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亚非许多国家和地区至今还保存着不少同郑和有关的遗迹,这是中国航海家郑和下西洋的历史见证。郑和下西洋的主要目的是
A.促进中外民间经济交往
B.促进中国的海外贸易
C.销售中国的手工业品
D.提高明朝在国外的地位和威望
2、“国之命在人心,解决人民的怨气……让人民批评和监督政府”。这句话的内涵与下列思想一致的是
A.有教无类,因材施教
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C.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D.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3、唐朝的商业十分繁荣,出现了一些繁华的大都市,其中既是当时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交往中心,也是一座国际性大都会的是
A. 洛阳
B. 长安
C. 东京
D. 临安
4、宋代商业贸易繁荣,兴起许多大都市,最大的都市是
A. 广州
B. 开封
C. 成都
D. 泉州
5、《兰亭集序》是中国古代书法艺术的代表作品,下列关于对其相关解读正确的是( )
A.《兰亭集序》是顾恺之的代表作
B.《兰亭集序》作者被誉为“书圣”
C.《兰亭集序》创作于西晋时期
D.《兰亭集序》被称为“天下第一草书”
6、外贸所得在宋朝的财政收入中占有重要地位。为鼓励海外贸易,宋朝政府在主要港口设立的管理机构是( )
A.十三行
B.中书省
C.三司
D.市舶司
7、一首《七子之歌·澳门》唱出了澳门人民渴望回归祖国的强烈心愿。历史上,霸占我国澳门400多年的殖民国家是
A.英国
B.美国
C.葡萄牙
D.荷兰
8、“学而优则仕”,学习学好了就可以去做官,这也是我国古代读书人毕生追求的目标。以下体现这一原则的制度是
A. 分封制 B. 科举制 C. 郡县制 D. 行省制
9、这一机构的设立,是清王朝对中央行政机构的一次重大变革,便于皇帝独断朝政,实行专制,该机构是
A. 中书省
B. 门下省
C. 军机处
D. 尚书省
10、下列关于安史之乱说法正确的是( )
A.安史之乱是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
B.安史之乱后唐朝的藩镇割据局面得到缓解
C.安史之乱是由黄巢和部将史思明发动
D.安史之乱使得唐朝的中央集权得到加强
11、“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追溯历史,我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进入鼎盛时期是在( )
A.汉朝
B.唐朝
C.宋朝
D.元朝
12、观看由四大名著拍摄的电视剧,有利于中学生形象地了解四大名著的故事情节。下列能够反映《红楼梦》剧情的是
A.
B.
C.
D.
13、宋代社会尊重士人,市民文化生活丰富出现了气象万千的社会风貌,其根本原因是
A.各民族的融合进一步加强
B.我国的经济重心发生了南移
C.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繁荣
D.社会经济高度繁荣发展
14、习近平在看望军警部队时对民警们说:“看到你们的长警棍我不由想起明代时戚继光的训练,他就地取材把毛竹削尖,很长,5人或7人一组,先用毛竹竿挡住敌人,使他们近不了身盾牌兵再上去击杀,非常有效。我们也要有好的兵法和有效的武器。”戚继光训练部队主要是为了( )
A. 抗击倭寇 B. 抵挡蒙古骑兵南下
C. 收复台湾 D. 防范葡萄牙的侵略
15、“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这是对这几个朝代文学成就的一个概括,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唐朝诗歌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是李白、杜甫、白居易
B. 宋代著名词人有苏轼、李清照、辛弃疾等
C. 元代最优秀的剧作家是关汉卿,代表作有悲剧《西厢记》等
D. 清朝曹雪芹创作的《红楼梦》是古典小说的高峰
16、秦始皇“焚书坑儒”、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明朝“八股取士”和清朝大兴“文字狱”的根本目的是( )
A. 防止人民反抗 B. 压制知识分子
C. 巩固封建统治 D. 统一思想
17、被后人誉为“史学两司马”之一的司马光的史学巨著是
A.《史记》
B.《资治通鉴》
C.《本草纲目》
D.《红楼梦》
18、海上丝绸之路在哪一朝代进入鼎盛时期:
A. 元朝
B. 清朝
C. 明朝
D. 宋朝
19、在浙江杭州西子湖畔有座岳王庙,人们建庙纪念岳飞的主要原因是
A. 岳飞被秦桧陷害
B. 岳飞飞抗击西夏
C. 岳家军抗击辽兵,作战勇敢
D. 岳飞坚持抗金,符合当时广大人民的利益
20、他在南宋灭亡后,仍然继续坚持抗元斗争,并留下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千古绝唱。“他”是( )
A.岳飞
B.寇准
C.文天祥
D.秦桧
21、党项族:(1)区域:生活在我国西北地区,原属_____的一支。(2)建国:11世纪前期,党项族首领_____称大夏皇帝,定都____,史称____。(3)统治:仿效_____,订立官制、军制和法律,并鼓励垦荒,发展农牧经济,还创制西夏文字。
知识点2 辽与北宋的和战
22、11世纪前期契丹族首领元昊称帝,定都兴庆府,史称西夏。
错误:____________改正:____________
23、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国家是_________,为了巩固统治,西周实行__________,周天子把土地和平民、奴隶分给亲属、功臣等,封他们做诸侯。
24、宋朝设在港口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是
25、宋应星经过长期的积累和不懈的探究,写出了《________》一书。此书对我国古代的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进行了全面的总结,记述了中国在当时世界上具有先进水平的科学技术。后来传到国外,译成多种文字,被誉为“________”。
26、宋代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是________。
27、根据下列所给出的信息写出相对应的古典名著名称。
(1)长篇历史小说、罗贯中、三顾茅庐——
(2)农民起义、宋江、梁山泊——
(3)神话小说、唐僧取经、孙悟空——
(4)四大家族、贾宝玉、林黛玉一一
28、加强对西域的统治
(1)背景:唐初,突厥控制了漠北和西域的广大地区,经常对唐朝进行骚扰。
(2)措施:贞观年间,唐太宗发兵,先后击败东、西突厥,加强了对西域的统治。唐朝还先后设置安西都护府和________,管辖西域的天山南北地区。
29、相关链接,根据提示写出人物。
(1)她是生活在两宋之交的女词人,词风委婉细腻:_______
(2)唐朝诗坛名家辈出,享有“诗仙”美誉的是:_________
(3)编写编年体巨著《资治通鉴》,记载历代王朝兴衰得失:_________
(4)《本草纲目》是世界医药学的重要著作,其作者:________
(5)塑造了贾宝玉、林黛玉等艺术形象的文学家:___________
30、唐朝都城________规划整齐,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宋朝政府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立________,加以管理。
31、连线题
32、唐朝著名的三大诗人。
3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九州道路无豺狼,远行不劳吉日出。齐纨鲁缟车班班,男耕女桑不相失。
——唐·杜甫《忆昔》
材料二 唐朝户数在639年(唐太宗贞观十三年)达300万户,705年有615万户,740年(唐玄宗开元二十八年)为841万户,754年有918万户。
——冷国栋《中国人口史》(第二卷)
材料三 万国尽征戌,烽火被冈峦。积尸草木腥,流血川原丹。
——唐·杜甫《垂老别》
(1)据材料一和材料三指出该诗人生活在唐朝的什么特殊时代?他的诗被后人称誉为什么?
(2)材料一反映了当时怎样的社会现实?材料二的数据印证了材料一中哪一句诗所描述的情况?
(3)材料二中,639~754年间唐朝的户数数据呈现出怎样的趋势?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出现这一趋势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