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普洱市2024年届高三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一模)语文试卷带答案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5题,共 25分)
  •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

    A.陆/手成春   防/纲挈领   效/马虎草

    B.收/完没了   发/高山景行   传记/奇人生

    C.怨/头苦干   暖/随声附和   艾草/自怨自

    D.清/清是非   疲/纷至来   悟/不人事

  • 2、下列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 歌谣   纰缪   劈柴   骇人听闻

    B. 依偎   彷徨   芬芳   狂风瀑雨

    C. 蔬菜   凄惋   惆怅   残羹冷炙

    D. 苼箫   罗绮   磋商   断璧残垣

  • 3、下列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出类拔萃   变幻莫测   自惭形秽 食不果腹

    B.独出心裁   飞扬跋扈   脍灸人口 铤而走险

    C.钟鼓馔玉   分庭抗理   雄姿英发 原形毕露

    D.匪夷所思   天理昭彰   敛声屏气 人情世顾

  • 4、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中国房地产影响中国,影响世界。中国的房地产投资下降,全球的大宗商品格也会随之下降,我们已经看到有色金属等价格下降的征兆。说一年之前,对冲基金还在为中国房地产泡沫担忧,现在则开始担心,中国房地产硬着陆怎么办?

     

    A

    /

    假如

    那么

    B

    不仅

    甚至

    如果

    那么

    如果

    /

    C

    /

    一旦

    与其

    不如

    D

    除了

    /

    那么

    倘若

     

     

    A. A   B. B   C. C   D. D

     

  • 5、下列对古代文化常识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巡按,巡按御史的简称,是监察御史赴各地的巡视者,负责考核吏治、审理大案等。

    B.盐引,指古代官府在商人缴纳盐价和税款后,发给商人用以支领和运销食盐的凭证。

    C.流民,是人类进入阶级社会后普遍存在的一种社会现象,指到处流浪、无所事事的人。

    D.赠,既指把东西无偿地送给别人,也指古代皇帝对已死的官员及其亲属的加封。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中国第一代核潜艇总设计师黄旭华的“深潜”人生

    2016年10月15日,中国首艘核潜艇游弋大洋40多年后退役,进驻青岛海军博物馆码头。

    不过,中国首艘核潜艇的总设计师仍在“服役”。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719研究所(以下简称“719所”)黄旭华的办公室里,除了装满书的几只柜子和倚靠在墙根的几堆资料,最显眼的物件是两个潜艇模型:中国第一代“夏”级弹道导弹核潜艇以及第一代“汉”级攻击型核潜艇。

    “一辈子当无名英雄,隐姓埋名;进入这个领域就准备干一辈子,就算犯错误了,也只能留在单位里打扫卫生。”刚参加核潜艇研制工作时,领导给黄旭华提出要求。

    黄旭华毫不犹豫地答应了。不过,今天回忆起往事,黄旭华也坦承,“隐姓埋名当无名英雄,也有难以忍受的痛苦。”

    1956年,黄旭华与李世英结婚。他开始研制核潜艇后,几十年李世英独自操持着家里大事小事。在女儿心中,“父亲的功劳有一半是母亲的”。

    上世纪60年代,在“一年刮两次七级大风,一次刮半年,冬天寒风刺骨很难忍受”的葫芦岛,黄旭华和同事们夜以继日攻克了核潜艇的动力、线型、结构、水声、武备、通讯、生命保障等核心技术难题。

    4000多吨的艇,要装上5万多台、件的设备,怎么精密地测出各个设备的重心,最后调整出一个理想的艇体重心,是个尖端课题。他用了一个堪称原始的办法,把科技人员派到设备制造厂去弄清每个设备的重量和重心。设备装艇时,在艇体进口处放一个磅秤,凡是拿进去的东西一一过秤、登记在册,施工完拿出来的边角余料及过剩的管道、电缆,再经过磅秤扣除。这样“斤斤计较”的严谨态度结合原始的办法,最后研制出的核潜艇在水下发射导弹时,其稳性完全符合发射条件要求。

    1970年中国第一艘鱼雷攻击型核潜艇下水。1974年8月1日,中国第一艘核潜艇被命名为“长征一号”,正式列入海军战斗序列。至此,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拥有核潜艇的国家。

    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核潜艇艇型是“水滴型”。美国在核潜艇下装上一个65吨重的大陀螺,利用陀螺高速旋转,在发射导弹时把艇体平稳下来。黄旭华坚持按科学规律搞核潜艇试验,“为什么不能相信自己的结论,非得跟着美国走不可?”经过理论分析和试验后,黄旭华大胆地取消了这种设计,不用大陀螺依然可以保持艇体稳定。“我们的核潜艇没有一件设备、仪表、原料来自国外,艇体的每一部分都是国产。”黄旭华斩钉截铁地说。

    1988年4月29日,中国核潜艇首次进行深潜试验。

    “一个扑克牌大小的钢板,承受水的压力是一吨多,一百多米长的艇体,任何一个钢板不合格、一条焊缝有问题、一个阀门封闭不足,都可能导致艇毁人亡。”黄旭华这样形容深潜试验的危险性。64岁的黄旭华决定一同下潜,让艇员们有了信心。随着核潜艇里接连传出100米、200米……的指令,黄旭华表情平静、指挥若定,“内心里却高度紧张”。试验成功,这个世界上第一位亲自参与核潜艇深潜试验的总设计师,出艇后即兴写下:花甲痴翁,志探龙宫;惊涛骇浪,乐在其中!

    1988年,黄旭华把接力棒传给了第二代核潜艇研制人员。此后的20多年里,他给年轻一代当“拉拉队”,“关键时刻给他们撑腰”,还扮演“场外指导”。直至今日,这位93岁的中国工程院院士每天8点半走到办公室,整理几十年工作中积累下的几堆1米多高的资料,希望把它们留给年轻一代。

    有媒体称他为“中国核潜艇之父”,他坚决反对。在他心里,核动力专家赵仁恺、彭士禄,导弹专家黄纬禄,都是“中国核潜艇之父”,全国千千万万人的大力协同工作才有了中国第一代核潜艇。

    (选自《新华每日电讯》(2017年1月1日),有删改)

    相关链接:

    ①“这些科技人员给自己一辈子的结论是‘此生属于祖国,此生属于核潜艇,献身核潜艇事业,此生无怨无悔。’”(黄旭华)

    ②“国家太弱就会任人欺凌、宰割,我如果学医当然很好,但是我要救国,当时有句话叫‘科学救国’。我不学医了,我要读航空、读造船,将来我要制造飞机捍卫我们的蓝天,制造军舰从海上抵御外国的侵略。”(黄旭华)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黄旭华一辈子献身核潜艇事业,虽然一生隐姓埋名,当无名英雄,虽然遭遇与家人聚少离多、葫芦岛环境恶劣、研究条件简陋等痛苦,但他无怨无悔。

    B.黄旭华放弃学医的志向,改读航空、读造船,是因为受了时代的影响和号召,他求学之时正值国家任人欺凌的时代,“科学救国”是那个时代的号召。

    C.黄旭华用一个磅秤称量装艇设备的原始办法,测出各个设备的重心,从而解决了给4000多吨的艇装上5万多台、件的设备并调整好艇体重心这一难题。

    D.黄旭华退而不休,晚年依旧按时上班,为第二代核潜艇研制人员做场外指导,并整理几十年工作中积累下的各种资料,希望把它们留给年轻一代。

    【2】题目中说黄旭华的人生是“深潜”的,“深潜”有哪些含义?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3】黄旭华取得卓越成就的因素有哪些?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5题,共 25分)
  • 7、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的空缺部分。(只选3小题)

    (1)凤兮,凤兮,何德之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论语》)

    (2)但以刘日薄西山,_____________________,人命危浅,_____________________。(李密《陈情表》)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杜甫《登高》)

    (4)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杜牧《阿房宫赋》)

    (5)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陆游《书愤》)

  •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人的才能是后天不断广泛学习改造获得的,《劝学》就告诉我们:“金”要锋利,需“就砺”;人要改造成为“_________”的君子,就要“_________”。

    (2)用典是诗词中常用的表现手法。陆游《书愤》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就通过檀道济的典故表达了自己报国无门、壮志难酬的苦闷之情。

    (3)孤舟一叶,不仅载文人远游,也走进了他们的精神世界。古人常用“孤舟”意象来表达人生旅途的漂浮寂寞之感,或隐逸山林孤高傲世的思想,如唐人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 ”

  •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李白《行路难》中,诗人引用了两个典故,表达期待施展抱负的愿望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苏轼《赤壁赋》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如果从不变的角度来看,宇宙万物固然无穷无尽,其实人生也一样绵延不息。因此,对人生而言,那天地宇宙方事万物“______________”?

  •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杜牧《阿房宫赋》中,作者泼墨写意,粗笔勾勒,言阿房宫赋占地之广,状其楼阁之高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邹忌讽齐王纳谏》一文中,邹忌分析齐王受蒙蔽原因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包含生活中有挫折,但是希望永远在前方的哲理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

    (2)韩愈在《师说》中,先说了“古之圣人”的做法,又说了“今之众人”的做法,二者对比,作者批判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错误态度。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12、阅读下面两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八月十五日看潮五绝

    苏轼

    其二

    万人鼓噪慑吴侬,犹似浮江老阿童

    欲识潮头高几许?越山浑在浪花中。

    其三

    江边身世两悠悠,久与沧波共白头。

    造物亦知人易老,故教江水向西流。

    【注】宋神宗熙宁六年(1073),苏轼任杭州通判,因八月十五日观湖作诗五首在安济亭上。阿童:晋王浚小名阿童,平蜀以后,造战船、练水军,顺流东下,一举消灭了东吴。

    【1】分析第一首诗歌与柳永《望海潮(东南形胜)》在描写钱塘江潮手法上的异同。

    【2】结合第二首诗歌内容,分析诗人所要表达的情感。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3、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越州赵公救灾记

    (宋)曾巩

    ①熙宁八年夏,吴越大旱。九月,资政殿大学士知越州赵公。前民之未饥,为书问属县:灾所被者几乡,民能自食者有几,当廪于官者几人,沟防构筑可僦民使治之者几所,库钱仓粟可发者几何,富人可募出粟者几家,僧道士食之羡粟,书于籍者,其几具存?使各书□对,而谨其备。

    ②公敛富人所输及僧道士食之羡者,得粟四万八千余石,佐其费。使自十月朔,人受粟日一升,幼小半之。忧其众相蹂也,使受粟者男女异日,而人受二日之食。忧其且流亡也,于城市郊野为给粟之所,凡五十有七。能自食者,为之告富人,不得闭粜,又为之出官粟,得五万二千余石,平其价予民。为粜粟之所,凡十有八,使籴者自便,如受粟。又僦民完城四千一百丈,为工三万八千,计其佣与钱,又与粟再倍之。民取息钱者,告富人纵予之,而待熟,官为责其偿。弃男女者,使人得收养之。

    ③明年春,大疫,为病坊,处疾病之无归者。公于此时,蚤夜惫心力不少懈,事巨细必躬亲。给病者药食,多出私钱。民不幸罹旱疫,得免于转死;虽死,得无失敛埋,皆公力也。

    ④是时旱疫被吴越,民饥馑疾疠,死者殆半,灾未有巨于此也。公所拊循,民尤以为得其依归。其施虽在越,其仁足以示天下;其事虽行于一时,其法足以传后。予故采于越,得公所推行,乐为之识其详,岂独以慰越人之思,将使吏之有志于民者,不幸而遇岁之灾,推公之所已试,其科条可不待顷而具,则公之泽岂小且近乎!

    〔注〕①赵公:赵抃,北宋名臣,谥号“清献”。②拊循:抚慰。

    【1】可填入第①段方框处的一项是(     

    A.之

    B.而

    C.以

    D.其

    【2】下列对第①段写法特点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点面结合

    B.铺陈排比

    C.设置悬念

    D.以小见大

    【3】本文第②段与第四大题苏轼文第④段同写赵公救灾但详略不同,请对此加以分析。

    【4】清沈德潜评点:“清献实政,得此文传出;后之为政者,可仿而行之。”结合文意对此做评析。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习近平在北大与师生座谈激励青年时强调“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错了,剩余的扣子都会扣错。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

    材料二:已经下课20多分钟了,清华大学的很多学生并没有离开。而是挤在讲台周围,和老师讨论上课时有争议的问题。有人感叹:“清北学子对知识的追求竟是如此虔诚。”

    材料三:某平台《青春有你3》选秀节目中,许多粉丝为给偶像刷票的二维码,“只要瓶盖不要奶”“成箱地倒奶”,这种荒诞的追星方式引发社会关注。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写一篇文章阐述你的看法。

    要求:选好角度,明确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70
题数 14

类型 高考模拟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