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保山市2024年届高三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三模)语文试卷及答案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5题,共 25分)
  • 1、下列哪个人物不是先秦法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

    A.商鞅

    B.申不害

    C.慎到

    D.桑弘羊

  •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两项是

    A. 中华优秀文化是中华民族在5000多年的文明进程中吸纳世界各地的先进文化而形成的,积累了大量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宝贵经验。这在人类文明史上是绝无仅有的。

    B. 据报道,勇士队计划让杜兰特在本周末复出,出战常规赛余下的3场比赛,以便为即将到来的季后赛做好准备。这对于目前处在11连胜中的勇士队来说无异于为虎添翼

    C. 经济科学出版社新近出版的《新编经济思想史》十一卷本,洋洋大观,聚集国内经济学界十余位知名经济思想史研究者,历经十余年完成,引起了学术界的特别关注。

    D. 在特色小镇建设过程中,应该充分发挥市场主体作用,地方政府应做好支持和引导,不能一哄而上,不能大包大揽,更不可越俎代庖房地产商,从事房地产开发。

    E. 大家一致认为,该讲话内涵丰富、思想深刻,站得高、想得深、看得远,总结经验鞭辟入里,分析形势全面透彻,部署工作重点突出,具有很强的思想性和针对性。

     

  • 3、小明准备书写一幅古人的诗句寄给出国留学一年的同学,以表达别后的思念之情。你认为下列最不合适的一项是(  )。

    A.同心一人去,坐觉长安空。

    B.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C.故人入我梦,明我长相忆。

    D.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

  • 4、屠呦呦提取青蒿素是受到了哪本中医古代文献的启示?(  

    A.《金匮要略》

    B.《黄帝内经》

    C.《肘后备急方》

    D.《本草纲目》

  • 5、下列文学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归有光(1506-1571),字熙甫,别号震川,又号项脊生,明代昆山人,世称震川先生,是明代古文家。崇尚内容详实、文字朴实的唐宋古文,被称为“嘉靖三大家”之一,后人称赞其散文为“明文第一”,著有《震川先生集》等。

    B.苏洵(1009-1066),字明允,北宋眉山人,散文家。与其子苏轼、苏辙合称“三苏”,均被列入“唐宋八大家”。苏洵长于散文,尤擅政论,议论明畅,笔势雄健,著有《嘉祐集》二十卷及《谥法》三卷。

    C.《新五代史》是欧阳修的作品,“二十四史”之一,记载了907-960年间梁、唐、晋、汉、周五代史实。欧阳修写《伶官传》并冠以短序,是为了让北宋统治者吸取教训,力戒骄奢,励精图治。

    D.《论语》是一部语录体散文集,是孔子及其门人辑录的相关言行录。《论语》言简意丰,精警诫人。宋儒把《论语》和《大学》《中庸》《荀子》归到一起,与《诗》《书》《礼》《易》《春秋》并称为“四书”“五经”。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丰子恺故居—一钩新月天如水

    (1)桐乡石门镇,缘缘堂。

    (2)一个初冬的上午。我将手肘支在方桌上,将身体舒展成他穿棉袍时的闲适样子,望见了江南初冬依然绿影婆娑的院子,绿影婆娑的时光深处慢慢出现了一些声音和画面——春天里两株开满花的树下,跑过几只小鸡,有燕子呢喃;夏日午后门外传来货郎的叫卖声,傍晚的芭蕉树下,摆起了客人小酌的桌子;花坛边洋瓷面盆里游着一群蝌蚪……他从秋千上抱下老三或老四,说,在面盆里,小蝌蚪永远不会长成青蛙的,来,我们送它们回家!

    (3)这些场景,是缘缘堂的主人——丰子恺先生漫画里的场景,也是他《缘缘堂随笔》里真实的生活场景。而缘缘堂则是他曾经的现实家园和精神乐园。

    (4)我将目光收回,落到了桌面隐隐发亮的木纹理上,肘关节与桌面接触的一小片肌肤上,有一丝隐隐的温暖。这是错觉,错觉还牵引着我闻到了他略带烟味的呼吸,一个眼神睿智、端庄平和的白发长者立在了我的眼前。寒风中他身穿黑棉长袍,头戴黑棉帽,棉帽上趴着一只黑白色小猫。

    (5)民国大师无数,而丰子恺是难得的一位德才兼备的艺术家、教育家。沿着他一生的脉络探寻,你会发现,他是一个在爱与慈悲里成长的幸运儿。丰子恺出生于一个有染坊、有良田的大户人家。阳光雨露没有宠坏那个叫“丰仁”的孩子,反使他成长为知书达理、谦恭好学的少年。入读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后,正式更名为丰子恺,也遇到了生命里十分重要的两位大先生——李叔同(弘一法师)、夏丏尊。他们之间长达一生、直抵灵魂的情缘,给了他深远的影响。他的婚姻虽是媒妁之言,夫妻竟一生恩爱、生死相随,育有七个子女。这一切因缘,造就了他“光风霁月”般的人格。

    (6)在与他同时代挚友们的记忆里,他获得了这样的评价:巴金说他是“一个与世无争、无所不爱的人,一颗纯洁无垢的孩子的心”。朱光潜在《丰子恺的人品和画品》里说:“他老是那样浑然本色,无忧无嗔,无世故气,亦无矜持气”。

    (7)丰子恺的画,重于身边平凡事,如姐姐缝衣,弟弟上学,大人醉酒,孩童用两个蒲扇当自行车骑,也有描绘将一个个孩子从同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针砭时弊的题材。人间万物,在他的笔下是小可爱、小情趣,又是大悲悯、大气象,深得人心。

    (8)他的代表作《人散后,一钩新月天如水》仿佛就是他人画合一的写照:简洁,平和,澄静,深邃,阔远。

    (9)1927年初秋,二十九岁留日归来在上海教书的丰子恺恳请李叔同为寓所起名。李叔同让他在纸上写上许多他喜欢而又能互相搭配的字,团成小纸球撒在释迦牟尼画像前的供桌上抓阄。奇妙的是,丰子恺两次都抓到了“缘”字,便取名“缘缘堂”。后来无论迁居哪里,他都把李叔同写的“缘缘堂”匾额挂在家里,“犹是形影相随,至于八年之久”。1933年春天,在母亲的心心念念下,丰子恺用稿费在故乡的梅纱弄里,自家老屋后建好了一幢三开间砖木结构的高楼,加之前后两个小院,一个极具深沉朴素之美的“缘缘堂”诞生了。

    (10)搬家那天,热闹如戏场。丰子恺充满深情地写道——“我们住新房子的欢喜与幸福,其实以此为极!”“民国二十二年春日落成,以至二十六年残冬被毁,我们在缘缘堂的怀抱里的日子约有五年。现在回想这五年间的生活,处处足使我憧憬”。除了偶尔往返于沪杭等地,他大部分时间都与全家老小住在缘缘堂,完成了近二十部著作。神奇的小院见证了天真如孩童、深邃如老者的一代大师生命里最幸福的时光。让人痛心疾首的是,短短五年后,幸福和缘缘堂一起,在日寇的炮火中化为乌有。

    (11)颠沛流离、九死一生,是抗战时期丰子恺一家辗转逃难于江西、湖南、广西、贵州、四川等地的写照,而一个个噩耗追随着他的脚步接踵而至——1938年1月,他在江西逃难时,“缘缘堂”被炮火夷为平地;1942年他在重庆避难时,“慈父”弘一法师在泉州圆寂;战争结束的次年,战乱中一直与他通信在精神上支撑着他的夏丏尊辞世,未能见上最后一面……

    (12)文革中,他因散文《阿咪》获罪,一家人住的日月楼被安置进了四五家人,丰子恺只得睡在连接阳台的走廊上,用棕绷搭个小床,棕绷太短,便在脚那头放个凳子,蜷缩着睡。小床边摆一张小方桌,就是他的书桌。无数个不眠之夜,唯有一钩新月静静陪伴一团蜷缩的身影。如此境地,他却说“天于我,相当厚”。怀着一颗赤子之心,怀着对苍生的大爱,他完成了弘一法师的遗愿、师生间灵魂的相约——《护生画集》。

    (13)“我是是一个天真的,热情的,好奇的,不通世故的孩子”,“在中国,我觉得孩子太少了。成人们大都热衷于名利,萦心于社会问题,政治问题,经济问题,实业问题……孩子们呢……弄得像机器人一样。长此以往,中国恐将全是大人而没有孩子,连婴孩也都是世故深通的老人了。”

    (14)时光隧道里传来的这一段话,振聋发聩。

    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赏析,最准确的一项是

    A. 缘缘堂是丰子恺最喜爱的居所,在这里有他快乐的时光,而日月楼则是他的伤心之所,文革遭遇让他刻骨铭心,无法释怀。

    B. 丰子恺在缘缘堂的生活是幸福的,五年间他完成了近二十部著作,然而缘缘堂被毁、流离失所的逃难生活和两位尊师相继辞世,让他感到很无助。

    C. 文章的语言简洁干净,朴实无雕琢,以时间为线索将丰子恺的多彩人生向读者娓娓道来,字里行间表达了对丰子恺的敬仰之情。

    D. 文章采用第二人称,描绘丰子恺的生活场景,叙述丰子恺的人生经历,自由直接,像是与读者面对面的叙谈,仿佛亲眼所见。

    2“一钩新月天如水”在文中有多重含意,请简要分析。

    3丰子恺为什么说“在中国,我觉得孩子太少了”?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回答并联系现实谈谈你对这一观点的认识。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5题,共 25分)
  • 7、名句默写

    (1)人生亦有命,_________________?   (鲍照《拟行路难》)

    (2)_______________,两朝开济老臣心。   (杜甫《蜀相》)

    (3)千岩万转路不定,________________。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4)_________________,凭轩涕泗流。   (杜甫《登岳阳楼》)

    (5)梦入神山教神妪,____________________。 (李贺《李凭箜篌引》)

  • 8、在横线处填写作品原句。

    (1)《烛之武退秦师》中,烛之武面对秦伯,开门见山,表明自己对国家命运的认识:“秦、晋围郑,____________________,敢以烦执事。”有效消除了秦伯的戒备。

    (2)杜牧在《阿房宫赋》中用“__________,非秦也;__________,非天下也”总结出六国灭亡的原因,警诫当朝的执政者。

    (3)春天的景色在古诗文中随处可见,如《醉翁亭记》中“__________”的山间春色,也有《钗头风》中“__________”的小城之春。

    (4)面对滚滚长江,诗人常会联想起历史上的风流人物,苏轼想到了“故垒西边,人道是________”,辛弃疾想到的是“千古江山,__________”。

  •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从“________________”内外两个方面说明了导致亡国的原因。

    (2)《赤壁赋》中写作者与友人于扁舟举杯共饮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3)杜甫《登高》中“________________”两句为我们营造了一幅气势磅礴的长江秋日图。

  •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旧日好友重逢饮宴,重话当年情谊是人生一大快事。在曹操《短歌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也有相似的表达。

    (2)在《六国论》中,作者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出诸侯国割让土地还不能满足秦国的贪欲,却换来秦国更加急迫的侵犯。

    (3)列锦,或称“名词铺排”,是指由名词或名词性短语排列在一起,用以烘托气氛、创造意境、表达情感的一种修辞手法,古典诗歌作品中常见运用这一修辞手法的诗句,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1、补全下面空缺的句子。(任选6空)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番洗清秋。(宋•柳永《八声甘州》)

    (2)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____________________。(宋•周邦彦《苏幕遮》)

    (3)______________,清辉玉臂寒。(唐•杜甫《月夜》)

    (4)悲欢离合总无情,____________________。(宋•蒋捷《听雨》)

    (5)____________________,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先秦•荀子《劝学》)

    (6)熊咆龙吟殷岩泉,____________________。(唐•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7)不戚戚于贫贱,___________________。(晋•陶渊明《五柳先生传》)

    (8)香远益清,亭亭净植,____________________(宋•周敦颐《爱莲说》)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1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开龙门八节石滩(其一)

    白居易

    铁凿金锤殷若雷,八滩九石剑棱摧。

    竹篙桂楫飞如箭,百筏千艘鱼贯来。

    振锡导师凭众力,挥金退傅施家财。

    他时相逐四方去,莫虑尘沙路不开。

    (注)①作此诗时,作者73岁。作者在诗前小序中说:“东都龙门潭之南有八节滩、九峭石,船筏过此,例反破伤。舟人楫师推挽束缚,大寒之月,裸跣水中,饥冻有声,闻于终夜。予尝有愿,力及则救之。会昌四年,有悲智僧道遇,适同发心,经营开凿,贫者出力,仁者施财。”②振锡:指僧人持锡杖出行。锡,手杖。③汉太傅疏广年老告退,宣帝及皇太子赐金丰厚,广既归乡里,日令共具设酒食,请族人故旧宾客,与相娱乐。后因以“退傅挥金”作致仕归乡、纵情宴游之典。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诗的第一句“若雷”的比喻,渲染凿锤之声洪大,展现出开滩场面的宏伟气势。

    B.“剑棱”二字体现了此地凶险异常,“摧”字表现了往日深受其苦者今日之喜悦。

    C.第五句表明,此次开滩工程的资金的唯一来源,是持杖僧人从各方化缘的所得。

    D.第六句作者以疏广自比,委婉透露出诗人施财凿滩造福于民的愉快心情。

    【2】白居易在临终前一年写的《欢喜二偈》中有“心中别有欢喜事,开得龙门八节滩”的句子,试结合这两句诗分析本诗尾联表达的深刻意蕴。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郑岳,字汝华,莆田人。弘治六年进士。授户部主事,改刑部主事。董天锡偕锦衣千户张福决囚,福坐天锡上,岳言其非体。且言:“纠劾非镇监职,而董让行之。太常本礼部属,而崔志端专之。内外效尤,益无忌惮。”忤旨,系狱。尚书周经、侍郎许进等救,不听。赎杖还职。寻进员外郎。许进督师大同,贵近恶其刚方,议代之。罢职总兵官赵袴谋起用,京军屡出无功。岳言进不可代,袴不可用,京军不可出。朝论韪之。迁湖广佥事,归宗藩侵地于民。施州夷民相仇杀者,有司以叛告。岳擒治其魁,余悉纵遣。荆、岳饥,劝富民出粟,驰河泊禁。属县输粮远卫,率二石致一石。岳以其直给卫,而留粟备振,民乃获济。正德初,擢广西副使。土官岑猛当徙福建,据田州不肯徙。岳许为奏改近地,猛乃请自效。迁江西按察使,就迁左布政使。宸濠夺民田亿万计,民立砦自保。宸濠欲兵之,岳持不可。会提学副使李梦阳与巡按御史江万实相讦岳承檄按之梦阳执岳亲信吏言岳子澐受贿欲因以胁岳。宸濠因助梦阳奏其事,囚掠澐。巡抚任汉顾虑不能决,帝遣大理卿燕忠会给事中黎奭按问。忠等奏勘岳子私有迹,而梦阳挟制抚、按,俱宜斥。岳遂夺官为民。宸濠败,中外交荐,起四川布政使。不赴。世宗初,擢右副都御史,巡抚江西。甫两月,召为大理卿。嘉靖元年冬,上言内臣有犯,宜听部院问理,毋从中决,不能从。寻迁兵部右侍郎。时大礼未定。岳言若以两考为嫌,第称孝宗庙号,毋称伯考,以稍存正统。大学士石珤请从之。帝切责珤,夺岳俸两月。转左侍郎。请罢山海关税,弗许。中官崔文欲用其兄子为副将,岳持不可。宁夏总兵官行贿京师,御史聂豹以风闻论岳。岳自白,因乞休。归十五年而卒。

    (节选自《明史郑岳传》)

    注:①大礼:即世宗入继后如何处理其与孝宗、武宗以及生身父兴献王的关系。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会提学副使李梦阳与巡按御史江万实/相讦岳承檄按之/梦阳执岳/亲信吏言岳子澐受贿/欲因以胁岳。

    B. 会提学副使李梦阳与巡按御史江万实相讦/岳承檄按之/梦阳执岳/亲信吏言岳子澐受贿/欲因以胁岳。

    C. 会提学副使李梦阳与巡按御史江万实/相讦岳承檄按之/梦阳执岳亲信吏/言岳子澐受贿/欲因以胁岳。

    D. 会提学副使李梦阳与巡按御史江万实相讦/岳承檄按之/梦阳执岳亲信吏/言岳子澐受贿/欲因以胁岳。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有司,古代朝廷中分职设官,各有专司,所以“有司”用来代称朝廷主管某部门的官吏。

    B. 忧是居丧,古代父母死后,子女按礼须持丧三年,其间不得行婚嫁之事,任官者须离职,服满后起复。

    C. 伯考,伯即长,兄弟排行第一;考指去世的父亲。伯考是对已故伯父的称呼,在文中指孝宗。

    D. 尚书是朝廷各部的主官,侍郎是其僚佐。左侍郎和右侍郎在位次上有尊卑之别,但在官阶上没有高低之分。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关注民生,关心百姓。他在湖广妥善处理了施州夷民相互仇杀一事;荆、岳两地发生饥荒时,想办法解决了卫所盗粮徇私的问题,从而保证留足粮食救济了受灾百姓。

    B. 刚正不阿,敢于奏议国事。郑岳曾向嘉靖皇帝进言说宦官犯法者,不能由宫中判决;任兵部左侍郎时,又请求罢免山海关税等。

    C. 忠厚本分,常遭同僚欺负。郑岳任江西左布政使时,因其子被污受贿而受牵连,他被罢官为民;任兵部左侍郎时,又被御史聂豹用子虚乌有的事情查究,郑岳无奈请求退休。

    D. 正直,不偏私。在皇亲国戚都谋议找人替代刚正方直的许进,同时被罢职的赵袴谋求重新被起用时,郑岳均表示反对。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赎杖还职。寻进员外郎。许进督师大同,贵近恶其刚方,议代之。

    (2)岳遂夺官为民。宸濠败,中外交荐,起四川布政使。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电影《我和我的祖国》取材新中国成立70周年以来,祖国经历的无数个历史性经典瞬间。讲述普通人与国家之间息息相关密不可分的动人故事:为保障开国大典国旗顺利升起,林治远争分夺秒排除万难,用一个惊心动魄的未眠之夜确保立国大事“万无一失”;为研制中国第一颗原子弹,高远献身国防科技事业,奉献了自己的青春和爱情;为确保五星红旗分秒不差飘扬在香港上空,升旗手朱涛刻苦训练不懈怠,女港警莲姐兢兢业业守平安,外交官安文彬与英国人谈判16轮分秒不让;喜迎奥运之际,出租车司机将自己视若珍宝的开幕式门票送给了远赴京城的汶川地震孤儿。

    一个个鲜活生动的普通人的奋斗故事,勾连起一段段难以磨灭的全民记忆……“那些默默奋斗、孜孜前行的小人物,也是推动历史车轮滚滚向前的动力。”

    阅读以上材料,你有何感想?请以此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70
题数 14

类型 高考模拟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