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运用错误的一项是( )
A.我的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也不过想饱尝一尝这“秋”,这故都的秋味。
B.在华语乐坛上占有特殊一席的女歌手齐豫即将在北京举办演唱会,然而在发布会上,齐豫却不能自已地泣不成声,因为她宣称这将是自己最后一次举办演唱会。
C.显然,打造“信用政府”和发展“民营经济”这两个热点,在民众的关怀下不期而遇。
D.一个明智的人应当具有一叶知秋、举一反三的能力。
2、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明眸(móu) 倩影(qiàn) 独处(chù) 鹢首徐回(yì)
B. 宁静(níng) 悄悄(qiāo) 曲折(qǔ) 妖童媛女(yuán)
C. 脉脉(mò) 霎时(chà) 乍看(zhà) 缕缕清香(lǚ)
D. 羞涩(sè) 煤屑(xiè) 踱步(duó) 参差斑驳(cī)
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
①过去的中国制造和今天的是无法相提并论的。比如港珠澳大桥项目中,六七公里长的海底隧道己经被称为迄今为止世界上技术难度最高的沉管隧道工程了。
②虽然父母给他请了一对一的家教老师,但是家中总是“麻友”成群,吵吵闹闹,一傅众咻,能有什么效果?
③大型文化综艺节目《经典咏流传》邀请明星或音乐家等作为“经典传唱人”,用歌唱方式演经典诗词,让文化经典历久弥新,传唱不衰。
④随着“全面二孩”政策的实施,一些公司提出了更隐蔽的歧视条款,对来应聘的女士敬谢不敏,损害了女性的权益。
⑤在2018年3月5日获得第90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动画长片奖的《寻梦环游记》,注定要成为国际电影史上有口皆碑的影片。
⑥在前进的道路上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越是取得成绩的时候,越要如履薄冰,越要居安思危,绝不能犯战略性、原则错误。
A. ②③③
B. ①④⑤
C. ①③④
D. ②⑤⑥
4、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①《小楼又东风》的热议热评,自然与主演严屹宽,宋轶,朱梓骁等的颜值演技密不可分,同时也与背后主创团队的市场洞见和制作实力息息相关。
②梁启超回帖:行万里路,读万卷书,侠士有志傲王侯。意思是请张之洞不要妄自菲薄别人,这个对答不卑不亢,文字高雅还气势慑人。
③权延周处心积虑、用情做好本职工作,热心、诚心地为群众服务,使辖区居民感受到警务室带来的便利、平安、和谐,赢得了群众的理解和信任。
④外卖小哥风尘仆仆,见证着对这份工作的珍惜与努力。收到外卖时道一声“辛苦”,传递给外卖小哥的是善意和温暖。
⑤俗话说“牙疼不算病,疼起来真要命”。经历过牙疼的人都体会过那种穿云裂石般的痛苦,恨不得赶紧拔牙免除后患。
⑥2014年我刚来到三水镇工作的时候,易家河坝还只是一片泥巴地,如今三年多的时间,三江湖经过改造,早已焕然一新。
A. ①④⑥ B. ②③⑤ C. ①④⑥ D. ③⑤⑥
5、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近百年来,随着西风东渐,西医成为主流医学,中医药呈边缘化趋势。事实证明,中医药一旦背离了自身发展规律,中医西化,特色弱化,必将丧失自我。因此,不但是看待中医、推广中医,还是研究中医、运用中医,必须遵守中医药自身发展规律。
A.无论是看待中医、推广中医,还是运用中医、研究中医,都必须遵循中医药自身发展规律。
B.不但是看待中医、研究中医,还是运用中医、推广中医,都必须遵守中医药自身发展规律。
C.无论是看待中医、研究中医,还是运用中医、推广中医,都必须遵循中医药自身发展规律。
D.不管是看待中医、推广中医,还是运用中医、研究中医,都必须遵守中医药自身发展规律。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①朱伯崑先生在《易学哲学史》的“前言”中说:“一般的哲学史的著作,对易学中的哲学也有所论述,但由于受到其自身体裁的局限,总的说来,是脱离易学发展的历史,脱离易学自身的问题,讲其哲学思想,没有揭示出其哲学同易学的内在联系。”“中国人的理论思维水平,在同西方的哲学接触以前,主要是通过对《周易》的研究,得到锻炼和提高的。”“研究易学哲学史,如果看不到其自身的特点,脱离筮法,孤立地总结其理论思维的内容,抽象地探讨两条思维路线的斗争,不去揭示易学哲学发展过程中的特殊矛盾,其结果对易学哲学的研究,不仅流于一般化,而且容易将古代的理论现代化。”我认为,这里提出的问题是很应该引起重视的。
②如何体现易学哲学“自身的特点”,如何“揭示易学哲学发展过程中的特殊矛盾”,而不“流于一般化”?朱先生说:“易学哲学的发展,就其形式和内容说,都和易学自身问题的开展,特别是同占筮体例的解释紧密联系在一起,有其特有的理论思维发展的逻辑进程及其规律。”关于易学自身的问题,朱先生特别指出了对占筮体例的解释。我想,这不仅对研究易学哲学史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而且对一般的中国哲学著作在涉及易学中的理论思维时往往脱离筮法、象数来孤立地、抽象地讲其哲学内容,具有很强的针对性。
③易学与占筮之术在中国历史上一直并行地、相互影响地发展,而且易学本身对《周易》的哲理阐释也是以对筮法、象数和筮辞(即卦爻辞)的解释为基础的。朱先生在讲到“《易传》中的哲学问题”时说:“《易传》中有两套语言,一是关于占筮的语言,一是哲学语言。有些辞句只是解释筮法,有些辞句是作者用来论述自己的哲学观点的,有些辞句二者兼而有之。”这里的“两套语言”之说,对于研究《易传》及其以后的易学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如果只讲其中的“哲学语言”,而将其“占筮的语言”作为糟粕而澄汰掉,那么就不能充分理解其“哲学语言”的本意和深意,以致对其做出“一般化”的或“现代化”的理解。《易传》对《易经》之卦爻象和卦爻辞的解释,存在着取象说和取义说的对立,这种对立在以后的易学发展中形成了旷日持久的象数学派和义理学派之争。如果将象数学派的“象数”作为糟粕而从中国哲学史著作中澄汰掉,那么义理学派的“义理”也就因失其对立面而其本意和深意不明,而且义理学派的发展逻辑和规律也会因失其发展的中介而黯然不彰。
④不幸的是,在以往的中国哲学史著作中,一般都重义理而轻象数,对义理学派的思想多有阐发,而对汉易和宋易的象数之学则尽量简弃。这是应该进行反省的,无论从象数之学作为易学发展中的一个重要方面或环节,还是从其作为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一个重要“范式”来说,以后的中国哲学史著作都应给予象数之学以应有的地位。
(摘编自李存山《从〈易学哲学史〉看当前中国哲学史研究》)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中国哲学史著作由于其自身的局限性,不能深入易学发展的历史,不能结合易学自身的问题,最终流于一般化。
B. 中国人的理论思维水平的锻炼和提高主要得益于两个方面:一是对《周易》的研究;一是对西方哲学的研究。
C. 研究易学哲学史,要联系易学自身特点,联系筮法,避开易学发展过程中的特殊矛盾,才可能避免肤浅的流弊。
D. 易学哲学的发展,有它独特的理论思维发展的进程和规律,尤其与用西方哲学观点来解释和阐述密不可分。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第①段提出文章讨论的对象,总领全文。
B. 第②段阐述作者对强调占筮体例的评价。
C. 第③段主要讨论《周易》及其研究历史。
D. 第④段论述当前中国哲学史研究存在的问题。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易学哲学史上也存在两条思维路线的斗争,对此要具体、审慎地分析,如果抽象讨论,或许会导致古代理论现代化的恶果。
B. 易学对《周易》的哲理论述是建立在对筮法、象数、筮辞的解释的基础之上的,这个局面的形成是由该书自身性质所决定的。
C. 易学自身存在一个难以调和的问题,即象数学派和义理学派的对立。不过,这种对立双方不但可以并存,而且还互为依存。
D. 象数学派不但是易学的一个重要方面,还是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一个重要“范式”,因此,象数学派的重要性大于义理学派。
7、补全下列空缺部分。
(1)《过零丁洋》中最为慷慨激昂而又富有哲理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诸葛亮在《出师表》中道出了“开张圣听”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陈情表》表述“既然没有叔叔伯伯,只有把自己好兄弟的关系维持好”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庄子•逍遥游》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句写出了对天空真正颜色的质疑以及对这种认识局限的原因的分析。
(2)李白《行路难》中的“_______,_________”两句运用姜子牙和伊尹典故,表现了诗人仍然渴望被重用,成就一番事业的情感。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荷塘月色》中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荷塘上的月光写得柔和安静,又精炼动词,使之具有流动美感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又以“_________”写出了荷塘上雾色迷蒙的样子。
(2)文天祥《过零丁洋》中“__________,_______”两句,借两个地名巧妙地写出自己的心情和感受。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劝学》中以蟹作比,从反面阐述用心专一,不能急躁的道理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三峡》中,郦道元从色彩、情态的角度描写春冬时分三峡之景的句子是:“ _____,_____ ”。
11、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块部分。(只选3小題)
(1)子曰:“志士仁人,__________,__________。”(《论语》)
(2)_______________,则芥为之舟;____________,水浅而舟大也。(《逍遥游》)
(3)去来江口守空船,_______。夜深忽梦少年事,_______。(白居易《琵琶行》)
(4)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韩愈《师说》)
(5)人有悲欢离合,________,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______。(苏轼《水调歌头》)
1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塞上梅
王建
天山路傍一株梅,年年花发黄云下。
昭君已殁汉使回,前后征人惟系马。
日夜风吹满陇头,还随陇水东西流。
此花若近长安路,九衢年少无攀处。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前两句“天山路傍”“黄云下”描写梅树的生长环境,写出塞上梅树的寂寥。
B.和亲的王昭君已经去世,出使的汉使已经返回,从此这株梅花就没人为它驻足停留。
C.诗人对塞上梅树没有生长在长安这种热闹地方而被世人随便采撷感到庆幸。
D.这首诗在描写梅花时遗貌取神,意在言外,将梅花神韵形象地传递出来。
【2】请从时间和空间的角度简要赏析诗歌的五、六两句。
13、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李士谦传
李士谦,字子约,赵郡平棘人也。髫龀丧父,事母以孝闻。年十二,魏广平王赞辟开府参军事。博览群籍,兼善天文术数,齐吏部尚书辛术召署员外郎,赵郡王睿举德行,皆称疾不就。后擢为国子祭酒,士谦知而固辞,得免。隋有天下,毕志不仕。
家富于财,躬处节俭,每以振施为务。州里有丧事不办者,辄奔走赴之,随乏供给。有兄弟分财不均,至相阋讼,士谦闻而出财,补其少者,令与多者相埒。兄弟愧惧,更相推让,卒为善士。有牛犯其田者,士谦牵置凉处饲之,过于本主。望见盗刈其禾黍者,默而避之。其家童尝执盗粟者,士谦慰谕之曰:“穷困所致,义无相责。”遽令放之。其奴尝与乡人董震因醉角力,震扼其喉,毙于手下。震惶惧请罪,士谦谓之曰:“卿本无杀心,何为相谢!然可远去,无为吏之所拘。”性宽厚,皆此类也。
其后出粟数千石,以贷乡人。值年谷不登,债家无以偿,皆来致谢。士谦曰:“吾家余粟,本图赈赡,岂求利哉!”于是悉召债家,为设酒食,对之燔契,曰:“债了矣,幸勿为念也。”各令罢去。明年大熟,债家争来偿谦,谦拒之,一无所受。他年又大饥,多有死者,士谦罄竭家资,为之糜粥,赖以全活者千万计。至春,又出粮种,分给贫乏。赵郡农民德之。
开皇八年,终于家,时年六十六。赵郡士女闻之,莫不流涕曰:“我曹不死,而令李参军死乎!”会葬者万余人。
(节选自《隋书·李士谦传》,有删改)
【1】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1)皆称疾不就(______________) (2)卒为善士(____________)
(3)对之燔契(____________) (4)赵郡农民德之(____________)
【2】下列句中加点词不存在古今异义现象的一项是( )
A. 魏广平王赞辟开府参军事
B. 家富于财,躬处节俭
C. 明年大熟,债家争来偿谦
D. 开皇八年,终于家
【3】下列各组中加点词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 ①事母以孝闻 ②以贷乡人
B. ①辄奔走赴之 ②无为吏之所拘
C. ①士谦知而固辞,得免 ②士谦闻而出财,补其少者
D. ①后擢为国子祭酒 ②无为吏之所拘
【4】把文中画线句译成现代汉语。
(1)卿本无杀心,何为相谢!
(2)值年谷不登,债家无以偿,皆来致谢。
【5】李士谦的主要品质可从□□□□、□□□□两个方面概括。
【6】请以现今的道德标准简要评析李士谦的为人。
14、阅读下面的漫画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请整体把握漫画的内容和寓意,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和思考。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