!您捉住我可以说没费什么事,不过,您带着我走的时候,既不许唉声叹气,也不许闷头不语。不然,一眨眼我就会逃掉的。所以,一路上咱们俩总得有一个讲点儿什么才成。”可汗说:“好吧,那你就讲点儿什么吧!”
【1】画横线的句子是对可汗的_________描写,从句中加点的词我们可以感受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神鸟和可汗的约定是___________,神鸟这样说是因为他知道可汗是一个_______________的人。
【3】你喜欢神鸟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课文段落,再按要求完成习题。
威尼斯的小艇(片段)
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行船的速度极快,来往船只很多,他操纵自如。毫不手忙脚乱。不管怎么拥挤,他总能左拐右拐地挤过去。遇到极窄的地方,.他总能平稳地穿过,而且速度非常快,还能急转弯。两边的建筑飞一般地倒退,我们的眼睛忙极了,不知看哪一处好。
【1】段落中加点的词语不能说明( )
A.船夫驾驶小艇得心应手
B.威尼斯的小艇行动灵活
C.乘小艇的人感觉不舒服
D.河道中来往的船只很多
【2】段落中画横线的句子,写乘客的感受是为了表现( )
A.周围的建筑物美 B.乘客没看到景物 C.河道总是很拥挤 D.船夫驾驶技术好
14、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材料一:某小学学生使用网络新词的调查统计表
调查年级及人数 | 经常使用 | 偶然使用 | 从不使用 |
一二年级(100人) | 10人 | 25人 | 65人 |
三四年级(100人) | 65人 | 19人 | 16人 |
五六年级(100人) | 89人 | 11人 | 0人 |
材料二:由于时代的不同,人类的语言也日渐丰富,网络新词也快速席卷到校园,它正如一场新的文化大爆炸一般,在校园中“炸”开了,像“Pk”“逆袭”“锦鲤”等这些网络新词在许多学生口中时常说着,在习作中偶尔用着,俨然成为校园里的又一“时尚”。
【1】阅读材料一,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写出你的发现:_____________
【2】根据材料二描述的这种现象,你是如何看待的,请写出你的观点。
______________
15、萧伯纳的趣答(片段)
在一次宴会中,轮到很瘦的作家萧伯纳发言时,一个大腹便便的资本家讥笑他说:“啊,萧先生,一见到你,我就知道世界上正在闹饥荒。”萧伯纳微微一笑,答到:“嗯先生,我一见到你,就知道了世界上闹灾荒的原因。”这句话使他的发言一开头就显得充满了智慧。
萧伯纳的话包含了什么意思(4分):
16、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父亲与男孩
操场上。一个小男孩学着骑车。旁边站着他的父亲。没有一句指导。没有一丝(慰问 安慰)。小男孩自然是摔了又摔。腿上的皮都蹭破了。终于。孩子坐在地上。哇哇大哭起来。父亲依旧是那么笔挺地站着。眼中满是冷漠。孩子多么渴望爸爸的鼓励。没有;孩子多么渴望爸爸的拥抱。还是没有。父亲那双冷漠的眼睛。让孩子感到冷酷与无情。终于。孩子不哭了。(倔强 刚强)地站起来。跨上车。开始又一次的尝试。父亲转过身。迈着大步走开了。身后又是一阵金属与地面的摩擦声。父亲假装不在意地回了下头。手却在颤抖。孩子站起来。想着刚才父亲冷漠的眼神。两行热泪(滑 流)过他的脸颊。
一步、两步、三步……父亲的脚步依旧坚定。
【1】选择括号内合适的词语。用“√”标出。
【2】文中画“ ”的两个句子分别体现了父亲什么样的心理?
第一处表现了父亲________。
第二处表现了父亲________。
17、课外阅读。
鸿鹄之志
秦朝末年,有一个叫陈涉的人,小时候因为家里穷,所以,他十几岁就去给别人种地,以维持家中生计。
这一天,天气出奇的炎热,陈涉和大家还没干一会儿活就已经hàn liú jiá bèi( )了,于是,他们一起到田埂边休息。想着这日复一日的辛苦劳作,陈涉叹了口气 自言自语 要是我陈涉将来有一天能chū rén tóu dì ( )就不以维持家中生计。
会忘记现在 你现在靠别人吃饭 却想着出头 不是bái rì zuò mèng ( )吗
大家都觉得陈涉的想法有些yì xiǎng tiān kāi ( )。 “燕子和麻雀是无论如何也不能理解天鹅的远大志向。”陈涉听到大家的话,无奈地摇头叹息道。
后来,他参加并领导了农民起义,成为我国最早的农民起义领袖。
【1】看拼音,在括号里写上词语。
【2】给第二自然段空缺的地方加上标点。
【3】“鸿鹄之志”从字面上解释是___________,在文中具体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鸿鹄之志”是成语故事,你还读过哪些成语故事?请写四个。
( )、( )、( )、( )
18、课后提升。
唐僧师徒越往前走,越觉得热气扑面而来。一打听才知道离此不远有座火焰山,只有翠云山铁扇公主的芭蕉扇能灭山上的火。孙悟空大喜,驾着云来到翠云山,想凭借当年和牛魔王的交情借到扇子。
哪知,铁扇公主早就对孙悟空恨之入骨,很想杀了他。可是任凭铁扇公主怎么用刀砍孙悟空,他一点儿也不在乎。气得铁扇公主取出芭蕉扇,一下子把他扇出五万多里。后来灵吉菩萨送给孙悟空一颗定风丹,铁扇公主再也扇不动孙悟空了。
有一天,铁扇公主坐在洞中,喝了一口茶,突然觉得腹痛难忍,原来是悟空变成小虫,飞到茶中,被铁扇公主喝了进去,吓得她赶紧把扇子借给孙悟空。没想到,悟空借来的是假芭蕉扇,火越扇越大。悟空只得变成牛魔王的样子,到翠云山骗出了芭蕉扇。牛魔王知道后,非常生气。他就变成猪八戒的样子,在半路上又把芭蕉扇夺了回去。悟空追上,牛魔王现出原形和悟空战到了一处。托塔李天王用照妖镜照住牛魔王,使他无法逃脱。铁扇公主只好把芭蕉扇交给了悟空。悟空连扇了七七四十九下,等大火再也不能燃烧了才罢手。
【1】短文中写孙悟空几次借芭蕉扇?每次都是用什么办法借的?
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你对《西游记》这部小说的了解,说说铁扇公主为什么对孙悟空恨之入骨。
____________________
【3】给短文加个标题,写在文章开头的横线上。
【4】故事中的孙悟空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
19、课内阅读。
军神(节选)
手术台上,一向从容镇定的沃克医生,这次双手却有些颤抖,他额上汗珠滚滚,护士帮他擦了一次又一次。最后他忍不住开ロ对病人说:“你挺不住可以哼叫。”
病人一声不吭,他双手紧紧抓住身下的白床单,手背青筋暴起,汗如雨下。他越来越使劲,崭新的白床单居然被抓破了。
脱去手术服的沃克医生擦着汗走过来,由衷地说:“年轻人,我真担心你会晕过去。”
病人脸色苍白。他勉力一笑,说:“我一直在数你的刀数。”
沃克医生吓了一跳,不相信地问:“我割了多少刀?”
“七十二刀。”
沃克医生惊呆了,大声嚷道:“你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一块会说话的钢板!你堪称军神!”“你过奖了。”
沃克医生的脸上浮现出慈祥的神情。他想说什么又忍住了,挥手让护士出去,然后关上手术室的门,注视着病人,说:“告诉我,你的真名叫什么?”
“刘伯承”。
【1】解释下列词语。
一声不吭:____________________
镇定: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的“居然”能换成“果然”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一向从容镇定的沃克医生,这次双手却有些颤抖,他额上汗珠滚滚,护士帮他擦了一次又一次”是为了突出________________。
【4】“勉力一笑”表现了什么?可不可以去掉?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本文主要人物是刘伯承,但写沃克医生的文字却很多,这是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按要求写句子。
(1)一枝画梅,有什么稀罕的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
(2)外公,您也回祖国去吧!(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
(3)外祖父说:“一个中国人,无论在怎样的境遇里,总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
21、按要求写句子。
1.武松把那大虫嘴直按下黄泥坑里去。(改为“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这条长汉,倘或醉倒了时,怎扶的你住?(改成为肯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改成反问句:听到这个消息我喜出望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妙笔生花。
选择读过的一篇文章或一本书,写一篇读后感,题目自拟。
要求:1.重点介绍给你留下印象最深的内容。
2.写出自己的真实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