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实验室制取气体选择收集方法时,不需要考虑的因素是
A.气体的颜色
B.气体的溶解性
C.气体的密度
D.气体能否与水反应
2、茶叶中的儿茶素(C15H14O6)有延缓衰老、抗肿瘤等生理活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儿茶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15+1×14+16×6)
B.儿茶素由C、H、O三种原子构成
C.儿茶素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D.儿茶素是由15个碳原子、14个氢原子、6个氧原子构成的
3、鸡蛋壳主要成分为碳酸钙,化学兴趣小组对鸡蛋壳进行了实验探究,具体实验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实验1中,打开分液漏斗,滴加盐酸,一段时间后,澄清石灰水会变浑浊
B.实验2中,温度计会显示溶液的温度升高
C.实验2中显示的操作都是规范的
D.实验2中左右两边发生的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分别是分解反应和化合反应
4、下列实验方法不正确的是
A.用汽油提取碘水中的碘
B.用水区分NaOH和NH4NO3固体
C.用灼热的铜网除去N2中的O2
D.用玻璃棒搅拌滤纸上的悬浊液,加快过滤速度
5、流感病毒威胁着人们的身体健康,公共场所尤其要注意消毒杀菌。戊二醛是一种广谱高效的消毒剂,其分子结构如图所示(注“一”、“=”表示原子之间相互连接)。以下信息正确的是
A.戊二醛属于氧化物
B.戊二醛由15个原子构成
C.戊二醛的化学式为C5H7O2
D.戊二醛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60%
6、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神舟天问”、“蛟龙潜水”,金属钛功不可没。金属钠在一定条件下制取单质钛的化学方程式为。钠元素和钛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如图所示。
【1】下列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A.2个钠原子:Na2
B.3个氯离子:3CI
C.NaCl中Na元素的化合价:
D.钠原子结构示意图:
【2】由金属钠制取单质钛的化学反应属于
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
【3】下列有关钛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钛的相对原子质量是47.87g
B.钛属于金属元素
C.钛合金抗腐蚀性比组成它的金属好
D.钛的原子序数为22
7、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A.四氧化三铁:Fe3O4
B.铝元素:AL
C.8个硫原子:S8
D.2个镁离子:2Mg+2
8、科学家最近用激光与高压冰的结合发现了一种新的水的存在方式,即水同时处于固态和液态,这种水被称为“超离子水”。下列有关“超离子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A.超离子水和普通水的组成元素不同
B.超离子水属于化合物
C.超离子水中的水分子有的静止、有的运动
D.超离子水和普通水的性质完全相同
9、下列灭火原理与“釜底抽薪”相同的是
A.砍掉部分林木形成隔离带灭火
B.用高压水枪喷水灭火
C.用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
D.酒精不慎洒在桌面着火,用湿抹布盖灭
10、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完成实验的基本保障。下列基本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二氧化碳的验满
B.铁丝与氧气反应
C.倾倒液体
D.过滤液体
11、除去CO2气体中少量CO,可采用的方法是
A.把混合气体点燃
B.把混合气体通过水中
C.把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CuO粉末
D.把混合气体通过足量的澄清石灰水
12、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的“先”与“后”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制取气体时,先装药品,后检装置的气密性
B.用托盘天平称量 10g 固体药品时,先放砝码,后放药品
C.用滴管取细口瓶内的液体时,先将其伸入液体内,后挤压取液
D.检验溶液酸碱性时,先用蒸馏水将 pH 试纸润湿,后滴上待测液
13、教材中的两个实验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A.图1集气瓶中的水和图2烧杯中的水的作用相同
B.其他条件不变时,图1和图2中的红磷都可以用木炭替代
C.图1实验中红磷过量会导致最终测量结果偏大
D.图2实验中铜片上的白磷和热水中的白磷实验现象的对比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氧气
14、在一密闭容器内加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变化如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该反应为化合反应
B.丙一定为该反应的催化剂
C.此反应中乙物质和丁物质质量比为3:2
D.甲是反应物,丁是生成物
15、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B.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的四氧化三铁
C.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D.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白色固体
16、下列物质在生活中均可用于杀菌消毒,其中属于单质的是
A.
B.
C.
D.
17、一些物质的近似pH如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苹果汁中滴入石蕊试液,溶液变红
B.肥皂水的碱性比炉具清洁剂的碱性强
C.厕所清洁剂与炉具清洁剂能混用
D.苹果汁的酸性比纯鲜牛奶的酸性弱
18、质量相同的下列四种物质,完全分解后制得氧气质量最多的是
A.H2O2
B.KMnO4
C.KClO3
D.H2O
19、下列图示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向试管中滴加液体
B.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C.称量一定质量的食盐
D.给试管中液体加热
20、下列各组气体混合,遇明火可能会发生爆炸的
A.N2和O2
B.C2H2和O2
C.CO2和空气
D.CO和N2
21、逻辑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下列推理合理的是
A.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所以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B.氧化物是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所以含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
C.离子是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所以带电的粒子一定是离子
D.化学变化中分子发生改变,所以分子发生改变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
22、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A.图①可探究铁生锈的条件
B.图②中水的作用既提供热量又隔绝氧气
C.图③是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红磷要足量
D.图④电解水的实验中,a管内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23、推理是研究和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钠离子、镁离子、氯离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均为8.由此得出离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一定为8
B.分子、原子都是不带电的粒子,所以不带电的粒子一定是分子或原子
C.单质一定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所以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
D.同种元素质子数相同,所以质子数相同的粒子一定属于同种元素
24、下列有关X、Y表示的概念之间存在如图所示的“包含”关系的是
选项 | A | B | C | D |
X | 含氧化合物 | 化合反应 | 单质 | 物理性质 |
Y | 氧化物 | 分解反应 | 化合物 | 可燃性 |
A.A
B.B
C.C
D.D
25、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选项 | 实验目的 | 实验方案 |
A | 除去氧化钙中少量的碳酸钙 | 高温煅烧 |
B | 除去氮气中少量的氧气 | 将气体通过红热的木炭 |
C | 检验蜡烛中含有碳元素 | 点燃,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内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 |
D | 区分水和过氧化氢溶液 | 取样,分别加入少量 MnO2,观察 |
A.A
B.B
C.C
D.D
26、下列各图中“”和“
”分别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其中表示混合物的是
A.
B.
C.
D.
27、请在每题的空格上填上“大于”“小于”或“等于”。
(1)用托盘天平称量药品,右盘上的砝码为5g,游码在0.5g上,指针偏向左,所称药品的质量____5.5g。
(2)用红磷燃烧消耗氧气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若红磷的量不足,最后测得氧气含量将__1/5。
(3)某同学用量筒量水,量筒放平,视线与液面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读数20mL,倒出部分液体后,仰视读数为8mL,则该学生实际倒出液体的体积_______12mL。
28、如图是几种微粒结构示意图。
(1)属于金属原子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
(2)具有相对稳定结构的是_________(填序号)。
(3)①和③表示的元素组成的物质是由_________(填“分子”“原子”或“离子”)构成的。
29、根据下列微观示意图回答问题:
(1)图甲、乙两个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_______(填“甲”或“乙”),并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2)从微观的角度说明物理变化的实质:_______。
30、根据已有知识进行分析并填空:
(1)甲是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也是空气污染物之一,则甲的化学式是_____。
(2)乙是一种无色液体,将人体呼出的气体吹入乙中出现浑浊现象,则液体乙是_____。
(3)丙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在方框中补全相应微粒的图示。_____
(4)丁在催化剂和光照条件下可生成戊,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
31、下列事实说明空气中含有哪些成分:
(1)炸脆的食物放置一段时间后变软_____;
(2)空气是制造氮肥的原料_____;
(3)长期放置的澄清石灰水的试剂瓶内有一层白膜_____;
(4)动植物能呼吸_____。
32、在化学王国里,数字被赋予了丰富的内涵。对下列化学用语中数字“2”的表示意义,把对应的序号填在横线上。①2OH— ②2NH3 ③SO2 ④Mg2+
A.表示离子个数的是______,
B.表示离子所带电荷数的是______,
C.表示分子中原子个数的是______,
D.表示分子个数的是______。
33、用元素符号或化学符号填空。
铝_______;硫______; 二氧化碳_______;铁_______;氢_______;氧气_____。
34、科学家经过多年研究证明,有一些同学爱吃的小包装零食中,含一定量的有毒、有害、致病的化学物质,如某些油炸食品中含有致癌物质丙烯酰胺()。请你根据丙烯酰胺(
)的化学式计算:
(1)1个丙烯酰胺分子与___________(填空即可)个二氧化碳分子中含的碳原子数相同。
(2)碳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
(3)丙烯酰胺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保留两位小数)。
35、将一种无色无味的液体A装入试管,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无现象,而向其中加入少量黑色粉末B后,迅速产生气泡,生成了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气体C,使金属E红热并伸入盛有气体C且瓶底有少量液体D的集气瓶中,金属E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F。
(1)写出它们的名称:
A.______;B.______;C.______;
D.______;E.______;F.________。
(2)黑色粉末B在A的分解反应中起________作用,是这个反应的________剂。
36、硝酸钾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见下表,并按照图示进行实验:
温度/℃ | 0 | 10 | 20 | 30 | 40 |
溶解度/g | 13.5 | 20.9 | X | 45.8 | 63.9 |
(1)A属于___________(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2)B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_(填最简整数比)
(3)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___________。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
①溶质质量分数是A=B>C
②提纯硝酸钾适合用降温结晶法
③将C中继续降温,溶质质量分数变大
37、通过一段时间的化学学习,我们初步了解了实验室制取气体的相关知识。请结合图示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有标号的仪器名称:①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
(2)小强想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他应选用的发生装置为______(选填字母),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完毕时,应先_______________,这样做是为了防止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用装置D收集氧气,验满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室用装置B 制取氧气,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时,从长颈漏斗中加入的物质是____________。
(4)小红欲进行铁丝燃烧实验,最好选择__________法收集氧气,如选择装置G收集氧气,则应先在装置内________,再从_______端(填“b”或“c”)通入气体;写出铁丝燃烧后生成物的化学符号___________________。
(5)氨气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的气体。某兴趣小组同学用加热氯化铵和消石灰的固体混合物制取氨气,他们应选择的装置组合可以是__________。
(6)通过查阅资料,G装置(瓶中装半瓶水),将______端(填“c” 或“d”)接病人,通过观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就可以判断氧气的输出速度。
38、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仪器①的名称是_____。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填字母序号,下同)。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发生装置要能达到“随开随起,随关随停”,需要选用的仪器和用品有_____;检查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_____,则气密性良好。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选用的收集装置是C,则二氧化碳从_____(填导管的序号)进入。
(4)小明同学以废弃的“棒棒冰”塑料管为材料,制成的气体发生装置(各部分连接紧密后,如图所示)。该实验设计的优点有能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和_____。(写一点即可)
39、近年来总有学生不慎将氯酸钾(KClO3)和红磷或者碳粉等易燃性粉末混合后放在玻璃瓶中,见光发生爆炸,导致伤亡事故,请你从化学的角度解释爆炸的原因______。
40、阅读教材中加(例题),总结根据化合价书写化学式的一般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