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隋朝开凿大运河的重大意义在于
A. 满足隋炀帝游江都的愿望
B. 南水北调
C. 大大加强了南北经济的交流
D. 便利对少数民族的战争
2、北宋建立后,在政治、经济、军事各方面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关北宋初期加强中央集权的表述错误的是( )
A. 暗示石守信等统军大将交出兵权
B. 派武将担任地方长官,并设置通判和转运使
C. 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导致“重文轻武”抗辽不力
D. 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有利于政权的稳固和社会的安定
3、北宋建立后,在政治、经济、军事各方面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关北宋初期加强中央集权的表述错误的是( )
A.暗示石守信等统军大将交出兵权
B.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导致“强干弱枝”,抗辽不力
C.派武将担任地方长官,并设置通判和转运使
D.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有利于政权的稳固和社会的安定
4、如下图是现存放于陕西西安碑林博物馆的《大唐三藏圣教序碑》,序文中唐太宗高度评价玄奘法师取经和翻译佛经;碑文从王羲之书法中集字刻成。该石碑可以用来研究( )
①中国书法艺术发展②中印之间文化交流③唐朝文化影响日本④唐朝民族关系和睦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5、四大发明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发展作出的重大贡献,其中大大促进远洋航海技术发展的是
A. 造纸术
B. 指南针
C. 火药
D. 印刷术
6、在这份和议后,宋辽之间“生育繁息,牛羊被野,戴白之人(白发长者),不识干戈”,宰相寇准和宋真宗也因此成了宋朝历史上浓墨重彩的人物。“这份和议”指的是( )
A.宋夏和议
B.绍兴和议
C.嘉定和议
D.澶渊之盟
7、下图所示工程,其作用是
A. 促进南北交流
B. 防御蒙古南扰
C. 增强国家实力
D. 实现民族团结
8、隋朝大运河是一条贯通南北的交通大动脉,被称为世界工程史上的奇观。隋朝大运河以哪个城市为中心( )
A. 涿郡 B. 洛阳 C. 长安 D. 余杭
9、唐代妇女骑马外出的装束不断变化:高宗时期,常常戴着帷帽。玄宗时期,流行轻便的胡帽,露出脸庞。后来,连帽也不戴了,甚至穿男人衣衫。这种社会现象说明了唐朝
A.男女社会地位平等
B.社会风气走向开放
C.人们外出流行骑马
D.社会秩序稳固安定
10、元朝时负责全国军事事务的机构是( )
A.御史台
B.宣慰使司都元帅府
C.中书省
D.枢密院
11、下列事件是先后顺序是
①契丹国建立
②北宋建立
③西夏建立。
A. ①②③
B. ②①③
C. ②③①
D. ③②①
12、为纪念航海家郑和下西洋的壮举,我国将每年的7月11日确立为中国“航海日”,同时也作为“世界海事日”(7月10日)在中国的实施日期。郑和船队没有到达的地区是
A.东南亚和印度洋沿岸 B.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
C.欧洲大陆和美洲大陆 D.阿拉伯海沿岸国家
13、宋代词人层出不穷,杰出的有
①苏轼
②关汉卿
③辛弃疾
④李清照
③吴道子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③④⑤
D.②③④
14、明皇李隆基“以姚崇、宋璟为相,廓清则天武后以来之积弊,励精图治。至民夜户不闭,道不拾遗。遂臻大治。”这里“明皇”所创造的治世是
A. 文景之治 B. 贞观之治 C. 开元盛世 D. 贞观遗风
15、宋朝时,中央财政收入主要来自( )
A.东南地区
B.东北地区
C.西南地区
D.西北地区
16、四大名著是我国古代小说中的经典之作。小明想选我国最早的一部长篇历史小说来读。他应该选的是。
A.
B.
C.
D.
17、唐朝时既是当时中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交往的中心,也是.座国际性的大都会的是( )
A. 洛阳 B. 涿郡 C. 咸阳 D. 长安
18、我国古代经济中心开始南移和到最后完成是在( )
A.秦汉时期 南宋 B.东晋南朝时期 北宋
C.唐朝中期 南宋 D.唐朝中期 元朝
19、“流芳百世与遗臭万年”能和下列哪组人物搭配比较相符?
A. 秦桧与宋高宗
B. 岳飞与秦桧
C. 秦桧与宋钦宗
D. 岳飞与忽必烈
20、下列图片摘自于某些古书的插图,据此判断正确的是
A. 明代科技著作处于总结阶段
B. 古代科技局限于农业
C. 清代科技体现了农工相结合
D. 古代科技与农业无关
21、科举制度是我国古代的重要选官制度。
(1)科举制度正式确立于_________统治时期。
(2)武则天统治时期,创立_________制度,亲自面试考生,不拘一格选拔人才。
(3)_____朝初,大幅度增加科举取士名额,提高进士地位,进士不仅授官从优,且升迁速度。
22、元朝时负责管辖西藏军民事务的机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3、代表清政府同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事务的是________。
24、1206年,铁木真建立了蒙古政权,被尊称为_____,1271年忽必烈改国号为元,次年定都_____。
25、西汉文景时期实行休养生息政策,出现了政治清明,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安定的治世局面,史称“________”;东汉光武帝统治后期,社会安定经济发展,史称________。
26、用考试的方法选拔人才的制度正式确立的标志是
27、唐朝的制瓷业水平很高,闻名中外的________造型精美,色彩亮丽;明朝时期的景德镇是全国的制瓷中心,所产的________瓷器花纹优美,畅销海内外。
28、明清时期时代的特征是________。
29、 根据提示,完成下表内容。
载体 | 案例 | 说明 |
诗歌 | 唐朝杜甫创作了大量反映社会现实的诗作。后人称他的诗为“(1)______”。北宋文学家(2)______的词,豪迈奔放,代表作有《念奴娇·赤壁怀古》等。 | (10)综上所述,归纳历史信息流传方式的特点。 |
戏曲 | 元朝戏剧空前发达,出现了(3)______。清朝中后期,北京一些戏剧家在融合多剧种的基础上创新形成了一个新剧(4)______。 | |
绘画 | 唐朝画家(5)______的画落笔雄劲,风格奔放,代表作有《送子天王图》等。 | |
书法 | 隋唐书法,名家荟萃。《颜氏家庙碑》的作者是(6)______,(7)______的字方折峻丽,笔力劲健。 | |
小说 | 曹雪芹的《(8)______》广泛触及清朝中期的社会生活,揭示了清王朝走向衰亡的历史命运。 | |
地图 | 清朝前期,我国的疆域西跨葱岭,西北达巴尔喀什湖,北接西伯利亚,东临太平洋,东南到台湾及其附属岛屿钓鱼岛、赤尾屿等,南至 (9)______。 |
30、游历西安,站在“____________”的起点,寻踪这条沟通欧亚陆上交通道路;赤壁怀古,可以感叹昔日之战为________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31、连线
32、明清时期是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与发展时期。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列举朱元璋、雍正帝强化皇权的政治措施各一例。
(2)列举明代从国外引进的农作物一例。
(3)列举清朝前期在商业活动中形成的大商帮一例。
(4)说出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的作品名称。
(5)列举明清时期在思想上采取的文化专制措施各一例。
33、从古丝绸之路到当今的“一带一路”,中国对外交流日益深人和扩大。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朝对外交往的范围更加广泛,且具有持续性;对外交往的形式多种多样,有使节来往、留学生、贸易交流、宗教往来等。唐朝频繁的对外交往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促进了东亚、亚洲乃至世界文明的进步。
——摘编自袁行需主编《中华文明史》第三卷
材料二 自清中叶开始,清朝实行限制贸易政策,在海上只有广州一口对外通商……限制贸易政策的实施,给中国社会带来很大的消极作用。它不仅没有起到民族自卫和抵制侵略的作用,反而使中国失去对外贸易的主动权和机遇,使中国人眼光受到局限,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基本断绝,拉大了中国与世界的距离。
——摘编自黄仁宇《中国历史十五讲》
材料三 这一跨越时空的宏伟构想,承接古今、连接中外,赋予古老丝绸之路崭新的时代内涵……因为,它既传承以团结互信、平等互利、包容互鉴、合作共赢为核心的古丝绸之路精神,又顺应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21世纪时代潮流,将“中国梦”与“世界梦”进行有机地衔接,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和全球性影响力。
——摘编自陈凤英《习近平“一带一路”构想战略意义深远》
(1)根据材料一,概括唐朝对外交往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写出一例唐朝对外交往的重要史实。
(2)材料二中“限制贸易政策”具体指什么政策?根据材料二概括该政策产生的影响。
(3)综合上述三则材料,概括中国从古至今对外交往的主要趋势。根据材料三,指出今天在共建“一带一路”的进程中应如何弘扬丝绸之路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