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空乏其身(穷困缺乏) 不知其旨也(主旨)
B. 比后壮(及,等到) 征于色(征验,表现)
C. 其声清越(清澈高扬) 教然后知困((受到)阻碍,不通)
D. 人恒过(常常) 曾益其所不能(增加)
2、下列选项中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报告谴责了没有目标的狂轰滥炸,指出这是一种潜在的战争罪,并就以色列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摧枯拉朽似的批判。
B. 几人立时意识到了不对,停止了戏耍,均屏气敛声地注视着远处沙漠边缘,似乎有什么大事要发生一样。
C. 语文课上,苗艺恩同学抑扬顿挫地朗读了一篇散文,赢得了同学们的阵阵掌声。
D. 廖先生把我请在一把上位的太师椅上坐下,正襟危坐地坐下和我对话起来。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这种粗制滥造的武侠小说,是不能吸引读者的。
B. 对于自己的坏毛病,他总是不以为然,显出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
C. 教育部门和各级学校立下海誓山盟,严打网络现象,还青少年一个清朗的网络空间。
D. 在老师长吁短叹的描述下,孩子们都对城里的生活充满了向往。
4、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
A. 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是明代风俗画作品中最具代表性的一幅。
B. 茅以昇,字唐臣,江苏镇江人,桥梁专家、教育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C. 法布尔,法国著名昆虫学家、文学家,被世人称为“昆虫界的荷马”“昆虫界的维吉尔”。
D. 叶圣陶,原名叶绍钧,字圣陶,作家、教育家。代表作品有《倪焕之》《夜》《多收了三五斗》等。
5、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1】下面对诗词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蒹葭》选自《诗经·秦风》,“风”是各地方的民歌民谣,这首诗就是一首秦地的民歌。
B.全诗共三章,每章八句,开头两句皆以秋景起兴,描绘出一幅芦苇连天、露重霜浓的清秋凄美图景。
C.“伊人”在水一方,主人公隔河企望,追寻“伊人”;怎奈道阻且长,追寻无果,只余伊人独立秋霜,情深意长。
D.《蒹葭》采取重章叠句的形式,反复咏叹,步步深化,抒发主人公的企慕之情和追寻而不得的惆怅。
【2】“蒹葭苍苍,白露为霜”“蒹葭萋萋,白露未晞”“蒹葭采采,白露未已”在诗中有什么作用?
6、古诗词名句填写。
(1)______________,芳草萋萋鹦鹉洲。(崔颢《黄鹤楼》)
(2)______________,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3)月下飞天镜,______________。(李白《渡荆门送别》)
(4)《钱塘湖春行》中从动物的变化写早春景象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王绩在《野望》中引用典故,表现诗人身处乱世,前途无望,孤独抑郁心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文学常识和名著阅读。
(1)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
A.《海燕》被誉为“战斗的革命诗歌”,是高尔基自传体三部曲中的一篇。在俄文里,“海燕”含有“暴风雨的预言者”之意。
B.我们学过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藤野先生》和《雪》都出自鲁迅的《朝花夕拾》。
C.《雷电颂》是巴金创作的历史剧,节选自《屈原》。他的主要作品还有长篇小说《灭亡》、诗《凤凰涅槃》等。
D.季羡林的《我的童年》和牛汉《我的第一本书》都反映了作者孩提时代的一段心路历程,反映了物质匮乏时代对孩子成长和人们精神生活的影响。
(2)名著填空。
①凡尔纳的小说《海底两万里》作品中人物寥寥,其中有温文尔雅、享有绝对权威的 ,知识渊博、正义善良的 ,野性十足、性格火爆的尼德兰,还有生性沉稳、精于分类理论的 。
②《名人传》中你最欣赏的是哪一位伟人?请写出你欣赏他的理由。
8、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安塞听鼓声
①何其雄壮威风哉!走进节日的安塞,走进世界上最厚实的黄土地,便走进了鼓声的欢快与激烈。
②世界上哪有如此豪放热烈的鼓声——气势磅礴,刚劲奔放,令闻鼓者热血沸腾,手舞足蹈。恨不能有千万只耳朵,听鼓点的激情;恨不能长千万双眼睛,看鼓槌的狂热。在腾腾沓沓的鼓声中,山峦开始扭动身姿,树木开始舒展筋骨,河水开始倒流,天空开始旋转。
③静谧。平日里,黄土地就像一幅贴在窗口的窗花,恬静得不发一丁点的声息。一朵山丹丹花儿在背坡上,静静悄悄开了,又悄悄静静谢了;一只羊儿默默地啃着无言的地皮,犄角上升起了太阳,又落下了月亮。静谧的山线,静谧的草木,静谧的窑洞……
④但在节日里,当一杆丈余长的铜唢呐闪亮地举向天穹,高亢地轰鸣时,一切顿时变了。
⑤一声山崩地裂的吼声,八百个拢羊肚肚手巾,身着羊皮大褂,腰系红绸,腿扎绑带,英姿勃勃的汉子在雄壮的鼓声中,潮水一样涌出。打、踢、跨、跺、虎虎生威;收、放、弛、张,刚柔并济。鼓人合一,人随鼓舞;人鼓一体,鼓随人欢。鼓声急促,人似骏马奔腾;鼓声沉缓,人若雁落平沙。节奏清凉时,好像游鱼戏水,鼓手是那样的潇洒自如;节奏浑沉时,仿佛风卷落叶,鼓声是如此的刚劲激昂。过裆鼓阳刚雄劲,若鹰击长空;缠腰鼓优美大方,若燕语绕梁;下岔鼓豪迈粗犷,若平地滚雷;飞燕鼓气贯长虹,若鱼跃龙门……这气吞山河的安塞腰鼓,这八百剽悍的陕北汉子,让我们体验“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士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的英雄气概。
⑥在黄土高坡上,场地的限制,打腰鼓的汉子只有百八十人。鼓声野野的,在空阔的高原上荡来荡去,声传百里,这自然是另一番情趣的了。鼓声时而飞瀑跌谷,震人心魄;时而鸟鸣林间,悦耳动听;时而雾锁荒山,无声有声;时而“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时而“弄潮儿向涛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十字步、劳动步、平侧蹬、双腿蹬,鼓点清脆,好似金鸡三点头;单过街、双过街、正八字,倒八字,鼓声密集,恰如骤雨扫屋檐——这野野的鼓声,让我们领略“尘埃遮高山,甲兵怒冲天”的征伐场面。
⑦鼓声凝时,若雪落高原,若古道幽情,使听者如痴如醉。
⑧鼓手动时,似惊蛇飞舞,似午夜狂欢,令观者激情满怀。
⑨鼓声让人忘记烦恼与不幸。在安塞我曾听说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位因失恋而准备寻短见的姑娘,是村里闹社火的鼓声,点燃了她本已冷却的青春,她毅然擦去最后的泪水,走出心灵的阴影,在鼓声的激励下,她最终成为一名颇有名气的企业家。“鼓手有股能劲,挥槌有股狠劲,腾跳有股虎劲,听了给人鼓劲。”果真有应验啊!
⑩鼓声让人回味无穷。在安塞这块贫瘠而富有的黄土地上,鼓声更像是农人们的一种思念和向往。日常生活中的苦累,他们一肚子都装了,不跟天计较,不跟地计较,一家一户和睦相处,人与人之间更多的是理解和关爱,这便是鼓声给予的力量……
【1】文章从哪些方面来描写鼓声的?
【2】请简要说说第⑨段运用了什么记叙顺序,有何作用?
【3】本文通过写安塞腰鼓充满斗志和野性令人为之动容,让人激情澎湃、无法言喻等内容,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9、阅读下面材料,以“记住自己 的时候”为题,写一篇文章。
儿子在学校运动会上摔了一跤,脸擦破了皮,鼻子上也有伤痕。回到家后,母亲立刻给他照了几张相。儿子很诧异,问:“妈妈,我现在这么难看,你为什么给我照相?”母亲答道:“你现在的样子虽然不好看,但很真实,拍摄下来可以帮助你记住受伤这件事,这会让你明白,不是一切都那么美好,不是什么都顺利。”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可以记叙经历、抒发感情、发表见解等;②字迹工整,书写材料规范,字数600-800字;③文中请不要出现真实的姓名、校名;④文中不得抄袭本试卷中的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