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面是晴晴同学语文复习笔记的内容,其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大自然的语言》是根据《一门丰产的科学——物候学》一文改写。作者竺可桢,浙江上虞人,气象学家、地理学家。
B.《红星照耀中国》是世界上“忠实地描绘中国红色区域的第一部著作”,曾易名《西行漫记》。它的作者是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
C.《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塑造了保尔这一无产阶级英雄形象。他从监狱出来后在好朋友谢廖沙家里躲避,后来在哥哥阿尔焦姆的帮助下参加了红军。
D.《傅雷家书》中收录了1954年到1966年间傅雷及其夫人写给儿子的家信100多封。信中,傅雷常以自己的经历为例教导儿子;要谦虚;不骄傲,不气馁;要有国家和民族的荣辱感等。
2、下列对相关名著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红星照耀中国》的作者斯诺见到毛泽东那瞬间产生的印象是:一个非常精明的知识分子。
B.傅雷教育儿子的信条是:先为人,次为艺术家,再为音乐家,终为钢琴家。
C.傅雷夫妇作为中国父母的典范。一生苦心孤诣、呕心沥血培养了两个优秀的孩子。傅聪——英语特级教师;傅敏——著名钢琴大师。
D.《昆虫记》的作者是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它行文活泼,语言诙谐,还常常以拟人的手法表现昆虫世界,读起来情趣盎然。
3、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蛤蟆笨拙,人来往往不去,常要用脚踢它一下,才肯拖动大屁股慢慢挪入水中。
②田埂上有田鸡和蛤蟆。
③田鸡灵敏,一有脚步声就“嗖”地一声蹿到水中去了。
④正是初夏时分,秧苗碧绿,秧田里蓄着水,倒映着蓝天白云。
A. ③①②④ B. ④②①③ C. ②①③④ D. ④②③①
4、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焦炙(zhì) 俯瞰(kàn) 络绎不绝(yì)
B. 隧道(suì) 拾阶(shí) 皑皑白雪(ǎi)
C. 妩媚(méi) 巉峻(chán) 纷至沓来(tà)
D. 穹顶(qióng) 颠簸(bǒ) 瞬息万变(shuì)
5、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使至塞上
(唐)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1】“征蓬”是飘飞的蓬草,古诗中常用来比喻___________。
【2】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叙事,交代了作者出使塞上时轻车简从、路途遥远的情况和出使的目的。
B.颔联在叙事写景中传达出自己被排挤出朝廷的孤寂、飘零之感。
C.颈联写塞外奇观,其正确的朗读节奏应该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D.尾联写了诗人经过长途跋涉到达边塞,遇到了侦察兵萧关, 得知都护正带兵在燕然前线。
6、根据课文默写
① ?怅望青田云水遥。(白居易《池鹤》)
②春蚕到死丝方尽, 。(李商隐《无题》)
③翅湿沾微雨, 。(葛天民《迎燕》)
④乱我心者, 。(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⑤浊酒一杯家万里, 燕然未勒归无计。( 《渔家傲》)
⑥故园渺何处? 。(韦应物《闻雁》)
⑦ ,而伯乐不常有。(韩愈《马说》)
⑧ ,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7、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
我到后不久,就见到了A,他是个面容瘦削、看上去很像林肯的人物,个子高出一般的中国人,背有些驼,一头浓密的黑发留得很长,双眼炯炯有神,鼻梁很高,颧骨突出。
语段中的A是谁?
8、神奇的“无人机”
材料一
神奇的“无人机”(910月3日,在不间断飞行30小时6分42秒之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无人机“冯如三号”创下了25公斤至100公斤级油动无人机续航时间的世界纪录。该无人机由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学院、冯如书院30多名大一、大二本科生自行研发、生产、制造。来自国际航联的观察员现场确认了飞行时间以及飞行活动的有效,该纪录将获得国际航空联合会(FAI)的正式批准。“冯如三号”无人机采用常规布局,翼展长度约10米,全机为黑色,尾翼印有鲜艳的五星红旗和北航的校徽,机身较短,为流线型,像潜水艇,全机由高强复合材料制成,后置螺旋桨,飞机加满燃料后总重量为75.44千克。此次创纪录飞行活动在国家体育总局安阳航空运动学校举行。飞机在航校上空300米高度盘旋飞行,在飞行期间不允许加油,在既定的油量上,“冯如三号”在同等重量等级和动力类型的无人机中创造了新的续航时间的世界纪录。
材料二
国内首套“5G+无人机”电子警察自动巡航系统启用。今年国庆长假,国内首套“5G+无人机”电子警察自动巡航系统在兰州交警韩家河高速公路大队正式启用,实现了对辖区17公里长下坡路段24小时的智能动态监测监管,协助交警保障道路通行安全。据了解,国庆期间,厦门市警方首次将警用无人机应用于黄金周人流车流监控,并开展与特警、交警等警种的全新联勤模式。
材料三
70周年大阅兵中有一个模块展示的武器,以其独特而简洁的造型、流线型的机身、神秘的黑色涂装,一出现就引得现场观众纷纷拿出手机拍摄,它们就是无人作战模块中展示的各种无人机。这个神秘的无人作战方队同时也吸引了诸多外媒的目光。
俄罗斯国家台记者:许多军事装备首次出现在阅兵队伍中,例如最新的无人机,它是第一次向公众展示。由4型11架无人机组成的无人作战第1方队,以陆空混合编组的模式在阅兵式上亮相。无人作战第2方队由攻击-2无人机、攻击-11无人机和反辐射无人机组成,属于侦察打击型无人机方队。在多款新型无人机中,最受外界关注的莫过于攻击-11无人机,俄罗斯国家台称,机翼的独特形状使攻击-11无人机、几乎不会被雷达发现。
美国《华尔街日报》则评论,攻击-11无人机可外挂多种空地导弹,报道还援引军事专家话称,此次阅兵显示出中国军队将无人作战作为未来各个战役领域作战的关键要素。
英国军事专家:10月1日展出了几种无人机,第一个是“利剑”(攻击-11),这是巨大的三角翼无人机,可长时间在空中停留,遂行各种侦察和打击任务。
无人化、信息化是未来战争的发展趋势,正在深刻的改变人类战争形态。中国的无人作战装备起步较晚,但发展很快,部分领域已接近或比肩世界先进水平。
【1】请将材料一概括成一句话新闻。
【2】根据材料三,请简要概括“攻击-11无人机”有哪些神奇的地方?
【3】仔细阅读材料,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以其独特而简洁的造型、流线型的机身、神秘的黑色涂装的是我国最新的无人机,首次向公众亮相。
B.“冯如三号”无人机凭借其优越的性能和超长续航时间,创造世界纪录,获得国际认可。
C.国庆长假期间,国内首套“5G+无人机”电子警察自动巡航系统在各大城市正式启动。
D.中国的无人作战装备起步较晚,但发展很快,部分领域已接近或比肩世界先进水平,引起世界诸多国家的关注。
9、班级拟开展“读书分享会”交流活动,要求同学们任选以下两种形式中的一种,分享自己的故事或感悟。
(1)读书是精神的旅行,读书是思想的成长,请你以“那本书让我沉浸”为题,写一篇记叙文,向大家分享你的读书故事。
要求:①按文体要求作文。600字左右。
②表达意图明确,内容具体充实。
③文中请回避与你有关的人名、校名、地名。
(2)小南同学给大家分享了一则材料,请你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和大家分享你的感悟。
材料:我们在稻田间总会发现这样一种现象。越成熟,越饱满的稻穗,头垂得越低。只有那些果实空空如也的稗子,才显得招摇,始终把头抬得高高的。
要求:①600字左右。
②文中请回避与你有关的人名、校名、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