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上饶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初一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4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4题,共 20分)
  • 1、下列各项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全国精准扶贫工作已进入攻坚阶段,少数干部仍然漠不关心贫困群众,这使我们不能容忍。

    B.杨绛先生对中国的责任,对国家和民族的爱,都非常纯粹,格调非常之高,令知道她的人对她高山仰止

    C.第一次月考考砸了,面对别人的嘲笑,他却充耳不闻。经过不懈努力,他终于在第四次月考中取得了好成绩。

    D.春天的月亮湖,草长莺飞,风声鹤唳。漫步在月亮湖畔,你一定会被这美丽的景色深深吸引。

  • 2、依次填入横线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伟人的伟大之处,____在于其丰功伟绩,____在于其非凡的人格。在《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说》中,伟大的作家雨果表达了对这位先贤的崇高______,同时发出了对人类社会良知的______。

    A.尽管 也 称赞 呼唤

    B.不仅 更 称赞 呐喊

    C.不仅 更 礼赞 呼唤

    D.尽管 也 礼赞 呐喊

  • 3、下列语法知识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句子“这个名字起得好,真是像一烧得炽红的火炭”中加点词语的词性依次是副词、名词、形容词。

    B.短语“恹恹欲睡”“旁逸斜出”“不怀好意”的结构类型依次是偏正、主谓、动宾短语。

    C.句子“杨林一上午总担心这件事情做错了。”的宾语是“这件事情做错了”。

    D.句子“整台晚会的设计方案由团委书记定夺。”的主语是“团委书记”。

  • 4、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A.畅销读物能否成为经典作品,关键在于它具备能经受时间考验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在“它”后面加上“是否”)

    B.数据显示,中小学生喜欢阅读的比例超过50%以上,年人均阅读课外书籍15本。(删掉“以上”)

    C.风筝博物馆举办非遗体验,旨在让人们领略传统文化魅力,增强文化自信。(在“体验”后加上“活动”)

    D.阳江市正在加快建立分类处理、分类收集、分类运输的垃圾处理系统。(“建立”改为“建设”)

二、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5、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描写洞庭湖烟波浩渺、水天合一的宏伟气象。

    B.颈联转入议论,诗人正式向张丞相表白自己心事。

    C.尾联巧妙借用典故,隐喻想出来做官而没有途径。

    D.全诗委婉地表达了作者希望一展才华的政治抱负。

    【2】“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二句,笔力千钧,备受后人赞赏。请作简要赏析。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6、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1)________,铜雀春深锁二乔。(杜牧(《赤壁》)

    (2)我们在探讨学问、研究问题时,往往会出现峰回路转、扑朔迷离的情况,但是如果锲而不舍,继续前行,便会突然发现一个全新的天地。陆游《游山西村》中的两句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足蒸暑土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但惜夏日长。(白居易《观刈麦》

    (4)_________,再而衰,三而竭。(《左传》曹刿论战)。

    (5)把(文天祥《过零丁洋》补充完整。

    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四、名著阅读 (共1题,共 5分)
  • 7、阅读片段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这时突然出现了一个清瘦的青年军官,他长着一脸黑色大胡子。他走上前来,用温和文雅的口气向我招呼:“哈喽,你想找什么人吗?”他是用英语讲的!我马上就知道了他就是A,那个“鼎鼎大名的”红军指挥员,他曾经是个教会学校的高材生。这时如何接待我的问题终于决定了。我边和谈A话,一边深感兴趣地观察着他,因为在中国,像其他许多红军领袖一样,他是一个传奇的人物。他个子清瘦,骨胳小而结实,尽管胡子又长又黑,外表上不脱孩子气,又大又深的眼睛寄予热情。他确乎有一种吸引力,似乎是羞怯,个人的魅力和领袖的自信的奇怪混合的产物。他讲英语有点缓慢,但相当准确。他对我说已有五年不讲英语了,这使我感到惊讶。

    (1)片段出自《__________》。这部作品是记录真人真事的纪实作品。文段中A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作品,简述红军精神。

五、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8、阅读下面选文,完成小题。

    那些染绿的鸟鸣

    孙晋芳

    好山有好鸟。竹山,林木葱茏,蔚然深秀,该是鸟儿们的天堂,那鸟鸣也该如山林般茂盛吧。我兴致盎然,然而一直到山顶,似乎并无鸟鸣的痕迹。

    满心疑惑,怅怅下山。在观景台偶一抬头,一对老鹰从南飞来,很快掠过树林消失在了山那边。那君临天下般的威严令人心生敬畏,只是没有听到鹰叫。但竹山有鸟飞过,我这样安慰自己。

    夜幕下的竹山,无边的寂静。无星无月,天空幽深似海,远山连绵如兽。光照里,花枝摇曳,树影斑驳,竹林山壁笼着金辉,像一幅油画,几多朦胧,几多神秘。蓦地,一声鸣叫破空而来,驻足谛听,半晌又叫了一声,再半晌又一声……悠长而孤单。几分钟后,叫声短促, 由远而近,似在应答。竹山也有鸟叫,聊可慰藉。

    夜静更深,一只失眠的布谷鸟开始夜游,叫声由东而西,由西而东。这是我熟悉的“王八打够”,又最陌生,这种鸟属神龙见首不见尾的主,只闻其声,从未睹其真面目。今晚这只,可是旧时相识?一声声,不疾不徐,清亮真切,仿佛就盘旋在房前屋后。布谷鸟,又叫杜鹃、尸鸠、杜宇、郭公、子规等,传说是古蜀国君主杜宇冤化而成,有杜鹃啼血之说,是诗词歌赋里的常客,从遥远的《诗经》里一路唱到现在。这种鸟好像从来都不合群,那叫声总让人觉得孤独哀切忧伤。听到那叫声,一些句子便蹦了出来:“等是有家归未得,杜鹃休向耳边啼。”“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鸟儿当是人类最永恒的伴侣。儿时,掏鸟蛋、孵小鸟,将幼鸟放在被窝里。也曾用麻绳拴住麻雀腿拎着玩,直到麻雀逃走或死去;也曾吃过灶火里烧得焦黑的麻雀。丝毫没意识到那是毁灭,是杀生。鸟鸣里有着童年的味道。

    在城市,鸟声渐稀。各种声音在耳畔肆虐。偶尔的鸟鸣如将一粒石子投入大海,微弱得几不可闻。诸多污染,使鸟儿们生活得战战兢兢,一不小心某块透明的玻璃便断送了它们的歌喉。

    夜,除了寂静还是寂静。布谷鸟的叫声如一首小夜曲,带我入梦。

    被一片鸟声唤醒,犹疑梦中。揉揉眼凝神听,真真切切的一鸟啁啾、群鸟和鸣。唧唧啾啾,嘁嘁喳喳,喈喈嘎嘎……有的激情无限高声呐喊,有的心情愉快放喉歌唱,有的羞怯腼腆低吟浅唱,有的比赛似的对唱,有的像在窃窃私语地讨论着什么。或低沉短促,或高亢悠长,或舒缓柔曼,像一支大型交响乐。布谷鸟是乐队的主角,沉稳悠扬的歌声无处不在;那粗粝洪亮又单调的一定是被称为“吉祥鸟”的喜鹊了,可是曾好心送喜却被锁在金笼的那只吗?那水灵灵、脆生生、娇滴滴的该是画眉了,声音里透着青花细瓷的质感……还有那些不知是什么鸟的歌唱,无论哪个声部都清灵悦耳,好像在清泉里浸润过似的。

    好久没有这样静心地聆听过鸟鸣了,那些如水般清澈空灵的歌吟,一波一波地漫过来,多少疲惫得以抚慰,多少污浊得以荡涤,多少郁积因之清爽,多少困顿因之消解。聆听鸟鸣其实是聆听自然,聆听自然其实是聆听自己的心灵。恍惚间,如庄生梦蝶,物我相忘,不知今夕何夕。

    佳音盈耳,清风入怀,身体放松,心灵纯净。在城市蛰居久了的人,羡慕“瓦尔登湖”的宁静,却害怕失去拥有的东西,没有逃离文明生活的勇气。那么,来竹山吧,来看看那无处不在的绿,来听听鸟鸣,听听那些染绿的鸟鸣,给心灵放个假。

    (选自《文苑·经典美文》2020年11期,有删改)

    【1】结合文章内容,概括出作者从大森林中听到了哪些“染绿的鸟鸣”?它们各有什么特点?

    【2】从全文来看,以“染绿的鸟鸣”为题有什么好处?

    【3】请分析第⑤段插叙在文中的作用。

    【4】请赏析第⑧段划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5】请结合选文、链接材料及自己的成长体验,谈谈你的理解。

    【链接材料】

    多少年过去,多少地方,多少脸都淡漠了,有的人已谢世。我站在远方,夜那么静。我终于肯定:我最怀念的,不是那些终将消逝的东西,而是鸟鸣时的那种宁静。

    (美国第一任桂冠诗人沃伦)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9、(二)

    走到青春的路口,我知道,人的生活中,总有一些美好的记忆值得珍藏与回味;总有真挚的情感值得珍惜与体悟;总有一些心底的梦想值得坚守与追求……人生处处有值得拥有、值得珍藏的美好。

    请以“值得”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拟题目后写作。

    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可以记叙经历、抒发感情、发表见解等。

    ③字迹工整,书写规范、美观;字数不少于600字。

    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人名。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45
题数 9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诗歌鉴赏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名著阅读
五、现代文阅读
六、作文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