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面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喧嚣(xiāo) 遏制(jié) 振聋发聩(ɡuì)
B.禁锢(ɡù) 丘壑(hè) 殚精竭虑(dān)
C.遒劲(jìn) 俯瞰(kàn) 屏息敛声(pínɡ)
D.佃农(diàn) 濒临(pín) 深恶痛疾(è)
2、下列选项中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新闻稿通常包括标题、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五部分。其中背景和结语是必要部分。
B.孟子是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孟子》属语录体散文集,是孟子的言论汇编,由孟子及其弟子共同编写完成,倡导“以仁为本”。
C.律诗是古体诗的一种,每句五个字或七个字。简称“五律”或“七律”。通常的律诗规定每首八句,每两成一联,习惯上称第一联为首联,第二联为颔联。第三联为颈联,第四联为尾联。
D.“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孕育出米的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这句话的主干是“邓稼先是传统文化孕育出来的儿子。”
3、下列文学常识叙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消息的正文一般包括标题、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五个部分。
B. 鲁迅是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藤野先生》一文出自他的散文诗集《野草》。
C. 居里夫人是法国物理学家、化学家,原籍波兰,《美丽的颜色》节选自《居里夫人传》。
D. 《红星照耀中国》是英国作家埃德加﹒斯诺根据采访和考察而写成的一本反映中国革命精神的书。
4、下列各项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为了救活这家濒临倒闭的工厂,新上任的厂领导积极开展市场调查,狠抓产品质量和 开发,真可谓处心积虑。
B. 运动会上,为了班级的荣誉,每位同学都积极参与,尽了一点绵薄之力。
C. 有的领导抓住无关主旨的一两句话大加发挥,滔滔不绝,给人的感觉是小题大做。
D. 正如演出前预料的那样,陈萌将歌曲《成都》演绎得荡气回肠,这让导演喜出望外。
5、阅读杜甫的《春望》,完成下面小题。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下列各项中对本首诗歌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首联写望中所见,国都在沦陷后已变得残破不堪,然而山河依旧是原来的样子;春天降临长安城,然而眼前却是乱草丛生。虽是写景,却也痛切地表达了诗人念家悲己的感情。
B.颔联以“感时”一语承上,以“恨别”一语启下,章法分明。表达了诗人感时伤世的感情。
C.颈联中的“三月”表明丧乱之久,“抵万金”形容家书珍贵,表达了诗人对妻儿的强烈思念。
D.全诗所写意象甚多,从“远景”的山河城郭,到“中景”的荒草残木。再到“近景”的春花飞鸟。一直到“自身”的白发,步步推进,“镜头”越来越小,将宏大的家国之悲,渐渐渗透凝缩在诗人自己身上。
【2】诗歌尾联刻画了诗人怎样的形象?
6、默写古诗文。
(1)东风不与周郎便,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星河欲转千帆舞。
(3)要让心灵进入幽僻旷远之境,其实不必避开喧嚣、归隐山林,这正如《饮酒》(其五)中所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晏殊的《浣溪沙》蕴含无法阻止美好事物逝去的淡淡哀愁,但仍然有美好事物再现的哲理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春望》中采用移情手法生动地表现杜甫忧国伤时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回答问题。
我到后不久,就见到了A,他是个面容瘦削,看上去很像林肯的人物,个子高出一般的中国人,背有些驼,一头浓密的黑发留得很长,双眼炯炯有神,鼻梁很高,颧骨突出。我在一刹那间所得的印象,是一个非常精明的知识分子的面孔,可是在好几天里面,我总没有证实这一点的机会。
(1)语段节选自《红星照耀中国》,文中的A是 (人名)。
(2)在作者笔下,A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8、①在香港飘扬了150多年的英国米字旗最后一次在这里降落后,接载查尔斯王子和离任总督彭定康回国的英国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驶离维多利亚港湾——这是英国撤离香港的最后时刻。
②英国的告别仪式是30日下午在港岛半山上的港督府拉开序幕的。在蒙蒙细雨中,末任港督告别了这个曾居住25任港督的庭院。
③4时30分,面色凝重的彭定康注视着港督旗帜在“日落余音”的号角声中降下旗杆。根据传统,每一位港督离任时,都举行降旗仪式。但这一次不同:永远都不会有另一面港督旗帜从这里升起。4时40分,代表英国女王统治了香港5年的彭定康登上带有皇家标记的黑色“劳斯莱斯”,最后一次离开了港督府。
④掩映在绿树丛中的港督府于1885年建成,在以后的近一个半世纪中,包括彭定康在内的许多港督曾对其进行大规模改建、扩建和装修。随着末代港督的离去,这座古典风格的白色建筑成为历史陈迹。
⑤晚6时15分,象征英国管制结束的告别仪式在距离驻港英军总部不远的添马舰东面举行。停泊在港湾里的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和临近大厦上悬挂的巨幅紫荆花图案,恰好构成这个“日落仪式”的背景。
⑥此时,雨越下越大。查尔斯王子在雨中宣读英国女王赠言说,“英国国旗就要降下,中国国旗将飘扬在香港上空。150多年的英国管制即将告终。”
⑦7时45分,广场上灯光渐暗,开始了当天港岛上的第二次降旗仪式。156年前,是一个叫爱德华·贝尔彻的英国舰长带领士兵占领了港岛,在这里升起了英国国旗;今天,另一名英国海军士兵在“威尔士亲王”军营旁的这个地方降下了米字旗。
⑧当然,最为世人瞩目的是子夜时分,中英香港交接仪式上的易帜。在1997年6月30日的最后一分钟,米字旗在香港最后一次降下,英国对香港长达一个半世纪的殖民统治宣告终结。
⑨在新的一天来临的第一分钟,五星红旗伴着《义勇军进行曲》冉冉升起,中国从此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与此同时,五星红旗在英军添马舰营区升起。两分钟前,“威尔士亲王”军营移交给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军开始接管香港防务。
⑩0点40分,刚刚参加了交接仪式的查尔斯王子和第28任港督彭定康登上“不列颠尼亚”号的甲板。在英国军舰“漆咸”号及悬挂中国国旗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的香港水警汽艇护卫下,将于1997年年底退役的“不列颠尼亚”号很快消失在南海的夜幕中。
⑪从1841年1月26日英国远征军第一次将米字旗插上港岛,至1997年7月1日五星红旗在香港升起,一共过去了一百五十六年五个月零四天,大英帝国从海上来,又从海上去。
【1】在阅读完这篇新闻稿后,你了解到英方撤离香港的过程分为哪几个环节?
【2】这篇新闻稿的主要内容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⑩段中加点的“很快”一词删掉好不好,为什么?
【4】“从1841年1月26日英国远征军第一次将米字旗插上港岛,至1997年7月1日五星红旗在香港升起,一共过去了一百五十六年五个月零四天。”这句话中为什么把时间具体到“零四天”?
9、请以“那个风起的早晨”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你可以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写你最熟悉的内容,表达你的真情实感;②不少于650字(如写诗歌,不少于20行);③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校名、姓名,如需要可用“××”代替,否则扣分。④不得抄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