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怠慢(dài) 幽悄(qiāo) 阻挠(náo) 元气淋漓(lí)
B.酿酒(niàng) 追溯(sù) 惧惮(dàn) 天衣无缝(fèng)
C.晦暗(huí) 脑畔(bàn) 归省(xǐng) 衰草连天(shuāi)
D.农谚(yàn) 劫难(jié) 烧灼(zhuó) 大彻大悟(cè)
2、对下面这则新闻主要内容的概括,最正确的一项是( )
(人民日报)4月30日11时30分,长征十一号海射遥三火箭在我国海域发射吉林一号高分03D(04~07)/04A卫星,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这是我国首次实现运载火箭海上“一站式”发射,即总装、总测、出港、发射一体化。该卫星主要为国土资源普查、城市规划、灾害监测等行业领域提供商业遥感服务。此次任务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418次飞行。
A.我国在海上成功发射吉林一号高分卫星。
B.吉林一号高分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
C.提供商业遥感服务的卫星发射取得圆满成功。
D.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实现第418次飞行。
3、下列选项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蜷(quán)曲 呜咽(yè) 澎湃(pài) 气势磅(páng)礴
B. 愠(yùn)怒 蹊(qī)跷 诧(cà)异 踉(liàng)踉跄跄
C. 差(cāi)使 蹒跚(shān) 辍(chuò)学 故弄玄(xuàn)虚
D. 歉疚(jiù) 惺xīng 忪 瞥(piè)见 风烛残(càn)年
4、选出下列关于名著《昆虫记》相关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昆虫记》是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花了足足三十年时间写就的十卷本科普巨著。
B.蝉在地下“潜伏”四年才钻出地面,却只能在阳光下活五个多星期。
C.《昆虫记》堪称科学与文学完美结合的典范,无愧于“昆虫的史诗”之美誉。
D.在作者笔下,小甲虫像个吝啬鬼,身穿一件似乎“缺了布料”的短身燕尾礼服。
5、阅读杜甫《江汉》一诗,完成题目。
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
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
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
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
(1)下面对诗歌内容分析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中妙在“一腐儒”上冠以“乾坤”二字。“身在草野,心忧社稷,乾坤之内,此腐儒能有几人?”“腐儒”是诗人对当时文人的蔑称。
B.颔联通过眼前自然景物的描写,由远浮天边的片云,孤悬明月的永夜联想到了自己,仿佛自己就与云、月共远同孤一样。
C.颈联中“落日”实际是比喻“暮年”,“苏”有康复意。诗人飘流江汉,而对飒飒秋风,不仅没有悲秋之感,反而觉得“病欲苏”。
D.尾联 “老马”是诗人自比,“长途”代指驱驰之力。诗人指出,古人存养老马,不是取它的力,而是用他的智。我心犹壮,病欲苏,同老马一样,并不是没有一点用处的。
(2)请简要概括作者在诗中表达的思想感情。
6、将下面的古诗默写完整。
饮酒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7、阅读下面名著选段,回答问题。
古老的海德公园里静悄悄的。很久没有人收拾的小径长满了野草。被秋风吹落的枯黄的槭树叶,慢慢地飘向地面。
一个波斯老车夫把A从城里拉到这里。他扶着这位古怪的乘客下车的时候,忍不住问道:“你到这儿来干吗?没姑娘,也没戏院,只有胡狼……真不明白,你来干什么!还是坐我的车回去吧,同志先生!”
A付了车钱,老车夫也就走了。
公园里一个人也没有。A在海边找到一条长凳,坐了下来,让已经不太热的太阳照着他的脸。
(1)本选段节选于名著《______》,人物“A”是______。
(2)“写心得,是记录自己阅读时产生的体验和感想,如对作品内容或形式的看法和评价”,联系选段及其前后情节,写下你对人物A的看法。
8、阅读下面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邂逅一只萤火虫
王举芳
①傍晚出去散步,走过繁华的市区,信步向郊外走去。夕阳的余晖还未散尽,隐隐的红,透着几丝眷恋。散步的人或独自,或三五成群,用自己的方式放松着心绪。
②眼前是一条明亮的小溪,找一处平地坐下,看一河月光清清明明,心神恍惚,多想变成一只鱼,偎在它的怀里吟唱;或者变成一叶水草,在清浅里飘摇心事;也或者向更深处走去,体验它的温柔,接受它的滋润,潺潺水声,唤起记忆里的温暖,目光里多了一丝清亮。
③忽然,有人喊:“看!萤火虫!一只萤火虫!”我赶忙四处寻找,顺着那人手指的方向,果然,一个亮点一闪一闪,仿佛是谁提着一盏灯笼,在水草间悠悠漫步。人们突然安静了,眼睛盯着“那盏灯”,若有所思。
④这一只萤火虫,乘着清溪的歌吟,带着草丛的清香,从我的眼前掠过,让我惊喜,也照亮了我回归童年的路。
⑤童年的家乡,村西有条宽宽的河,夏日傍晚,吃过晚饭,村里的人都喜欢去河边纳凉。那时候没有空调,电风扇也极其少,所以夏夜的河边,是村民歇凉的好去处。
⑥人们聚在河边,有的唠家常,有的相互说着见到或听到的离奇事,有的唱歌,有的吹着悠悠的竹笛……我们几个小孩,最快乐的莫过于捉萤火虫了。口袋里装一只玻璃小瓶儿,坐在河岸等。暮色稍暗,萤火虫便出来掌灯了。顺着河岸繁茂的草丛,一盏一盏,次第闪亮,一会儿就汇成了一条“银光闪闪的河”。
⑦赶紧顺着河沿下河去,伸出双手,微微弯曲手指,呈合拢的形状,向萤火虫靠近,靠近……然后猛地合拢双手,小心地从指缝间看,掌心里闪着荧光,就是逮到萤火虫了。无比谨慎地移动一只手,直到把萤火虫捏在指间,另一只手飞速掏出口袋里的玻璃瓶儿,咬开瓶盖,放入萤火虫,马上盖上盖,这才放心地享受自己的“劳动成果”。
⑧有些小伙伴拿特制的网子扑逮萤火虫,就是用细钢丝围成圆圈,用细铁丝把网兜子缠绑在细钢丝上。网兜子要用眼儿很细小的那种,要不然,萤火虫会从网眼里逃之夭夭。
⑨父亲曾给我讲过一个故事:晋代时,车胤从小好学不倦,但因家境贫困,没有多余的钱买灯油供他晚上读书。夏天的一个晚上,他正在院子里背一篇文章,忽然见许多萤火虫在低空中飞舞。一闪一闪的光点,在黑暗中显得有些耀眼。他想,如果把许多萤火虫集中在一起,不就成为一盏灯了吗?于是,他去找了一只白绢口袋,随即抓了几十只萤火虫放在里面,再扎住袋口,把它吊起来。虽然不怎么明亮,但可勉强用来看书了。从此,只要有萤火虫,他就去抓一把来当作灯用。如此苦学,终于成了饱学之士。小小的我,也学车胤“囊萤读书”,只可惜,那些小小的萤火虫,不堪玻璃瓶的困扰,早早的就熄了灯。
⑩几回回故乡,漫步河岸,却很难再见到萤火虫那轻巧的灯影了,它们,去了哪里呢?看书得知,这种提灯夜行的小精灵,只在植被繁茂、水源洁净、空气清新的环境里安身。看着日渐荒芜的河岸,心,莫名的疼。
⑪有孩童追着那只萤火虫,想要扑到它,将我的思绪拉回。一位老者阻止道:“不要逮它了,多少年没见到萤火虫了呢,就让它自由的飞吧。”是啊,萤火虫,已离我们越来越远,今晚的久别重逢,是多美的幸运,为什么要去逮它呢?
⑫邂逅一只萤火虫,就像遇到了失散多年的童年的小伙伴,记忆的骨度渐渐丰满,它提着一盏灯,照亮了故乡的画面,也照亮了丢失很久的惊喜。
【1】写出你对第④段画线句的理解。
【2】选文第⑦段主要使用了什么描写手法,有什么作用?
【3】小时候,“我”最快乐的事就是捉萤火虫了,为何现在“我”却同意老者的话,不想孩子们逮萤火虫了?结合文意说说你的理解。
【4】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9、(题文)阅读下面提示,按要求作文。
“原来”,意思是发现从前不知道的情况。生活百味,青春多彩,“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蓦然回首,原来:凡事蕴理,万事成趣,人间有情,苦难也可成营养,美丽或许有缺憾。我也是一道风景……
请以“原来, ”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把题目补充完整;写一篇不得少于600字的文章。2.文体不限,诗歌除外。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否则扣分。如果不可避免,请用XX代替。4.要求书写规范,字乱者酌情扣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