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绍兴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高三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9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4题,共 120分)
  • 1、康熙指定少数亲信官员将地方舆情、粮食收成、自然灾害、粮价之类信息亲自缮就奏折,单独呈送皇帝,地方大员、中央官员不得与闻。康熙此举(     

    A.强化了对官僚机构的控制

    B.推动了农业的稳步发展

    C.消除了地方割据的可能性

    D.保障了地方物价的稳定

  • 2、《明夷待访录》载:“古者不传子而传贤,其视天子之位去留犹夫宰相也。其后天子传子,宰相不传子。天子之子不皆贤,尚赖宰相传贤,足相补救,则天子亦不失传贤之意。”这一论述表明该书作者

    A.主张废除宰相制

    B.倡导无为而治

    C.倾向于限制君权

    D.反对王位世袭

  • 3、它“有时是一股一股的丝线,延伸开来,有的线路清晰,有的断断续续;有时又像一张大网,涵盖广阔,时时出现绚烂的织锦”。“它”是(     

    A.秦代驰道

    B.丝绸之路

    C.隋唐大运河

    D.明代长城

  • 4、下表反映了秦统一后所立石刻中部分文字出现的次数。由此可推知,秦朝(     

    仁/孝

    良/文

    2

    4

    9

    1

    9

    A.皇权专制统治具有一定随意性

    B.重视当时社会秩序的构建

    C.政治体制的建设仍需不断完善

    D.奉行“外法内儒”统治政策

  • 5、商鞅变法中为加强对基层群众的统治与管理而实施的措施是(     

    A.奖励军功

    B.“废井田,开阡陌”

    C.编户齐民

    D.什伍连坐

  • 6、学术界倾向于用社会组织形来划分时代。在东亚大陆最先出现的是大体平等的前国家时代,然后是邦国时代,再往后是王国时代。其中属于王国时代的文化遗存是(     

    A.仰韶文化

    B.北京人遗址

    C.龙山文化

    D.二里头文化

  • 7、1926年11月,中共中央农民运动委员会在《目前农运计划》中提出:“在目前状况之下,农运发展应取集中的原则,全国除粤省外,应集中在湘、鄂、赣、豫四省发展”。这一举措(     

    A.表明国民革命开始兴起

    B.提高了农民的革命意识

    C.配合了北伐战争的进行

    D.反映了革命重心的转移

  • 8、运河的开凿与利用促进了社会的发展。下图所示的两条运河有何共同之处(     

    ①保障了都城的物资供应        ②都以洛阳作为运河中心

    ③巩固了封建国家的统一        ④加强了南北方经济交流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 9、春秋战国时期,“夷夏之防”已不再被强调,这一时期有关夷夏关系的记述也逐渐侧重言语、饮食、风俗等民族差异问题。这一现象反映出(     

    A.华夏认同观念日渐增强

    B.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巩固

    C.中华文化显现多元特色

    D.华夷间政治联系日益密切

  • 10、《明史•刘一燝传》记载“(宦官刘朝、田诏等盗内府秘藏被抓)诸奄乃厚贿忠贤为地,而上疏辨冤。帝果免朝、诏死,下其疏法司。一燝执奏:诏等议诛久,无可雪;疏直下部,前无此制。帝不得已,下其疏于阁。一燝复言:此疏外不由通政司,内不由会极门,例不当拟旨,谨封还原疏。”这表明 (     

    A.宦官专权名存实亡

    B.皇权受运行机制的制约

    C.朝廷政治风气败坏

    D.内阁成为中枢决策机构

  • 11、1927年9月,南京国民政府同武汉国民政府合并,因南京简称“宁”,武汉简称“汉”,故史称“宁汉合流”。“宁汉合流”标志着(     

    A.国民党专制统治的建立

    B.袁世凯成功窃取革命的胜利果实

    C.抗日战争彻底失败

    D.国民党形式上统一全国

  • 12、某学者评价某历史事件:“这一次对封建主义旧思想、旧文化、旧礼教的批判,其尖锐彻底的程度、所向无前的气势,远远超过辛亥革命时期……确实起了振聋发聩的思想启蒙作用。”该事件是(     

    A.护国战争

    B.新文化运动

    C.五四运动

    D.国民革命

  • 13、下面是某学生历史笔记的内容,它反映的历史时期是(     

    ◆实现统一,定都咸阳

    ◆设置郡县,统一文字

    ◆北击匈奴,修筑长城

    A.西周

    B.秦朝

    C.唐朝

    D.明朝

  • 14、1897年11月,针对某一历史事件,福泽谕吉撰文称:“如果德国是永久占领的话,不仅会影响东洋的和平,而且实际上会破坏世界的和平,会开启世界大乱的端绪,日本也不会旁观”“如果日本想要守卫台湾的话,要有更进一步守卫台湾之外土地的觉悟”。这一历史事件(     

    A.使西方列强资本输出合法化

    B.刺激了山东民众发起义和团运动

    C.导致清政府的统治土崩瓦解

    D.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 15、著名政治家柳亚子在 1945 年为庆祝某重大历史事件而创作的一首诗中写道:“还我河山百二城,阴霾扫尽睹光明。”这一重大历史事件是(     

    A.抗日战争取得胜利

    B.解放战争全面结束

    C.抗美援朝胜利结束

    D.土地革命顺利开展

  • 16、2008年,在云南省昭通市永善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两处石器时代遗址进行抢救性保护发掘,两发掘点出土了磨制石器、陶片、铜片、铜粒、矿渣以及网坠(渔猎用)、纺轮、动物骨骼等文物和灰坑一些生活遗迹。据此可知,该遗址(     

    A.证明云南已进入文明时代

    B.体现当时农业生产和采集渔猎并存

    C.反映母系社会的社会风貌

    D.显示了金沙江流域的文化起源较早

  • 17、中国古代王朝为加强对封建官僚的监督,建立了相对独立于行政系统的监察系统,在中央和地方均设置监察官。下列负有监察职能的官职是

    A.御史大夫、刺史

    B.三司使、刺史

    C.监御史、枢密使

    D.御史大夫、节度使

  • 18、1924—1927年间,轰轰烈烈的国民革命划破了浓重的黑暗,工人运动、农民运动蓬勃发展。这主要得益于(     

    A.三民主义的指导

    B.土地革命的开展

    C.国共合作的建立

    D.共产国际的援助

  • 19、2021年,浙江省博物馆组织“红山·良渚文化展”,精选260多件文物进行对比展示,共同见证中华文明的多元一体。这两种文化的相似处除了精美的玉器,还有(     

    A.采用青铜农具劳作

    B.种植水稻和南瓜

    C.使用马拉战车作战

    D.建有祭坛与神庙

  • 20、据统计,西汉210年间有宰相45位,而唐代290年间则有370位宰相,多出西汉七八倍。且唐代三省权力的总和,还不如一个汉朝的宰相。相较于西汉,唐代(     

    A.中朝宰相的权力被削弱

    B.政府分工更精细效率更高

    C.科举选官官员人数增多

    D.相权被削弱皇权得到加强

  • 21、1949年2月8日中共中央军委发出《把军队变为工作队》的指示,指出:在渡江南进和解放全中国的过程中,军队不但是一个战斗队,而且主要是一个工作队,军队干部应当全体学会接收和管理城市。这一指示的发布(     

    A.说明国民党的防线已全面崩溃

    B.反映了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

    C.推动了大规模经济建设的展开

    D.顺应了党的工作重心转移需要

  • 22、国学大师王国维先生曾说:“我朝三百年间,学术三变:国初一变也,乾嘉一变也,道咸降一变也”,并总结为:“国初之学大,乾嘉之学精,道咸以降之学新。”其中“道咸以降之学新”主要是指(       

    A.对传统学术深入总结

    B.近代新思潮涌现

    C.学术界呈现复苏局面

    D.注重考据和训诂

  • 23、据统计,1851—1861年间,全国乡试停科率达36.5%。1861年,清廷举行辛酉科乡试,全国共16乡闱,停考者竟达12乡闱,只有顺天、山西、陕西和广东4乡闱如期举行。材料说明(     

    A.鸦片战争改变了读书人的价值观

    B.太平天国冲击了清朝的统治秩序

    C.洋务运动引起了权力结构的变化

    D.清末新政推动了选官制度的革新

  • 24、商鞅变法触犯了旧贵族的利益,秦孝公死后,商鞅也被杀死。但“商鞅虽死,秦法犹存”,“秦妇婴皆言商君之法”,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是商鞅变法(  )

    A.受到了广大人民拥护

    B.为秦的统一奠定了基础

    C.得到了统治者的支持

    D.顺应了经济发展的要求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5、中共中央决定接受邀请,争取_______新局面。8月底, 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乘专机抵达重庆。

  • 26、接着,红军继续北上,强渡_______,飞夺_______,翻_______,过_______,10月到达陕北_______,与陕北红军会师。

  • 27、艺术

    (1)书法:宋元书法名家辈出,与唐朝相比更加追求________,不拘法度。

    (2)绘画:以山水画最为突出。不强调写实,而注重________和笔墨情趣。

  • 28、同学们在复习非洲历史时发现,埃及地区历史悠久,地处亚欧非三洲交界,政权更替频繁。请按时间顺序排列曾经统治埃及地区的政权。(填写字母)

    A:阿拉伯帝国

    B:奥斯曼帝国

    C:埃及新王国

    D:亚历山大帝国

    E:波斯帝国

    F:罗马帝国

    G:拜占庭帝国

     

     

     

     

     

  • 29、________为特征的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加速了中国革命的进程,以“________________”为目标的国民革命席卷全国

  • 30、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是从________后开始的,________________成为宣传马克思主义的中心

  • 31、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   革命。

  • 32、南宋的偏安

    1127年北宋金攻灭,宋徽宗和宋钦宗被俘虏,史称________赵构在应天府称帝定都________史称南宋。南宋与金多次战争,最终在1141年年与金订立和议,以东起淮水,西至大散关一线划界,南宋对金称臣,每年向金朝缴纳________________被南宋朝廷逮捕杀害。

  • 33、日军在敌后抗日根据地实施野蛮的烧光、杀光、抢光“________”政策。1941到1942年,日军在华北连续五次推行“治安强化运动”,对抗日根据地疯狂“________”,华北乡村变成一片焦土

  • 34、1949年4月,以_______为首席代表的中共代表团和以_______为首席代表的国民党南京政府代表团,在_______举行和平谈判。但国民党最终拒绝在双方代表达成的《国内和平协定》上签字,谈判破裂。

三、简答题 (共5题,共 25分)
  • 35、国际联盟宗旨:

  • 36、抗美援朝的背景、经过和意义是什么?

  • 37、明清(鸦片战争前)时期,我国的文学艺术繁荣兴盛,而科学技术则由发展转为停滞。概述这两种文化现象的具体表现和特征,并分析形成这两种文化现象的社会原因。

     

  • 38、社会政治制度的发展、演变,丰富了人类文明的内涵。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封建诸侯,各君其国,卿大夫亦世其官……其后积弊日甚,其势不得不变。……秦皇尽灭大国以开一统之局……下虽无世禄之臣,而上犹是继体之主最高统治者仍由王族世袭也。汉祖以匹夫起事,角群雄而定一尊。其君既起自布衣,其臣亦自多亡命……天下之变局,至是始定。

    ——赵翼《廿二史札记》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由西周至秦汉国家政治体制发生的变化。根据所学指出这种变化的意义。

    材料二

    秦王政统一六国后,认为自己德高三皇,功过五帝,王的称号已不能显示他的权势和地位,因此更改名号,把古代传说中神和人最尊贵的三皇五帝的称号合二为一,号称皇帝

    ——朱绍侯等主编《中国古代史》

    2根据材料二概括皇帝的地位,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能体现这一地位的具体制度。

    材料三倘使我们说,中国传统政治是专制的,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这一说法,用来讲明清两代是可以的。

    ——黄仁宇中国大历史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清两代为实现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各设置了什么机构?各用一句话概括这两个机构的特点。

    材料四北京大学教授张传玺认为,中国历史上形成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度,是由当时的国情和民情决定的,其正面作用是主要的。在四大文明古国中唯有中华文明一脉相承,也反证了我们的先人在两千余年前选择的中央集权国家的政治道路是正确的。

    ——摘自《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历史人民版

    4依据材料四概括张传玺的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提出的依据。

     

  • 39、美国1787年宪法是如何分配和平衡权利的?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95
题数 39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简答题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