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楚雄州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高二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9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4题,共 120分)
  • 1、宋代的地方行政区域“路”虽建立在唐代“道”的基础上,但其划分有突破“山川形便”的趋势。如永兴军路,其辖区虽然主要在陕西,却越过秦岭,管辖着仅有五县之地的商州;淮南东路跨越淮水管辖亳州、宿州等地。宋代“路”的划分(     

    A.加强了中央集权

    B.提高了行政效率

    C.凸显了君主专制

    D.奠定了省制基础

  • 2、东晋南朝时期,南方土地大量开垦,农作物品种增加,产量提高,手工业取得明显进步。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有(     

    ①北方人口大批南迁                              ②南方的社会秩序相对稳定

    ③南方自然条件优越                              ④京杭大运河促进南北交流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3、里耶秦简有大量内容丰富的政令和文书。《里耶秦简·户籍》中详细记述了百姓家庭人口信息及承担的赋役情况。另《秦简·内史杂》记述官员“有事请殴(请假),必以书,毋口请,毋羁请。”这反映了秦朝(       

    A.注重提升国家的治理水平

    B.秦律严苛导致秦朝二世而亡

    C.重视户籍管理以征收赋税

    D.开始出现政令文书管理模式

  • 4、甲午中日战争后,西方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致使民族危机不断加剧。德国强占胶州湾进一步刺激了山东民众,在反洋教斗争中兴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反帝爱国运动。该运动(     

    A.具有反帝反封建的色彩

    B.粉碎列强瓜分中国企图

    C.深受西方宗教思想影响

    D.加速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 5、如表为近代某一时期当地民众的言论。与之相关的是(     

    言论

    出处

    愿人人战死而失台,决不愿拱手而让台。

    台湾人民告中外书

    往事何堪说?征衫血泪斑。……不知成异域,夜夜梦台湾。

    丘逢甲《往事》

    吾生爱大侠,慷慨报国仇。国仇今未报,男儿死不休。

    连横《招侠》

    A.全民族抗战期间民众英勇抗日

    B.台湾民众渴望结束分裂的愿望

    C.台湾民众朴素强烈的民族情感

    D.台湾民众抵抗荷兰的殖民统治

  • 6、《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中说:“鸦片战争是中西关系质变的临界点,整个中外关系至此逆转,旧格局随条约缔结而俱逝,中国被不情愿地拉入到国际资本主义的世界体系中。”以下能佐证这一结论的史实是

    A.殖民者与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B.列强取得在通商口岸开办工厂的特权

    C.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D.列强扶植地方军阀,形成割据状态

  • 7、东晋推行一种君主与臣子共同治理天下的形式,当时,晋元帝司马睿登基之时,百官陪列,命王导御床共坐。这说明(     

    A.君主的权力被制衡

    B.门阀势力显赫

    C.士族与皇权的冲突

    D.地方豪强割据

  • 8、毛泽东诗词是“为时而著”“为事而作”的宏伟史诗,反映时代呼声,描绘历史风云,纪录伟大实践。下列诗词对应的历史事件按时间排序准确的是(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

    匡庐一带不停留,要向潇湘直进。

    地主重重压迫,农民个个同仇。

    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

    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

    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

    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

    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

    外侮需人御,将军赋采薇。

    师称机械化,勇夺虎罴威。

    浴血东瓜守,驱倭棠吉归。

    沙场竟殒命,壮志也无违。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①

    C.③②④①

    D.④①③②

  • 9、下列两则材料是对两税法影响的不同看法。对此理解错误的是(     

    国家定两税,本意在忧人。厥初防其淫,明敕内外臣:税外加一物,皆以枉法论。奈何岁月久,贪吏得因循。

    ——唐《白居易集》卷2《重赋》

    天下便之,人不土断而地著,赋不加敛而增入,版符籍不造而得其虚实,贪吏不诚而奸无所取,自是轻重之权,始归于朝廷。

    ——后晋《旧唐书》卷《杨炎传》

    A.前者认为两税法意在防止官员枉法

    B.后者认为两税法增加了国家财政收入

    C.前者把两税法的失败归结于官吏腐败有失偏颇

    D.后者对两税法的评价较前者更加符合历史事实

  • 10、考古资料显示,龙山文化时代,中国大地上出现邦国林立的现象,有些邦国都城规模较大,如陶寺遗址中有宫殿建筑、天文建筑等。这可以说明(     

    A.分封制促进了民族间的交融

    B.礼乐等级制度形成并发展

    C.龙山文化是中华文明的起源

    D.从部落到国家的发展趋势

  • 11、纪念邮票是为纪念重大事件或重要人物而专门发行的邮票。从右列邮票提炼一个主题,该主题应为(     

    A.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英模

    B.保家卫国、奋勇杀敌的战士

    C.以身作则、廉洁奉公的干部

    D.勇于探索、勤于研究的工人

  • 12、下图是考古发掘的几方秦朝印章(含印文拓片)。据此判断,秦朝(       

    A.实行“车同轨、书同文”

    B.在地方上推行分封制度

    C.随葬品中必须有官员的印信

    D.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 13、如图是东汉某一时期的社会现象图,这一现象出现的根源是(     

    A.皇帝权力的渐趋衰微

    B.外戚宦官的交替专权

    C.宗族观念的根深蒂固

    D.君主专制制度的弊端

  • 14、宋代的地方最高行政区划是“路”,同时设转运使、安抚使、提点刑狱等分掌其权力。在路的下级单位州设立通判,使其与知州具有同等地位,彼此制约。这种制度设计旨在

    A.强化集体议事制度

    B.分事权以相互牵制

    C.削相权以加强君权

    D.完善地方监察体系

  • 15、每座城市都见证着自身的历史发展和变迁,以下图片所示文件均颁布于同一城市,据此推断,该城市是(       

    图1汉阳铁厂                                          图2武昌起义纪念馆                              图3八七会议会址

    A.上海

    B.北京

    C.武汉

    D.广州

  • 16、两汉时期,选官实行乡举里选的察举制。曹魏时期改为九品中正制,规定负责评定人才等级的大中正官必须由在中央任职的官员且德名俱高者担任。据此可知,九品中正制(     

    A.强化了中央政府的权力

    B.导致世家大族垄断了政权

    C.否定了地方官员的特权

    D.注重思想品德和知识水平

  • 17、从1972年到1978年12月中旬,《人民日报》中涉及美国的报道共有590多条。其中,“美帝国主义”出现的频率大大降低,与美国相关的讽刺漫画也彻底消失,对美国国内人民生活、科学技术的报道开始明显增加。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两极格局的结束

    B.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C.中美关系的改善

    D.媒体关注点的转移

  • 18、据宋宝祐四年(公元1256年)的《登科录》记载,这一年录取的进士一共是601人。有学者进行过统计,三分之一的进士有官僚背景,另外三分之二没有官僚背景。这表明(     

    A.门阀士族衰落

    B.阶层流动增加

    C.科举规模扩大

    D.人身控制松弛

  • 19、新的历史时期,以“复兴号”为代表的新一代高铁技术、“神威太湖之光”超级计算机、“奋斗者号”全海深载人潜水器、载人航天工程和探月工程出现,这些成就一定程度上(     

    A.说明了中国高新技术全面超越西方

    B.展示了中国自主研发和制造的实力

    C.标志着中国经济总量位居世界第二

    D.表明了高新技术成为中国主导产业

  • 20、下图是创作于1951年的一幅宣传画,画作下方的文字是“认真执行爱国公约超额完成生产任务”。该作品意在(     

    A.宣传社会主义改造的巨大成就

    B.调动人民投身经济建设的热情

    C.表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干劲

    D.反映政企分开后企业充满活力

  • 21、洋务运动期间,中国创办了大量军用和民用工业,引入西式教育,开办各类新式学堂,编练新式海陆军。据此,对洋务运动评价最恰当的是(     

    A.它的失败有其历史必然性

    B.它是中国早期现代化的尝试

    C.它是资产阶级的自救运动

    D.它加剧了列强对华商品输出

  • 22、1906年,孙中山解读三民主义时:欧美各国“文明进步”却引起“社会革命”,“文明有善果,也有恶果……欧美各国,善果被富人享尽,贫民反食恶果……故成此不平等的世界。我们这回革命,不但要做国民的国家,而且要做社会的国家”。据此可知,孙中山的目的是(       

    A.明确提出了反帝救国民族主义

    B.倡导实行国民共享的民生主义

    C.实现资产阶级掌权的民权主义

    D.主张摒弃西方的资本主义制度

  • 23、《尼布楚条约》确定了黑龙江、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都是中国领土;《钦定藏内善后章程》29条,明确和落实了中央政府对西藏地方的管辖权。上述材料表明清朝政府(     

    A.开始管辖东北地区

    B.努力发展睦邻友好关系

    C.开始管辖西藏地区

    D.运用法律手段管辖边疆

  • 24、下表是中国古代对秦统一和秦始皇的一些看法,据材料可得出的合理结论是(       

    看法

    出处

    并吞战国,海内为一,功齐三代。

    《汉书·主父偃传》

    近代平一天下,拓定边方者,惟秦皇、汉武。始皇暴虐,至子而亡。汉武骄奢,国祚几绝。

    李世民(唐)

    始皇帝,自是千古一帝也……是千古英雄挣得一个天下。

    李贽(明)《藏书》

    A.郡县制的实施始于秦始皇时代

    B.秦朝统一功绩基本得到认可

    C.皇帝贪欲是秦灭亡的根本原因

    D.历代对秦始皇评价始终如一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5、

     

     

    影响

    台湾

    __________ 驱逐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_____年,清朝在台湾设府,隶属__________

    清朝专设理藩院掌管蒙古族藏族等事物。清政府对边疆地区采取因地制宜的政策,尊重各民族的社会习俗和宗教信仰,优待各族上层分子,保证了局势的稳定。

    抗击沙俄

    康熙前期,清军围攻侵占雅克萨的俄军,迫使沙皇同意进行谈判,________年中俄两国签订 _______________》从法律上确立黑龙江、乌苏里江流域包括_____________在内的广大地区都是中国领土。

    蒙古

    明朝末年,鞑靼分为漠南蒙古和漠北蒙古,瓦拉被称为漠西蒙古。1757年清军彻底打败________领导的漠西蒙古的准格尔部,清朝在蒙古族地区设立__________两级行政单位,任命蒙古王公为盟长、旗长。

    新疆

    平定维吾尔贵族_________________的叛乱。1762年清朝在新疆设立__________总管军政事务。

    西藏

    清政府册封_________________尊号,1727年开始派遣_________ ,三者共同治理西藏,1793年清政府颁布《钦定藏内善后章程》以法律形式明确和落实了对西藏的管辖权。

     

  • 26、影响

    (1)积极:有效地预防了内部动乱,巩固了国家的统一和安定,强化了中央集权。

    (2)消极:制度过于僵化,权力分割过细,影响了________,助长了因循守旧的政治风气。

  • 27、________年,金灭________,两年后又灭________,与________逐渐形成对峙局面。1153年,金迁都燕京,将燕京改名为________

  • 28、同学们在复习非洲历史时发现,埃及地区历史悠久,地处亚欧非三洲交界,政权更替频繁。请按时间顺序排列曾经统治埃及地区的政权。(填写字母)

    A:阿拉伯帝国

    B:奥斯曼帝国

    C:埃及新王国

    D:亚历山大帝国

    E:波斯帝国

    F:罗马帝国

    G:拜占庭帝国

     

     

     

     

     

  • 29、下则材料中提到的当时欧洲人向往的香料群岛,应该位于今天的(     )。 (单选)

    A.爱琴海地区   B.中美洲地区   C.非洲西海岸 D.东南亚地区

    在启航之前,西班牙国王和麦哲伦等人订立了关于发现香料群岛的协定,其中规定:朕愿下令赐给,从你们发现的岛屿和大陆获得的一切利润和收入,以及捐税和替朕征收的其他进款中,除去你们负担的开支后,给你们留下二十分之一。联也把联在上述地方和岛站的钦差和总督官街赐给你们。

    ——郭守田主编《世界通史资料选輯中古部分》

  • 30、东南:

    (1)________________建省,清政府强化了对台湾的管辖。

    (2)日本早就想占领中国台湾和藩属国朝鲜、琉球,然后进攻中国大陆。因________发生农民起义,朝鲜国王请求清政府出兵。通过________壮大了国力的日本,趁机出兵朝鲜,且在牙山口外________偷袭清朝运兵船。

    (3)________年8月,________战争爆发。

    (4)9月,清军在________大败。

    (5)同月,在________海战中,北洋舰队官兵英勇作战,重创日本舰队,致远舰管带________、经远舰管带________率部英勇奋战,最终与舰同沉。此次海战中,北洋舰队遭到重大损失。战后,李鸿章发出“避战保船”命令,北洋海军失去了________

    (6)1895年2月,日军在山东半岛登陆,摧毁了北洋舰队基地________军港,________舰队覆灭。

    (7)清政府派________到日本________与日本政府议和,被迫签订《________》,承认________独立,割让________________全岛及________附属各岛屿、________给日本,赔款________白银,增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通商口岸,日本可以在中国通商口岸________

    (8)《________》丧权辱国,进一步把中国社会推向了________的深渊。

    (9)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证明了________的破产。

    (10)________侵占台湾后,台湾人民进行了顽强抗争

    A.从1895年5至10月,台湾________与以________为首的黑旗军一起,展开了一波又一波反抗日军占领的武装斗争,重挫了日本占领军

    B.台湾人民的武装抗日斗争,表明了台湾人民不屈服于日本的________

  • 31、元朝时,形成我国________族的前身——回回

  • 32、1930年10月,蒋介石调集重兵,向以______________为重点的各革命根据地发动大规模的“围剿”。到1933年3月,红军先后打退了国民党军队的_______次“围剿”。

  • 33、淞沪会战

    (1)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日军大举进攻上海,将侵略矛头指向国民政府统治的中心区域。国民政府奋起自卫,组织了_______会战。

    (2)11月中旬,日军占领______________结束。

    (3)在淞沪会战中,中国军队毙伤日军四万余人,粉碎了日军“______________”的狂妄企图。

  • 34、____________开始形成的__________________的政治体制,__________打破了传统的__________,奠定了中国古代__________________的基础。其中央与地方官制的______________为历代王朝所继承,提高了_________________,强化了对的控制,对此后2000多年的中国__________________产生了重要影响。

三、简答题 (共5题,共 25分)
  • 35、简述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影响。并比较两次工业革命的相同与不同之处

  • 3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丞相、御史大夫劫、廷尉斯等皆曰:“今陛下兴义兵,诛残贼,平定天下,海内为郡县,法令由一统,自上古以来未尝有,五帝所不及,臣等谨与博士议曰:古有天皇,有地皇,有泰皇,泰皇最贵。臣等昧死上尊号,玉为泰皇。命为制,令为诏,天子自称曰朕。”王曰:“去泰,著皇,采上古帝位号,号曰皇帝。他如议。”制曰:“可

    ——《史记》

    材料二:

    材料三:明太祖认为:“自秦以下,人君天下者,皆不鉴秦设相之患,相从而命之,往往病及于国君者,其故在擅专威福

    ——中国古代史资料库

    材料四:(洪武)十五年(1382年)仿宋制,置华盖殿、武英殿、文渊阁、东阁诸大学士,又置文华殿大学士……大学士特侍左右,备顾问而己。……成祖即位,特简解络、胡广、杨荣等直文渊阁,参预机务

    ——《明史》卷72《职官志》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秦始皇时期已经建立了哪些具体制度?

    (2)材料二反映了隋唐的什么制度?与秦朝相比,隋唐的相权有何特点?

    (3)根据材料三回答,明太祖废除丞相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根据材料四回答,废丞相后,明朝又采取了怎样的措施?

    (4)结合以上材料归纳,中国古代皇权和相权的关系是怎样的发展趋势?

     

  • 37、全面内战时期中共坚持怎样的方针?

  • 3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表格。

    思想理论

    中国共产党

    代表大会

    历史地位

    毛泽东思想

    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思想

    邓小平理论

    中共十五大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

    成为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

    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

    中共十七大

    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的集中体现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摘编自《普通高中教科书·中外历史纲要(上)》

  • 39、儒学复兴的背景是什么?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95
题数 39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简答题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