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唐末农民起义在中国农民战争史上写下了光辉的篇章。下列关于唐末黄巢起义叙述正确的是( )
A.给唐朝统治以致命的打击 B.推翻了唐朝的统治
C.平定了安史之乱 D.形成了藩镇割据局面
2、唐朝的开国皇帝是
A. 杨坚
B. 李世民
C. 李渊
D. 赵匡胤
3、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历代王朝都管对该地区实施过有效管辖。其中清朝采取的管辖措施有
A. 设置伊犁将军
B. 设宣政院管辖
C. 册封达赖和班禅
D. 设置驻藏大臣
4、小明同学进行探究性学习,他搜集了“契丹的兴起”、“澶渊之盟”、“宋夏和战”、“岳飞抗金”的相关资料,由此可知他探究的主题是
A.中华文明的起源
B.统一国家的建立
C.多民族政权的并立
D.繁荣与开放的唐朝
5、“文武将吏,擅自署置,贡赋不入于朝廷,虽称藩臣,实非王臣也。”(选自《旧唐书》)该材料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
A.君权与相权的矛盾
B.中央与地方的矛盾
C.汉族政权与少数民族政权的矛盾
D.文臣与武将的矛盾
6、注重发明创造是中华民族的优秀品质,下列人物中对中国古代四大文明做出重大贡献的是
A.张衡,毕昇
B.蔡伦,华佗
C.蔡伦,毕昇
D.张衡,华佗
7、它是19世纪中期初步形成的新剧种,以徽剧、汉调为基础,将唱、念、做、打相结合,融合吸收了其他剧种的曲调和表演方法。这一剧种是
A.昆曲
B.粤剧
C.杂剧
D.京剧
8、唐玄宗统治后期爆发了安史之乱。安史之乱爆发的主要原因有( )
①唐玄宗重用奸臣,朝政腐败 ②发生严重的灾荒
③地方节度使权力膨胀 ④ 黄巢起义的沉重打击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9、“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少小需勤学,文章可立身。满朝朱子贵,尽是读书人。”与该诗反映直接相关的制度是( )
A.禅让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科举制
10、目前已知世界上最早的商标广告是宋代“济南刘家功夫针铺”铜版(文物)。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宋代商业的繁荣。下列与宋代商业发展状况相符的一项是( )
A. 农业、手工业落后,商业“一枝独秀”
B. 商业发展突破了时空限制,出现早市、夜市和草市
C. 朝廷限制商业和海外贸易的发展
D. 北宋前期出现了通用全国的纸币“交子”
11、“苏湖熟,天下足”表明了经济重心发生了重大转移。我国古代经济重心转移的方向是
A. 从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
B. 从长江流域转移到黄河流域
C. 从长江流域转移到东北三江流域
D. 从珠江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
12、下列与皇太极有关的是
①改女真族名为满洲
②统一女真各部
③改国号为清
④建立后金
A. ①②③
B. ③④
C. ②④
D. ①③
13、为了牵制地方知州的权力,北宋在各州府设置的官吏是
A. 刺史
B. 通判
C. 转运使
D. 监御使
14、深圳名胜古迹大鹏所城,全称“大鹏守御千户所城”,始建于明朝初年。其功能之一是抗击倭寇侵扰。以下人物成为抗击倭寇民族英雄的是
A.文天祥
B.戚继光
C.辛弃疾
D.郑成功
15、标志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事件是
A. 七国之乱
B. 黄巢起义
C. 安史之乱
D. 陈桥兵变
16、下列生产工具中,发明于唐朝的是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①③
17、2020年的全国两会上,“人民”“人民至上”这些词都是高频词,让我们感受到了政府领导人浓浓的人民情怀。古代帝王唐太宗把君主和百姓的关系比喻成舟与水的关系,为此他采取的与之直接相关的措施是
A.完善三省六部制
B.增加科举考试科目
C.减轻人民劳役负担
D.广纳贤才,知人善任
18、“15世纪初,我国一位航海家七次远洋航海,留下千古佳话……这件开拓事业之所以名垂青史,是因为它依靠的不是坚船和利炮,而是宝船和友谊”。这次远洋航行( )
A.给中国带来了巨额财产
B.促进了中国与亚非国家的友好往来
C.巩固了中国的东南海防
D.促进了中华各民族之间的交往与交融
19、盛唐诗人李白的诗句“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反映了对时代发展的信心。晚唐诗人胡曾的诗句“漫矜八骏行如电,归到人间国已亡。”体现了对国家前途的担忧。导致唐朝前期和晚期诗人不同心态的主要原因是( )
A.艺术追求不同
B.政治形势不同
C.阶级出身不同
D.文化素养差异
20、西藏自古以来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下列哪些史实可以支持这一观点?
①册封“达赖”的制度
②册封“班禅”的制度
③设立“驻藏大臣”
④设置伊犁将军
A. ①②④
B. ①②③
C. ①②③④
D. ②③④
21、唐太宗实行 ____________ 的民族政策,得到周边各民族的拥护。阎立本的《步辇图》描绘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场景。
22、统一:(1)进程:1276年,元军攻入南宋都城____,南宋灭亡。南宋大臣陆秀夫、____等人拥立南逃的宋宗室成员,继续展开抗元斗争。____年,元军攻灭南宋残部。(2)意义:完成了全国的统一,结束了我国历史上较长时期的_____局面,为______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23、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是________;唐朝农民改进犁的构造,制成________,提高农作物产量。
24、在中国古代史上,清朝是统一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巩固和发展的关键时期,为安定边疆作出不懈努力并取得很好的成效。请补充完整下列内容。
1662年________收复台湾后,1684清政府设置________,隶属福建省。1885年正式建制________,成为中国的一个行省。在西藏设置________代表清政府与顺治时册封的达赖喇嘛和康熙时册封的________共同管理西藏事务。乾隆时设置________管辖包括巴尔喀什湖在内的新疆地区。
25、宋真宗时期:辽军大举攻宋,一直打到________城下,威胁都城________。宰相________力劝皇帝亲征,最终打退辽军。之后,辽与宋议和,辽军撤回,宋朝给辽岁币,这次辽宋盟约称“________”。此后很长时间,辽宋之间保持着和平局面。
26、11世纪,完颜部落的首领______进一步完成女真族各部的统一,力量不断增强。
27、依据真实可靠的史实得出历史结论和评判,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
(1)根据表格内容和所学知识完成表格空缺内容。
主题 | 时期 | 史实 | 结论 |
强化中央集权 | 明朝 | 废除丞相制度和中书省,权分六部 | 专制皇权的逐步强化实际上反映了我国封建社会逐渐走向没落的历史趋势。 |
清朝 | A.____________ | ||
维护国家主权 | 明朝 | B.____________ | 基本解除东南沿海的倭患,是历史上一位伟大的 民族英雄。 |
明末清初 | C.____________ | 打击了荷兰殖民势力,维 护了国家领土主权,不愧 为杰出的民族英雄。 | |
农业的发展进步 | 唐朝 | D.____________ | 适于精耕细作,大大提高 了耕作的效率与质量。 |
清朝 | E.____________ | “湖广熟,天下足。” |
(2)请依据表格中的示例,结合所学,再归纳个学习主题并举出一例符合这一主题的史实。
28、清初统治者认识到恢复经济,尤其是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是“国之大计”。诸位帝王都十分重视_____,大力推行垦荒政策,使农业生产很快得到恢复发展,为清朝前期的兴盛奠定了基础。
29、下图是张择端的《 ______________ 》。
30、唐玄宗统治前期,唐朝进入鼎盛时期,历史上称为________,755-763年的________
(事件)使唐朝国势由盛转衰。
31、将政权名称与建立人物和所属民族对应连线:
32、618年,隋炀帝在洛阳被叛军杀死,盛极一时的隋朝随之灭亡。
3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这一运河网络把长江流域、黄河流域以及北方长城沿线,连成一体,使所帝国能够以南方的粮食和其他物资供养政治中心洛阳,并且给北方边境提供战略后勤保障,为再建的统一大帝国提供具体而坚实的物质基础。
——樊树志著《国史十六讲》
材料二 长城的修筑以军事需要为起点,以民族融合、中华文化认同为终结,这一伟大的军事工程见证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
——刘伟主编《中华文明十二讲》
材料三
(1)材料一中的工程是什么?根据材料概括这一工程的作用。
(2)根据材料二分析明长城的作用有何变化?
(3)材料三图是我国古代哪一都城的平面示意图?当时该都城核心区域的名称是什么?建筑反映了明朝什么样的政治制度与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