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元朝设立的专门管理西藏地区军政事务的机构是( )
A.西域都护
B.宣政院
C.澎湖巡检司
D.中书省
2、唐朝,一个强盛的王朝,他与汉朝一同成为中华民族中兴的两个时代。并以前所未有的辉煌与繁荣,开创了中国的新纪元,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是( )
A.安史之乱
B.外戚专权
C.藩镇割据
D.宦官专政
3、以下是某集邮爱好者收藏的几次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的纪念邮票,如果为其配上关键词,最恰当的一组是
A.主要矛盾、市场经济、邓小平理论 B.主要矛盾、改革开放、科学发展
C.建设社会主义、中国特色、初级阶段 D.经济建设、国企改革、市场经济
4、清朝前期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的根本目的是( )
A.抵制西方势力的入侵
B.禁止沿海人民同外国人交往
C.维护清政府的统治
D.严禁一切对外贸易
5、明清时期,美洲作物的传入引发了中国人舌尖上的革命。下列农作物是印第安人带给中国的礼物是( )
A.葡萄
B.胡桃
C.占城稻
D.甘薯
6、随着城市的繁荣,宋代的市民阶层不断壮大,都城内出现了许多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该场所被称为
A.瓦子
B.榷场
C.互市
D.草市
7、下列人物中,对中外文化交流作出杰出贡献的是
(1)李冰
(2)李春
(3)玄奘
(4)鉴真
A. (1)
B. (3)
C. (1)
D. (2)
8、宋朝为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立的管理机构是
A. 市舶司
B. 节度使
C. 转运使
D. 通判
9、中国是由 56 个民族组成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在长期的交往、交流与交融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民族分布格局是( )
A.大杂居、大聚居
B.大杂居、小聚居
C.小杂居、小聚居
D.小杂居、大聚居
10、宋代商业贸易繁荣,突出表现是
A.四川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B.太湖流域成为最重要的粮仓
C.宋辽达成“澶渊之盟” D.长安成为最繁华的国际大都市
11、著名文化学者王立群这样评价古代一位帝王:“烽火燃,五十年,陈桥驿站披褫冕。披旒冕,定江山,杯酒之间销兵权……还一个,盛世繁华,文煌武烈。”他评价的是
A.隋文帝
B.隋炀帝
C.唐太宗
D.宋太祖
12、元朝结束了五代十国以来的分裂割据局面,为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作出了贡献。下列关于元朝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元朝的建立者是铁木真
B.元朝时成都是棉纺织业的中心
C.元朝统一后实行行省制度管辖地方
D.元朝设立宣政院管辖新疆地区事务
13、“友好和平交往”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下列人物活动能体现这一优良传统的是( )
①文天祥
②玄奘
③鉴真
④郑和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14、金庸小说《射雕英雄传》中有这样一段描述:黄蓉愈看愈奇,又揭起一层,却见下面是一轴轴的书画卷轴。她要郭靖相帮,展开一轴看时,吃了一惊,原来是一幅《送子天王图》。《送子天王图》的作者是( )
A.顾恺之
B.吴道子
C.颜真卿
D.阎立本
15、史论结合是我们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下列史论逻辑正确的是
选项 | 史实 | 结论 |
A | 明长城和北京城的修建 | 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 |
B | 北宋出现"瓦子" | 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
C | 明朝设"厂卫"机构 | 封建君主专制发展到顶峰 |
D | 清朝大兴文字狱 | 有利于文化的发展 |
A.A
B.B
C.C
D.D
16、“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出自何人之口?( )
A.岳飞
B.寇准
C.文天祥
D.赵构
17、“郑成功是我国历史上的民族英雄。”这一评价的史实依据是( )
A.抗击金军,收复了许多失地 B.打败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
C.辅佐燕王取得靖难之役的胜利 D.抗击楼寇,维护了人民的生命财产
18、“万人一心兮泰山可撼惟忠与义兮气冲斗牛…上报天子兮下救黔首,杀尽倭奴兮觅个封侯。”这首豪迈雄壮的《凯歌》的作者是
A. 岳飞
B. 文天祥
C. 戚继光
D. 郑成功
19、在中国封建社会中,进士、举人、状元等称号是从下列哪种途径获得的
A. 战功 B. 辛勤劳动
C. 科举考试 D. 经商
20、唐太宗统治期间,国家统一,政治清明,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历史上称这段时期为
A.贞观之治 B.文景之治 C.开元盛世 D.康乾盛世
21、南宋抗金名将____________,在郾城大败金军主力。明朝时东南沿海倭寇猖獗,____________临危受命,南下浙江抗倭,在台州九战九捷。
22、为加强对文人的控制,明朝采取的方式是________;清朝康、雍、乾时期大兴________。
23、打开山海关,引清军入关的明军将领是________。
24、明末的徐霞客(名弘祖)常年旅行,游历名山大川,走遍大半个中国,留下了60余万字的游记资料(30多年的日记)。后人将其日记整理为《__________》。详细记录了各地的地理、水文、地质、植物等现象,以及经济、________、城镇聚落、风土文物等,其中对________地貌的考察和记述,居当时世界的先进水平。既是地理学巨著,也是文学名著。
25、观察下图,请将下列地点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入图中相应的方框内。
A.鉴真传授佛经地
B.玄奘取经地
C.唐朝都城所在地
26、战斗英雄黄继光和邱少云
(1)战斗英雄:
①黄继光是______战役中的一位战斗英雄,在一次战斗中,黄继光用自己的胸膛堵住敌人的机枪射口,为战友开辟了前进道路,自己英勇牺牲。
②为了保证战斗的胜利和潜伏部队的安全,_____严守潜伏纪律,纹丝不动,直至被大火吞噬,壮烈牺牲。
(2)抗美援朝精神: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发扬高度的_______、革命英雄主义、革命乐观主义、革命忠诚及国际主义精神,锻造了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他们被誉为“__________”。
(3)抗美援朝胜利:1953年7月,美国不得不在停战协定上签字。
(4)抗美援朝意义: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抵御了______侵略扩张,捍卫了新中国安全,保卫了中国人民和平生活;稳定了朝鲜半岛局势,维护了亚洲和世界和平,大大提高了我国的__________。抗美援朝战争伟大胜利,是中国人民站起来后屹立于世界东方的宣言书,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重要里程碑。
27、截至2010年底,中国的铁路营运里程已居世界________位,我国的几次铁路大提速大大提高了营运效率。我国的电信网络规模和用户数均居全球________,发展速度也位居世界前列。中国互联网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
28、科举考试的变化
(1)命题范围:考试的题目必须来自“________”“五经”;考生对题目的解释,必须是以朱熹的《________》为标准,不得自己随意发挥。
(2)答卷格式:答卷由八个部分组成,其中后四个部分为主体,每部分要有两股对仗的文字,因此称为“________”。
(3)特点:内容空疏,形式________,脱离实际,禁锢思想。
(4)历史影响:应试人为了能够被录取,只有死读“________”“________”,成为皇帝旨意的顺从者。
29、设进士科、创立科举制度的皇帝是______________。
30、626年,李世民上台,在位统治20年,开创的盛世局面,史称“__________”。他评价为可以知得失的“镜子”,是大臣__________。
31、将下列图片中的人物与其对应的人名和事件连线。
32、从唐诗宋词元曲到明清小说,中国古代的文学艺术灿烂辉煌。请列举中国古代四大文学名著。——
33、秦汉时期,我国的经济重心在北方。到了两宋时期,我国古代经济格局出现重大变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苏湖熟,天下足。
——南宋谚语
国家根本,仰给东南。
——《宋史》
(1)材料一反映了中国古代经济发展的什么现象?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
材料二
(2)图一“铜版”反映的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中的哪项发明?图二“交子”是世界上最早的什么货币?《清明上河图》是一幅全景式的宋朝社会风俗画卷,请说出宋代城市中固定的娱乐场所的名称。
材料三 1757年,清朝乾隆皇帝诏告天下,规定只开广州一处对外通商,封闭其它港口,并规定由政府特许的广州“十三行”统一经营管理和对外贸易。
(3)材料三表明清朝统治者实行怎样的对外政策?这一政策对中国社会经济产生的影响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