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若a与b互为相反数,c与d互为倒数,则式子的值是( )
A.0 B.1 C.-1 D.无法确定
2、如图,是学校花圃的一角,有的同学为了省时间图方便,在花圃中踩出了一条“捷径”,“捷径”的数学道理是( )
A. 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B. 垂线段最短
C. 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D. 两点之间,直线最短
3、在图中剪去1个小正方形,使得到的图形经过折叠能够围成一个正方体,则要剪去的正方形对应的数字是( )
A.1
B.2
C.3
D.4
4、匀速行驶的城际列车,若将速度提高25%,则相同距离的行车时间可节省k%,那么k的值是( )
A. 35 B. 30 C. 25 D. 20
5、如图,在水平桌面上有甲、乙两个内部呈圆柱形的容器,内部底面积分别为、
,且甲乙容器等高,甲容器装满水,乙容器是空的.若将甲中的水全部倒入乙中,乙中的水位高度比原先甲的水位高度低了
,则甲的容积为( )
A.
B.
C.
D.
6、下列式子从左到右的变形中是因式分解的是( )
A.
B.
C.
D.
7、已知方程,把它变形为用含x的代数式表示y,正确的是( )
A.
B.
C.
D.
8、下列调查中,适合用普查方式的是( )
A.调查像锦州市市民家庭日常生活支出情况 B.调查锦州市某初中某班学生的视力情况
C.调查锦州市市民的身体健康情况 D.调查锦州市电台“新闻”节目的收视率
9、“a与3的和不大于6”用不等式表示为( )
A. a+3<6 B. a+3≤6 C. a+3>6 D. a+3≥6
1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xy的系数是-2,次数是5. B. 单项式-
的系数是π,项数是9.
C. 多项式-+4
+π-2的次数是8,项数是3 D.
是二次四项式
11、把一些糖果分发给小朋友,如果每人分3颗,那么多5颗;如果每人分4颗,那么少3颗.设糖果共有颗,下列方程正确的是( )
A. B.
C. D.
12、如图,从边长为的正方形纸片中剪去一个边长为
的小正方形,剩余部分沿虚线剪拼成一个矩形(不重叠无缝隙),则矩形的面积为( )
A.
B.
C.
D.
13、在图(1)中,对任意相邻的上下或左右两格中的数字同时加1或减2,这算作一次操作,经过若干次操作后,图(1)能变为图(2),则图(2)中A格内的数是_____
14、为了了解某校七年级学生的体能情况,随机调查了其中100名学生,测试学生在1分钟内跳绳的次数.请根据统计表计算,跳绳次数(x)在120≤x<200范围内人数占抽查学生总人数的百分比为_______.
1分钟内跳绳的次数 | 人数 |
40≤x<80 | 10 |
80≤x<120 | 50 |
120≤x<160 | 30 |
160≤x<200 | 10 |
15、的绝对值是__________,相反数是__________,倒数是__________.
16、已知是关于
的方程
的解,则
的值是__________________.
17、为了表彰本学期表现优秀的同学,学校计划订购A、B、C三种不同的奖品共100枚,其中A奖品的数量高于B奖品的数量,C奖品的数量不高于60枚.已知A奖品每枚40元,B奖品每枚30元,C奖品每枚25元.实际购买时,A奖品每枚降低了5元,其他奖品价格不变,学校实际订购的三种奖品数量也均有所改变,A奖品的数量是计划的,C奖品的数量是计划的
,结果实际购进三种奖品共74枚,实际花费比计划少了940元,则学校原计划购进A奖品___________枚.
18、已知AB、CD、EF是同一平面内三条互相平行的直线,且AB与CD的距离是8cm,CD与EF的距离是2cm,则AB与EF的距离是______cm.
19、若 ,求x2的平方根是 ______________.
20、= .
21、在数轴上表示出下列各数.
,0,
,
,
,
.
指出其中的正整数和负分数,并把上面各数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22、数学老师给出这样一个题目:,若“口”为
,求“△”.(用含有
的式子表示)
23、定义:求若干个相同的有理数(均不等于0)的除法运算叫做除方,如等.类比有理数的乘方,我们把
记作
,读作“2的下3次方”,一般地,把
个
相除记作
,读作“
的下
次方”.
理解:
(1)直接写出计算结果:_______.
(2)关于除方,下列说法正确的有_______(把正确的序号都填上);
①;
②对于任何正整数,
;
③;
④负数的下奇数次方结果是负数,负数的下偶数次方结果是正数.
应用:
(3)我们知道,有理数的减法运算可以转化为加法运算,除法运算可以转化为乘法运算,有理数的除方运算如何转化为乘方运算呢?
例如:(幂的形式)
试一试:将下列除方运算直接写成幂的形式:
_______;
________;
(4)计算:.
24、(1)计算: (2)解方程组
25、△ABC在网格中的位置如图所示,请根据下列要求作图:
(1)过点C作AB的平行线;
(2)过点A作BC的垂线段,垂足为D;
(3)将△ABC先向下平移3格,再向右平移2格得到△EFG(点A的对应点为点E,点B的对应点为点F,点C的对应点为点G)
26、已知与
互为相反数,
与
互为倒数,
,求
的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