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对下面两首诗理解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渔家傲
李清照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如梦令
李清照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A.《渔家傲》这首词把真实的生活感受融入梦境,气势磅礴、音调豪迈,是婉约派词宗李清照的另类作品,具有明显的豪放派风格,是李词中少见的浪漫主义名篇。
B.《如梦令》一个“试”字将不忍问却又忍不住想知道的矛盾心理刻画的淋漓尽致。“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给了诗人意外的惊喜。
C.《渔家傲》中“仿佛”三句塑造了一个态度温和、关心民众疾苦的天帝。下阙“嗟”“谩”二字生动传达出作者对日暮途远、写作遭逢瓶颈、难出惊人之句的深沉叹息。
D.《如梦令》这首小令写法别致,曲折委婉,意境层层叠进,通过视觉听觉等侧面营造暮春时节的氛围。
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现在,这条寻宝的大道上没有热闹什么可看了。
B.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
C.放学了,小亮还沉浸在欢乐之中,蹦蹦跳跳地从家中走去。
D.弯弯的一条小河缓慢地向东南流去,岸边盛开着美丽的一簇簇鲜花。
3、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交卸 举著 不辍 重峦叠嶂
B.狼藉 推祟 轩榭 油光可鉴
C.嶙峋 题跋 簌簌 春寒料峭
D.荧光 缅怀 泄气 暗然失色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随着万物互联的5G时代的到来,使我们的生活将发生巨大的改变。
B.为了提高同学们的阅读兴趣班级开展了一系列的名著阅读和主题诗歌朗诵。
C.疫情期间严格而专业的信息发布制度,第一时间有效地回应了公众关切和社会共识。
D.三坊七巷举办非遗体验活动,旨在让人们领略传统文化的魅力,增强文化自信。
5、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问题。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杜甫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1】文中画线句有什么作用?
【2】品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一句,结合诗人生平和自己的理解,揣摩诗人叹息的内容。(写出两点即可)
6、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
(1)请在下列横线上填写出古诗文名句。(任选其中6句,不得多选)
①柴门何萧条,__________。(曹植《梁甫行》)
②__________,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③__________,猎马带禽归。(王绩《野望》)
④晴川历历汉阳树,__________。(崔颢《黄鹤楼》)
⑤__________,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⑥__________,不以疾也。(郦道元《三峡》)
⑦烟笼寒水月笼沙,__________。(杜牧《泊秦淮》)
⑧__________,谁家新燕啄春泥。(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2)默写李白《渡荆门送别》的后四句。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7、名著导读。
有一次我同他一起去看一军团抗日剧团的演出,我们同其他战士一起在临时搭成的舞台前面的草地上坐下来。他似乎很欣赏那些演出,带头要求唱一个喜欢听的歌。天黑后天气开凉起来,我把棉袄裹紧。在演出途中,我突然奇怪地发现他却已脱了棉衣。这时我才看到他已把棉衣披在坐在他身旁的一个小号手身上。
(1)这段文字节选自记者斯诺的《____》,这是一部____。
(2)这段文字中的他是____(人名),选段内容反映了他____的性格特点。
8、一地尊严
(积雪草)
他是一个父亲。
他做梦也不会想到自己竟然会沦落为一个沿街乞讨、渴求怜悯的人。街还是那条街,与往夕没有什么不同,人如流水车如游龙,热闹而且繁华。
他把一张硬纸板做的广告牌立在纸箱旁边,上面写着:好心人,求你救救我的儿子,他还那么小,生命还没来得及绽放,可是他患了白血病,需要很多钱,需要好心人的帮助。
他低着头,一声不吭,不敢看街上匆匆的行人,觉得自己比别人矮一头,心“扑腾、扑腾”地狂跳,像做了坏事一般。一整天过去了。他在街角蹲得腿脚发麻。抬头看看天,满天繁星闪烁,没有一个人问津,也没有人给过他一毛钱,他拍了拍身上的尘土,提着空纸箱和硬纸板,抚着一天没有吃东西、饿得咕咕叫的肚子,仓皇离去。
第二天,他改变了策略,把他以前参加抗洪抢险荣立的二等战功奖牌带上,又拿着空纸箱和硬纸板去了那条繁华的商业街。他开始像小商贩那样大声吆喝,请帮帮我儿子。他患了白血病,需要钱移植骨髓。他一遍一遍地吆喝着,眼睛里的泪强忍着没有掉下来,直到嗓子嘶哑也不肯停下来。
渐渐地围拢过来一些人。他艰难地说:“请伸出你的手。帮我一把,我儿子需要钱治病,多少都可以。一块两块我不嫌少,谁给我捐钱。我给谁磕头。”
一个慈眉慈眼、戴着眼镜的大妈走过来说:“小伙子啊,不缺胳膊也不缺腿的,怎么不学好啊,一个大男人蹲在街上要钱。有那工夫还不如打工干活,赚点饭钱不成问题吧?干吗想歪道?人要活得堂堂正正才对得起父母,对得起自己。走吧走吧。以后别再干这种事情了,好好的。干吗诅咒自己的儿子,你缺德不缺德?”
大妈的话让他觉得像吃了辣椒一样。脸上火辣辣地发烧。自尊哗啦一下跌落到地上,但他还是解释说:“我不是咒自己的孩子,他真的病了,需要钱移植骨髓,我不是想骗大家,我说的是真的,以前我在广州打工,如果不是儿子病了,我不会回来的。”
他越解释,越引起别人的反感,一个老大爷说:“报纸上都说了。像你们这些乞丐部落的职业乞丐。年收入都多少万,拿着别人的同情心和爱心大发不义之财,你们的良心都让狗吃了?”
他的脸紫涨得比猪肝还难看,还没有来得及说什么,一个小伙子一步窜到他身边,飞起一脚把纸箱和纸板踢出去老远,嘴里嘟囔着:“拿这么大一个纸箱要钱,你还要不要脸,别以为谁他妈的是傻子!”
屈辱让这个七尺男儿的眼泪掉出来,他默默地把纸箱和硬纸板捡回来放好,然后从口袋里掏曾经荣立二等战功的奖牌和证书拿出来给大家看。他说:“我真的不是骗子,我曾经也为国家为人民做过有益的事情,看在这枚奖牌的面子上,帮帮我,不到万不得已,我是不会走这一步的。”
人群静默了一刻钟,忽然有人跳出来说:“谁知道你这枚奖牌是在哪个破烂市场淘来的,别唬我们了,快点走吧,别在这儿丢人现眼!”
是的,报纸上几乎天天有揭穿骗子骗人的把戏,人们听得多了,看得多了,心渐渐变得麻木起来,人们再也不会纯朴地轻易去相信一个人。怕吃亏,怕摔跟头,怕自己的好心换来恶报。路不拾遗、夜不闭户似乎早已成了一个久远的美丽传说。
就在他快绝望的时候,一个20多岁的女孩给他捐了10块钱,当他“扑通”一声当街跪在女孩面前,这是几天以来第一次有人伸出援助之手。他语不成句地说:“谢谢!谢谢!”
女孩说:“我相信你。”轻轻的一句话,一股暖流涌进他的心窝,那么平常,那么不起眼的一句话。让他此刻得到前所未有的安慰和底气,世上还是好人多。看来儿子有救了。
那之后不断地有人给他捐款,甚至有人给他捐几毛钱的硬币,乞讨生涯过了好多天。离那个儿子救命的天文数字还是相距甚远,好心人捐助的一点钱无疑是杯水车薪。最后他向中国红十字协会申请帮助,结果有人定向捐助了一笔钱给他,帮他的儿子做了骨髓移植手术。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我在电视上看到这则新闻的时候,眼睛忍不住湿润了,一个铁骨铮铮的硬汉,在抗洪抢险的战场上,面对随时有吞噬生命的滔天:巨浪。眉头都不皱一下,但是面对儿子,面对随时会被白血病吞噬掉的儿子,自己却无能为力,自己还配当一个父亲吗?思来想去,为了孩子的重生。不惜忍受别人的奚落、讥讽和嘲笑,不惜让自尊跌落一地,当乞丐沿街乞讨,只为儿子的生命能够得以延续。
看着那个用父亲的自尊换取了生命的孩子,天真可爱,笑容灿烂,他怎么会懂得一个做父亲的心!他的父亲一边打工赚钱,一边在做义工,回报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灾难降临的时候,除了要坚强地面对,也要相信人间有爱,人间自有真情在。
跌落一地的自尊,只为换取一个男人做父亲的尊严。(摘自《中外故事》2010年第7期)
【1】请根据提示,从文中找到“他”的相关反应,填写在横线上,并说说“他”此时的内心感受。
面对大妈的不理解,他脸上火辣辣的发烧。
面对老大爷的不信任,
面对小伙子的极度不满,
此时,面对周围人的误解和责备,“他”的心理是 、 的。
【2】第二小节划线句在文章中有何作用?
【3】不管“他”怎样解释和证明,周围的人都不愿意相信“他”,这是为什么?请说说你的理解。
【4】请解释“一地尊严”在文中的含义。
9、以“春天里”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②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③用规范的汉字书写;④不得抄袭,不得套作;⑤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