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隋唐时朝的一位青年李进是当时远近闻名的骑射好手,一天,他满怀信心地赶赴洛阳参加武举考试。这可能发生在下列哪位皇帝统治时
A. 隋文帝
B. 武则天
C. 唐太宗
D. 隋炀帝
2、“天下大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唐朝灭亡以后进入的分裂时期是( )
A. 春秋战国 B. 魏晋南北朝
C. 三国鼎立 D. 五代十国
3、宋朝都城中的“瓦子”是指( )
A. 早市 B. 夜市 C. 店铺 D. 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
4、《千年风云第一人》摘录了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学者、名人有关成吉思汗的精辟论述以及各国媒体的报道,全书内容丰富,资料翔实,展示了“千年风云第一人”的传奇一生。下列内容不属于成吉思汗“传奇一生”的是
A. 建立元朝
B. 统一蒙古各部
C. 建立蒙古国
D. 发动大规模扩张战争
5、皮日休《汴河怀古》:“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下面的评论与此诗本意不相符合的是
A.痛斥了隋炀帝开通大运河导致隋朝灭亡
B.赞美了大运河为后世的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C.批评了隋炀帝利用大运河进行巡游铺张奢华行为
D.肯定了隋炀帝开通大运河的功绩可以与大禹治水相比
6、某课题组在探究“古代经济发展”课题的过程中,整理了下列信息,你认为符合史实的是( )
A. 东汉丝绸之路的开辟,促进了东西方的经济交流
B. 唐代后期,我国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C. 宋代商品经济活跃,不仅大城市有早市、夜市,乡镇还出现了草市
D. 清代采取闭关锁国政策,断绝了和世界各国的往来
7、《三字经》中“始春秋,终战国,五霸强,七雄出”的“七雄”位于最西的是
A.楚国
B.齐国
C.燕国
D.秦国
8、“戚继光抗倭”、“郑成功收复台湾”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
A. 反抗侵略 B. 民族团结
C. 社会变革 D. 和平交往
9、“传法为重,舍身为轻;六度出海,终抵东灜。”上述对联高度赞扬了鉴真不畏艰难、执着追求的精神。文中提到的“东瀛”是指
A.天竺
B.朝鲜
C.日本
D.越南
10、宋代曾规定,市舶司的监官和该地的知州、通判等,不得私自收买外国商人的货物和违禁物品,如有违反,严加处置。据此可知当时( )
A.商品买卖必须明码标价
B.海外商业运输发展迅速
C.宋朝的皇权大大加强
D.政府规范管理海外贸易
11、建立西夏政权的民族是
A.党项族 B.契丹族 C.女真族 D.汉族
12、杜甫被后人尊为“诗史”。其诗《无家别》中有:“寂寞天宝后,园庐但蒿藜……四邻何所有?一二老寡妻”之句。此诗以什么历史事件为写作背景?( )
A. 秦末农民起义 B. 贞观之治 C. 安史之乱 D. 黄巢起义
13、宋夏议和后,边界贸易兴旺,当时在宋夏边界处开设的贸易场所被称为
A. “市场”
B. “货栈
C. “榷场”
D. “口岸”
14、元曲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宝库中的一朵灿烂的花朵,它在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上都体现了独有的特色,成为我国文学史上一座重要的里程碑。下列关于元曲的介绍正确的是( )
A.是一种融合了音乐、诗词、动作、念白的综合性艺术 B.它最早形成于唐代
C.关汉卿是著名剧作家 D.它完全服务于统治阶级
15、1553年,攫取了我国广东澳门居住权的殖民者来自于( )
A.英国 B.荷兰 C.西班牙 D.葡萄牙
16、五代是指
A.梁、唐、晋、汉、周 B.吴越、楚、晋、宋、郑
C.后晋、后汉、后周、后梁、后唐 D.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
17、他是一位具有传奇色彩的大英雄:他以十三副铠甲起兵,出生入死,功勋卓著,也曾身陷囹圄;他多次遇刺却能逢凶化吉;他懂天文熟地理,谙韬略善用人;他戎马倥偬数十载,横扫白山黑水,统一女真各部,击溃大明王朝,成为威震北中国的一代铁血汗王!他是
A.阿骨打
B.忽必烈
C.努尔哈赤
D.皇太极
18、隋朝李春设计的赵州桥经1400多年安然无恙,依旧发挥作用,主要因为
A. 结构科学 B. 造型精巧 C. 浮雕精美 D. 神灵护佑
19、唐太宗认为:“为君之道,必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能够体现唐太宗爱惜民力“存百姓”思想的做法是
A. 轻徭薄赋,戒奢从简
B. 任用贤臣,虚心纳谏
C. 重视人才,开科取士
D. 精简机构,澄清吏治
20、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舞。”紧急的战报打破了唐玄宗与杨贵妃的歌舞升平。促使唐朝形势急转直下的是( )
A. 黄巾起义 B. 八王之乱 C. 黄巢起义 D. 安史之乱
21、顺治帝赐予西藏宗教首领达赖五世以“_________”的封号;康熙帝册封另一位西藏宗教首领为“班禅额尔德尼”,此后,历代达赖和班禅都必须经过__________的册封。
22、(1)唐朝时期,西游天竺,促进古代中印文明交流的高僧是________
(2)世界上最长的运河是________
(3)西藏在元代成为我国的一部分,元代管理西藏的机构是________
(4)代表清朝中央政府同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事务的是________
23、唐朝时,为中印文化交流作出杰出贡献的高僧是________;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杰出贡献的高僧是_________。
24、2012年,中国作家________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25、北宋兴起的后来成为著名的瓷都是——
26、两宋时期,南方的水稻种植面积迅速增长,由越南传入的________,推广到东南地区。_________产量跃居粮食作物首位。
27、是我国也是世界航海史上伟大壮举的事件是______________。
28、清初,收复台湾的民族英雄是________。被尊称为“________”。
29、满洲兴起和清军入关
(1)后金建立:____年,____统一了女真各部,建立政权,国号大金,史称后金。
(2)满洲兴起:1635年,皇太极改女真族名为____。
(3)清朝建立:____年,改国号为清。
(4)清军入关:明朝将领____降清,引清兵入关,并与清军联合夹击李自成的军队,李自成在____交战失利,退回北京,随即离京西行,转战各地,最后失败。
30、开通:_____利用已有的经济实力,征发几百万人,从_____年起,陆续开凿了一条贯通____的大运河。
概况:大运河以____为中心,北抵____,南至____,连接了海河、____、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全长2700多千米。
31、在人类历史上,封建社会科学文化的最高成就是由中国创造的。经历秦汉南北朝、隋唐时期的发展,到宋元朝臻至鼎盛,古代科技文化都在不断地发展与进步当中。
(1)隋唐时期农业技术和水利工程得到空前发展,其中农业技术的进步主要体现在农具的改进上,请写出这一时期农具革新的成就。
(2)培根评价我国古代重大的发明:“这三种东西改变了世界面貌,第一种在文学上,第二种在战争上,第三种在航海上,在世界上引起了无数的变化,这种变化如此之大,以致没有一个帝国、一个宗教派别、一个赫赫有名的人物能比这三种发明在人类的事业中产生更大的力量和影响。”这三种东西分别指的是什么?
(3)元朝是我国戏剧发展的高峰时期,哪一戏剧家成功塑造了“窦娥”这一艺术形象?
(4)然而到了明清时期,封建社会进入末期,各种矛盾激发,大众化的小说成为主流文学形式,深刻的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状况,其中揭示了封建社会必然走向衰亡的历史命运的小说是哪一部?
(5)纵观整个中国古代科技文化的发展史,试探讨其繁荣的根本原因。
32、请根据下列提示,列出相对应的内容。
(1)唐朝创制造型精美,色彩艳丽,闻名中外的瓷器_____
(2)爆发于唐朝末年的农民起义 _____
(3)南宋和金对峙局面形成的标志_____
(4)宋朝设立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____
33、 材料一《本草纲目》是李时珍经过27年的努力,参考了800多种著作,实地调查研究,搜集民间药方,不断运用于临床试验,逐一加以验证,三易其稿编成的。该书后来流传传世界各地,被称为“东方医学巨典”。
材料二《天工开物》图文并茂,附有1 23幅工艺流程圈,形象生动地记录了生产的过程,提花机、钻井设备、玉石加工磨床等图都是世界上较早的科技图录。该书后来在欧洲广泛传播,被译成多国文字。
材料三 《农政全书》对农具、农业技术、土壤、水利、施肥、选种、果木嫁接等各方面都有详尽的记录。该书1639年刊印后,不久传到日本,在日本得到广泛地普及和传播,并对推动当时整个日本农业技术发展,起了非常大的作用。
——以上材料摘编自《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教师教学用书》
(1)以上三则材料介绍的都是哪一朝代的著作?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以上著作分别是哪一领域的经验和技术成就总结?
(2)根据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你认为以上著作有哪些共同特点?
(3)你认为以上三部著作的撰写对今天有什么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