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通过奇特的对比发现了喜剧中快感的来源。我们可以从这一对比恰切地引出我们的论题:“这样,下述事实就提供了一个统一的解释: , , ; 。 , ,那么,我们就不再会笑了,我们就会充满惊讶和钦佩。”
①而在智力功能方面则付出过少
②我们觉得一个人滑稽可笑
③是因为(与我们自己相比较)他在自己的身体功能方面付出过多
④或者他的智力耗费比我们大
⑤在这两种情况下,我们的笑都表达我们在与他的接触中所感觉到的那种使人愉快的优越感
⑥假如发现另一个人的体力消耗比我们的小
A.⑥④⑤②③① B.⑥④②③①⑤ C.②③①⑤⑥④ D.②③④⑤⑥①
2、下列各句都有词类活用现象,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宜皆降之 ②屈节辱命 ③单于壮其节
④空以身膏草野 ⑤反欲斗两主 ⑥天雨雪,武卧啮雪
⑦杖汉节牧羊 ⑧武能网纺缴,檠弓弩 ⑨扶辇下除
A.①②⑤/③/④⑥⑦⑧⑨
B.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
C.②③⑥/①④⑦/⑤⑧⑨
D.①⑤⑥/②⑦⑧/③④⑨
3、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谐音 针砭 排行榜 左支右黜
B. 涅磐 痊愈 听证会 成绩斐然
C. 应聘 强求 互联网 言行一致
D. 疲软 题纲 吉祥物 负隅顽抗
4、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1)“木叶”鲜明的形象,影响了此后历代的诗人们,许多为人_____________的诗篇正是从这里得到了____________。
(2)这当然还可以说是由于诗人们文字____________的缘故,可是这样的解释是并不解决问题的,因为一遇见“木叶”的时候,情况就_____________不同起来。
A.传诵 启示 精练 显著
B.传诵 启发 洗练 显然
C.传颂 启示 洗练 显然
D.传颂 启发 精练 显著
5、下列诗句所用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相同的一项是( )
A.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孔雀东南飞》)
B.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曹操《短歌行》)
C.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李白《将进酒》)
D.那榆阴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徐志摩《再别康桥》)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缘木求鱼”,这是全球各大机构和财经媒体对美国此次贸易保护措施的普遍看法。历史和现实一再证明,经济全球化为国际经贸发展提供了强劲动力,促进了商品和资本流动、科技和文明进步,以及各国人民交往,美国自身也是经济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之一。在一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世界经济圈,任性地玩弄贸易保护主义,违背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根本行不通。而企图通过打贸易战减少逆差的做法,更是误入歧途、错上加错!
挑动贸易战,美国错在因果颠倒。扭转中美贸易不平衡,最有效的办法不是限制中国出口,而是要扩大美国出口。贸易是两国企业、消费者在自愿基础上做出买卖选择的结果,放宽交易限制,提高贸易便利化水平,才是增出口、减逆差的正解。当前中美贸易逆差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美国政府限制对华出口,尤其是美国高科技产品本身具有很强的竞争力,却始终不愿卖给中国。人家想要的,你捂着不卖;人家不想买的,你却强买强卖,自然就会扭曲市场交易,造成国际贸易不平衡。美国研究机构报告显示,如果出口管制放宽,对华贸易逆差可减少35%左右。不放松出口管制,反而一再加强进口限制,美方的套路无异于扬汤止沸、火上浇油,只会进一步扰乱中美正常经贸合作,损害两国长远利益。
挑动贸易战,美国错在罔顾事实。近些年,中国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经济结构调整成效明显,对外开放步伐不断加快,金融等领域的开放成果有目共睹。加入世贸组织以来,中国认真履行承诺、严格遵守规则,切实采取措施促进国际贸易收支平衡,经常项目贸易顺差占GDP比重已下降到去年的1.7%左右,同期美国的经常项目贸易逆差占比,则一路降至2.3%。面对中国扩大开放的诚意和努力,面对中美贸易结构的持续改善,美国却搞选择性“失明”“失忆”,把国际贸易中的不平衡问题简单归罪于中国,挥舞着贸易保护的大棒,粗暴要求中国减少千亿美元贸易顺差,这完全是不讲事实、一厢情愿,办不到、达不到,已被包括美国企业在内的利益相关方共同抵制。
挑动贸易战,美国错在是非不分。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达国家,较低的储蓄率和较高的消费率,决定了美国在全球贸易上必然有逆差,且这种逆差不仅对中国有,跟世界许多国家都有。与此同时,美国又必须保持比较大的贸易逆差,才能向全球输出美元,维持美元的国际支付货币地位。一边享受着世界各国贡献的廉价优质消费品,一边又在责骂别国占了便宜,这种畸形的心态和做法,早已为全球众多经济体所不齿。不问贸易失衡的对错黑白,一味迁怒中国,美国发起的这场贸易战,从一开始就注定会败得很难看。
(摘自《 人民日报 》2018年04月06日 02 版,吴秋余《美国为逆差大打出手是缘木求鱼》,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全球各大机构和财经媒体普遍认为美国此次玩弄的贸易保护措施是“缘木求鱼”。
B. 在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世界经济圈,只要不搞贸易保护主义,就不会误入歧途。
C. 扭转中美贸易不平衡的最有效的办法不仅是限制中国出口,更是要扩大美国出口。
D. 各国要增出口、减逆差,必须自由选择,不受交易限制,提高贸易便利化水平。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以敏锐眼光、理性思维,驳斥了美国企图挑动贸易战、减少逆差的做法。
B. 文章从中美角度,以总分议论结构,深刻批驳了美国挑动贸易战的三大错误。
C. 文章在驳斥中以事实论证、反证、对比论证,指出美国挑动贸易战定会惨败。
D. 文章针对问题,论述的层次分明:美国错在因果颠倒、罔顾事实、是非不分。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如果美方放松出口管制,减少进口限制,就不会扰乱中美正常经贸合作、损害两国长远利益。
B. 美国政府不限制特别是美国高科技产品对华出口,才是扭转当前中美贸易逆差的最明智选择。
C. 如果能正视并加强中美贸易结构的持续改善,不搞贸易保护,美国贸易逆差占比就可能下降。
D. 最大的发达国家美国储蓄率较低、消费率较高,在全球贸易上必然出现其他国家没有的逆差。
7、按要求填空。
(1)体说鲈鱼堪脍,___________,___________?(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2) _____________,玉垒浮云变古今,(杜甫《登楼》)
(3)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韩愈在《师说》中也明确提出了择师的标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补写下面的句子。
(1)面对人生的坎坷与不幸,我们应该对未来保持乐观自信的态度,要像李白在《行路难》中所认为的那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范仲淹《岳阳楼记》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运用对比、夸张的手法,极言洞庭湖湖光山色变化无穷,为下文具体写洞庭湖阴晴景象作伏笔。
(3)杜甫《登高》一诗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视听结合,指明了节序和环境,渲染了浓郁的秋意。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而对复杂变化的世界,人类社会向何处求?业洲前途在哪里?)习近平主席在新一届博鳌论坛中引用王安石《登飞来峰》中的诗句给出答复:“我们要‘________________’,善于拨云见日,把握历史规律,认清世界大势。”
(2)清末进步思想家龚自珍在《己亥杂诗》中写下这样的名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诗句常被呼吁大胆破格使用人才的雄辩家引用。
(3)《孔雀东南飞》中“便利此月内,六合正相应”所写婚俗与《诗经·氓》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所写的做法相似。
10、归去来兮辞(并序)
(1)我们经常用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并序)》中的“________,________”两句来表达过去不可挽回,未来则可把握。
(2)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并序)》中“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作者拄杖或游或息,时时昂首远望,畅享自然风景。
(3)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并序)》中表明作者不求富贵不求成仙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
(4)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并序)》中回顾当初为了谋生而出仕,而今感到悲哀、自责之句:“________,________?”
(5)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并序)》中认为自己走入迷途还不太远的自恕自慰之句:“________,________。”
(6)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并序)》中表现作者摆脱束缚、重返自然的欢快舒畅心情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
(7)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并序)》中表现诗人自斟自酌享受室中之乐,心情很愉快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
(8)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并序)》中“________,________”两句,精神上的富足与物质生活的清贫之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9)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并序)》中“________,________”两句以云、鸟自喻,表现作者过去做官出自无心,如今归田恰如倦鸟还林。
(10)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并序)》中“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作者辞官归家,回归菊前松下的生活。
11、(题文)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子路是孔子的得意弟子,他为人比较鲁莽,经常是有话就说,有问就答,不管三七二十一,对弟子的这种草率的性格,孔子有时规劝他,要他在生活中一定要坚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求知原则。
(2)刘禹镉《陋室铭》中,“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借绿、青颜色点明自己恬淡中充满生机的生活状态。
1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水调歌头·对月有感①
朱敦儒
天宇著垂象,日月共回旋。因何明月,偏被指点古来传。浪语修成七宝,漫说霓裳九奏,阿姊最婵娟。愤激书青奏,伏愿听臣言。
诏六丁②,驱狡兔,屏痴蟾。移根老桂,种在历历白榆边。深锁广寒宫殿,不许姮娥歌舞,按次守星躔③。永使无亏缺,长对日团圆。
【注】①此词作于靖康之变后。②六丁:传说中的阴神,为天帝所役使。③星躔:星宿的序次。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开篇写天宇垂象、日月回旋,气象恢弘,境界阔大,富有感染力,体现豪放派的词风。
B.上片想象月宫中绚丽的七宝楼台、袅袅的仙乐及美丽的嫦娥,寄托作者对明月的神往。
C.下片运用传说,词人希望“诏六丁,驱狡兔,屏痴蟾”,暗讽当时朝廷官员不能尽忠职守。
D.整首词深沉清峻,气势磅礴,充溢着“慷慨悲凉”之气,但又不失浪漫主义的色彩。
【2】本词与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结句都有祝愿之情,但侧重点有所不同,请结合相关内容简要分析。
13、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规 执 政
刘基
①郁离子谓执政曰:“今之用人也,徒以具数①与,□亦以为良而倚以图治与?”执政者曰:“亦取其良而用之耳!”郁离子曰:“若是,则相国之政与相国之言不相似矣。”
②执政者曰:“何谓也?”郁离子曰:“仆闻农夫之为田也,不以羊负轭;贾子之治车也,不以豕骖服。知其不可以集事,恐为其所败也。是故三代之取士也,必学而后入官,必试之事而能,然后用之,不问其系族,惟其贤,不鄙其侧陋。今风纪之司,耳目所寄,非常之选也。仪服云乎哉?言语云乎哉?乃不公天下之贤,而悉取诸世胄昵近之都那竖②为之,是爱国家不如农夫之田、贾子之车也。”
③执政者许其言,而必忤之。
【注】①具数:凑数。 ②都那竖:纨绔子弟。
【1】填入第①段方框处最恰当的虚词是( )
A.抑
B.且
C.或
D.夫
【2】“农夫不以羊负轭,贾子不以豕骖服”借此说明什么道理?(用自己的话回答)
【3】文中画线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如今担任重要职务的官人,他的耳朵和眼睛与国家的使命一样重要。
B.现在掌管风气纪律的官职,像一个人的眼睛和耳朵那样重要的使命。
C.如今担任重要职务的人,他的耳朵和眼睛与国家的使命一样有寄托。
D.现掌管教化纲纪的官职,寄托着像一个人的眼睛和耳朵那样的使命。
【4】第②段运用了多种论证方法,请举一例加以分析。
【5】第③段“执政者许其言,而必忤之。”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14、作文。
在我们的学习和生活中,有些人笃信古人、权威和书本,听信大多数人的意见……他们常常把“自古以来”“著名专家表示”“书上说”“大多数人认为”等当成口头禅。
对此,你有怎样的思考和感悟?请选取合适的角度,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议论文,题目自拟。
要求:论点明确,论据充足,论证合理;语言流畅,书写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