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玉林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初三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4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4题,共 20分)
  •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同的一项是( )

    A.辈/银   途/三年五   精竭虑/尽粮绝

    B.旋/林   忧/胸露乳   屋舍然/于律己

    C./朴   亲/销声迹   不水性/然失色

    D.水/果   追/洄从之   躇不前/壮志未

  • 2、下列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pàn)   磅(bó) 射(fú)   杂(rǒng)  暗(huǐ)

    B. (kuāng)  脑(bàn)   立(yì)   掇(cuān)  家(juàn)

    C. (wǔ) 铿(qiāng)  连(qiáo)  簌(sù)   销声迹(nì)

    D. (yàn)   凋(lín)   潮(xī)   皱(zhě) 追(shù)

  • 3、【文化长廊】下列有关文学与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清代学者纪昀的《阅微草堂笔记》主要讲述各种狐鬼怪谈,奇闻逸事,其中有不少都包含着作者的 “寄托和感慨”。

    B.铭,是占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诫自己或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陋室铭》则通过对“陋室不陋”的描述,表达了作者高洁傲岸的情操与安贫乐道的志趣。

    C.我国传统的二十四节气命名,与这个节气的特点有较为密切的联系。例如:“立春”表示春天开始;“雨水”表示该段时间降雨较多,“处暑”表示正处在炎热时节。

    D.文言文中有很多表示年龄的词语,“始龀”“豆蔻”“束发”“加冠”“而立”“不惑”六个词语是按所表示的年龄由小到大排列的。

  • 4、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shǔ) 首(qiáo)   哮(páo)   息敛声(píng)

    B. 发(quán)   农(diàn)   洗(dí) 藏污纳(gòu)

    C. 首(bì)   临(bīn) 喧(xiāo) 滋暗长(qián)

    D. 热(zhì) 枝(qiú) 倔强(juè jiàng)   惟妙惟(xiào)

二、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5、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泊平江百花洲

    〔南宋〕杨万里

    吴中好处是苏州,却为王程得胜游。半世三江五湖棹,十年四泊百花洲。

    岸傍杨柳都相识,眼底云山苦见留。莫怨孤舟无定处,此身自是一孤舟。

    (注释)①吴中:指苏州一带。②王程:指被君王差遣办理国事的旅程。③棹(zhào):船桨。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或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题材上看,这是一首羁旅行役诗,诗题中的“泊”字便可见出;从体裁上看,这是一首七言律诗,且颔、颈两联对仗颇为巧妙。

    B.首联交待自己与苏州的因缘,表达了自己因王程之便而得以游赏吴中佳胜的幸运之感,渲染了喜庆的氛围,奠定了全诗愉悦的情感基调。

    C.颔联中,诗人从眼前的胜游回顾半世以来的行踪,从眼前的百花洲联想到所游历过的三江五湖,时间、空间都延伸扩大了。

    D.“眼底云山苦见留”一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明明是诗人依恋眼底云山,却故意说成是眼底云山依依挽留自己。

    【2】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诗歌的尾联。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6、古诗文积累

    1亭亭山上松,__________________刘桢《赠从弟》

    2__________________,坐看云起时。王维《终南别业》

    3俱怀逸兴壮思飞,__________________李白《宣州谢胱楼饯别校书叔云》

    4__________________,风烟望五津。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5念天地之悠悠, __________________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6此情可待成追忆,__________________李商隐《锦瑟》

    7吴均在《与朱元思书》中触景生情流露出对追求利禄的蔑视,含蓄传达出爱慕美好自然,避世退隐高洁志趣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8《五柳先生传》中,表现作者性格安静,不贪荣华富贵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名著阅读 (共1题,共 5分)
  • 7、车一开动,大家都变了泪人儿,呆呆地直立在月台上,等到冗长的列车全部出了站方始回身。回家的三轮车上,个个人都止不住流泪。敏一直抽抽噎噎。昨天一夜我们都没睡好,时时刻刻惊醒。今天睡午觉,刚刚朦胧阖眼,又是心惊肉跳地醒了。昨夜月台上的滋味,多少年来没尝到了,胸口抽痛,胃里难过,只有从前失恋的时候有过这经验。今儿一天好像大病之后,一点劲都没有。妈妈随时随地都想哭,眼睛已经肿得不像样了,干得发痛了,还是忍不住要哭。只说了句一天到晚堆着笑脸,她又呜咽不成声了。真的,孩子,你这一次真是一天到晚堆着笑脸!教人怎么舍得!老想到五三年正月的事,我良心上的责备简直消释不了。

    选文选自《傅雷家书》,是著名翻译家傅雷与身在异乡的儿子______往来书信的合集。文中的“敏”指的是______

五、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8、雨中片段

    ①放学后,女儿没有地方可去,又担心我接不着她,便跑到我必经的路口去会我。

    ②天气有些阴冷,下着小雨,女儿光着脑袋,一动不动地站在雨中等着我的出现。我看到她时,她已由一只活泼的小鸟变成了落汤鸡。

    ③本想责怪她为什么不躲到一边避避雨,但看到她那个样子,我什么也说不出来。女儿毕竟只有七岁,我能想得出那一刻她内心的焦急,一是担心我接不着她,二是怕街头来来往往的人群档住视线,望不着我。现在又有几人能执着地站在一场雨中,一动不动地等他要等的人? 何况女儿看到我的时候,不仅没有理怨这恼人的雨,反而喜出望外地扑向我,一个劲地喊着:“妈妈,我终于看到你了!'’女儿这个样子,使我想到自己多年未淋过一场雨,甚至也多年没有见过一个人被雨淋到淋漓尽致的情景了。

    ④雨,曾经给了我许多美好的回忆。

    ⑤儿时的雨,来不及想象,来不及躲避,说来就来了。放学时,我们经常护抱着书包拼命往家赶,夹着嘻嘻哈哈的追闹声,全然没觉得一场雨会给人的心情带来忧愁。回到家,母亲一个劲地拉长她的衣角在我头上擦了又擦,既不怨天也不责怪我们,眼里只有自责与心疼,因为那时家里根本就没有一把像样的伞。当母亲触摸到我的脑袋时,我顿感心里暖暖的,恨不得很多淋几次这样的雨。我们姊妹很多,那个年代能在母亲面前撒娇,好像是非常奢侈的事。

    ⑥暴雨已经结束了,在地里干活的父母已被雨浇个透湿。库管卷得老高,雨中的父亲一边往家跑,一边“哦哈嘿,哦哈嘿”很有节奏地喊着。那个时候,他们也都还是年轻,年轻得使我们记不起那些年月里生活有多艰难,只记得他们每次从雨中赶回来时,陡然间家里溢满了温馨。一家人都在,哥哥姐姐们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只管玩耍,因为有父母在呢! 母亲会闲下来,低着头安心纳她的鞋底或缝缝补补;父亲会摆弄他心爱的二胡笛子什么的,奏出的旋律传出远远地, 跟随茫茫的雨雾婉转起伏,隐约迷离,仿佛整个村子在舞蹈,变得婉约、优雅起来。

    ⑦还有些雨,不大不小,反正知道它要来了,左部右舍都手忙脚乱地一起来帮忙。谁家硒在外面的稻谷麦粒,谁家的棉被衣物,那时一定要赶在雨前抢收完毕的。一阵紧张的忙乱之后,大雨就来了。粮食、衣物丁点儿也未被淋,大家你看着我,我看着你,那一刻,有简单、满足、胜利、幸福的笑容写在脸上。

    ⑧乡村的一场及时雨后,会有泥土、绿叶散发出清新的味道。能看到天边拱出美丽的彩虹,能听到欢快的鸟儿一阵清亮的歌唱。干涸已久的田渠、沟壑、池塘顿时灌满了琼浆。乡村人最 愿意看到的是种子突然冒出了牙尖尖儿。本是蔫了下去的秧苗与一场雨相遇后,一根根一簇簇有棱有角地鲜活起来了。

    ⑨那个时候的雨好像会和很多人,很多事,很多感情牵连在一起的。

    ⑩时过多年,我在慢慢老去,对雨的感受愈发地迟钝了,甚至时常根本不愿意看到一场雨的到来。每天都要看天气预报,提前添衣带伞,仿佛雨来的时候,是它独自的行为,与我的情感一丁点儿关系都没有。

    我甚至开始怀疑自己,是否还有勇气,像七岁的女儿一样站在大街上去淋一场属于自己心中的雨?

    1本文⑤一⑧段作者回忆了儿时下雨的四个美好片段。根据你的理解,仿照示例,在空白方框里填写相应的小标题。

    2结合语境,体会下面句中加点的词在句子里的含义和作用。

    (1)我们姊妹很多,那个年代能在母亲面前撒娇,好像是非常奢侈的事。

    (2)本是蔫了下去的秧苗与一场雨相遇后,一根根一簇簇有棱有角地鲜活起来了。

    3结合语境赏析文中划线的句子。

    父亲会摆弄他心爱的二胡笛子什么的,奏出的旋律传出远远地,跟随茫茫的雨雾婉转起伏,隐约迷离,仿佛整个村子在舞蹈,变得婉约、优雅起来。

    4根据你的理解,从行文结构、表现手法、文章主题等方面任选一个角度,谈谈“雨”在文中的作用。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9、朋友,你的生活中有过流泪的经历吗?或因疼痛,或因伤心,或因艰难,或因感动,又或者是喜极而泣……

    歌德曾说:凡不是就着泪水吃过面包的人是不懂得人生之味的人。作家冰心也说:快乐固然兴奋,苦痛又何尝不美丽?

    请你以“泪流”为话题写作一篇文章,题目自拟。

    要求:①符合题意,内容健康,具有真情实感;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字数不少于600字;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等信息。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45
题数 9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诗歌鉴赏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名著阅读
五、现代文阅读
六、作文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