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基隆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初二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4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4题,共 20分)
  • 1、下列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A.绿意葱茏、传承久远、竞相盛开、繁花似锦

    解说:语段中这四个短语的结构类型完全相同。

    B.世界的绿色发展智慧将在扬州交汇碰撞。

    解说:这就话的主干是“绿色发展交汇碰撞”。

    C.“在这里精彩相遇”“在扬州绽放精彩

    解说:这两个加点字“精彩”词性相同。

    D.“温润娴静的湖岸和谐交织,各色花卉竞相盛开”

    解说:这句话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 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发(quán)   责() 周 无消息(yǎo

    B.亮(zèng)   见(piē) 蚊ruì)   首低眉(hàn

    C.息(bǐng制(è)   红(yān) 正危坐(jīng

    D.huì)   热(zhì)   河(xiáo)  满腔热chén

  • 3、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比较软弱的石头已经化成泥水往下游流去。

    ②河岸的卵石,有一种难以言喻之美。

    ③坚硬者则完全洗净外表的杂质,在河里的感觉就像宝石一样。

    ④它们长久在河里接受刷洗。

    ⑤这些被磨去了棱角的卵石,在深层结构里的纹理,就会像珍珠一样显露出来。

    A.②①③④⑤

    B.②④①③⑤

    C.②④⑤①③

    D.④①③⑤②

  • 4、下列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藤野先生用抑扬顿挫的语调向新生们介绍自己。

    B.班长的数学能力鹤立鸡群,这次竞赛又以一分的优势夺得第一名。

    C.一对对斑羚助跑、腾跳、凌空、落地,在山涧上空画出一道道令人眼花缭乱的弧线。

    D.鲁迅先生的《狂人日记》入木三分,深刻揭露封建制度“吃人”的本性。

二、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5、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过零丁洋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用“/”划分下面诗句的朗读节奏,每句只画一处。

    惶 恐 滩 头 说 惶 恐 , 零 丁 洋 里 叹 零 丁。

    【2】分析这首诗三、四两句描写的内容和表达的情感。

    【3】最后两句诗是文天祥留给这个世界的千古绝唱,请从任意一个角度谈谈你的理解。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6、古诗文名句默写。

    山川之类,古来共谈,“树树皆秋色,____________”是秋意颇浓的山野之类:“晴川历历汉阳树,___________”是登楼远眺的江景之美:“____________,长河落日圆”是塞外大漠雄浑壮丽之类:“_____________,浅草才能没马蹄”是白居易笔下西湖早春的花草之美。

    然览物之情,各有不同。而对富春江的奇山异水,吴均忘情于山水:_________,窥谷忘反;面对傲雪凌霜的松柏,刘桢发出了“______________?松柏有本性”的赞叹,借松柏之刚劲,明志向之坚贞;面对衰老,曹操要老当益壮、自强不息: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名著阅读 (共1题,共 5分)
  • 7、阅读A、B两段文字,回答问题。

    A

    雌性萤火虫自有其高明的调情手段。每天晚上,天完全黑下来的时候,被我拘于钟形罩里的囚徒们就去到我用来作为监狱的百里香丛中。到了这个花丛中,它们便爬到显现得很清楚的细枝上,不像在灌木丛下时那样老老实实、安安生生地呆着,而是在那儿做着激烈的体操运动,一个个把小屁股扭来扭去,一颠一颠地,朝这边扭一下,再朝那边扭一下,把灯光向各个方向打去,这么一来,寻偶求欢的雄性萤火虫从附近经过时,无论是在地上还是在空中,肯定都能看到这盏随时都在亮着的灯。

    (法布尔《昆虫记萤火虫》)

    B

    萤火虫发光的目的,是为了求偶从而繁衍下一代,其耐光性非常强,只要存在光污染,如相机和手机的闪光灯、手电筒、车灯,萤火虫便无法发现异性,无法进行交流,甚至无法交配产卵。太过嘈杂的环境,会让萤火虫提高警觉躲在树丛中不出来,或者因受到惊吓而死亡。

    (百度百科)

    (1)蠡园萤火虫节吸引了众多游客慕名前往观赏,但不少游客的行为造成了萤火虫的大量死亡。请根据上述材料帮助公园完成《萤火虫观赏指南》中的“注意事项”。(至少写出2条)

    萤火虫观赏指南

    一、观赏时间

    (1)每年七八月份的19点到21点;

    (2)满月的日子或者雨天不适宜观赏。

    二、必备物品

    长袖衣裤、驱蚊液等

    三、注意事项

    (2)请比较A、B两段文字,说说它们的语言风格有什么不同。

五、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8、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七块红烧肉

    ①我十三岁那年的正月十三,天下着蒙蒙细雨,母亲挑着担子送我去五校读书。那是我第一次离家住校。担子一头是两床沉甸甸的被子,一头是衣物和米,还有一罐子咸菜,仅此而已。

    ②三十年前,大年正月的乡村是热闹的。一路走过好几个村庄,地上都是红鲜鲜的爆竹纸,屋里都是笑声,空中飘着酒菜的香气。因为细雨,初泛青绿的原野上,只有我和母亲两个行人。

    ③担子很重,但一路泥泞,母亲不能放下歇肩,只能以换肩的方式来放松疼痛的肩膀。

    ④“姆妈,我来挑一截。”

    ⑤“不要的,我行。”

    ⑥草色稀淡,野雨如烟。穿过枫河北端的滩涂,再过一个水村,绕着一条溪水转到对面的山梁,顺着山道走下,径直穿过西湾的田野,到枫河入江的狭长河道时,乘渡船而过,爬上河埂,便可望见五校的校舍了。后面的路途是沉默的,只有细雨洒在盖物薄膜纸上的沙沙声和胶靴拔泥而出令人疲惫的声响。我们到达河边时,已是午后一点多了。河边无船,一条粗绳子横贯河面。对面,细雨落水,野渡无人。母亲已经累了,身子随着担子一起摇晃着。

    ⑦“姆妈,让我来。”我来到母亲身边。

    ⑧“我行。”母亲不让。她大声喊:“有人吗?有人吗?”

    ⑨岸上的红砖房门开了,一个人走下来。也不用划桨,人站在船上,手抓着粗绳,把船悠到对岸。那是个穿蓑戴笠的女人。她紧紧抓着绳子,看着我们,说:“那孩子,你先上来,帮你妈接一下!”

    ⑩我走上船,晃得站不稳。母亲说:“我行。”她挑着担子走上来,船大幅度晃动起来,差点没翻。女人过,将被子在船板上,厉声说:“被子湿了还能晒,人死了就死了!”母亲嗫嚅着,没说话。

    ⑪女人不是渡船的,她是给挖沙船上的男人们做饭的。她不要钱,只是看着我们发出一连串地叹息,目送我们走进了五校。

    ⑫很快就报完名,我住进了宿舍。母亲帮我铺好被子,一边铺,一边流泪。被子湿了半边,她叮嘱我,一出太阳就抱出去晒。她跟我的同学们请求带我睡几夜,直到我晒干被子,但终于不放心,叮嘱我不要睡湿的这边。时间不早了,她也该走了。她站在走廊上,回头看着我。

    ⑬“我走了,你记得四点去换饭票啊!”

    ⑭我点点头。走廊上只有我一个人,还有几只叽叽喳喳的麻雀。

    “你一定别忘了。”她穿好了雨衣,走进细雨中。远方,山色苍茫,风斜雨细,淅淅沥沥,瑟瑟寒侵。看着母亲远去的背影,我的心里充满着少年的忧伤。

    ⑯她是在第三天赶来的。来的时候,我快上下午课了,便匆匆去食堂为她打饭。我打了半斤饭两个菜,一个炸酱,一个红烧肉,一共一块五毛五。在五校待过的同学都该知道,那个上海大厨做的炸酱和红烧肉是怎样的美味啊!

    ⑰“你一定要吃掉,我要上课了。”

    ⑱下课的时候,母亲已经走了。饭盒里,炸酱没动,十块红烧肉还剩七块,整整齐齐地挨着。酱红色的浓汁,隐隐的油光,肥厚的肉块儿。为她吃掉了三块红烧肉,我开心得流泪。那时候,我一周只有五块钱的伙食费。那是我在五校第一次吃红烧肉,也是最后一次。

    ⑲有一个黄昏,我到河堤上背课文,遇到了上次撑船的那个女子。她看着我说:“那天你妈妈回去时,胶靴里都是水。我让她坐在床上,帮她使劲儿拽,半天才拽下来。我收不住势头,一屁股坐在地上,摔得不轻。靴子拽下来,也把她的眼泪和哭声拽出来了。她是哭着走回去的。”

    ⑳她深深地看着我,又说:“你妈那天给我带了三块红烧肉,那是我吃过最好吃的红烧肉。”

    ㉑夕阳在天,河水粼粼。我沿着河堤跑起来。我不要她看见我的泪水……

    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选文第②段写大年正月乡村的热闹与我和母亲路上的孤独形成对比。

    B.选文⑲⑳两段补充交代了三块红烧肉的去向,升华了文章的主题。

    C.文章结尾“我不要她看见我的泪水”,是怕她看见后笑话我的软弱。

    D.文章以第一人称为叙述视角,用饱含深情的笔触,传达出母子情深。

    2文章第①段作者罗列担子里的东西,有何用意?请简要分析。

    3结合语境,按照要求赏析。

    (1)远方,山色苍茫,风斜雨细,淅淅沥沥,瑟瑟寒侵。(从描写角度赏析)

    (2)女人过,将被子在船板上,厉声说:“被子湿了还能晒,人死了就死了!”(请赏析加点词语)

    4文中的母亲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全文内容简要分析。

    5文章以“七块红烧肉”为题,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9、请以“我的自传”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传记是记述人物生平事迹的作品,一般由别人记叙,自述平生的叫“自传”,请按照传记的写作特点为自己写一篇小传,不少于6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45
题数 9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诗歌鉴赏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名著阅读
五、现代文阅读
六、作文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