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红河州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高三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9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4题,共 120分)
  • 1、如表为唐宋时期主要省份的公共工程项目数量统计表。据表中信息分析,工程数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陕西

    河南

    山西

    直隶

    江苏

    浙江

    江西

    福建

    唐朝

    32

    11

    32

    24

    18

    44

    20

    29

    北宋时期

    12

    7

    25

    20

    43

    86

    18

    45

    南宋时期

    4

    2

    14

    4

    73

    185

    36

    63

    (注:此表根据冀朝鼎《中国历史上的基本经济区》整理。)

    A.经济格局变迁的影响

    B.国家政局的变动

    C.基本经济政策的调整

    D.程朱理学的推动

  • 2、南宋理学家朱熹认为:“宇宙之间,一理而已……其张之为三纲,其纪之为五常”“致知在格物”。对朱熹的“理”理解不正确的是(     

    A.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根本原则

    B.在社会中体现为儒家的伦理纲常

    C.通过内心的体验而被发现和践行

    D.只有深刻探究万物才能真正得到

  • 3、在服饰上,唐代宽袍大袖,无论男女都爱着胡服;宋代则相对修身适体,尤其是女装拘谨、保守,色彩淡雅恬静,襦衣、背子的“遮掩”功能加强。这反映出宋代(     

    A.民族交融的不断加强

    B.社会重理的审美意趣

    C.商品经济的空前繁荣

    D.追求个性的思想意识

  • 4、一位同学在分析“百家争鸣”影响时制作了下表。表中内容反映出“百家争鸣”

    百家争鸣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儒家

    仁、义、礼、智、信;民为邦本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墨家

    “兼爱”,爱无差别等级

    法家

    “尚法”,依法治国

    A.推动了战国时期经济的繁荣

    B.不利于后世儒家思想发展

    C.对后世的思想文化影响深远

    D.脱离现实,禁锢人们的思想

  • 5、1873年—1893年间,中国对外贸易中进口贸易净值从10600万元增长至21900万元,出口贸易净值从10000万元增长至16700万元。据此可知(     

    A.外国对中国商品需求量相对有限

    B.中国外贸呈现出超态势

    C.中国卷入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

    D.中国自然经济完全解体

  • 6、1912年12月1日,梁启超在天津出版《庸言报》第一号,其中“建言”栏所刊内容全是针对当时政治和社会的通论、专论、杂论、讲演等文稿,梁启超在《庸言报》各栏目上所发表文章类型统计如下图(单位:篇)。这反映了当时(       

    A.知识分子建设新政权热情高涨

    B.民众启蒙成为学者关注重点

    C.君主立宪与民主共和之争激烈

    D.新文化运动的群众基础广泛

  • 7、对下列三幅图片所示的内容,解读准确的是(     

       

    A.中国汽车制造业发展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

    B.中国工业化建设在多个行业取得了巨大进步

    C.中国在两极格局下实现了科学技术突破发展

    D.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科教兴国”发展战略

  • 8、邓嗣禹在《中国考试制度史》写道:“贫苦子弟,类皆廉谨自勉,埋首窗下。纨绔子弟,亦知苦读,以获科第。是皆科举鼓励之功,有甚于今日十万督学之力也。”这说明科举制的意义在于(     

    A.促进社会阶层流动

    B.形成社会向学风气

    C.打击门阀世族集团

    D.提高官员文化素养

  • 9、下列历史事件按其发生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千里跃进大别山   ②转战陕北   ③渡江战役   ④三大战役

    A.①②③④

    B.②①④③

    C.②①③④

    D.①③②④

  • 10、在当时“冷战”的情况下,新中国“一边倒”的外交战略选择引起了一些周边国家的担心和疑虑,如何发展与周边国家的关系,解决相互之间的争端与分歧,保障周边环境的和平与稳定,就成为新中国外交的一个重大课题。对此,新中国(     

    A.与日本正式建交

    B.改善同美国的外交关系

    C.参加日内瓦会议

    D.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 11、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的理由是她1972年发现了青蒿素。下列选项中属于我国科技工作者排除“文革”错误干扰,坚持科学探索而获得的科技成就是

    ①中国自行设计制造中近程导弹试验成功

    ②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③袁隆平培育出杂交水稻新品种“南优2号”

    ④超级计算机“神威﹡太湖之光”获得国际高性能计算应用领域最高奖项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②③

  • 12、1979年来,中国发表了很多国际法方面的学术论文。如表是中国期刊网检索系统统计的1979年﹣2011年中国以“国际法”为关键词的全部期刊论文。2001年以来论文数量的猛增反映出中国

    1979年到2000年

    871篇

    2001年到2011年

    2573篇

    A.把国家利益作为外交的优先目标

    B.教育事业的发展推动了对外开放

    C.开始意识到国际法的极端重要性

    D.加入世贸组织推动了国际法研究

  • 13、“1926年9月,被人嗤之以鼻的国民党人攻下了长沙、岳州、武昌和汉口。1927年春,他们拿下了南京和上海。”这则新闻报道反映了(     

    A.日本侵华受到有效遏制

    B.护国运动促使袁世凯倒台

    C.护法运动取得最终胜利

    D.国民大革命取得重大成果

  • 14、2013年10月湖北发现林则徐亲笔信(下图),信中写道:“及至羊城,以一纸谕夷,宣布德威,不数日即得其缴烟之禀。收缴之后,并未罪其一人。它国均已遵具,惟义律与积贯卖烟者十余人,屡形反复,致与舟师接仗。英夷兵船之来,本在意中。”这说明(     

    A.英国是鸦片走私的始作俑者

    B.林则徐在禁烟中软硬兼施

    C.各国拒不履行各项禁烟规定

    D.林则徐对英国的入侵早有预见

  • 15、习近平总书记曾说:“五四运动,以彻底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性、追求救国强国真理的进步性、各族各界群众积极参与的广泛性,推动了中国社会进步”。下列最能体现五四运动“革命性”的口号是(     

    A.“抵制日货”

    B.“誓死力争,还我青岛”

    C.“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D.“拒绝在巴黎和会上签字”

  • 16、红船精神是指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该精神的形成与哪一重大事件有关(     

    A.中共一大

    B.红军长征

    C.八七会议

    D.南昌起义

  • 17、战国时期,秦国使用半两钱,楚国使用蚁鼻钱,魏国使用布币,燕国使用刀币。这些钱币的形制特点说明了(       

    战国时期秦国方孔半两钱       战国时期楚国蚁鼻钱

    战国时期魏国布币                  战国时期燕国尖首刀币

    A.货币使用和流通广泛

    B.铜铸币成为主要货币

    C.诸侯国经济相对独立

    D.诸侯国内部政治动荡

  • 18、阮元(1764—1849)在中国首部自然科学家传记《畴人传》中提道:“欧罗巴人自明末入中国,嗣后源源而来,相继不绝,利玛窦、汤若望、南怀仁等,于推步一事,颇能深究,亦当为之作传。”这主要反映了(     

    A.中外交流助推科技发展

    B.史学创作体例实现不断更新

    C.西学东渐冲击传统观念

    D.科技发展局面得到根本突破

  • 19、张载《横渠语录》中有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其意在(       

    A.强调学术服务现实

    B.批判道家避世思想

    C.抨击君主专制制度

    D.主张“三教合归儒”

  • 20、司隶校尉始置于西汉武帝时,东汉复置。司隶校尉可以督察京师百官,封侯、外戚、三公以下,不论尊卑,无所不纠。刘秀时,“(鲍永)为司隶校尉,帝叔父赵王良尊威贵重,永以事劾良大不敬。由是朝廷肃然,莫不戒慎。”刘秀重用司隶校尉意在(     

    A.强化中央集权

    B.提高行政效率

    C.加强专制皇权

    D.确保选官权力

  • 21、19世纪末,翻译家严复决定将赫胥黎的《进化与伦理学》译介到中国。他在编辑过程中弱化了该书的“伦理价值”,以“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解读国际关系,并自创了“天演论”一词。1898年4月,严复译著《天演论》出版。据此可知,严复的做法(     

    A.旨在遏制民主革命的蔓延

    B.为维新变法营造了舆论氛围

    C.推动了义和团运动的爆发

    D.使中国国际地位得到了提升

  • 22、中华文明既一体又多元,所以有人说中华文明起源是“漫天星斗,八方雄起”,下列哪一则史料最能体现这一特征(     

    A.各地发现的史前文明遗址

    B.有关三皇五帝的神话传说

    C.大量使用陶器、玉器

    D.新石器的大量出土

  • 23、梁启超曾批评李鸿章:“知有兵事而不知有民政,知有外交而不知有内治……以为吾中国之政教文物风俗,无一不优于他国,所不及者惟枪耳、炮耳、船耳、机器耳。”为此,他主张(       

    A.变革中国政治体制

    B.学习西方科学技术

    C.维护清廷君主专制

    D.宣传经世致用思想

  • 24、明成祖时期,为了减轻工作负担,选拔殿阁大学士以备顾问,称为“内阁”。“内阁”的出现反映出(       

    A.行政机构的变革

    B.君主专制的强化

    C.中央集权制形成

    D.宰相权力的扩大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5、郡县制起源于___________后期,各大国在新吞并的土地上不再进行分封,该而设郡县。郡县长官由____________,不能世袭。__________时期,各大国已经广泛实行郡县制。

  • 26、_______年6月22日,德国法西斯大举入侵苏联,_______战争爆发。12月7日,日本海军联合舰队偷袭美国在太平洋的主要海军基地______________战争爆发。

  • 27、明太祖为________,废除了自秦以来一直实行的________制度,并且严令子孙永远不许设立________。这一举措对以后五百余年的政治制度产生了深远影响

  • 28、总路线反映了广大人民迫切要求改变我国________状况的普遍愿望,但由于片面追求经济建设________,忽视了客观的________。加上对社会主义建设________不足,以及当时的________等因素,1959至1961年,我国经济发生了严重困难

  • 29、宋朝________发展成就突出

    ①一年________熟的________复种制在南方已经相当普及,有些地方还可以一年________熟,提高了粮食产量

    ________的种植始于宋朝,在元朝得到大力推广,________植棉逐渐普遍,带动了棉纺织业的发展

    ③在辽夏金元统治之下,边疆地区获得进一步开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地的农业都有显著进步

  • 30、请列举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特点

  • 31、经过

    时间

    日本侵华

    中国反应

    1931年9月18日

    九一八事变标志着________

    国民政府:推行________方针,以主要力量围剿红军和革命根据地,对日本侵略实行________政策,寄希望于国联,国联提出国际共管的方案,日本拒绝这个方案,宣布退出国联。

    十九路军:一二八事变,十九路军奋力反抗。

    民众抗日救亡运动兴起:东北人民革命军在极端困苦的环境下坚持抗战。

    1931年9月19日晨

    日本占领沈阳,占据整个东北

    1932年1月28日

    一二八事变

    1932年3月

    伪满洲国:日本扶植清废帝________做傀儡,在吉林长春建立伪满洲国。

    1935年

    华北事变

    一二九运动:北平学生发起的“________”宣传了中共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主张.

    西安事变: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发动________促进了中共中央联蒋抗日方针的实现。________的局面初步形成。

  • 32、基本原则:加强国家对农业、军事等领域的管理和控制,达到________的目的。内容涉及农业、商业、军事、科举、教育等诸多领域

  • 33、________为代表的阴阳家提出了“相生相胜”理论。

  • 34、1688年,_________,通过不流血的政变,赶走了斯图亚特王朝的詹姆士二世。1689年,颁布了___________,确立了____________,国王的权力收到议会的限制,标志着英国君主立宪制政体的确立。英国实行议会与国王集体统治,统治方式从______________,英国社会进入长期稳定发展的时期。

三、简答题 (共5题,共 25分)
  • 35、   江泽民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中强调指出:“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是海内外儿女的共同心愿。”

    据此,结合所学知识请回答:

    (1)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为实现民主政治,建立起哪三项基本政治制度?

    (2)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道路上,中国人民取得了什么重大成就?具有什么重要的历史意义?

    (3)当前,影响祖国完全统一的最大问题是什么?

    (4)为解决这一问题,中国共产党提出了什么基本方针?

  • 3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835年,曾经留居中国的西方人士格尔斯感慨:“……中国的科举制度是古往今来的其他伟大的君主制度所无法相比的。它必将像造纸术、指南针、火药一样传遍欧洲,为西方所借鉴!”

    (1)格尔斯所指的“中国科举制度”是一种什么制度?它创立于什么时期?它又是如何发展变化的?

    (2)西方人士格尔斯是通过什么途径来了解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

    (3)你认为“科举制度必将为西方所借鉴”的原因是什么?

  • 37、清朝疆域版图是怎样的?

  • 38、欧洲殖民者侵扰的背景和表现是什么?

  • 39、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摘自《诗经·小雅》

    材料二有煜(云兴起的样子)萋萋,兴雨祁祁,雨我公田,遂及我私。

    ——摘自《诗经·小雅》

    材料三刑侯与雍子争田,雍子纳其女于叔鱼以求其直(在争论中获胜)。及断狱日叔鱼抑刑侯,刑侯杀叔鱼及雍子于朝。

    ——摘自《国语·晋语九》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的是什么制度?从材料中可以看出这种土地制度有什么特点?

    (2)材料二与材料一相比,反映了一个怎样的变化?这一变化是如何发生和发展的?

    (3)材料三说明了这一时期土地关系变化中的一个什么问题?

    (4)这一组记载实质上反映了一个重要的历史进程,这一历史进程是什么?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95
题数 39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简答题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