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深圳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高三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9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4题,共 120分)
  • 1、口号具有浓郁的时代特征。下列选项中口号与时期对应正确的是(     

    A.五四运动时期——“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

    B.国共十年对峙——“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

    C.抗日战争时期——“打倒列强,除军阀”

    D.解放战争时期——“誓死力争,还我青岛”

  • 2、下图为某同学对《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一课进行研究性学习时所采用的材料。该图片可用来说明甲午中日战争

    A.日本蓄谋已久

    B.中国失败原因

    C.日本军力强大

    D.中国政府腐畋

  • 3、下面为西汉时期几位帝王在位时太学中的博士弟子人数。(据袁行霈等主编的《中华文明史》第二卷整理)表中人数的变化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汉代(     

    帝王

    汉武帝

    汉昭帝

    汉宣帝

    汉元帝

    汉成帝

    汉哀帝、汉平帝

    博士弟子

    50人

    100人

    200人

    1000人

    3000人

    7000人

    A.儒学的社会地位在不断提升

    B.进入官学成为入仕的唯一途径

    C.官位被垄断的情形彻底改变

    D.学术思想平等竞争的局面结束

  • 4、明末清初,在华耶稣会士利玛窦等人译书达400余种,其中有将近、半是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图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当时(     

    A.欧洲传教士引领中国科技发展

    B.耶稣会士纷纷为传播科技而来华

    C.利玛窦开启了西学东渐之风气

    D.西方的科学技术等成果传入中国

  • 5、如图为发现于河北宣化的辽代墓葬茶道图,图中茶盏、盏托、茶碗、茶勺、渣斗等茶具清晰可见。据此可知,当时辽朝(     

    A.完成了封建化进程

    B.贫富差距十分明显

    C.深受中原文化影响

    D.手工业发展较缓慢

  • 6、康有为在《孔子改制考》中提出“孔子……为大地教主。生于乱世……改除乱世勇乱争战角力之法,而立《春秋》新王行仁之。”这一观点(     

    A.还原了孔子的真实事迹

    B.深受传统儒家观念的影响

    C.旨在试图减少变法阻力

    D.使儒学再次成为正统思想

  • 7、如图为“贞元册南诏”石刻,至今仍然完好地保存在云南省昭通市盐津县豆沙关的石壁上,记录了贞元十年(公元794年),唐德宗派遣袁滋为“册南诏使”,持节册封异牟寻为“南诏归义王”,并赐金印这一重大历史事件。石刻中的史实能够印证唐朝(     

    A.直接对云南实施了有效的统治

    B.促进了西南地区各民族的融合

    C.通过册封方式对边疆进行管控

    D.成功离间了吐蕃与南诏的关系

  • 8、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变革》中指出,“宋代经济的大发展,特别是商业方面的发展,或许可以恰当地称之为中国的‘商业革命’。”下列史实能论证其观点的是(     

    ①面向大众的基层市场蓬勃涌现,民间贸易活跃

    ②北宋政府在全国范围内将纸币作为主币发行

    ③海外贸易发达,外贸税收成为国家重要财源

    ④北宋东京和南宋临安等城市兴盛引人注目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9、1843年,中英条约规定“各国既与英人无异,……亦应准英人一体均沾”,之后西方列强与中国订立条约时均援引此款:1871年中日签订条约时,清廷代表李鸿章则首次取消了“一体均沾”的条款;而中俄伊犁交涉时,左宗棠指出,“本意在持平办理,务使中俄商人均沾利益,两不相妨”。这反映出(       

    A.中西间友好交往的不断加强

    B.国家主权观念不断增强

    C.洋务运动提升中国国际地位

    D.半殖民地程度不断加深

  • 10、20世纪前期,陈独秀曾撰文指出,清朝皇帝溥仪比寻常人还要可怜,好像一座泥塑木雕的偶像被人们抛在粪缸里,再也不能号令全国了。在此陈独秀(     

    A.抨击清政府沦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B.反对无能权贵通过“新政”掌握政权

    C.揭露袁世凯以革命党要求施压清政府

    D.赞扬辛亥革命结束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 11、明代坊刻遍地开花,各地书坊均以通俗文学类书籍为主要刊行对象,尤其是金陵、建阳两地汇集了以刊行通俗文学类书籍而闻名天下的许多书坊,如刊行戏曲剧本的金陵唐氏富春堂,刊行通俗小说的建阳余氏三台馆等。这主要反映出当时(     

    A.商品经济繁荣推动世俗文学发展

    B.印刷技术进步降低刊印成本

    C.陆王心学盛行学界尊崇个性自由

    D.西学东渐促使传统文化嬗变

  • 12、秦国商鞅变法规定:“改帝王之治,除井田,民得买卖”。这实质上

    A.从法律上确定土地私有制

    B.禁止自由买卖土地

    C.承认了井田制的合法性

    D.违背历史发展潮流

  • 13、孝文帝推行“改官制、禁胡服、断北语、改姓氏、定族姓”等措施,增强了北魏实力,推动了历史进步。其改革取得成功的根本原因是(     

    A.北魏实现北方统一

    B.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

    C.改革措施全面易行

    D.孝文帝改革决心坚定

  • 14、考古人员发现,大汶口遗址随葬品数量各不相同,其中21座墓有猪头1头、10座墓有猪头2头、6座墓有猪头3头、2座墓有猪头4头、3座墓有猪头5头、1座墓有猪头14头。据此可以推断,大汶口文化(       

    A.畜牧业发达

    B.早期国家形成

    C.私有制出现

    D.神权色彩浓厚

  • 15、1979年,《人民文学》刊登了一篇小说《乔厂长上任记》,乔厂长一开始像“搞革命”一样办工厂,后来转变观念,采用现代化治厂方针,初见成效,得到上级表扬,鼓励他不妨把手脚放开一点,各种办法都可试一试。这折射出,当时(     

    A.厂长负责制得到了广泛认同

    B.民众期待加快改革步伐

    C.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D.现代企业制度初见成效

  • 16、史家常用“内外”分指中央与地方,用“轻重”来描述中央与地方的权力形势。历史学家罗尔纲认为,晚清形成了“内轻外重”的局面。可用于分析这种格局的直接形成原因和表现的历史事件分别是(     

    A.鸦片战争   戊戌变法

    B.太平天国运动   东南互保

    C.洋务运动   义和团运动

    D.甲午战争          清末新政

  • 17、2015年12月,由中国提议筹建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正式成立,这是中国首次以规则制定者的身份参与全球经济治理。除巴西等新兴经济实体外,欧洲也掀起了“亚投行热”。这表明(     

    A.国际经济新秩序基本确立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辉煌

    C.国际格局发生根本性变革

    D.共筑人类命运共同体成为国际共识

  • 18、我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一部古代农学名著是(     

    A.贾思勰《齐民要术》

    B.孙思邈《千金药方》

    C.张仲景《伤寒杂病论》

    D.徐光启的《农政全书》

  • 19、下列事件,按照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中共发动南昌起义            ②红军主力正式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

    ③解放军发动渡江战役        ④中共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开辟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②

    C.②③①④

    D.①④②③

  • 20、下图选自2006年《中国物价年鉴》中的数据,这反映了(     

    A.国家宏观调控下规范的市场主体

    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效果明显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基本形成

    D.国家的分配体制影响商品物价

  • 21、黄宗羲批评明代士人:治财赋者则目为聚敛;开阔扦边者则目为粗材;读书作文者目为玩物丧志;留心政事者则目为俗吏。徒以生命立极、天地立心、万世开太平之阔论,钤束天下。由此可知黄宗羲主张为学应该(    

    A.批判君主专制

    B.经世致用

    C.提倡个性自由

    D.中体西用

  • 22、据记载,曹丕在接受汉帝禅位后,立即实施了迎合中原名门望族的九品中正制;孙权的家族久居江东,在长江南北的世族豪强中颇受拥戴;“织席贩履”出身的刘备也依靠荆、益两州地主的支持而得以称帝。该局面的形成根源于(     

    A.封建自然经济的分散性

    B.农业生产格局的变化

    C.农民与地主矛盾的激化

    D.经济重心的逐渐南移

  • 23、如图为三星堆与二里头“撞脸”文物——陶。从结构上看,三星堆遗址与二里头遗址的陶都是“三条腿、手叉腰、顶半开”,顶部有一短小的管状流。从风格上看,两者都属于“瘦高”型,都是“长腿、束腰”,与一些地区流行的“矮胖”型陶明显不同。这主要反映(     

    三星堆陶盉                       二里头陶盉

    A.古代中国各地区存在着文化交流

    B.遗址处于新时期晚期至青铜时代

    C.三星堆文化是古蜀文化典型代表

    D.大河流域文明具备相似性的特征

  • 24、下面是某高一学生在学习秦朝历史后摘录的笔记。笔记内容反映的是公元前 230—前 221 年,秦国采取远交近攻策略,分化瓦解,各个击破,相继灭掉东方六国,建立起第一个统一王朝—秦朝,定都咸阳。(     

    A.秦统一的背景

    B.秦巩固统一的措施

    C.秦统一的过程

    D.秦统一全国的意义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5、隋唐时期创立的________,有利于明确分工,提高行政效率,又削弱了相权,保证了皇权独尊,对此后历朝产生了深远影响。这一时期另一项重要的制度发明是________,打破了士族垄断官场的情形,使出身社会中下层的读书人能通过相对公平的考试参与政权。

  • 26、西安事变

    (1)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蒋介石调集包括________的东北军和________的西北军在内的大军围攻陕北。在中共________政策的感召下,张学良和杨虎城在西北地区实行________

    (2)1936年12月,________亲赴西安逼迫张学良、杨虎城全力“剿共”。张学良和杨虎城在反复劝说蒋介石应以国家和民族大义为重、容纳抗日主张的努力失效后,发动“兵谏”,于________________日晨,扣留蒋介石,以________逼蒋抗日,这就是西安事变。

    (3)面对错综复杂的政治形势,中共中央确定了________西安事变的方针,派________为代表,奔赴西安,与张学良、杨虎城一起,同国民政府代表举行谈判。经过各方努力,蒋介石被迫接受________________的主张。西安事变得到________

    (4)________的和平解决,成为扭转时局的枢纽。它促进了中共中央________方针的实现。从此,________的局面基本结束,全国________的局面初步形成。

  • 27、________年金灭辽,1127年金灭________,1153年金迁都燕京改名为________

  • 28、手工业:手工业各行业都有不同程度的进步。

    (1)明朝后期,在南方一些地区的丝织、榨油、制瓷等行业中出现了新的经营手段,即______________,使用______________进行较大规模的_______

    (2)这类情况在_______继续有所发展。

  • 29、________运动是在反洋教的斗争中兴起的

    (1)西方势力深入中国城市、乡村后引发了一系列冲突,特别是德国强占胶州湾,进一步刺激了________民众。

    (2)以“________”为口号的反洋教斗争蔓延到________________很多州县农村。

    (3)先后担任山东巡抚的毓贤、________等,对义和团采取________的举措。

  • 30、局限性

    (1)辛亥革命并没有解决近代中国社会的________,没有实现________________的历史任务。

    (2)它缺乏一个能够提出科学的________、能够发动________,以及________的革命政党的领导,这些是辛亥革命的历史局限。

  • 31、武装起义和重大会议

    (1)________

    ①概况:1927年8月1日,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人领导________,占领南昌城后,南下广东。10月初,因遭到敌人围攻而失败,余部转战湖南和海陆丰。

    ②意义:打响了________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2)________

    ①召开:1927年8月7日,在汉口。

    ②内容:总结了国民革命失败的经验教训,纠正了________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确定实行________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毛泽东提出“________中取得”的重要思想。

    (3)________1927年9月,毛泽东领导了________,进攻长沙途中受挫。

  • 32、甲午中日战争

    (1)原因

    ①日本明治维新后,国力壮大,蓄谋侵略中国

    ②1894年,朝鲜爆发农民起义,日本趁机入侵,蓄意挑起战争。

    (2)过程

    ①丰岛战役:日军偷袭清军运兵船

    ②平壤战役:清军失利,退回国内

    ________战役:邓世昌、林永升英勇奋战最终牺牲,北洋舰队遭到重大损失,李鸿章的“避战保船”命令,北洋海军失去制海权

    ④威海卫战役:1895年2月,日本在山东半岛登陆,摧毁了威海卫军港,北洋舰队覆灭。

    (3)结果:清军战败,签订《马关条约》

    ①承认朝鲜独立,割让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

    ②赔款2亿两白银

    ③增开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说明侵略势力深入中国内地

    ④日本可以在中国通商口岸设厂制造。

    (4)影响

    ①《马关条约》丧权辱国,进一步把中国社会推向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②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证明了洋务运动的破产

  • 33、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完成________,确立________,推进________,完成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深刻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________前提和________基础

  • 34、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国民经济一直保持着快速增长

    (1)2018年,中国经济总量突破________亿元,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接近30%。

    (2)中国的外汇储备超过3万亿美元,位居全球第________。中国的国际竞争力持续增强。

三、简答题 (共5题,共 25分)
  • 35、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列举中国古代对西域(新疆)的管理机构和朝代。

  • 36、清朝统治内部危机出现的原因和表现是什么?

  • 37、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中国各民族形成了休戚与共的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公元前221年,秦王政结束了战国以来封建诸侯长期割据的局面,建立了一个以咸阳为首都的幅员辽阔的国家。这个国家的疆域,东至海,西至陇西,南至岭南,北至河套、阴山、辽东。有效统治范围大大超出周代。

    材料二

    1840年以来在国家四分五裂、民族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中国各族人民团结一心、共御外侮,为维护国家主权统一、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特别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各民族进一步联合起来,同仇敌忾,抗击侵略,保家卫国。

    1阅读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简述秦朝是如何扩大有效统治范围的。

    2写出两支著名的少数民族抗日武装队伍名称。

     

  • 38、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标志是什么?

  • 39、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和发展过程就是西方代议制度的形成和发展过程。这期间,英、美、德、法四国都确立了资产阶级代议制度。根据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的标志是什么?19世纪70年代,法国和德国各确立了怎样的资产阶级政体?

    (2)美国1787年宪法是如何实现权力的“制约与平衡”的?

    (3)19世纪70年代以后,代议制在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起了怎样的积极作用?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95
题数 39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简答题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