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鄂州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初二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4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4题,共 20分)
  • 1、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不同官衔的人佩戴不同的玉佩,根据行走时玉佩发出的声音就可以判断官员的等级,闻其声,知其人就是如此而来。

    ②在封建社会,玉对于权力的表现越来越系统化和制度化。

    ③玉器的颜色、大小、造型都象征着不同的等级。

    ④至高无上的天子用权力获得最上层的宝玉,不同品级的官员也因为权力的大小而获得不同品质的玉器。

    ⑤中国古代社会是阶级意识很浓厚的社会,各阶级各守本分而不僭越是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保证。

    A.②⑤③④①

    B.⑤②③①④

    C.⑤③②④①

    D.③②④①⑤

  • 2、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当的是( )

    A.政府部门对涉及到群众利益的事,决不能麻木不仁,要切实解决群众的困难。

    B.巍峨的长城,雄伟的天安门,庄严的故宫博物院,这些名胜古迹令人流连忘返

    C.新一届领导班子,求真务实,有条不紊地开展工作。

    D.小明经过自己的刻苦努力,终于取得了班级第一名的好成绩,赢得了同学们沸沸扬扬的称赞。

  • 3、下列有关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昆虫记》又称《昆虫世界》《昆虫物语》《昆虫学札记》或《昆虫的故事》,是英国昆虫学家、文学家法布尔创作的长篇生物学著作,共十卷。法布尔具有“哲学家一般的思、美术家一般的看、文学家一般的感受与抒写”,此书是为昆虫谱写的生命乐章,也是一部不朽的世界名著。

    B.说明文恰当引用资料,有利于说清楚事物的特征。这些资料包括数据、图表、历史文献、研究资料等。

    C.孟子,名轲,战国时期邹国人。战国时期著名哲学家、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地位仅次于孔子,与孔子并称“孔孟”。宣扬“仁政”,最早提出“民贵君轻”的思想。

    D.“住在山中的一位老人微笑着喝泉水”一句中“微笑着”位于谓语部分,它修饰“喝”,是状语。

  • 4、下列文学常识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桃花源记》中为我们描绘了“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的美好世界,其中“黄发”指小孩,“垂髫”指老人,这种局部代整体的手法是借代。

    B.《小石潭记》的作者是柳宗元,字子厚,唐宋八大家之一,其他七人是韩愈,欧阳修,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

    C.《核舟记》再现了雕刻者高超的技艺,舟窗上所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出自苏轼的《赤壁赋》,与“大苏泛赤壁”的雕刻主题契合。

    D.《诗经》先秦时叫做《诗三百》,到汉代被奉为经典,列为儒家“五经”之一,它也是我国现实主义诗歌的源头。

二、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5、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黄鹤楼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1】下列对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前两联中的两个“空”字分别从时间和空间角度来写,抒发了人去楼空、世事沧桑的感慨。

    B.首联从传说落笔,为黄鹤楼蒙上一层神奇的色彩。

    C.颈联描写登楼所见之景,天气晴好,汉阳的树木清晰分明,鹦鹉洲上的草木葱茏茂盛。

    D.全诗视野开阔,写景自然,抒情真挚,为咏黄鹤楼诗作之绝唱,历来为人传诵。

    【2】李白登临黄鹤楼曾言: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细读全诗,简析此诗在写景方面的精妙之处。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6、默写。

    1   ,乌蒙磅礴走泥丸。(《七律 长征》)

    2)商女不知亡国恨,   。(《泊秦淮》)

    3   ,铁马冰河入梦来。(《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4)落红不是无情物,   。(《己亥杂诗》)

    (5)感时花溅泪,   。(《春望》)

    (6)海内存知己,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7)圣人非所与熙也,    。(《晏子使楚》)

    (8)《过零丁洋》中作者用比喻来描写国家和个人命运的句子是       

     

四、名著阅读 (共1题,共 5分)
  • 7、名著阅读。

    你所在的班级举行走近《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你与 交朋友的读书活动,请从该书中任选一个人物,并完成下列各题。

    A.我与 交朋友。

    B.列举发生在他身上的一件事。

    C.写出你与他交朋友的理由。

五、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8、父亲的姿势

    章中林

    ①在省城终于有了自己的家。乔迁新居那天,父亲来了。他比谁都高兴,上上下下地跑着。有搬家公司呢,我叫他休息休息。他却说买房没帮上忙,做做心里舒坦些。望着满脸是汗的他,我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②中午吃饭,订了几个包间。开席,来了许多人,坐不下了。父亲一看,说:“我也不喝酒,回家吃吧,家里还有剩饭剩菜。”“这是什么话?你来做客,还没有你一个座位?就是我不坐,你也要上席。”父亲听我这么说,没有再说。

    ③大厅里加了个桌子,人安排下了,我就跑去忙别的事了。等我转回来,却看到父亲端着碗蹲在角落里吃饭。他正弯着腰,低着头,飞快地扒拉着饭,一头芦花扎得人眼睛生痛。大家吃得热火朝天,只有他一个人沉默着,就像一个孤独的行者。

    ④我拉他上桌,他却说桌子坐满了。一抬头,真的,小爹正坐在父亲原来坐的位子上。小爹对着父亲嚷:“你上来嘛,圆桌子多一个少一个有什么关系?”大家也应和着。父亲憨憨地笑笑:“不了,你们吃,多吃点。”“我搬家,你蹲在地上吃,别人会怎样说?你就听大家一句,上桌。”父亲却瞪了我一眼:“你不知道我习惯蹲着吃饭吗?”我知道父亲脾气倔,他认定的事儿就是十头牛也拉不回头。我只好端把椅子让他坐着吃。这次,他没再拒绝。

    ⑤蹲着吃饭是父亲的一种习惯。在家里,不管什么时候,只要端起饭碗,他都喜欢蹲着,就是家里来人,他也不常上桌。蹲着吃饭,没个正形,看着就粗俗,还不利于消化吸收,而父亲却不同意这种观点。他说:“蹲着吃饭自由放松。就是吃饭带响声,狼吞虎咽,也没人在意;家长里短,自在随意,不必坐在桌上装腔作势;如果你想晒晒太阳,吹吹风,你就可以蹲在树底下。最重要的是,蹲是一种鹰的姿势。你别看它姿态低,这却是一飞冲天前的等待。”

    ⑥我不知道父亲的话对不对,但是我却从他蹲的姿势里读出了不一样的味道。

    ⑦那年,我因为一分之差高考落榜。复读是必然的选择,但是因为母亲生了场大病,家里已无钱供我读书。怎么办?我哭着闹着,甚至以绝食来逼着父亲去想办法。“能有什么办法?能借的都借了,借不来的也借来了。”母亲流着泪,低声劝我放弃,但是父亲没有说一句话。8月8日是高三开学的日子,父亲一大早把我喊起来,说要送我上学。“一分钱没有,上什么学?”我对父亲嚷着。他却说这不是我考虑的问题,我只要安心读书就是对他最大的安慰。

    ⑧后来,我才知道,他去找了校长。校长让他回家办一个贫困生减免学费申请表,他为了让村支书给自己盖个章,硬是在村支书家蹲了一个上午。这还是那个硬气、不服输的父亲吗?那次,弟弟的公司破产,他失魂落魄地回到家。这突然从高空跌落到地面,谁也不知道怎么劝他,一家人坐在屋子里,气氛压抑而沉闷。

    ⑨父亲蹲在门槛边,眉头紧锁,默默地抽着烟。“天无绝人之路。你不是说重新开家公司只要五十万吗?那就把我这栋房子卖了。”“把房子卖了,你们住哪儿?”“不是还有老房子嘛,我和你妈回家。”父亲说着,站了起来,“你要是知道老子没地方住,就给我争点气,不要整天像只瘟鸡一样,摆副臭脸给人看。”经过两三年的打拼之后,弟弟又重新站了起来。

    ⑩蹲着始终是父亲一贯的姿势,而我们始终跑在他的肩头。今天,我和弟弟都有了自己的事业和新居,但他还静静地生活在老房子里。我们说给他在省城买套房子,他却一再说等等,再等等。

    (选自《思维与智慧》2019年第2期,有删改)

    1选文具体叙述了父亲三件事,请用简洁的语言将内容补充完整。

    ①“我”喜迁新居吃饭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为给“我”办减免学费申请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为帮弟弟重新开公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③段画线的句子运用什么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

    3第⑤段运用了什么记叙顺序?有什么作用?

    4简要概括文中父亲的形象特点。

    5结合全文,说说文章标题的作用。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9、读了《一支倾听黑暗的蜡烛》文章,我们肯定有许多的感触,选择你感触最深的一点,联系生活实际写一篇读后感

    要求:①题目自拟;②尽量少引述原文,重点写出自己的独特的感受;③围绕自己的“感触”联系生活实际不少于600字;④书写工整,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45
题数 9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诗歌鉴赏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名著阅读
五、现代文阅读
六、作文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