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宋金议和中南宋统治者接受的条件不包括( )
A. 对金称臣 B. 交纳岁币
C. 割让土地 D. 惩办岳飞
2、岳飞一生廉洁正直,精忠报国。请问他是南宋王朝著名的
A.抗辽英雄
B.抗金英雄
C.抗元英雄
D.抗清英雄
3、“该船队到过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该材料事件发生在( )
A.14 世纪 B.15 世纪 C.16 世纪 D.17 世纪
4、“五代十国时期,政权更迭,战事不断,开国君主都是掌握兵权的武将……宋朝建立后,太祖开始推行重文轻武的政策。”材料所述内容是北宋推行重文轻武政策的( )
A.根本目的
B.历史背景
C.直接影响
D.发展过程
5、2018年全国各省份第一季度GDP增速排名中,广东、江苏两省GDP总量均超过两万亿,遥遥领先于其他省份,这表明南方依然是我国经济的重心。这种现象最早确立于
A. 隋朝
B. 唐朝
C. 北宋
D. 南宋
6、“工匠各有专能,匠有常主,计日受值……无主者,黎明立桥头以待。”这段史料反映了明代苏州
A.机户的情况 B.早起雇佣工人的情况 C.手工业者情况 D.机房的情况
7、国家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公元6世纪80年代,在结束了200多年的分裂局面后,中国又一次走向统一,同时中国迎来了一个繁荣与开放的时代。这里的“中国又一次走向统一”时的皇帝是( )
A.秦始皇 B.隋文帝 C.唐太宗 D.武则天
8、北宋为了把地方财赋收归中央,设置( )
A. 知州 B. 通判 C. 转运使 D. 参知政事
9、小丽在学习《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后做了如下总结。其中③属于
A.历史原因 B.历史意义 C.历史过程 D.历史结论
10、他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时期,历经坎坷。他的诗反映了历史的真实情况,有“诗史”之称,他被誉为“诗圣”。“他”是
A. 李白
B. 杜甫
C. 孟浩然
D. 王安石
11、下列关于下图的信息表述正确的是
A.紫禁城是当时世界上最宏大、最辉煌的皇家建筑群
B.北京城有宫城、皇城、内城和外城,皇城即紫禁城
C.北京城平而呈“凹”字形,由一条中轴线贯穿南北
D.北京城的建筑以宫苑为重点,并建有王府、坛庙等
12、“天皇皇,地皇皇,莫惊我家小儿郎。倭倭来,不要慌,我有戚爷来抵挡。”歌谣中“戚爷”的历史功绩主要是( )
A. 平息了东南沿海的倭患 B. 统一了女真各部
C. 攫取了在澳门的居住权 D. 收复了建康失地
13、大宋皇帝谨致誓书于大契丹皇帝阙下:共遵诚信,虔奉欢盟,以风土之宜,助军旅之费,每岁以绢二十万匹,银一十万两……差人搬送至雄州交割。”下列史实哪一项与此盟约无关( )
A. 辽军攻宋发生澶州之战 B. 北宋应允给辽岁币
C. 以后辽宋之间保持和平局面 D. 宋辽以淮水到大散关为界
14、宋元时期,海上丝绸之路进入鼎盛时期。支持这一观点的史实是
①交通范围有更大的拓展
②战乱阻塞了陆上丝绸之路
③中外经济文化和科技交流进一步发展
④远洋航海能力大为增强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5、在某部著作中,其编者总结出许多经验教训,供统治者借鉴。宋神宗也认为此书“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即以历史的得失作为鉴戒来加强统治。该著作是
A.《史记》 B.《汉书》 C.《后汉书》 D.《资治通鉴》
16、我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国家这种形式在我国最早建立是在( )
A.群居生活的形成
B.氏族社会的开始
C.禅让制的实行
D.夏朝的建立
17、学习唐朝历史后,有同学认为唐朝的社会风气显示出开放、进取、兼容并蓄的精神风貌。下列文物能支撑这位同学观点的是( )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8、成书于明代中期的充满浪漫主义气息的长篇神话小说是
A. 《水浒传》
B. 《西游记》
C. 《史记》
D. 《农政全书》
19、洁白的哈达浓香的青稞酒雄伟的布达.....这就是美丽的西藏。中央政府正式对西藏行使行政管辖权开始于
A.汉朝 B.唐朝 C.元朝 D.明朝
20、“开辟荆榛,千秋功业;驱逐荷夷,一代英雄”这副对联赞颂的民族英雄是
A.戚继光 B.郑成功 C.郑和 D.康熙
21、六次东渡,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重要贡献的历史人物是
22、战国初年,齐、楚、燕、韩、赵、魏、秦七国的势力较强,史称“_______”;唐朝灭亡后,北方先后出现后梁等五个政权,南方先后出现吴等九个政权,再加上北汉,史称“_______”。
23、战斗英雄黄继光和邱少云
(1)战斗英雄:
①黄继光是______战役中的一位战斗英雄,在一次战斗中,黄继光用自己的胸膛堵住敌人的机枪射口,为战友开辟了前进道路,自己英勇牺牲。
②为了保证战斗的胜利和潜伏部队的安全,_____严守潜伏纪律,纹丝不动,直至被大火吞噬,壮烈牺牲。
(2)抗美援朝精神: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发扬高度的_______、革命英雄主义、革命乐观主义、革命忠诚及国际主义精神,锻造了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他们被誉为“__________”。
(3)抗美援朝胜利:1953年7月,美国不得不在停战协定上签字。
(4)抗美援朝意义: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抵御了______侵略扩张,捍卫了新中国安全,保卫了中国人民和平生活;稳定了朝鲜半岛局势,维护了亚洲和世界和平,大大提高了我国的__________。抗美援朝战争伟大胜利,是中国人民站起来后屹立于世界东方的宣言书,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重要里程碑。
24、1790年,乾隆80岁寿辰时,由徽商出面组织的来自南方的_________先后到北京献艺,一时誉满京城。
25、开封城内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
26、北宋著名史学家、政治家司马光主持编写的《___________》,是一部____体的通史巨著。
27、明朝药物学巨著《本草纲目》的作者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8、581年,杨坚建立隋朝,定都(_____);1271年,忽必烈建立元朝,后定都于(_____)。
29、清朝前期,丝织业、______业、印染业、矿冶业、制瓷业、制糖业、制茶业等手工业都有很大的发展。
30、《农政全书》是明代末年一部重要的农业科学巨著,作者是农学家________。
31、连线
32、根据线索列举出相应的历史名称
(1)贞观时期因敢于犯颜直谏,被唐太宗喻为“镜子”的大臣是________。
(2)唐朝诗坛气象万千,名家辈出,享有“诗仙”美誉的人物是:________。
(3)“安史之乱”的“安”所指的人物是________。
(4)晚年称帝,改国号为周,开创殿试的人物是________。
(5)“黄袍加身”,“陈桥驿兵变”建立北宋的人物是________。
33、中国封建社会历代统治者都注重通过加强中央集权和地方管理等措施来巩固统治。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一 图二
(1)材料一中图一所示是哪种政治制度?这种政治制度进步完善在何时?
(2)材料一中图二反映的是哪朝实行的政治制度?为实行有效统治,该朝是怎样加强对今台湾地区管辖的?台湾在该朝时称什么?
材料二 在地方,废除行中书省,设立直属中央的三司,分管民政、刑狱和军政。在中央,废除丞相,撤消中书省,由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分理朝政,直接对皇帝负责。
(3)材料二反映的是哪位皇帝改革官制的措施?为监视官民,他还设立了哪个机构?
材料三
(4)材料三:是哪位皇帝在位时设立的什么结构?
(5)通过上述材料反映出我国古代皇权和相权的什么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