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文学常识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崔颢、李白、王维、白居易、陶弘景都是唐朝有名的诗人,《浣溪沙》《采桑子》《相见欢》《如梦令》是几首常见的词牌名。
B.《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是毛泽东主席写的一篇新闻。新闻的要素与记叙文六要素相同,都有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和故事六项。
C.近体诗是要讲格律的,它一般是指律诗和绝句,律诗分为七律和五律,绝句分为七绝和五绝,陶渊明的《<饮酒>其五》就是近体诗中的绝句。
D.下列人物是完全按照历史先后顺序排列的:孔子——孟子——司马迁——曹操——郦道元——李白——李贺——苏轼——李清照
2、选出下列说法中有误的一项( )
A.《背影》作者是朱自清,字佩弦,著有散文集《背影》《你我》等。
B.《愚公移山》是中国古代寓言故事,选自《列子·汤问》。
C.《藤野先生》作者鲁迅,代表作有小说《蚀》三部曲、《子夜》、《林家铺子》等。
D.司马迁,字子长,西汉历史学家。《史记》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原本葱郁茂盛的植物,渐渐叶黄枝老,这不免让人触目伤怀,感慨时光飞逝,一去不回。
B.喷泉旁边的那几株柏树修剪的惟妙惟肖,连树枝的数量都基本相同。
C.这幅文人画的山水图景与书法印章相得益彰,因此巧妙绝伦。
D.明代思想家王阳明说过:“人生大病,只一傲字。”这句箴言振聋发聩,全岛人民要保持一颗谦卑之心。
4、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 )
A. 苔痕(tái) 髯(rán) 老妪(yù) 壬戌(xū)
B. 篆章(zhuàn) 蕃(fán) 德馨(xīn) 男有分(fèn)
C. 淤泥(yū) 逾(yú) 幽咽(yān) 案牍(dú)
D. 俨然(yǎn) 矜(ɡuān) 决眦(zì) 修睦(mù)
5、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各题。
【甲】
题乌江亭 杜牧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上重来未可知。
【乙】
赤 壁 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1】两首诗按内容分,均属于哪一类型?请你写出甲诗所涉及的历史人物以及写出乙诗中的铜雀台是为谁建造的?
【2】两首诗分别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6、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在括号内的横线上填写相应的作者。
①挥手自兹去,______________。(李白《送友人》)
②是故学然后知不足,______________。(《虽有嘉肴》)
③______________,但余钟磬音。(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④______________,寂寞沙洲冷。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寺寓居作》)
⑤策之不以其道,______________,鸣之而不能通其意。(_______《马说》)
⑥仁人志士往往心怀天下。白居易同情底层劳动人民,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矛盾心理来表现卖炭翁的悲慘遭遇(用《卖炭翁》中的诗句回答);杜甫心忧天下,有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愿望(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的句子回答)。
⑦诗歌风格多样:有的含蓄蕴藉,如《关雎》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水鸟和鸣起兴,引出对女子的爱慕之情:有的率性豁达,如王勃竟能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突破时空阻隔,一扫离别的千古愁云。
7、关于莫扎特的话,例如说他天真、可爱、清新等等,似乎很多人懂得;但弹起来还是没有那天真、可爱、清新的味儿。这道理,我觉得是“理性认识”与“感情深入”的分别。感性认识固然是初步印象,是大概的认识;理性认识是深入一步,了解到本质。但是艺术的领会,还不能以此为限。必须再深入进去,把理性所认识的,用心灵去体会,才能使原作者的悲欢喜怒化为你自己的悲欢喜怒,使原作者每一根神经的震颤都在你的神经上引起反响。否则即使道理说了一大堆,仍然是隔了一层。一般艺术家的偏于intellectual[理智],偏于cold[冷静],就因为他们停留在理性认识的阶段上。
比如你自己,过去你未尝不知道莫扎特的特色,但你对他并没发生真正的共鸣;感之不深,自然爱之不切了;爱之不切,弹出来当然也不够味儿;而越是不够味儿,越是引不起你兴趣。如此循环下去,你对一个作家当然无从深入。
这一回可不然,你的确和莫扎特起了共鸣,你的脉搏跟他的脉搏一致了,你的心跳和他的同一节奏了;你活在他的身上,他也活在你身上;你自己与他的共同点被你找出来了,抓住了,所以你才会这样欣赏他,理解他。
【1】《傅雷家书》主要收录了傅雷夫妇写给长子_____(人名)的100多封家信,傅雷在信中屡次提到罗曼•罗兰笔下的一个人物_____(人名),这个人物的原型是贝多芬。
【2】《傅雷家书》和《朝花夕拾》中的《五猖会》均有父亲教育孩子的描写,结合具体情节说一说这两位父亲的教育方法有何不同?
8、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甲)
藤野先生(节选)
过了一星期,大约是星期六,他使助手来叫我了。到得研究室,见他坐在人骨和许多单独的头骨中间,——他其时正在研究着头骨,后来有一篇论文在本校的杂志上发表出来。
“我的讲义,你能抄下来么?”他问。
“可以抄一点。”
“拿来我看。”
我交出所抄的讲义去,他收下了,第二三天便还我,并且说,此后每一星期要送他看一回。我拿下来打开看时,很吃一惊,同时感到一种不安和感激。原来我的讲义已经从头到末,都用红笔添改过了,不但增加了许多脱漏的地方,连文法的错误,也都一一订正。这样一直继续到教完了他所担任的功课;骨学,血管学,神经学。
(乙)
回忆我的语文老师
曹文轩
我所有的老师都学养深厚,比如说我的数学老师,他的板书也特别棒。因为我们特别喜欢他的板书,所以每次在他上数学课之前,我们都不是用黑板擦,而是用湿毛巾反复地擦拭,直到把这块黑板擦得黑亮黑亮的。他讲数学课的时候,一边讲一边从右上角开始写那些公式、那些定理,等把课讲完,正好是一整面黑板的字。可惜当时没有相机,如果用相机把那个画面拍下来,今天装裱起来,挂在家里的墙上,就是一幅非常有装饰感、现代性很强的画。
那些老师各有各的品性,各有各的脾气。特别要感激的是我的语文老师,她是南京大学的高材生,是一个高高的,身体非常扁平的女人。这位女性是我心目中最高贵、最美丽的人。在以后的生活中,我千百次寻找过,但是再也没有找到过一位这样的女性。
我记得她第一次走上讲台,把两只手轻轻地悬在讲台上,她没有带粉笔,没有带备课笔记,也没有带语文教材,是空手走上来的。她望着我们,说:“同学们,什么叫‘语文’。”然后她用了两节课的时间,给我们阐释了什么叫“语文”。那期间,天开始下雨,她把脑袋转向窗外,对我们说:“同学们,你们知道吗,一年四季的雨是不一样的。”
然后她又说:“同学们,你们知道吗,一天里的雨也是不一样的,上午的雨与早晨的雨不一样,下午的雨与上午的雨也不一样,傍晚的雨与夜里的雨也不一样。”然后她又说:“同学们,你们知道吗,雨落在草丛中和落在水塘里,那个样子和发出来的声音都是不一样的。”我至今还记得,我们所有的同学都把脑袋转向了窗口,外面有一大片荷塘,千条万条银色的雨丝正纷纷飘落在那口很大很大的荷塘里。这就是我的语文老师。
大概一个星期之后,她走上讲台,那是一节作文课。她说了一句话:“同学们,你们知道吗,我们班上作文写得最不好的同学是曹文轩。”在此之前,我的历任语文老师都说作文写得最好的同学是曹文轩。这个反差太大了!对我来讲,这个打击是巨大的,我根本无法接受她的判断,所以我当着她的面就把作文本撕了,扔在了地上,一头冲出教室,来到了离教室不远处的一条大河边。我至今还记得,我坐在大河边上,望着那条河,把地上的石子、瓦片一块一块狠狠地砸到水面上,一边砸,嘴里一边骂:“丑八怪!”
晚上,我回到学校,来到了她的宿舍门口,我记得自己不是轻轻地把她的门敲开,而几乎是用脚把她的门踢开的。她拉开了门,站在门口,微笑地看着我,说:“你请进来坐一会儿。”然后我就进了她的卧室,看到了她不知道从哪里搞来的我的六本作文本。她把这六本作文本一本一本地排列在她的桌子上,然后说:“你过来看看,我们先不说内容,就看这些字,前几本的那些作文,字非常稚拙,但是能看出你非常认真。你再看看最后一本作文,你的字已经张扬到什么程度了,你已经浮躁到什么程度了?”
她又说:“在这六本作文里,都有一篇作文是写春天的,你在第一本里写春天的时候是非常诚实的,是非常朴素的对春天的描写,但是后来你慢慢地控制不住自己了,你有必要用那么多形容词吗?你的作文写得越来越臃肿,越来越夸张。当那些老师都说你有才气的时候,你就已经不知道自己是谁了。”她说:“才气,有时候是害人的。”
我记得那一天离开她的宿舍,走进校园,月亮特别好。清澈的月光铺在校园里头。那个夜晚是值得我一生铭记的。没有那个夜晚,就没有我以后漫长的人生道路。这就是我的语文老师。
我要说语文和语文老师,对一个学生的成长是至关重要的。我这里无意贬低其他学科的老师对学生的作用,我只是说语文和语文老师是无可替代的。语文老师永远是一所学校的品质构建者和体现者。我无法想象一所学校没有语文和语文老师,我也无法想象这个世界上没有语文和语文老师。
我们应当对语文老师充满敬意。全世界都应当如此!
(选自《读者》2016年第23期,有删改)
【1】【1】文中曹文轩深情回忆了自己的老师,其中写语文老师的有哪几件事?
【2】【2】精读乙文中你认为重要的语段,结合相关内容,说说“我的语文老师”是一个怎样的人?
【3】【3】联系甲乙两文内容,回答括号里的问题。
(1)我记得自己不是轻轻地把她的门敲开,而几乎是用脚把她的门踢开的。(这里为什么强调门是被“踢”开的?)
(2)原来我的讲义已经从头到末,都用红笔添改过了,不但增加了许多脱漏的地方,连文法的错误,也都一一订正。这样一直继续到教完了他所担任的功课;骨学,血管学,神经学。(把句子中加点的词删去,再与原句比较,说说两者的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
【4】【4】甲文中鲁迅最终告别藤野先生,弃医从文;乙文中曹文轩成了当代著名作家,你认为《藤野先生》和《回忆我的语文老师》两文中作者对老师的情感是否相同?请说说你的观点和理由。
【5】【5】结合上文及下面的文字,请品析出语文老师对曹文轩文学创作的影响。
这里的气味,倒是很好闻的。万顷芦苇,且又是在夏季青森森一片时,空气里满是清香。芦苇丛中还有一种不知名的香草,一缕一缕地掺杂在芦叶的清香里,使杜小康不时地去用劲嗅着。
(曹文轩《孤独之旅》)
9、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写作。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青年人正处于学习的黄金时期,应该把学习作为首要任务,作为一种责任、一种精神追求、一种生活方式,树立梦想从学习开始、事业靠本领成就的观念,让勤奋学习成为青春远航的动力,让增长本领成为青春搏击的能量。”
2014年9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同北京师范大学师生代表座谈时深情地说:“学生时代是人一生最美好的时光,长身体、长知识、长才干,每天都有新收获,每天都有新期待。我希望在座的同学们,也希望全国2.6亿在校学生,珍惜学习时光,多学知识,多学道理,多学本领,热爱劳动,身心健康,茁壮成长。”
班里的小语同学经常说读书没用,厌学情绪很严重,上课经常睡觉或不来上课。请你从“学习与梦想”的角度,以小文的身份给他写一封信,劝勉他努力学习,勇于追梦。
要求:(1)按要求写作;(2)题目自拟;(3)不少于500字;(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和校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