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那人巧舌如簧,把百花草说得能包治百病,一些围观的老人纷纷开始购买。
B.这次征文比赛,我拿了一等奖。好朋友彭紫嫣语重心长地对我说:“祝贺你!”
C.比赛双方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D.以后到了济南,才见到山,恍然大悟:山原来是这个样子啊!
2、下列词语中字形完全正确的是( )
A.舍己为公
B.矜持不勾
C.高丰亮节
3、下列内容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讲笑话的时候笑一下场,可以调动气氛,感染别人。
B.阅读古典名著时,遇到较难理解的语句,我们应该逐一查字典弄明白。
C.古代长篇小说多是章回体,一回就是一个相对完整的小故事。
D.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体会人物的内心,可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4、比一比,再组词。
樱( ) 蚂( ) 拔( ) 产( ) 供( )
婴( ) 码( ) 拨( ) 铲( ) 拱( )
5、根据课文填空
1.君子坦荡荡,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君子喻于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必自毙。
4.___________,甚聪慧。_________,父不在,_________。我是从___________看出杨氏之子的机智与幽默。
6、按要求填空
(1)根据加点句子写出相应的四字词语:他呀,是好莱坞某电影公司著名的剧作家,一个名气极大的人物!( )
(2)根据语境,写出加点词语的反义词:巨浪在征服了海洋之后,到达岸边逐渐筋疲力尽,最后用尽全力,口吐白沫倒在海滩上。( )
(3)填上合适的关联词:激光枪( )能使人的眼睛受伤,( )能灼伤人体。
(4)“风”在字典中的释义有:a风气,风俗;b.景象;c.态度;d传说的,无确实根据的。在“移风易俗”这个词语中,“风”的意思为( )。
7、按查字典要求填空。
8、将词语补充完整,再按要求填空。
喜出________ 势不________ ________立雪 了如________
银装________ 美____美____ ____不改____ 鞠躬________
(1)“程门立雪”这个成语的主人公是________。这个成语后来多用来称赞________的精神。
(2)用画“________”的词语写一句话。
________
(3)上面词语中描写人物神态的词有:________、________。
9、阅读平台。
祖父的园子(节选)
①太阳在园子里是特别大的,天空是特别高的。太阳光芒四射,亮得使人睁不开眼睛,亮得蚯蚓不敢钻出地面来,蝙蝠不敢从黑暗的地方飞出来。凡是在太阳下的,都是健康的、漂亮的。拍一拍手,仿佛大树都会发出声响;叫一两声,好像站在对面的土墙都会回答似的。
②花开了,就像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在天上逛似的。虫子叫了,就像在说话似的。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黄瓜愿意开一朵花,就开一朵花,愿意结一个瓜,就结一个瓜。若都不愿意,就是一个瓜也不结,一朵花也不开,也没有人问它。玉米愿意长多高就长多高,它若愿意长上天去,也没有人管。蝴蝶随意地飞,一会儿从墙头上飞来一对黄蝴蝶,一会儿又从墙头上飞走一只白蝴蝶。它们是从谁家来的,又飞到谁家去?太阳也不知道。
【1】根据注音用多音字组词。
似:似(shì) _______ 结:结(jiē)______
【2】祖父的园子是一幅美丽的画,用“——”画出第②段中的过渡句。
【3】第②段中描写的事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两段文字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课外阅读。
马陵之战
公元前341年,魏国举兵攻打韩国。韩国向齐国求救,齐国任命田忌为大将,孙膑为军师,率领军队进入魏国境内。魏惠王深恨齐国一再干预魏国的大事,于是派大将庞涓率兵10万阻击齐军,誓与齐军决一死战。
孙膑见魏军来势凶猛,并且敌我力量寡众悬殊,只可智取,不可力敌,便决定采用欲擒故纵之计,诱庞涓上钩。他命令军队向马陵方向撤退。马陵沟深林密,道路曲折,适于设伏。孙膑命令士兵第一天挖10万个做饭的灶坑,第二天减为5万个,第三天再减为3万个。庞涓一见大喜,笑着说:“我早知道齐军都是胆小鬼。十万大军到魏国,才三天工夫,就逃散了一大半”。便亲率精锐的士兵追赶,天黑时赶到马陵,命士兵点火把照路。火光下,只见一棵大树被剥去一块树皮,上写“庞涓死于此树之下”8个大字。庞涓顿悟中计,刚要下令撤退,齐军的伏兵已是万箭齐发。魏军进退两难,阵容大乱,自相践踏,死伤无数。庞涓自己知道厄运难逃,于是自杀。齐军乘胜追击,大获全胜。
【1】联系短文,解释下列词语。
欲擒故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进退两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孙膑是如何施展欲擒故纵之计,诱庞涓上钩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认为庞涓失败的原因是什么?你是从什么地方感受到的?请具体说一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还知道孙膑的哪些故事?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请认真阅读下列选文,然后完成下面小题。
我爱你中国的汉字
我写作的时候,常常为我面前这一个个方块字而动情。它们就像一群活泼可爱的孩子在纸上玩笑嬉戏,像一朵朵美丽多姿的鲜花愉悦你的眼睛。这时我真不忍将它们框在方格里,真想叫它们离开格子去舒展身体,去不受拘束地享受自己的欢乐。
真的,它们可不是僵硬的符号,而是有着独特性格的精灵。你看吧,每个字都有不同的风韵。看到“太阳”这两个字,你能感触到热和力,而望见“月亮”,眼前却又闪着清丽的光辉。“轻”字使人有飘浮感,“重”字一望而沉坠。“笑”字令人欢快,“哭”字一看就像流泪。“冷霜”好像散发出一种寒气,“幽深”两个字一出现,你似乎进入森林或宁静的院落。当你写下“人”这个字的时候,不禁肃然起敬,并为祖先的创造赞叹不已。这些用笔画组成的美妙图画,这些由横竖撇捺构成的奇妙组合,同人的气质多么相近。它们在瞬间走进你的想象,然后又从想象里流出,在你的记忆中留下无穷的回味。这是一些多么可爱的小精灵啊!而在书法家的笔下,它们更能发生无穷无尽的变化,或挺拔如峰,或清亮如溪,或浩瀚如海,或凝滑如脂。它们自身就有一种智慧的力量,一个想象的天地,任你尽情飞翔与驰骋。在人类古老的历史长河中,有哪一个民族能像中华民族这样拥有如此丰富的书法瑰宝呢?
为什么说中华民族是诗的民族呢?这些美丽而富有魅力的文字生来就给使用它的人带来了诗的灵性。看着这些单个的有色彩、有声音、有气味的词,怎能不诱发你调动这些语言的情绪啊!西方现在有少数诗人在追求“玩文字”,但他们怎能从26个字词的组合中找到“玩文字”的魅力呢!甚至能在语义以外寻求那种对人类思维和感官的想象力!
在世界的文字之林中,中国的汉字确乎是异乎寻常的,它的创造契机显示出中国人与世不同的文明传统和感知世界的方式。但它是强有力的,自成系统的。它用一个个方块字培育了五千年古老的文化,维系了一个统一的大国的存在。不管这块东方的土地上有多少种不同的语言,讲着多少互相听不懂的方言,但这汉字的魅力却成了交响乐的总指挥!
面对着科学的飞跃发展,中国的汉字以其瑰丽雄健的生命力证明了存在的价值。是电脑接受了汉字,而不是电脑改变了汉字。在科学攀向高峰所出现的复杂思维状态中,古老的中国的汉字却焕发了青春,轻而易举地用原有的词汇构成了新的概念和术语。真的,中国的方块字能消化各种外来的新创造,因为它拥有一个单字的海洋。在人们熟悉这种文字后,可寻求的新的组合和创造的天地是那样的宽广而简便。
我真的是无限钟情于我赖以思维和交往的中国汉字,并震惊于它的再生活力和奇特魅力。我想,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这种文字将越来越被世人所珍惜和喜爱。
【1】根据意思,写出文中相应的四字词语。
(1)恭敬地产生敬仰或钦佩的感情。__________
(2)指没有止境。 __________
【2】“只有中国的汉字,几万个不同的字形几十万、几百万种奇妙的组合,足以产生遣使文字的快乐。”这句话是从第三自然段中抽取的,根据作者的行文思路,它应放在( )
A.“……带来了诗的灵性”之后
B.“……这些语言的情绪啊”之后
C.“……玩文字的魅力呢”之后
【3】根据短文第二自然段,写出你对下列汉字的感受。
看见“太阳”这个词,我感受到________________;看到“深”这个字,我感受到_____________;看到“_____________”这个字,我感受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五自然段中“真的,中国的方块字能消化各种外来的新创造”,句中“消化”一词的意思是:___________
【5】文章从四个方面详细地阐述了汉字的美,请仔细品读短文后依次写出。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信
[俄罗斯] 尤里·里希特
时值12月31日。彼得·弗拉基米罗维奇·帕潘科夫坐在自己的办公室里,处理着即将结束的这一年的最后几件紧要公事。他一本正经地板着一副面孔,俨然一派首长的风度。每当电话铃响,帕潘科夫总是一边抓着话筒,简要而认真地回答着,一边继续签阅着文件。
一会儿,女秘书柳多奇卡敲门进了办公室:“对不起,帕潘科夫,打扰您了。有您一封信,您私人的。”说着,她把信放到帕潘科夫的桌上,随即转身走了。
帕潘科夫拆开信就念起来:
亲爱的妈妈:
你的儿子在给你写信。我已经好久没给你写信了。因为我出差、度假,住医院了……
“真是活见鬼!”帕潘科夫惊诧不已。他又看了看信封,上面分明写着他的机关地址和姓名,而且一点也没错。帕潘科夫真是百思不得其解,但他仍然把信继续念下去:
我们这里现在正是秋高气爽、春光明媚、夏日炎炎、寒冬腊月的时节。
我身体还好、很好、不太好、很不好。
前不久我去逛过剧院、电影院、音乐厅,酒吧间。
我打算再过1个月、1年,5年就来看你。
我知道你没钱花了,所以寄给你30、20、10、5个卢布。
我已被任命为总工程师、厂长、总局局长。
我妻子祖莉菲娅向你问好。
你的爱子彼佳
帕潘科夫更加莫名其妙,他又把信从头至尾念了一遍,然后又往信封里看了看。信封里果然还有一张小字条:
亲爱的彼得:我多么盼望你能来封信呀!可你却是个大忙人,哪有时间顾得上这种小事呢?我只好替你写了这封信,你只要简单地把那些不该要的词句划掉寄给我就行了。
吻你!
你的妈妈
帕潘科夫仰身靠到自己柔软舒适的安乐椅背上。
“唉,妈妈呀,你可真是位幽默家呀!而且对时间还掐算得那么准,让信不迟不早刚好在12月31日送到。这一天我可是连喘口气的时间都没有啊!”
帕潘科夫叹了口气,把文件推到一边,接着便动手删起信中那些不该要的词句来。
【1】看到信的开头,帕潘科夫惊诧不已,说:“真是活见鬼!”此时,帕潘科夫的内心活动可能是____________。
【2】妈妈在字条中写道:“可你却是个大忙人,哪有时间顾得上这种小事呢?”对这句话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把儿子给自己写信说成“小事”,可见妈妈并不在意。
B.妈妈用幽默的方式对儿子不给自己写信提出委婉批评。
C.儿子是个“大忙人”,妈妈对儿子不写信表示完全理解。
D.运用反问句式,表现妈妈盼不到儿子的来信倍感生气。
【3】帕潘科夫说妈妈“可真是位幽默家”,从这封信来看,妈妈的幽默主要体现在:(1)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结尾“帕潘科夫叹了口气,把文件推到一边,接着便动手删起信中那些不该要的词句来”。对于这一举动,不同的读者有不同的看法:有的认为帕潘科夫听话、孝顺,懂得体谅妈妈;有的认为帕潘科夫冷漠自私,忽视亲情。你怎么认为?结合短文内容,说说你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戴表的人
①矿井坍塌了,出口被堵住,除了矿灯微弱的光,四周一片漆黑。
②6名矿工被困在了井下,等待人们营救。他们只有一个人戴着手表,大家要求戴手表的人来掌握时间,每小时通报一次,其他一律不许再问。
③时间被拉长了,1分钟就像一个小时那样难熬。似乎过了一天的时间,这个戴表的人才低声说:“过了一个钟头了。”
④大家默默听着,不再说话,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愁云惨雾。
⑤又过了很久很久,戴表的人用更低的声音说:“又过了一个钟头了。”
⑥每听到一次报时,大家的心里就增加一分绝望。井下的空气最多能维持三个半小时……6个人的呼吸越来越急促了,几乎奄奄一息。四周似乎越来越黑暗,时间似乎越来越缓慢,呼吸似乎越来越艰难。
⑦过了很长很长很长时间,戴表的人用微弱的几乎听不见的声音又嘀咕了一句:“又过了一个钟头了……”接着。他就不发出任何声息了。
⑧矿工们几乎绝望了。生命还有半个小时了。他们不知道自己是被堵在矿井里,还是已经到了漆黑 的地狱。
⑨就在这时。他们听到了头上传来挖掘机的声音,而且那声音端来趋清晰,很快一络光线射了进来……大家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
⑩这时,矿难发生已经整整7个小时了。营救人员发现,6名被团矿工,竟然都活着!是这个戴表的人带领他们,创造了生命的奇迹!
【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1)愁云惨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奄奄一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想想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把下面的内容填写完整。
被困待救——______——______
随着故事的发展,被用矿工的心情也在发生变化:
焦虑——______——______
【3】“时间被拉长了,1分钟就像一个小时那样难熬。”为什么矿工会有这种感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想一想戴表人的思维过程,完成表格。
面临的情况 | ______________ |
内心的想法 | ______________ |
采取的措施 | ______________ |
人物的特点 | ______________ |
【5】文中多次写到了四周的“黑暗”,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 快手刘(节选)
冯骥才
①快手刘是个摆摊卖糖的胖大汉子。他有个随身背着的漆成绿色的小木箱,在哪儿摆摊就把木箱放在哪儿。箱上架一条满是洞眼的横木板,洞眼插着一排排廉价而赤黄的捧糖。他变戏法是为吸引孩子们来买糖。戏法十分简单,俗称“小碗扣球”。一块绢子似的黄布铺在地上,两个白瓷小茶碗,四个滴溜溜的大红玻璃球儿,就这再普通不过的三样道具,却叫他变得神出鬼没。
②他两只手各拿一个茶碗。他就这样把两只碗翻来翻去,一边叫天喊地,东指一下手,西吹一口气,好像真有什么看不见的神灵做他的助手,四个小球儿忽来忽去,根本猜不到它们在哪里。你明明看见每个碗下边扣着两个红球儿,你连眼皮都没眨动一下,嘿!四个球儿竟然全都跑到一个茶碗下边去了,难道这球儿是从地下钻过去的?这种戏法比舞台上的麾术难变多了!舞台只一边对着观众,街头上的土戏法,前后左右围着一圈人,人们的视线从四面八方射来,容易看出破绽。
③有一次,我亲眼瞧见他手指飞快地一动,把一个球儿塞在碗下边扣住,便禁不住大叫:“在右边那个碗底下哪,我看见了!”
④“你看见了?”快手刘明亮的大眼珠子朝我惊奇地一闪,跟着换了一种正经的神气对我说:“不会吧!你可得说准了。猜错就得买我的糖。”
⑤“行!我说准了!”我亲眼所见,所以一口咬定。自信使我的声音非常响亮。
⑥谁知快手刘哈哈一笑,突然把右边的茶碗翻过来。“瞧吧,在哪儿呢?”
⑦咦,碗下边怎么什么也没有呢?只有碗口压在黄布上一道圆圆的印子。难道球儿穿过黄布钻进左边那个碗下边去了?我满心疑惑。快手刘好像知道我怎么猜想,伸手又把左边的茶碗掀开,同样什么也没有!球儿都飞了?只见他将两只空碗对口合在一起,举在头顶上,口呼一声:“来!”双手一摇茶碗,里面竟然哗哗响,打开碗一看,四个球儿居然又都出现在碗里边。怪,怪,怪!我惊讶不已。
⑧“怎么样?你输了吧!不过在我这儿输了决不罚钱,买块糖吃就行了。这糖是纯糖稀熬的,单吃糖也不吃亏。”
⑨我臊得脸皮发烫,羞得满脸通红,在众人的笑声里买了块棒糖,站到人圈后边去。从此我只站在后边看了,再不敢挤到前边去多嘴多舌。
⑩他的戏法,在我眼里真是无比神奇了。这也是我童年真正钦佩的一个人。
(有删改)
【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第③~⑨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章第①自然段中加点部分“再普通不过的”能不能去掉?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章第②自然段中画“___“的句子把街头上的土戏法和舞台上的魔术进行对比,这样写强调了______________。请你也用上对比的表现手法,照样子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章第③~⑨自然段,作者在观看快手刘变戏法的过程中,心理发生了这样的变化:(______)——疑惑——惊讶——(______)。
【5】“快手刘”得名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再寄小读者(节选)
亲爱的小朋友:
在上一封信中,我曾提到了西西里岛的访问。这个岛我从前没有到过,因此我对它的印象也最深。这个被称为意大利靴尖上的足球的西西里,面积有两万五千平方公里,居民在五百万以上。在这里的一段旅程,我们和海结了不解之缘!
我们住的旅馆,都是面临大海的,我们和意大利朋友聚餐的饭店,也都挑选海边名胜之地;枕上听得见鸥鸣和(潮 朝)响,用饭的时候,仿佛也在啖咽着蔚蓝的水光。一路乘车,更是沿着迂回的海岸,一眼望去,不是无际的平沙,就是嶙峋的礁石,上面还有耸立的碉堡,而眼前一片无边的海水,更永远是反映着空阔的天光,变幻无(极 级),仪态万方,海水是很蓝的;在晴朗的天空之下,更是像古诗上所说的“水如碧玉山如黛”,光艳得不可描画!那颜色是一层一层的,远处是深蓝,稍近是碧绿,遇有溪河入海处,这一层水色又是微黄的。唐诗有:“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这两句写得极好,因为它不但写出斜阳,连江上的微风,也在“瑟瑟”两字中,表现出来了!
车窗的另一面,不是长着碧绿庄稼的整齐田地,便是长着上千(盈 赢)百的杏树、桃树、桔柑树、橄榄树的山坡上的果园。
陌上花开,风景如画。在这片丰(绕 饶)美丽的土地上的居民,是使人艳羡的!
(选自《寄小读者》,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1】在文中的括号里选择正确的字。
(潮 朝)响 无(极 级)
上千(盈 赢)百 丰(绕 饶)
【2】从文中找出合适的四字词语填空。
不能分开的缘分,指亲密的关系或深厚的感情。________
形容容貌、姿态各方面都很美。________
【3】描写海水的颜色有________。
【4】作者说“在这里的一段旅程,我们和海结了不解之缘”的原因,不恰当的说法是( )
A.“我们”住的旅馆,都是面临大海的
B.“我们”和意大利朋友聚餐的饭店,也都挑选海边名胜之地
C.一路乘车,更是沿着迂回的海岸
D.车窗的另一面,不是长着碧绿庄稼的整齐田地,便是长着上千盈百的杏树、桃树、桔柑树、橄榄树的山坡上的果园
【5】你觉得作者为什么说艳羡这块土地呢?
____________________
16、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____________
“老通城”豆皮原为民间小吃。老通城酒楼创建于1931年,其豆皮根据传统做法,博采众长,以豆、米、浆拌鸡蛋做皮,以糯米为馅,色泽金黄透亮,外脆内嫩,以其独特风味远近闻名。因馅内包以猪腿肉等得名三鲜豆皮,后经改进形成多种口味的豆皮。若到武汉而不去“老通城”,就难算得是品尝过“汉味”美食。“老通城”之所以有名,一则为有独特的名吃“三鲜豆皮”;二则因是“老字号”—68年沧桑;三则改革之最——全省餐饮业首家股份公司;四则布局巧妙,文化色彩浓郁。“老通城”几乎成为外地宾客对武汉市的别称了。
历史与名人曾是“老通城”的骄傲。豆皮是一种湖北武汉的民间小吃,是武汉最有特色的小吃之一。当年毛主席在武汉最爱吃的就是武汉的豆皮。有一次,毛主席为了吃豆皮“微服私访”带了两个工作人员就悄悄地跑到一家豆皮店去了。正当吃得尽兴,一个小朋友认出了主席,并大喊:“是毛主席!毛主席来啦…”瞬间,毛主席被群众围了个水泄不通,大家激动得高呼:“毛主席万岁!”后来赶来的警卫人员费尽周折才将毛主席“解救”出来。后来,这一感人场景还被记录在电影《开国大典》里。其实,爱吃豆皮的党和国家领导人还不只毛主席。1958年初,周总理陪同外宾在武汉品尝豆皮。党的八届六中全会期间,朱德、刘少奇、邓小平、董必武、李先念、李富春和蔡畅,都在武汉尝过三鲜豆皮。爱吃武汉豆皮的还有金日成、西哈努克、胡志明等外国元首,可见豆皮的美味着实惹人喜爱。
说起“三鲜豆皮”,它绝对不逊色于“汉堡包”和“比萨饼”。豆皮的“豆”必须是脱壳绿豆;豆皮的“皮”必须是精制米浆;豆皮的馅,必须是湘产糯米;豆皮的三鲜必须是鲜肉、鲜菇和鲜笋;豆皮的形,必须是方而薄;豆皮的色,必须是金而黄;豆皮的味必须是香而醉。难怪它一举夺得过中国饮食行业的荣誉“金鼎奖”。
【1】根据意思找出文中的词语。
(1)领导到市民中间转转调查研究的做法。(____)
(2)从多方面吸取各家的长处。(____)
【2】给短文拟个合适的题目,写在文前的横线上。
【3】读短文,然后填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就是“三鲜豆皮”。
【4】短文主要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方面写了“老通城”的豆皮,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5】读了短文,你有什么感受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读短文,完成后面的问题。
美丽的草原
内蒙古锡林郭勒草原是广阔美丽的。
蓝天底下,满眼绿色,一直铺向远方。山岭上、深谷里、平原上覆满了青的野草,最深的地方可没过十多岁的孩子,能让他们在里面捉迷藏。高低不平的草滩上嵌着一洼洼清亮的湖水,水面映出大阳的七彩光芒,就像神话里的宝镜一样。草丛里开满了各种各样的野花。鲜红的山丹丹花,粉红色的牵牛花,宝石蓝的铃铛花,散发着阵阵清香。
平原( )美丽,( )是个欢腾的世界。
矫健的雄鹰自由地飞翔,百灵鸟在欢快地歌唱,成群的牛羊在悠闲地吃着青草,小马驹在蹦蹦跳跳地撒欢,跟着马群从这边跑到那边。偶尔还会看到成群的燕子,它们飞起来快极了,像一阵风。一碧千里的草原上还散落着一个个圆顶的蒙古包。牧民们骑在高高的马背上,神气地挥舞着鞭子,放声歌唱:“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白云下面马儿跑……”
【1】在文中的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
【2】短文第2自然段写的主要景物有: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_、③__________,主要运用的是__________描写,突出了草原__________的特点。
【3】第4自然段写的主要景物有: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_、③__________、牧民,主要运用的是__________描写,突出了草原__________的特点。
【4】读下面的句子,体会加点部分的表达效果,再填空。
高低不平的草滩上嵌着一洼洼清亮的湖水,水面映出太阳的七彩光芒,就像神话里的宝镜一样。
这句话运用了________修辞于法,形象地写出了_________________。
【5】短文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___之情。
【6】短文结尾处省略号的作用是( )
A.内容省略
B.列举省略
C.说话断断续续
18、阅读短文。
母亲的纯净水
每逢体育课,就有很多同学带着纯净水。 以便激烈的运动之后,畅饮一番。
跟大家一样,李兰也会带上一瓶。每到周二和周五中午,吃过午饭。母亲就把一瓶纯净水拿出来,递给李兰。接过这瓶水,看着母亲慈爱的面容,李兰心里总会莫名地难过起来。她知道一个她不能揭开的秘密!还好,她总能很快回过神来,坚定、信任又略带感激地对母亲说:“谢谢妈妈!我走了。”
一次体育课,同桌没带纯净水,李兰犹豫了一下,然后把自己的水递了过去。
“咦?你这水不像是纯净水呀!”同学喝了一口,疑惑地说。“怎么会。”她的心怦怦地跳了起来,“是我妈今天刚买的。”
几个同学围拢过来:“不会是假冒的吧?假冒的便宜。”“这瓶盖怎么没拧断就能打开呀?”“颜色也有一点儿别扭。”“像是凉白开!”一个同学尝了一口,说。大家静了一下,都笑了。
同学们都走开了,李兰自个儿愣了一会儿,突然把那瓶水扔得远远的。“是的,是凉白开!”她在心里叫道。她快哭出来了。同学们说的她自己早就发现了。那是母亲的秘密,也是自己的秘密,一直压在她心头。现在她实在受不住了,她要一下子把这委屈抛得远远的。
“我带的水,是不是凉白开?”一进门,她就气鼓鼓地问母亲。“是。”母亲平静地说,“你现在才知道吗?”她看了看李兰说:“有人说你什么了吗?”
“你为什么不跟我说明白?”李兰反问道。“我是怕你爱面子,瞧,你这不是受不了了吗?”李兰哑口无言。
“唉,家里不宽裕,妈妈是想省点儿钱。”母亲给她打圆场,又说,“你知道吗?要是给你买纯净水,一星期两瓶的钱,就相当于家里一个月的水费了。”
她知道,母亲说得对。父亲的厂子不景气,工资不高;母亲几年前下岗了,在街头卖零布贴补家用。在家里,自己是唯一消费不挣钱的人,是应该为家里节省一些。况且,喝凉白开跟喝纯净水,对身体来说没什么区别。
“我们是穷,但是穷也不是错呀。再穷,也得看得起自己,要是看不起自己,心就穷了。心要是穷了,就真穷了。”
母亲接着说:“不管是穷还是富,攀比、死要面子都不对,都得实实在在地生活。要不富的也会变穷,穷的还会更穷。
后来,她去上体育课,依然拿着母亲给她灌的凉白开。有的同学故意问她:“里面是凉白开吗?”她就沉静地看着问话的人说:“是。”对她来说,凉白开才是最值得回味的。
她慢慢明白了:穷,没什么。它不是一种光荣,也绝不是一种屈辱。它只是一种相对而言的物质生活状态。总会有人富裕一些,有人清贫一些。生活的意义不在于拥有多么优越的物质条件,而在于养成一个宽广的心灵;不限于眼前,更在于未来。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个故事的大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母亲的“纯净水”使她产生了这些心理变化:
(难过和感激)——______——_______
【3】“同学们都走开了,李兰自个儿愣了一会儿,突然把那瓶水扔得远远的。”
从“_____”和“_____”两个字中,可以猜到李兰在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
【4】短文以“母亲的纯净水”为题,含义有: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心要是穷了,就真穷了。”你同意这样的观点吗?请联系实际谈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语段阅读
我曾见过北京什刹海拂地的绿杨,脱不了鹅黄的底子,似乎太淡了。我又曾见过杭州虎跑寺旁高峻而深密的“绿壁”,重叠着无穷的碧草与绿叶的,那又似乎太浓了。其余呢,西湖的波太明了,秦淮河的又太暗了。可爱的,我将什么来比拟你呢?我怎么比拟得出呢?大约潭是很深的,故能蕴蓄着这样奇异的绿;仿佛蔚蓝的天融了一块在里面似的,这才这般的鲜润哪。——那醉人的绿呀!
【1】本文段的文眼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文段突出了梅雨潭______的特点,为了突出此特点,作者描写了其他几处景观: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样写的好处是( )
A.表现了四处景观“绿”的特点。
B.反衬梅雨潭的绿明暗适度,浓淡相宜。
C.表现作者游览过很多地方,看到过很多景色。
20、缩写句子。
(1)红军的主力浩浩荡荡地奔赴抗日的最前线。
(2)那小巧的扁桃状胸针上烫着金光闪闪的字。
(3)全场观众对福勒高尚的体育风范报以热烈的掌声和呼喊
(4)扬科的淡黄色的头发直披到闪闪发光的眼睛上。
21、仿照例句把句子写具体。(6%)
例:天空格外晴朗,连一丝白云都没有。
(1)春天的景色真美啊,
(2)校园里可干净啦,
22、按要求写句子。
1.曹小三看不出来。(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屋顶尤其难刷,蘸了稀溜溜粉浆的板刷往上一举,谁能一滴不掉?(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小嘎子和胖墩儿比赛摔跤》这一片段,作者重点抓住了人物的动作描写来表现人物的特征。请你仿照这种写法,写一个片段。(可以是一次比赛,也可以是一次体育活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