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出下列表述中不正确的一项( )
A.律诗是近体诗的一种,要求诗句字数整齐划一,每首八句,每两句一联。一般说来,律诗二、三两联(颔联、颈联)应是对仗句。
B.夸张在文学作品尤其是诗歌中常见,如李白的诗句“黄河之水天上来”“白发三千丈”等。有些成语也带有夸张的手法,如“惊天动地”“气吞山河”。
C.新闻特写兼有新闻和文学的特点,以形象化的描写作为主要表现手段。但由于其强调新闻性、时效性和真实性,所以新闻特写也就等同于消息。
D.“它义无反顾地融入大地的虚怀,等待中的一场野火。”句子的主语是“它”谓语是“融入”和“等待”。
2、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回顾那些伟大的科学家、思想家、文学家、艺术家等数不清的杰出人物,他们终其—生,孜孜以求,将自己最重要的精神力量,都凝聚在自己的作品中,为人类的精神史建造了一座又一座辉煌的宫殿。
②凡是走进这宫殿,一件件认真观赏这精神产品的人,必然会被这光辉所映照,会在这光辉中获得光明与力量。
③读优秀的书,能使我们的精神变得广阔、深遂、博大。
④这宫殿与物质的宫殿最大的不同之处,是其中的每一件作品,都不是僵死的存在,而是在时间的大幕中,永不休止地散发着精神的光辉。
⑤因为优秀的书,不仅是知识的结晶,更是人类情感与思想的结晶,是人类精神的花朵与果实。
A.③⑤①②④
B.③⑤①④②
C.①②④⑤③
D.①④②③⑤
3、下列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3分)
A.解剖(pō) 胡髭(zī) 庶祖母(shù) 遂愿(suì)
B.禁锢(gù) 锃亮(cèng) 掷地有声(zhèng) 文绉绉(zōu zōu)
C.瞥见(piē) 颔首(hán) 杳无音讯(yǎo) 寒颤颤(chàn chàn)
D.粲然(càn) 甲胄(zhóu) 广袤无垠(mào) 一绺绺(liǔ liǔ)
4、下列关于传统节日的阐述正确的一项( )
A.“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写的是元宵节,时间是正月初十,民间习俗是猜灯谜、吃水饺。
B.“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写的是端午节,时间是五月十五,民间习俗是赛龙舟、吃粽子。
C.“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写的是中秋节,时间是八月十五,民间习俗是观潮、吃月饼。
D.“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写的是重阳节,时间是九月初九,民间习俗是登高、喝雄黄酒。
5、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1】对这首诗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这首七言律诗是白居易任杭州刺史时所作。钱塘湖是西湖的别名。
B.诗歌以诗人行踪为线索,采用移步换景的手法,生动描绘了西湖的明媚风光。
C.“早莺”“新燕”“乱花”“浅草”“白沙堤”这些词语,都突出了西湖早春的特点。
D.尾联直抒胸臆,抒发了诗人陶醉于美好湖光山色的喜悦心情。
【2】诗歌讲究炼字,请品味颈联中“乱”“浅”的妙处。
6、古诗文默写填空。
(1)我们想达到某个目的,又苦于没有途径,可以引用《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白露未晞。
(3)窈窕淑女,__________。
7、阅读下面的名著选段,完成下面小题。
【选段一】
你素来有两个习惯:一是到别人家里,进了屋子,脱了大衣,却留着丝巾;二是常常把手插在上衣口袋里,或是裤袋里。这两件都不合西洋的礼貌。围巾必须和大衣一同脱在衣帽间,不穿大衣时,也要除去围巾,手插在上衣袋里比插在裤袋里更无礼貌,切忌切忌!何况还要使衣服走样,你所来往的圈子特别是有教育的圈子,一举一动务须特别留意。对客气的人,或是师长,或是老年人,说话时手要垂直,人要立直。你这种规矩成了习惯,一辈子都有好处。
【选段二】
昨天整理你的信,又有些感想。关于莫扎特的话,例如说他天真、可爱、清新等等,似乎很多人懂得;但弹起来还是没有那天真、可爱、清新的味儿。这道理,我觉得是“理性认识”与“感情深入”的分别。感性认识固然是初步印象,是大概的认识;理性认识是深入一步,了解到本质。但是艺术的领会,还不能以此为限。必须再深入进去,把理性所认识的,用心灵去体会……比如你自己,过去你未尝不知道莫扎特的特色,但你对他并没发生真正的共鸣……这一回可不然,你的确和莫扎特起了共鸣,你的脉搏跟他的脉搏一致了……
【1】下列各项分析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傅雷教育儿子的信条是先为人,次为艺术家,再为音乐家,终为钢琴家。
B.这本书是一部苦心孤诣的教子篇。
C.傅雷曾翻译过巴尔扎克的《战争与和平》。
D.傅雷说,他最不赞成自己责备自己而不表现。
【2】在选段二中,傅雷为什么多次提到莫扎特?
【3】曹操说:“宁我负天下人,毋天下人负我。”傅雷说:“宁天下人负我,毋我负天下人。”他们的话各自体现了一种怎样的人生境界?想想我们应该怎样处理自己同别人的关系?
8、阅读《你了解空气清新剂吗》,完成下列小題。
你了解空气清新剂吗
①据报道,河南长垣县一家歌舞厅发生火灾,造成11人死亡24人受伤,起火原因竟是电热器烘烤空气清新剂,使其1分钟内连爆近10次。此事引发人们对常用空气清新剂的重新认识。
②很少有人想到,空气清新剂会是一种易燃易爆物品。液体空气清新剂其实是一种气雾剂,其中的抛射剂,包括不燃性和可燃性两类。前者为氟烃类物质(如氟利昂),后者为低级饱和性碳氢化合物(丙烷、丁烷等)和醚类(二甲醚)。此外,也有使用压缩性气体增加气雾剂罐中的压力的产品。由于许多气雾剂和喷雾剂原液中含有可燃性物质,无论在生产、运输和使用过程中,都可能发生爆炸。
③在现实生活中,不少家庭为了防止居室产生污浊空气,往往用“香”来除臭。单从名字上看,空气清新剂应该能使空气清洁、气味清新。其实不然,空气清新剂名不符实,它是靠香味遮掩异味,并不能真正改善空气的质量。释放到空气中,本身就是一种污染物质,会在去除某种污染物或多或少的同时引入新的污染物(如氟利昂等)。早在2012年9月,中科院专家就通过对市面上常见的空气清新剂进行检测,发现绝大部分空气清新剂,超过40%的成分是萜类化合物,而这些化合物会与空气中的臭氧反应,生成甲醛和粒径小于0.1微米的超细微粒。
④研究发现,带有某种馨香气体的挥发性溶剂被人体吸入后,会很快被吸收并侵入神经系统,使人产生“镇静”感。专家分析,这种药效与中枢神经镇静剂相近,当嗅者体验到某种感受后,会产生精神依赖。成瘾者选择自己喜欢的溶剂,强制性的每日重复吸入,结果引起慢性中毒。
⑤因此,专家建议,除非特殊需要,应尽量减少空气清新剂的使用。尤其在日照强烈,易于生成臭氧的夏秋季节。当然,专家也特别强调,并不是市面上所有的空气清新剂都有毒害作用。如果选择较为知名的空气清新剂品牌,其成分是从天然植物中提取的,不含氯氟烃,或许会可靠一些。
【1】文章第①段有什么作用?
【2】第②段中的加点词“可能”能否删去,为什么?
【3】选文第③段中的划线句,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4】在了解了空气清新剂之后,请结合本文内容谈一谈:应该如何科学地使用空气清新剂。(写出两点即可)
9、按要求写作。
学校开展“我们的春节”主题征文活动,请你写一篇征文,分享关于春节的经历、体验或感悟。题目可以自拟,也可以参考以下标题:“春节喜洋洋”“那个春节,那些回忆”“想和你一起过春节”。
要求:(1)不少于600字(2)思想健康,语言规范,不要使用网络语言(3)不得抄袭套用本试卷上的阅读材料。(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