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关联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实在, 我们埋葬了别里科夫, 这种装在套子里的人, 还有许多,将来也还不知道有多少呢。
A. 即使 可是 而 B. 虽然 只是 而
C. 即使 只是 却 D. 虽然 可是 却
2、下列加点字注音中的没有错误的一项( )
A. 愆期(qiān) 垝垣(huán) 孔疚(jiù)
B. 尔卜尔筮(shì) 涉淇(qí) 夙兴夜寐(sù)
C. 咎言(jiū) 自我徂尔(cù) 桑葚(shèn)
D. 帷裳(chánɡ) 嗟叹(jiē) 咥其笑矣(diē)
3、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协迫 邂逅 穷困潦倒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B. 浊酒 旋律 涣然冰释 鞠躬尽悴,死而后已
C. 呼啸 寂寥 要言不繁 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D. 临摹 度假 作客他乡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4、依次填入下面文字中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现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地发展, 我们孩提时看的《小灵通漫游未来》中的许多里弄都已经成为了现实。
②宋词作为一种文学体裁,流派众多,佳作 ,其中最具代表的婉约、豪放两大流派将宋词推向文学高峰。
③面对互联网金融 的发展,“金融大腕”们在不同场合都表达了自己的观点,而他们的观点将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中国互联网金融的未来。
A. 以至 不绝如缕 如虎添翼 B. 以致 层出不穷 如虎添翼
C. 以至 层出不穷 如火如荼 D. 以致 不绝如缕 如火如荼
5、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青荇(xìng) 长篙(hāo) 漫溯(sù)
B. 笙箫(shēng) 撑开(chēng) 哀怨(āi)
C. 寂寥(jì) 彷徨(páng) 彳亍(cì)
D. 凄婉(wǎn) 斑斓(lǎn) 笙箫(xiāo)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青龙偃月刀
韩少功
何爹剃头几十年,是个远近有名的剃匠师傅。无奈村里的脑袋越来越少,包括好多脑袋打工去了,好多脑袋移居山外了,好多脑袋入土了,算一下,生计越来越难以维持——他说起码要九百个脑,才够保证他基本的收入。这还没有算那些一头红发或一头绿发的脑袋。何爹不愿趋时,说年轻人要染头发,五颜六色地染下来,狗不像狗,猫不像猫,还算是个人?他不是不会染,是不愿意染。师傅没教给他的,他绝对不做。结果,好些年轻人来店里看一眼,发现这里不能焗油和染发,更不能做负离子和爆炸式,就打道去了镇上。
何爹的生意一天天更见冷清。我去找他剪发的时候,在几间房里寻了个遍,才发现他在竹床上睡觉
“今天是初八,估算着你是该来了。”他高兴地打开炉门,乐滋滋地倒一盆热水,大张旗鼓进入第一道程序:洗脸清头。
“我这个头是要带到国外去的,你留心一点剃。”我提醒他。
“放心,放心!建伢子要到阿联酋去煮饭,不也是要出国?他也是我剃的。”
洗完脸,发现停了电。不过不要紧,他的老式推剪和剃刀都不用电——这又勾起了他对新式美发的不满和不屑:你说,他们到底是人剃头呢,还是电剃头呢?只晓得操一把电剪,一个吹筒,两个月就出了师,就开得店,那也算剃头?更好笑的是,眼下婆娘们也当剃匠,把男人的脑壳盘来拨去,耍球不是耍球,和面不是和面,成何体统?男人的头,女子的腰,只能看,不能挠。这句老话都不记得了吗?
我笑他太老腔老板,劝他不必过于固守男女之防。
好吧好吧,就算男人的脑壳不金贵了,可以由婆娘们随便来挠,但理发不用剃刀,像什么话呢?他振振有词地说,剃匠剃匠,关键是剃,是一把刀。剃匠们以前为什么都敬奉关帝爷?就因为关大将军的功夫也是在一把刀上,过五关,斩六将,杀颜良,诛文丑,于万军之阵取上将军头颅如探囊取物。要是剃匠手里没有这把刀,起码一条,光头就是刨不出来的,三十六种刀法也派不上用场。
我领教过他的微型青龙偃月。其一是“关公拖刀”:刀背在顾客后颈处长长地一刮,刮出顾客麻酥酥的一阵惊悚,让人十分享受。其二是“张飞打鼓”:刀口在顾客后颈上弹出一串花,同样让顾客特别舒服。“双龙出水”也是刀法之一,意味着刀片在顾客鼻梁两边轻捷地铲削。“月中偷桃”当然是另一刀法,意味着刀片在顾客眼皮上轻巧地刨刮。至于“哪吒探海”更是不可错过的一绝:刀尖在顾客耳朵窝子里细剔,似有似无,若即若离,不仅净毛除垢,而且让人痒中透爽,整个耳朵顿时清新和开阔,整个面部和身体为之牵动,招来嗖嗖嗖八面来风。气脉贯通和精血涌动之际,待剃匠从容收刀,受用者一个喷嚏天昏地暗,尽吐五脏六腑之浊气。
何师傅操一杆青龙偃月,阅人间头颅无数,开刀、合刀、清刀、弹刀,均由手腕与两三个指头相配合,玩出了一朵朵令人眼花缭乱的花。一把刀可以旋出任何一个角度,可以对付任何复杂的部位,上下左右无敌不克,横竖内外无坚不摧,有时甚至可以闭着眼睛上阵,无须眼角余光的照看。
一套古典绝活儿玩下来,他只收三块钱。
尽管廉价,尽管古典,他的顾客还是越来越少。有时候,他成天只能睡觉,一天下来也等不到一个脑袋,只好招手把叫花子流浪仔叫进门,同他说说话,或者在他头上活活手,提供免费服务。但他还是决不焗油和染发,宁可败走麦城也决不背汉降魏。大概是白天睡多了,他晚上反而睡不着,常常带着叫花子去邻居家看看电视,或者去老朋友那里串门坐人家。从李白的“床前明月光”,到白居易的“此恨绵绵无绝期”,他诗兴大发时,能背出很多古人诗作。
三明爹一辈子只有一个发型,就是刨光头,每次都被何师傅刨得灰里透白,白里透青,滑溜溜毫光四射,因此多年来是何爹刀下最熟悉、最亲切、最忠实的脑袋。虽然不识几个字,三明爹也是他背诗的最好听众。有一段,三明爹好久没送脑袋来了,让何爹算着算着日子,不免起了疑心。他翻过两个岭去看望老朋友,发现对方久病在床,已经脱了形,奄奄一息。
他含着泪回家,取来了行头,再给对方的脑袋上刨一次,包括使完了他全部的绝活儿。三明爹半躺着,舒服得长长吁出一口气:“贼娘养的好过呀。兄弟,我这一辈子抓泥捧土,脚吃了亏,手吃了亏,肚子也吃了亏啊。搭伴你,就是脑壳没有吃亏。我这个脑壳,来世……还是你的。”
何爹含着泪说:“你放心,放心。”
光头脸上带着笑,慢慢合上了眼皮,像睡过去了。
何爹再一次“张飞打鼓”:刀口在光亮亮的头皮上一弹,弹出了一串花,由强渐弱,余音袅袅,算是最后一道工序完成。他看见三明爹的眼皮轻轻跳了一下。
那一定是人生最后的极乐。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何爹的生意冷清,除了因为他固守传统不愿做出改变外,还因为”村里的脑袋越来越少”。
B.这篇小说的语言典雅清丽,读来轻快上口,和主人公的身份相切合。
C.本文不以复杂的结构,跌宕的情节取胜。精彩之处在于何爹、剃刀、三明爹已经成了一种象征,有了深广的含义。
D.这篇小说通过写何爹的故事,来写一种传统手艺的式微,但没有过多的批判,更多的是无奈和忧伤。
【2】结合全文,分析剃头匠何爹的形象。
【3】文章最后安排了何爹为三明爹剃头这一情节,是否显得多余?有什么作用?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诗经·氓》中作者用“______,______”两句,表现男主人公迎娶女主人公后变得粗暴无礼。
(2)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中写遥望金陵,慨叹物是人非、充满无限怅恨的两句是“______,______”。
(3)《醉翁亭记》中,欧阳修描绘了一幅与民同乐的生动画面。其中,描写太守宴席上的菜肴的语句是“______,______”。
8、根据课文内容填空。(6分)
【1】 ,我为鱼肉,何辞为?
【2】 ,不仁;失其所与, ; ,不武。
【3】 ,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4】 ,大礼不辞小让。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劝学》从见、闻等方面说明人借助学习,就能弥补自己的不足,取得更显著的成效。最后由此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逍遥游》中蜩与学鸠通过形象地描述自己在林中飞行和休息的样子来嘲笑大鹏鸟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古代诗人笔下,与酒有关的诗句不胜枚举,白居易《琵琶行》中就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诗句,表现天涯沦落人的孤寂。
10、补写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⑴韩愈在《师说》中认为真正的老师应该是“______”,而童子之师只是“___________”,算不上是真正意义上的老师。
⑵水与月的意象组合触发了古人无尽的幽思,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用“________”表现无风时水中明净的月影,显得澄澈幽静;而杜牧在《泊秦淮》中则用“____________”描绘秦淮河两岸朦胧幽静的淡雅意境。
⑶周敦颐在《爱莲说》中感叹“莲之爱,同予者何人?”其实屈原早在千年前就已作出了回答,他在《离骚》中写自己“_____,_________”,以荷花为衣来表明白己要修养品行。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论语·述而》中,“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形象地表明了孔子对于用不正当手段得来的富贵的态度。
(2)《劝学》中,荀子以雕刻为喻,认为如果轻易放弃,那么“____________”,如果坚持不懈,那么“___________”。
(3)边塞诗里经常出现“红旗”的意象,用“红旗”代指军旅,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浣溪沙
张孝祥
霜日明霄水蘸空,鸣鞘声里绣旗红,澹烟衰草有无中。
万里中原烽火北,一尊浊酒戍楼东,酒阑挥泪向悲风。
【注】这首词写于宋孝宗乾道四年(1168年),当时词人身处宋金交战的前线荆州。
【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上阕前两句从视觉听觉的角度写景,描写了秋日晴空、天水相连、鞭声响亮、红旗耀眼的景象。
B.上阕先勾勒出一幅明丽壮阔的秋日图,又以“澹烟衰草”烘托出词人感伤的心境。
C.下阕抒写了作为爱国志士的词人北望中原的无限感慨,尾句中“挥泪向悲风”更突出了词人的悲愤。
D.这首词词意悲壮,气势雄健,意蕴丰厚,表达了词人收复中原的坚定信念,体现出豪放派的词风。
【2】这首词和杜甫的《登高》、范仲淹的《渔家傲》都写到“浊酒”这一意象,表达的情感有何不同之处?请简要分析。
1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胡海,字海洋,定远人。尝入土豪赤塘王总管营,自拔来归,授百户。从败元将贾鲁兵,克泗、滁,进万户。从渡江,拔蛮子海牙水寨,破陈埜先兵,从取集庆、镇江。败元将谢国玺于宁国,选充先锋。从大军围湖州堕其东南门月城从攻宜兴下婺州鏖战绍兴生得贼四百余人进都先锋。又从战龙江,克安庆,与汉人相持,八战,皆大捷,遂入江州。从徐达攻庐州,皆有功。
海骁勇,屡战屡伤,手足胸腹间金痍皆遍,而斗益力。士卒从之者无不激励自效。太祖壮之,授花枪上千户。
复从大军克荆、澧、衡、潭,擢宝庆卫指挥佥事,迁指挥使,命镇益阳。从平章杨璟征湖南、广西未下郡县。由祁阳进围永州,与守兵战于东乡桥,生得千、万户四人,以夜半先登拔之。抵靖江,战南门,生得万户二人。夜四鼓,自北门八角亭先登,功最,命为左副总兵。剿平左江上思蛮。调征蜀,克龙伏隘、天门山及温汤关,予世袭指挥使,仍镇益阳。武冈、靖州、五开诸苗蛮先后作乱,悉捕诛首乱而抚其余众,迁都督佥事。
十四年从征云南,由永宁趋乌撒,进克可渡河。与副将军沐英会师攻大理,敌悉众扼上、下关。定远侯王弼自洱水东趋上关,(郭)英帅大军趋下关,而遣海以夜四鼓取石门。间道渡河,绕点苍山后,攀大树缘崖而上,立旗帜。英士卒望见,皆踊跃大呼,敌众惊扰。英遂斩关入。海亦麾山上军驰下,前后夹攻,敌悉溃走。
十七年,论功封东川侯,禄二千五百石,予世券。逾三年,以左参将从征金山。又二年,以征南将军讨平澧州九溪诸蛮寇。师还,乞归乡里,厚赉金帛以行。二十四年七月,病疽卒,年六十三。
《明史·胡海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从大军围湖州/堕其东南门月城/从攻宜兴/下婺州/鏖战绍兴/生得贼四百余人/进都先锋/
B. 从大军/围湖州堕/其东南门月城/从攻宜兴下/婺州鏖战/绍兴生得贼四百余人/进都先锋/
C. 从大军围/湖州堕其东南门/月城从攻宜兴/下婺州鏖战/绍兴生得贼四百余人/进都先锋/
D. 从大军围湖州/堕其东南门/月城从攻宜兴/下婺州/鏖战绍兴/生得贼/四百余人进都先锋/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百户,官名。明清为低级军官。明时此职务为卫所军中职务,掌军户一百。胡海从百户做起,做到万户,是升官。
B. 阴阳的最初涵义是很朴素的, 表示阳光的向背,向日为阳,背日为阴,祁阳附近有祁山,那么祁阳就在祁山的北面。
C. 旧说周代有公、侯、伯、子、男五种爵位,等级从高到低,“侯爵”位低于“公爵”,文章当中胡海就曾被封为“东川侯”。
D. 乞归,就是请求辞职回乡的意思。宋朝陆游诗《答胡吉州启》云:“伏以累疏乞归,既拜赐骸之命。” 就是请求辞职回乡的意思。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胡海曾经加入土豪赤塘王总管的兵营,自从王总管被攻克以后就归顺了贾鲁,并且当了百户的官,跟从了后来打了败仗的贾鲁的军队。
B. 在攻打靖江的时候,他在南门战斗生擒了两个万户;晚上四更时分又从北门八角亭登城破敌。
C. 对于武冈等苗蛮作乱,胡海采用了区别对待的方法:叛乱的首领,全部捕杀了;其随从则采取了安抚政策。
D. 在敌人全都据守上、下关的时候,明军的分工是:王弼攻打上关,郭英带领胡海攻打下关。
【4】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海骁勇,屡战屡伤,手足胸腹间金痍皆遍,而斗益力。士卒从之者无不激励自效。
(2)而遣海以夜四鼓取石门。间道渡河,绕点苍山后,攀大树缘崖而上,立旗帜。
14、根据下面的诗歌,描写一个场景。
远方(节选)
安德鲁·怀斯[美国]
于是整整一个雨季
我守着阳光/守着越冬的麦田
将那段闪亮的日子/轻轻弹唱
要求:①请你以一个旁观者的身份,描绘“我”在雨季的行为、心理,并重点描写“闪亮的日子”的特点;②语言优美、生动,表达流畅:③不少于100个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