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湛江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初三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4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4题,共 20分)
  •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张老师第一次站上讲台,面对那么多双眼睛,她不禁颔首低眉,心“怦怦”直跳。

    B.看到爷爷在客厅的椅子上正襟危坐,我赶紧收敛了笑容,低着头走进去。

    C.别看小王年轻,他分析问题却头头是道,入木三分

    D.完成工作时已经深夜,他累得筋疲力尽

  • 2、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三峡》选自《水经注校注》。作者郦道元,字善长,北魏地理学家。

    B. 《美丽的颜色》选自《居里夫人传》,体裁是传记。传记是一种常见的文学形式,主要记述人物的生平事迹,根据各种书面的、口述的回忆、调查等相关材料,加以选择性的编排、描写与说明而成。

    C. 《使至塞上》作者王维,字摩诘。唐代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D. 《记承天寺夜游》作者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文学家。他与韩愈、柳宗元、孟浩然、王安石、苏洵、苏辙、曾巩并称为“唐宋八大家”。

  • 3、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然(piān)  腐(shí)  叠(zhàng)  海枯石(làn)

    B. (ké)   零(diāo) 雾(ǎi)   坚定不(yí)

    C. 默(jiān)   追(suǒ)   盖(fù)   不可抗(jù)

    D. 裂(ɡuī) 见(kuī)   山(lù)   销声迹(nì)

  • 4、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泄气 督战 锐不可挡 摧枯拉朽

    B.酷似 经纶 如梦初醒 色彩斑谰

    C.磅礴 巅峰 抑扬顿挫 山呼海啸

    D.绯红 腼怀 引亢高歌 正襟危坐

二、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5、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相关习题。

    黄鹤楼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1用生动的语言描绘颈联所展现的画面。

    2尾联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情感?诗人又是如何表现这种“愁”情的?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6、按要求填空。

    (1)树树皆秋色,________________。(王绩《野望》)

    (2)___________________,芳草萋萋鹦鹉洲。(崔颢《黄鹤楼》)

    (3)李白在《渡荆门送别》中反衬江水平静,展现江岸辽阔,天空高远,充满浪漫主义色彩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夕日欲颓,__________________。(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5)___________________,猿则百叫无绝。(吴均《与朱元思书》)

    (6)岂不罹凝寒?______________。(刘祯《赠从弟》)

    (7)________________,行止依林阻。(曹植《梁甫行》)

    (8)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中通过一些小动物活动写出了早春美景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名著阅读 (共1题,共 5分)
  • 7、名著阅读。

    《红星照耀中国》又名《_____》,作者埃德加·斯诺在“长征”这一章写到:“我把毛泽东主席关于这一六千英里的长征的旧体诗附在这里作为尾声,他是个既能领导远征又能写诗的叛逆。”请结合《红星照耀中国》,简要概括出这首诗展现的红军精神及其涉及到的长征中的三个事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五、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8、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各题。

    奇妙的“细菌电池”

    史峰

    电池作为“可移动电源”已经成为生活中的必需品,但是传统的“化学电池”中含有各种有毒物质,数不尽的“化学电池”对环境的污染程度甚至到了让人触目惊心的地步!

    1910年英国科学家意外地将实验材料铂掉进了大肠杆菌的培养液里,结果发现在铂的一个端头产生了电压。这个发现让科学家们惊讶万分——原来细菌也可以发电!

    后来,美国科学家筛选出一种发电细菌,利用这种细菌制造出了可以在太空飞船上使用的“细菌电池”,他们想让这种细菌在分解宇航员尿液的过程中产生电能,这样既可以改善太空飞船上的卫生状况,又可以给太空飞船提供电力,可谓是一举两得。虽然这种细菌分解尿液的能力足够,但放电能力却还是不足,由此“细菌电池”的应用研究并没有取得完全成功。

    1990年,英国的科学家在糖水中添加了一些芳香类化合物作为催化剂,并不断往电池水液里充氧气,让发电细菌和它们需要分解的物质充分接触,从而大大提高了细菌产生电能的活力,“细菌电池”的电能输出量大增,完全达到了实用标准。据测算,细菌发电的转换效率达40%,这明显高于火力发电30%左右的转化效率,更是远远高于“化学电池”10%的转化效率。

    最让人兴奋的是,细菌电池是绝对“绿色电池”,它的废弃物对环境不但没有丝毫的危害,反而有益——如果把发电细菌的分解物由糖换成锯末、秸秆、落叶等废有机物,细菌电池在输电的同时,还净化了环境。

    前面的“发电细菌”都是在“分解有机物”的过程中产生电能的,用这种细菌来发电,可以获得足够实用的电量,但无法把这种电池做的太小,太小无法提供足够的“分解空间”。很明显电池的大电量与电池的小型化成为一对极端矛盾。

    不久前,美国一家“细菌电池”研究机构的科学家发现了一种“异样”的发电细菌,这种细菌不是靠分解有机物产生电能的,而是靠挤压产生电能——这种细菌的身体内含有“压电性”蛋白质。所谓“压电性”是指给予外力挤压后就能产生电能的性质,简单地说就是“一压就发电”。

    科学家把这些细菌“加工”成薄片结构,然后把薄片叠加成手机电池的模样,并为它装配一个可持久产生内缩压力的外壳,这就相当于对这些细菌聚合体施加了一个持久的压力,于是这个用细菌叠加成的电池就产生了持久的电流,其产生的电力可以点亮手机屏幕。

    这个实验结果让科学家兴奋不已,因为通过技术改进,他们很快可以制造出形态小、电力足的商用“细菌电池”。到那时。那些对环境有害的“化学电池”将被这种完全无害的绿色“细菌电池”所代替了。

    (选自《科学启蒙》2013年第1期)

    1本文说明的对象是什么?围绕着该说明对象,作者主要介绍了哪两种发电方式?

    2第④段划线句采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据测算,细菌发电的转换效率达40%,这明显高于火力发电30%左右的转化效率,更是远远高于“化学电池”10%的转化效率。

    3通过读③——⑥段,请分条概括细菌电池的优点和缺点。

    4第②段中科学家对细菌发电的发现,带给我们什么样的启发?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9、请以“留在记忆里的芬芳”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要求:1.文体不限,除诗歌外。2.表达真情实感,不得套作,抄袭;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4.不能照抄试卷中的文段。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45
题数 9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诗歌鉴赏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名著阅读
五、现代文阅读
六、作文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