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背影》作者朱自清,著名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这是一篇纪实散文,采用双线结构法。
B.律诗是近体诗的一种,每句五个字或七个字,简称“五律”或“七律”。通常每首八句,每两句成一联,共四联,习惯上称为首联、颔联、颈联、尾联。此外,也有十句以上的律诗,称“排律”或“长律”。
C.《白杨礼赞》作者茅盾,文章采用象征手法来写,“礼赞”是崇高赞美的意思。
D.《记承天寺夜游》是苏轼贬官黄州期间写的。文章以“月光”为线索,依据作者的行踪,以诗的笔触描绘了夏夜月光图,创设了一种清冷皎洁的意境,表现了作者旷达的心境。
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
A. 撮(cuō)豆 撺掇(cuān duo) 潺(chán)潺 欺侮(wǔ) 戛(jiá)然而止
B. 羊肚(dǔ)儿 糜(mí)子 脑畔(pàn) 眼眶(kuāng) 石青糁(sǎn)之
C. 瞳(tóng)仁 幽悄(qiāo) 连翘(qiáo) 褶(zhě)皱 君子好(hào)逑
D. 缄(jiān)默 半蹼鹬(yù) 龟(guī)裂 器皿(mǐn) 犬牙差(cī)互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近几年来,中小学生书写水平下降的问题,已经广泛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
B. 在经典诵读比赛的舞台上,动情的朗诵和变幻的舞台背景让人眼花缭乱。
C. 苏老师耐心地指出并纠正了我课堂作业中存在的问题,让我受益匪浅。
D. 在阅读文学名著的过程中,常常能使我们明白做人的道理,感悟人生的真谛。
4、下列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杏树开花了,蜜蜂和蝴蝶飞来飞去,让我眼花缭乱。
B.他小小年纪就懂得人情世故,真令人震惊。
C.舆论的力量就像排山倒海一般,令人无法抵挡。
D.不法分子利用微博、微信等平台实施诈骗,手段不断翻新,令人叹为观止,防不胜防。
5、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游山西村
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半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萧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1】对诗的内容判断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A.这是一首记游抒情诗。首联渲染出丰收之年农村一片宁静、欢悦的气象。
B.颔联写了山间水畔的景色,写景中蕴含哲理。不仅反映了诗人对前途所抱希望,也道出了世间事物消长变化的哲理。
C.颈联由自然入人事,描摹了南宋初年的农村风俗画卷,表达了作者对农民贫困生活的同情。
D.通过尾联的描述,一个热爱家乡、与农民亲密无间的诗人形象跃然纸上。
【2】对这首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诗紧扣“游”字,按时间推移展开叙述,记叙了当地风俗以及得到山西村主人的盛情款待。
B.三、四两句流传最广,写了村庄周围的景色。山西村山环水绕,柳暗花明,一派花团簇拥的景象。
C.这首诗结尾与开头呼应,陶醉于在山野风光和农村的人情里,表现了对田园生活的喜爱和恋恋不舍的情感。
D.这首诗描写了山西村古朴的民风,表达了诗人的向往之情。也表现了作者罢官闲居在家,心灰意冷,借助陶醉于山西村人情美、风物美、民俗美中,发泄心中的不满之情。
【3】“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后被用来形容已陷入绝境,忽又出现转机,已作为富有生活哲理的成语使用。下列诗句与本句表达一致的一项是
A.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登鹳雀楼》)
B.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柳宗元《江雪》)
C.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D.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已亥杂诗》)
6、通过活动,同桌写了如下心得,请帮他填空:诗文中蕴含至善的道理。值得我们学习积累、理解探究,正如《虽有嘉肴》所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知其善也。”
7、阅读以下摘自《红星照耀中国》的三则材料,回答问题。( )
材料一:我记得上海的工厂,小小的男女童工一天坐在那里或站在那里要干十二三个小时的活,下了班筋疲力尽地就躺倒在他们的机器下面铺着脏被子的床上睡着了。
材料二:他们说,他们每天洗手、洗脸三次,可他们总是脏,经常流着鼻涕,他们常常用袖子揩,露着牙齿笑。虽然这样,但世界是他们的:他们吃得饱,每人有一条毯子……
材料三:我从来没有在中国儿童中间看到过这样高度的个人自尊……我深入苏区以后,我就会在这些脸颊红彤彤的“红小鬼”身上发现一种令人惊异的生气勃勃的精神。
(1)材料中的“红小鬼”在红军中正式称呼是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你发现他们成为“红小鬼”后有了哪些变化?
8、雨果对英法联军的行径是什么态度?表达他怎样的感情?
9、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茉莉、白兰、米兰等花并不艳丽,但它们香气袭人;牡丹、君子兰、郁金香等花并不是很香,但它们自带华贵、奇异;玫瑰花浑身是刺,但它美艳动人,又不失清香……
以上文字给了你什么联想和感悟,请以“这就是我”为标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自定立意;自选文体;不少于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