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东方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初一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4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4题,共 20分)
  • 1、下面的句子没有运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 这三种感情就像飓风一样,在深深的苦海上,肆意地把我吹来吹去,吹到濒临绝望的边缘。

    B. 树苗在风中颤栗,就像一个哭泣的孩子。

    C. 我想象过树的绿色冠盖和褐色树干。

    D. 而且我这样大年纪的人,难道还不能料理自己么?

     

  •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仲裁 酷似 锐不可当 屏息连声

    B.浩瀚 娴熟 白手起家 如梦初醒

    C.咆哮 紧绷 一丝不苟 眼花瞭乱

    D.新秀 由衷 从容不迫 殚精碣虑

  • 3、下列句子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当年他是何等的目空一切,想不到今日竟落得如此下场,真可谓“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呀!

    B.我国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动物交易后,线下线上非法野生动物交易曾一度戛然而止

    C.这幅画原已破损,经过郑师傅修补,简直是天衣无缝,一点痕迹都看不出来。

    D.这次的演出汇聚了众多杰出的艺人,精彩程度令人叹为观止

  • 4、下列对《红星照耀中国》概括和理解有误的两项是( )( )

    A.徐海东出生在汉口的黄陂县,他家世世代代做窑工,是无产阶级。1927年4月,国民党右派发动政变,徐海东将窑厂的大部分工人和一些当地农民组织起来,成立了湖北省第一支工农红军,这批人后来成为了红四方面军的核心力量。

    B.在彭德怀还小的时候,他的祖母认为他们都是她的奴仆。因为有一次彭德怀踢掉了他的鸦片烟盘,祖母说他是不孝子孙,要溺死他。所以后来彭德怀在外面加官进爵成为一名军官的时候,再也没去看望过她。

    C.红军战士的生活,简单充实而又忙碌。他们的住所和伙食极其简单。在不打仗的时候,他们有严格的作息时间规律,而且在各项运动方面都有激烈的比拼,他们还研究军事战术、学习、认字,不断发明各种新游戏等等。

    D.红军的许多“短促突击”都是以少对多,这种奇袭要想成功,必须做到出其不意、迅捷、无畏、坚决、计划完备,选择敌军最容易受打击,最致命的环节,这个经验每个游击队都能做到。

    E.李德在作战方法和中国地形方面的丰富经验,使他成为西方国家里最有资格的中国军事权威之一,他经受住了长征的艰难险阻,勇气可嘉,是全世界“理想主义革命者”努力追求的目标。

二、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5、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野望

    王绩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1】诗歌首联点明“野望”的时间是_______,“徙倚”写出作者 _________的心情。

    【2】用自己的语言描绘颔联所描绘的景象。

    【3】尾联“采薇”的典故常用来比喻什么?结合全诗内容,说说作者借此典故想表达怎样的情感。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6、山水无言,社长小相想要带我们去体会自然界的万千美好。

    跟随①_____(填作者),我们在《桃花源记》中感受了“②_____,落英缤纷”的自然之美;在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我们领略了洞庭湖“③_____,④_____”的雄伟气势;在《关雎》中,我们见证了河边“⑤_____,君子好逑”的美好爱情;在《蒹葭》中,我们体会了追求伊人“溯洄从之,道阻且跻。⑥_____,⑦_____”的道路之难。在王勃《⑧_____》中,我们理解了那份“⑨_____,⑩_____”不以山水为远的真挚情谊。

四、名著阅读 (共1题,共 5分)
  • 7、阅读下列文段,回答问题。

    话说当时薛霸双手举起棍来,望A脑袋上便劈下来。

    说时迟,那时快,薛霸的棍恰举起来,只见松树背后,雷鸣也似一声,那条铁禅杖飞将来,把这水火棍一隔,丢去九霄云外,跳出一个胖大和尚来,喝道:“洒家在林子里听你多时了!”

    两个公人看那和尚时,穿一领皂布直裰,挎一口戒刀,提着禅杖,轮起来打两个公人。A方才闪开眼看时,认得是B。A连忙叫道:“师兄!不可下手!我有话说!”B听得,收住禅杖。两个公人呆了半晌,动弹不得。A道:“非干他两个事,尽是高太尉使陆虞侯分付他两个公人,要害我性命。他两个怎不依他?你若打杀他两个,也是冤屈!”

    (1)这段文字描绘的故事内容可以概括为①_________,节选自《②______》,作者是③_______

    (2)人物A和B都是深受读者喜爱的形象,请任选其中一位,结合原著其他相关情节,分析人物形象。

五、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8、光头胡哥

    陆宗成

    ①光头胡哥走进教室时,我们的眼睛亮了——确切地说,是被他颈上那颗亮晃晃的硕大的灯泡照亮的;我们的嘴张着——仿佛里面塞进了一个小灯泡。“我叫胡建伟,华东师大毕业,教语文,任咱班班主任,上课同学们叫我老师,下课可叫我胡哥。”胡老师一张口声如洪钟,论调更是惊世骇俗。上课叫老师,下课叫胡哥?我们的眼睛更亮了,我们的嘴更圆了。有的女生尖叫起来,有的男生鼓起掌来。

    ②我们这个班,声名显赫,不是因为成绩好,而是因为纪律差,盛产活跃分子。这当然不是我们的错,要怪也只能怪学校,搞什么实验班,搞什么三六九等归类,这不是明摆着排挤差生,伤差生的自尊吗?三个差生一台戏,难道你还指望我们头悬梁锥刺股为母校争光吗?没门。

    ③现在上课,胡哥说。我们吃了一惊:怎么不约法三章?怎么不演讲自己的苦难史或辉煌史?转身,挽袖,板书:“《诗经》三首。”几个遒劲有力、龙飞风舞的粉笔字雄赳赳地在黑板上,牢牢地住了我们的目光。我鬼使神差般放下了高高跷着的二郎腿——这个胡哥看来有两下子。

    ④“诗经,穿越中国西周到春秋时期长达500年的岁月风尘,在历史的长河中缓缓流淌,三百故事,三百心情,在风起处高唱与低吟,大雅与小雅前呼后应,三颂声声由远及近,由近及远。沟过时光的细沙,涤尽尘埃,穿过蒹葭,袅袅娜娜地走来。诗经中的女子,或明眸善昧,或娴静柔美,或大胆执着,或活泼顽皮……”古老的诗经,美丽的诗经,在胡哥抑扬顿挫的语言中复活了。什么叫如沐春风,什么叫五体投地,什么叫心向往之,我想,我们听课的感觉就是吧。这个胡哥,真牛。他的课,我们认了。

    ⑤班上体育特长生很多,有时候教室免不了成为练兵的场所,墙壁上免不了落些球印。一次,上语文课,胡哥指着一个球印说,有些同学是不是想通过它来证明自己的球技或者精力呢?这节课我们到操场练练,打球的人,回来写篇《打球记》;看球的人,回来写篇《观球记》。大家异口同声:好,好。体育委员站起来说,那你给我们当裁判吧。胡哥说,不,我上。

    ⑥胡哥夹在众多高大的队员间,一点儿也不起眼,但是他前盘后带,左冲右突,既像灵活的猴子,又像勇猛的豹子,很快成为观众注目的焦点。他恰到好处的传球以及精准的投球,不时激起阵阵掌声。毫无疑问,他成了场上叱咤风云,力挽狂澜的人物。从此,班上再没有出现过玩球的现象,墙上的球印也销声匿迹了。那些体育生一有空就跑到操场去练球,他们羞愧得很——堂堂体育生的风头竟被一个文弱书生抢走了,这实在不是什么光彩的事。

    ⑦有一位同学在学校阅览室的一本杂志上偶然看到一篇署名胡建伟的文章,马上将杂志借出,兴冲冲跑去问胡哥,这篇文章是你写的吗?胡哥云淡风轻,是的,豆腐块文章,没有任何分量的。那位同学把那篇文章复印下来,贴在班里的学习园地上。大家见了,啧啧称奇,此后,大家就多了份心眼,一旦在报刊上发现胡哥的文章,就照倒复印,一一贴在学习园地上。一学期下来竟满了。

    ⑧胡哥上作文课,从不讲怎样开头,怎样结尾,怎样呼应,怎样遣词造句,他只讲感受——阅读美文的感受,自己创作的感受。有时候,他什么都不讲,他只是抱来自己多年珍藏的报刊,叫同学们挑着看,然后要求大家天马行空地写一篇读后感。怪了,平时我们这些听讲评就打瞌睡,写作文就头疼的,一到他的作文课居然觉得有话可写了——有时甚至还有不吐不快的感觉。两个学期下来,我们居然无可救药地爱上了写作,学习园地上也不再是胡哥一统天下,我们也攻占了一些阵脚。胡哥看在眼里喜在心上,有时突然摇头晃脑地来一句:孺子可教乎?孺子可教也!

    ⑨说真的,我们好像找回了点自信和班级荣誉感。谁再说我们破罐子破掉,谁再说我们班是差班、烂班,我们肯定会跟他急,胡哥也会跟他急。胡哥的口头禅是:挺起胸膛做人,俯下身子做事。他的宣言是:我的班里没有一个差生。

    ⑩确实我们没有给胡哥丢脸。我们班连续四个学期被评为“先进班级”。高考时,我们班58人中有42人考上了大学,其中语文平均分全州第一。这对一个县级中学的慢班来说,不能不说是奇迹。而这奇迹不是用干瘪的说教而是用独特的魅力缔造的。

    【1】对于文中第②段理解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交代了这个班“声名显赫”的缘由,突出了“我们”桀骜不驯的特点。

    B.引出下文,深化了主题,表达了“我们”对学校分实验班的强烈不满。

    C.本段是插叙,插入了一段与主要情节相关的内容,帮助展开故事情节。

    D.本段能够使情节更加生动,同时也为后文写“我们”的转变做了铺垫。

    【2】对文中记叙的班主任光头胡哥所做的令我们佩服、让我们改变的事,错误的一项是(     

    A.第一次上课简单自我介绍后声情并茂讲解《诗经》,令“我们”刮目相看。

    B.与“我们”一起打球所向披靡,从此在班上玩球现象和墙上球印销声匿迹。

    C.在杂志上发表文章和独特的引导写作的方式,激发了“我们”的写作兴趣。

    D.走进教室,用亮晃晃的硕大的灯泡让“我们”的眼睛更亮了,嘴巴更圆了。

    【3】品析文中画线句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几个遒劲有力、龙飞凤舞的粉笔字雄赳赳地在黑板上,牢牢地住了我们的目光。

    【4】对于胡哥的“挺起胸堂做人,俯下身子做事”这句口头禅,你是怎样理解的?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9、文题:有你真好

    要求: 1.选择你最擅长的文体,结合你最熟悉的生活,抒发你最真挚的情感。2.认真书写,力求公正、美观;3.文章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4.字数不少于6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45
题数 9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诗歌鉴赏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名著阅读
五、现代文阅读
六、作文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