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由雍正皇帝设立,后来成为协助皇帝处理政务的最重要的中枢机构是
A.中书省
B.军机处
C.六部
D.行中书省
2、北宋宰相赵普认为“方镇太重,君弱臣强”,提出“惟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则天下自安矣”的建议。北宋为了“收其精兵”所采取的措施是( )
A.陈桥兵变
B.重文轻武政策
C.杯酒释兵权
D.设置转运使
3、现在官员提拔都提倡通过严格考察、“择优录取”。历史上最早采用分科考试的办法选拔官员的皇帝是( )
A.隋文帝 B.隋炀帝 C.唐太宗 D.唐玄宗
4、以下哪一项发明为新大陆的发现和环球航行提供了重要条件?( )
A.造纸术
B.指南针
C.火药
D.印刷术
5、“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诗歌中的“开元”是
A. 国号 B. 皇帝名字 C. 皇帝庙号 D. 皇帝年号
6、“宋辽金对峙的300多年间,传统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中心,完成了由黄河流域向长江流域的转变。”以下能体现“这一转变”的现象是( )
A.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B.君主专制空前加强
C.儒学成为主导思想
D.北方民族实现交融
7、“宋元以后,由于六部决策权和发令权发展,宰相的权力开始和皇帝的权力重合。”材料中所述现象在历史上的表现是( )
A.隋朝开始推行科举制 B.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
C.元朝强化中书省和六部的权力 D.明朝废除丞相,权分六部
8、两宋时期海外贸易空前发展。东南沿海出现了广州、泉州、明州三大对外贸易港口,在那里设立的专门管理外贸的机构是
A.市舶司 B.宣政院 C.节度使 D.广州十三行
9、陏炀帝时创立,唐朝加以完善,后来成为中国封建时代选拔官员的重要制度是
A. 禅让制度
B. 世袭制度
C. 专制制度
D. 科举制度
10、“可汗”是我国古代西北各部对君主的称呼,被他们拥戴为“天可汗”的人物是
A. 唐高祖
B. 唐太宗
C. 唐高宗
D. 唐玄宗
11、严守潜伏纪律,被烈火吞噬的是
A.邱少云 B.黄继光 C.雷锋 D.焦裕禄
12、“天下的租赋,江南居其十九”、“苏湖熟,天下足”。这些现象最早出现在( )
A.两宋时期 B.三国两晋南北朝
C.隋唐时期 D.明清时期
13、1644年,李自成建立政权,国号大顺的地点是在( )
A. 北京 B. 延安 C. 西安 D. 洛阳
14、之所以称戚继光是我国古代的民族英雄,是因为他
A.抗击倭寇骚扰
B.率部回归祖国
C.率军抗击沙俄
D.率军收复台湾
15、下图表明宋代的印刷技术有了新的突破,其发明者是( )
A.沈括
B.蔡伦
C.毕昇
D.张衡
16、唐太宗被西北少数民族尊称为“天可汗”的主要原因是
A.唐太宗开明的民族政策
B.西北少数民族惧怕唐朝的势力
C.唐朝国力强盛,征服西北少数民族
D.西北少数民族和汉族都是中华民族的一部分
17、下图为我国古代某一历史时期的行政机构示意图,它所反映的制度创立于哪朝?图中哪一职务掌管行政,对皇权的威胁最大
A.周 太尉 B.秦 丞相
C.商 丞相 D.秦 御史大夫
18、“王麻子剪刀”是享誉海内外的中华老字号,其生产技术曾在“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中被详细介绍。该书是( )
A.《齐民要术》
B.《天工开物》
C.《本草纲目》
D.《农政全书》
19、从文物中获取信息是我们学习历史的有效方法之一。当我们研究中国古代皇权高度集中,君主专制大为加强的历史史实时,可以从下列哪件文物中获得有效信息
A. B.
C.
D.
20、《唐语林》写道:“开元初,上留心理道,革去弊讹,不六七年,天下大理。河清海晏,物殷俗阜。”对材料理解准确的是( )
A.“上留心理道”的“上”即皇帝唐太宗
B.“革去弊讹”是指创立科举制
C.“天下大理”的局面被誉为“开元盛世”
D.“河清海晏”指贞观年间政治清明
21、宋元时期中外交通作用:陆路和海路交通的畅通,使中外_______、文化和_______的交流进一步发展起来。中国的发明创造,如印刷术、火药、指南针、纸币和驿站制度等输往西方,天文、历法、农业、手工业生产技术传入亚洲各国,对欧亚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起了重要作用。西方的药物、天文、历法、数学等也传入中国,外来的_______与文化在元朝受到重视。
22、遣唐使
(1)背景:________时期,中国和日本的交流非常频繁。
(2)含义:为了学习中国的________,日本派遣使节到中国,当时称为“遣唐使”。
(3)影响:他们把唐朝先进的________、天文历法、文字、典籍、书法艺术、建筑技术等传回日本,对日本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3、建立:960年。后周大将_____在陈桥驿发动兵变,夺取_____政权,改国号为宋,以____为都城,史称_____。他就是宋太祖。
24、唐玄宗李隆基(712~756年在位)。他即位以后,在贤相________和________的辅佐下,实行了一系列改革。唐朝进入了鼎盛时期,历史上称为________。
25、清初,收复台湾的民族英雄是________。被尊称为“________”。
26、清廷对西藏地区的有效管辖
(1)设立册封制度:顺治帝接见达赖五世,1653年正式赐予他金册、金印和“__________”的封号;康熙时,册封班禅五世为“___________”。
(2)设置驻藏大臣:1727年,清朝开始设置_________,监督西藏地方政务。
(3)1751年,清朝在西藏地方设立________,授达赖喇嘛和驻藏大臣管理政教事务。
(4)颁布法律:1793年,清朝颁布《______________》,规范了西藏地方行政体制和法规。章程明确驻藏大臣政治上谕达赖、班禅地位平等,共同管理政教事务。驻藏大臣还掌管地方_______、外交等事务;西藏地方达赖与班禅等大活佛的转世,需要通过___________,依照宗教仪轨和历史定制,最后报请朝廷批准。标志着中央政权对西藏地方行使主权达到制度化、法律化的程度。
(5)六世班禅与乾隆皇帝:乾隆时,英国殖民者遣使入藏,试图与西藏地方建立直接联系。六世班禅不为所动,并明确表示:整个西藏都是在中国主权管辖范围内的地方,西藏的一切无不听命于朝廷。此后还到达承德避暑山庄为乾隆皇帝祝寿。乾隆皇帝特意下令在山庄的北面,仿照班禅在________的扎什伦布寺,修建了__________庙供他居住。
27、626年,李世民上台,在位统治20年,开创的盛世局面,史称“__________”。他评价为可以知得失的“镜子”,是大臣__________。
28、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________,这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纸币的产生,有利于商业发展。
29、明朝药物学巨著《本草纲目》的作者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0、隋朝建立于__________年;北宋灭亡于__________年。
31、罗贯中 A.《红楼梦》
关汉卿 B.《窦娥冤》
吴承恩 C.《水浒传》
李时珍 D.《西游记》
施耐庵 E.《三国演义》
曹雪芹 F.《本草纲目》
32、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对应的瓷窑。
(1)如冰如玉的青瓷
(2)类雪似银的白瓷
(3)有别致美感的瓷器
3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显德七年正月初一,风闻契丹和北汉联兵南下,后周宰相范质等人不辨真假,匆忙派遣赵匡胤统帅诸军北上抵御。初三夜晚,大军哗变,将士于隔日清晨拥立赵匡胤为帝……他先后两次“杯酒释兵权”,解除禁军将领及地方藩镇的兵权,解决自唐朝中叶以来地方节度使佣兵自擅的局面…
(1)材料一中的“显得七年”具体是哪一年?当时将士是在哪里拥立赵匡胤为帝的?
(2)材料一中赵匡胤“解除禁军将领及地方藩镇的兵权”的目的是什么?为了达成此目的,他在中央采取了哪些措施?
材料二:有宋一代,文士地位的显赫尊崇是历代不曾有过的……宋朝大力发展科举,彻底取消了门第限制,社会各阶级的优秀子弟都被允许应试入仕。提倡读书,重用文人,这里既有“不能马上治天下”的客观需要,更重要的是以此来抑制武将权势。因此,历宋一朝,高级官员都使用文人,就连专门掌管全国的枢密院长官也大都是由文官担任的。
(3)材料二反映了宋朝的什么政策?结合赵匡胤的经历谈谈宋朝实行这一政策的原因及积极作用。
(4)宋代注重文教,改革和发展了科举,对宋代社会产生了什么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