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佳木斯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初三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4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4题,共 20分)
  • 1、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欺诲       怠慢       销声匿迹       燎原

    B.枯燥       沙砾       草长莺飞       静穆

    C.偏僻       羁拌       人情世故       辐射

    D.震撼       迁徙       佁然自乐       致密

  • 2、下列相关搭配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三峡》——陶弘景——北魏地理学家

    B. 《渡荆门送别》——李白——唐代诗人,浪漫主义诗人

    C. 《藤野先生》——鲁迅——现代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

    D. 《回忆我的母亲》——朱德——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元勋

  • 3、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和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洗(dí)   赋闲   (chèng)诚皇诚恐

    B.隙(xià) 诘责   (lè)       自出心载

    C.脸(xiá) 凋谢   光(yíng)   巧妙绝伦

    D.然(qiǎo)倦怠   (qiè)     俯仰生姿

  • 4、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茅盾,原名沈德鸿,字雁冰。代表作有小说《蚀》三部曲、《子夜》《林家铺子》《春蚕》等。

    B.《中国石拱桥》选自《桥梁史话》。茅以昇,江苏镇江人,桥梁专家、教育家。

    C.托尔斯泰,俄国作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

    D.《昆虫记》是一部引人入胜的书,是德国昆虫学家法布尔花了足足三十年时间写就的十卷本科普巨著。

二、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5、龟虽寿 曹操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观沧海

    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1】《龟虽寿》从体裁来看是__________诗。

    【2】比较赏析,选出下面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龟虽寿》是曹操所作乐府组诗《步出夏门行》中的一首,这是曹操赤壁兵败、理想受挫之后的诗作。

    B.《龟虽寿》《观沧海》从整体看,都直抒胸臆,故以“幸甚至哉,歌以咏志”作结。

    C.“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说明诗人深受封建宿命思想的影响,思想消极。

    D.“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采用了诗歌常见的起兴手法。

    【3】两首诗各抒发了作者的何种思想感情。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6、古诗文名句默写

    (1)少壮不努力,   。(汉乐府《长歌行》)

    (2)相顾无相识, 。(王绩《野望》)

    (3)     ,孤帆天际看。(孟浩然《早寒江上有怀》

    (4)坐观垂钓者,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5)杜甫在《春望》一诗中,写出因战事连绵,表达对亲人音讯的渴盼,对家人思念的句子是      

    (6)《桃花源记》中描写桃花源中老人和小孩安闲快乐的句子是:

     

     

四、名著阅读 (共1题,共 5分)
  • 7、名著阅读。

    ⑴下列关于《水浒传》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_

    A. 武松被金圣叹誉为“水浒第一人”,但并没有被塑造成一个“完人”,是因为武松身上还存在着刚愎自用、虚荣自负、杀人过多等缺点。

    B.《水浒传》中描述了林冲由一个安分守己、乐知天命的朝廷武官,发展为投奔梁山“落草为寇”的起义英雄的全过程,“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是其中最精彩的片段,表现出林冲的性格由忍辱负重到奋起反抗的决定性转变。

    C. 《水浒传》中“道服裁粽叶,云冠剪鹿皮……,阵法方诸葛,阴谋胜范蠡。华山谁第一,……”,这首诗赞的是梁山好汉朱武。

    D. 《水浒传》通过各路英雄被逼上梁山的不同经历,揭示了当时社会的黑暗和上层统治者的罪恶,表现了“替天行道”的主题。

    ⑵“行天莫如龙,行地莫如马。”古往今来,那些宝马良驹成就了多少英雄豪杰的功名伟业。《水浒传》中也不乏这样的名马,其中最有名的是照夜玉狮子马,它浑身雪白,能日行千里,原为大金王子所骑,最后成了谁的坐骑?请简要说说这其中的曲折故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8、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

    转身

    李汉荣

    ①一转身,那个动人的身影就不见了。在人海里,想再次打捞到她,再次与她相遇,哪怕匆匆一瞬,都是不可能了。

    ②在都市、在广场、在车站、在机场、在大街、在超市、在乡野、在人流聚散的地方,我曾经有这种感受:转身,就是永别。

    ③那一次我在北京火车站等车。在拥挤的人流里,我不小心踩了右边的年轻人。我正准备道歉或接受责备,却看见转过来一张文雅谦和的脸,他说:“对不起,我挡着你了。”我竟然被感动了,只顾欣赏这张善良、有教养的脸,只顾欣赏这江南的表情,却忘了对他说声谢谢,把诚挚的心情告诉他。当我忽然记起,正要张口表达,人潮猛然涌了过来,一转身,我已找不到他,只看见攒动的人头,闪动的各色衣服……

    ④还记得那年春天,我一人在秦岭深处行走,山路两旁开满野花:灯芯花、野草莓花、苜蓿花、蒲公英花……路下面的小河,清澈如镜,温柔如绸,淙淙的水声像母亲轻唤谁的乳名。四周的群山,一律被松树、柏树、桦树和茂密灌木覆盖。闻着花香,听着水声,看着山色,我恍然似已进古代,入了那“拈花微笑”的仙境。正在此时,迎面走来一位小女孩,她头上插了几朵野花,手里拿着一束菖蒲,好看的脸上满是羞涩,浑身洋溢着纯真的自然气息。但我不便过分地注意她,我怕她受到惊吓。于是我停下来,给她让路,然后静静地看她远去,欣赏着她的背影,却记不清她的眼睛和脸究竟是什么样子,匆匆的一瞥里只看到“好看”的朦胧感觉。也许,或者是一定的,我这一生只有这一次和她相遇了,只有这一次,在她还是小女孩的时候,我突然感到十分的失落和惆怅。怎么办呢?我想多看她一眼,看仔细些。我想在记忆里逼真地收藏一个像野花一样纯真的秦岭女孩。这也许是她一生里最生动的瞬间,我记起了泰戈尔的诗句:“你不知道你是多么美丽,你像花一样盲目。”我情不自禁地转过身来,沿着小女孩走的方向走着,走到山路转弯的地方,出现了个三岔路口。我已经无法知道小女孩走进了哪一条路径。就那么一转身,她消失在命运的路径,也许就是我此生永远都不能踏上的路径……

    ⑤冬天,已经很冷了,西伯利亚寒流远道而来,遭遇袭击的当然是穷人,最可怜的是乞丐。乞丐不多,但不多的乞丐也常常有力地触动和唤醒我们冬眠的良心。在南大街路口,我看见一位衣服褴褛的中年乞丐。_____________。我急忙赶回家,拿上我去年穿过的那件防寒服给他。可是来到南大街,已看不见他,于是我在东大街找他,又在北大街找他,都没有找到。最后我来到丁字路口,还是没有找到他,却遇到了一个老年乞丐,一转身,苦难转换了方向,交换了背影,但苦难的身份没有改变,都是苦难。于是我把防寒的衣服披在了这位贫苦的老人身上,希望他下降的体温能稍稍回升,希望降温的人性能稍稍回升。我由此想到亚洲的穷人,非洲的穷人,全世界的穷人,想到徘徊在文明大街上的那些孤苦身影,一转身,他们到哪里去了?而文明,你能否追上去,轻轻拉起那褴褛的衣襟,或者握着那空空的手,仔细看看他们的眼睛?他们到哪里去了,一转身?

    ⑥一转身,车窗外的河流已经不知去向;一转身,门前的那只鸟不见踪影;一转身,天上的那座虹桥已经悄然消失;一转身,水里的鱼已经没入深渊;一转身,父亲已经走远,新垒的坟上,墓草青青……

    ⑦旭日一转身变成落日,青丝一转身变成白发,爱情一转身变成婚姻,诗一转身变成散文,羊群一转身变成毛衣……等一等,等一等,能否再转回来?

    【1】根据文章内容,填写表格。

    地点

    “我”的行为

    他人的行为或反应

    “我”的心理

    ___

    不小心踩了右边的年轻人

    文雅谦和地道歉

    感动

    秦岭深处

    ___

    静静地远去

    ___

    南大街路口

    ___

    /

    希望

    【2】中第④段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什么修辞方法,结合文章内容具体分析其表达作用。

    路下面的小河,清澈如镜,温柔如绸,淙淙的水声像母亲轻唤谁的乳名。

    【3】“转身”的含义是什么? 结合原文和下面的名句,谈谈你对“转身”的看法。

    停留是刹那,转身即天涯。——白落梅

    用一秒钟转身离开,用一辈子去忘记。——三毛

    我们可以转身,但是不必回头,即使有一天,发现自己错了,也应该转身,大步朝着对的方向去,而不是一直回头怨自己错了。——刘墉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9、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写作。

    赏校园,觅得成长风采的故事;访延安,洞见延安精神的星火;观物候,知道大自然的语言;读经典,解锁传统文化的密码;……大千世界,学问无处不在,但它常常隐藏在物之后,事之中,需要我们用心去探寻,去发现。

    请以“学问藏在______里”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结合材料提示,将题目补充完整;(2)文体不限;(3)不少于600字;(4)文中不要出现(或暗示)本人的姓名、校名。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45
题数 9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诗歌鉴赏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名著阅读
五、现代文阅读
六、作文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