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941年,中国共产党指出:“针对着敌人企图吸收法币,收括现银,滥发伪币的金融政策,政府银行应发行地方货币并确定为当地唯一通行的货币本位,以便打击伪钞,保护法币,阻止现银与法币流入敌区。”这在当时( )
A.促进了国共合作抗日形成
B.有利于发展抗日根据地的经济
C.保障了双减双交政策开展
D.间接加速了国统区经济的崩溃
2、“它使得官员之间相互监督,彼此存有戒心从而不敢胆大妄为,不敢欺下媚上,只能甘心做忠顺的奴才。而最令人忌讳的……把官员秘密言事变成官员的一项本职工作,因而亦具有特务性质。”这里的“它”指的是( )
A.奏折制度
B.司礼监
C.内阁制度
D.军机处
3、据居延(今内蒙古自治区额济纳旗和甘肃省金塔县)汉简记载,汉代边防部队中从事耕作和兴修水利的士兵分别称为“田卒”和“河渠卒”。罗布泊出土的汉简中也有关于汉代戍卒从事农耕的记录。这可用来说明汉代( )
A.修建长城的必要性
B.西北边疆得到开发
C.北方农耕已经普及
D.民族关系较为融洽
4、辛亥革命的失败使先进的中国人开始认识到:“国之所以不昌也,在于民智未开。”为此,先进的中国人掀起了一场开启民智的运动。该运动是( )
A.洋务运动
B.新文化运动
C.北伐战争
D.国民大革命
5、粤港澳大湾区由珠三角九市和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组成。2022年,其经济总量超过13万亿元人民币,以不到全国1%的国土面积、5%的人口创造了11%的经济总量。它反映了( )
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
B.“一国两制”的实践成效
C.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新探索
D.现代企业制度的新尝试3
6、新中国成立后,在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之下采取了多种外交方略。其中一项是不急于取得帝国主义对新中国的承认,而是先要求取消帝国主义在华各项特权,坚持完全实现中华民族在主权上的独立解放。这一方略是( )
A.“不结盟”
B.“一边倒”
C.“另起炉灶”
D.“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7、1405—1433年,明朝政府派郑和七次“下西洋”。跟随郑和下西洋的费信、马欢、巩珍分别据经历编著了《星槎胜览》《瀛涯胜览》《西洋番国志》。这三部书可用于研究( )
A.古代中外关系的发展
B.明朝在大西洋航线上的贸易情况
C.明代后期的财政困难
D.宦官专权加剧了明朝政治的腐败
8、《礼记·礼运》:“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禹、汤、文武成王周公,由此其选也。”这一历史现象根源于( )
A.国家的产生
B.生产力发展
C.禅让制确立
D.王位世袭制
9、两汉创造创造了灿烂的文化,成就斐然。对下列著作评价正确的一项是( )
选项 | 史实 | 评价 |
A | 《黄帝内经》 | 奠定了中医理论的基础 |
B | 《史记》 | 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 |
C | 《汉书》 | 鲁迅评价其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
D | 《神农本草经》 | 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 |
A.A
B.B
C.C
D.D
10、2020年,三星堆考古发掘重启。随着良渚、石家河、三星堆等长江流域重要遗址的发现,学术界对中华文明的起源有了新的认识,即中华文明的起源并非局限于黄河流域。这体现了中华文明( )
A.具有多元一体特点
B.深受外来文明的影响
C.呈现家国一体形态
D.始终居世界领先地位
11、明朝后期,欧洲传教士利玛窦与科学家徐光启合作翻译了古希腊数学家欧几里得《几何原本》的部分内容,与李之藻共同编译了《同文算指》介绍欧洲笔算,他还在中国绘制并刊印了世界地图《坤舆万国全图》。这些举措( )
A.促进了西方科技传播
B.推动了中国古代科技转型
C.结束了闭关锁国政策
D.改变了普通民众的世界观
12、下面是第二次鸦片战争战役兵力表(单位:人)。据此可知,第二次鸦片战争( )
战役 | 时间 | 英国 | 法国 | 英法联军 | 中国 |
第一次广州之战 | 1856年10 月 | 439 | — | 15 000 | — |
虎门之战 | 1856年 11月 | 1 380 | — | 1700 | - |
第一次大沽之战 | 1858年5月 | 660 | 518 | 1 178 | 10 000 |
八里桥之战 | 1860年9月 | 3 500 | 1 500 | 5 000 | 34 000 |
A.加速中国半殖民地化进程
B.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方向
C.冲击了清政府的专制统治
D.揭露了清政府的腐朽无能
13、钱穆先生论曰:“凡历史上有一番改进,往往有一度反动,不能因反动而归咎改进之本身,然亦须在改进中能善处反动方妙。魏孝文卒后,鲜卑并不能继续改进,并急速腐化,岂得以将来之反动,追难孝文!”据此可知,钱穆先生认为( )
A.社会进步通常具有曲折性
B.改革往往导致历史的倒退
C.孝文帝改革导致北魏灭亡
D.民族融合不利于统治稳固
14、中华民国的成立激发了国人的参政热情,但也出现了某些政客“收买选票,出资数百元即可当选”的现象,更有政客以暴力胁迫投票者的事件发生,结果旧官吏和士绅出身的议员在国会中占据多数。这从侧面说明,当时( )
A.封建势力复辟成功
B.“三权分立”精神得到贯彻
C.民主政治徒具形式
D.资产阶级掌握了立法权力
15、1937年10月15日,有学者说:“纵然有精锐的军队,完全现代化的武器,如果军需工业及一般工业的动员,因原料缺乏或断绝而停滞了,胜利终难获得。对于长期战争,这个问题更为严重。煤油的缺乏,给(第一次世界)大战末期的德国以致命的打击,这是最明显的例证。”在此,该学者( )
A.系统论证军需资源与持久战关系
B.对中日两国战争潜力有明确的预测
C.旨在告诫国民政府重视能源建设
D.认为日本缺乏进行长期战争的能力
16、明朝中期,江苏常熟一位地主用低价购买大片空闲的低洼沼泽地,雇用贫苦乡民加以治理。部分土地被改造为良田。所凿水池养鱼,池上筑舍养猪,其余空地种植不同的果木蔬菜。这可以用于说明当时( )
A.农村雇佣劳动普及
B.地主剥削程度有所减轻
C.经济重心完全南移
D.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多样
17、1949年2月3日,解放军在北平正阳门举行盛大的入城仪式。一家外国通讯社电文称:“中国人民解放军入城,规模空前未有,士气十分高涨,装备异常精良,实为一支强大的有战斗力的部队。”“中国革命方兴未艾,南京当局大势已去。”由材料可知( )
A.外国势力中立观望
B.解放事业势不可挡
C.国共北平和谈破裂
D.国民政府败退台湾
18、春秋时期的外交“辞令”多是群策群力,战国时期的外交“辞令”则多为个人随机应变、有的放矢,还出现了专供辩士学习与取用的虚拟游说文辞资料。这一变化是当时( )
A.礼乐制度强化的结果
B.列国纷争激烈的反映
C.王室衰微加速的表现
D.华夏认同增强的体现
19、某历史研究小组在讨论某一历史小专题时列举出如下关键词,他们谈论的主题最有可能是( )
国家统一 颁布“推恩令” 实行察举制 尊崇儒术 春秋大一统 重农抑商 盐铁官营 均输平准 …… |
A.汉初无为而治,与民休息
B.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C.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的措施
D.儒学成为汉代的主流意识形态
20、有学者指出,新文化运动压抑儒家,但突出了道家和墨家;批判诗文,可着意表彰小说和戏剧;鄙视文人大传统,转而发掘民间小传统。该学者意在说明,新文化运动
A.使民众接受了西方的政治理念
B.推动了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C.促进了国人民族意识觉醒
D.具有明显的形式主义倾向
21、《儒林外史》中记载,文人周进因为生活所迫来给商人记账,商人问道:“周相公既是斯文人,为什么又出来做从商之事?”周进回答道:“没奈何走上这一条路。”这反映出当时( )
A.社会“崇儒重仕”情结浓厚
B.商人社会地位得到提高
C.传统重农抑商政策变化较大
D.经济发展改变商人观念
22、1141年,南宋与少数民族政权订立和议。规定以东起淮水、西至大散关一线划界,南宋对其称臣,每年向其缴纳一笔财物,称为“岁贡”。该政权( )
A.建立者与鲜卑同源
B.推行南北面官制
C.曾出现“大定之治”
D.都城在宁夏一带
23、虞云国在《唐宋变革视野中文学艺术的转型》中提到,唐宋变革使得唐宋社会结构全面平民化……文学艺术在题材内容上的世俗化走向、个性化诉求以及民族意识的注入,无一不是这些大趋势的直接投影或间接折射。宋元文学艺术走向世俗化反映了( )
A.商品经济发展和市民阶层扩大的社会需求
B.知识分子们仕途无望
C.工商市镇经济的兴起
D.受程朱理学的深刻影响
24、学者金冲及说:“辛亥革命后,从袁世凯到蒋介石,像走马灯似的一个接一个登场,却始终建立不起一个统一稳定的统治秩序(专制政权)……这自然有很多原因,而辛亥革命在这里所起的巨大作用是无法抹煞的。”这里的“巨大作用”主要是指( )
A.结束了封建专制制度
B.传播了民主共和观念
C.触发了小农经济解体
D.唤醒了下层普通民众
25、1931年11月,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江西_______召开,宣布成立______________,选举_______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主席。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的建立,是中国共产党人创建______________的宝贵探索与尝试。
26、通过《天津条约》《北京条约》,英、法获取了________、________、开放________以及________等大量权益。鸦片以“洋药”名义纳税进口,实现了鸦片贸易________
27、宋金和战
(1)背景
①1127年,北宋被________族建立的金朝攻灭,宋徽宗、宋钦宗被俘虏,史称“________”。
②南宋建立:北宋康王________在应天府称皇帝,后定都临安,史称南宋。赵构就是宋高宗。
(2)表现
①南宋初年,宋军在与金军对抗中素质明显提高,尤以岳飞指挥的“________”战绩卓著
②宋高宗和宰相________却视岳飞等为心腹之患,主动向金朝求和。后来,将岳飞杀害。
③1141年,南宋与金订立________。内容:以东起淮水、西至大散关一线划界,南宋对金称臣,每年向金朝缴纳一笔财物,称为“________”
28、战略反攻:1947年6月刘伯承、邓小平率领的晋冀鲁豫解放军千里跃进___,揭开了战略反攻的序幕。
29、1927 年 10月,创建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___________
30、元朝时,形成我国________族的前身——回回
31、长征实现了红军的战略大转移,宣传了______________的政治主张,在沿途播下了_______种子,鼓舞了广大_______,铸就了_______,打开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32、在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社会主义制度的过程中,________发挥了独特的作用。________不仅是________革命的指导思想,也是社会主义________、社会主义________的指导思想
33、土地改革:1950年夏,中央人民政府颁布《________》实行土地改革。1952年底,土地改革在全国大陆基本完成,农民获得土地,从封建土地制度的束缚中彻底解放出来,农民生产力得到大解放,为中国实现逐步实现________扫清了障碍
34、新中国成立的意义
(1)结束了________、封建主义和________长期压迫和剥削中国各族人民的历史,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
(2)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为实现由________向________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
(3)中华民族开始以崭新的姿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国历史进入新纪元。
35、中国向帝国主义国家借款的具体情况是怎样的?
36、秦始皇有“暴君”之称,而明朝人李贽则认为秦始皇是“千古一帝”,你认为应该如何评价秦始皇。
37、结合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何时产生?导致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具两面性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19世纪末民族资本主义有了初步发展,促进其发展的国内因素是什么?其发展对中国政治产生了什么影响?
(3)民国初年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的原因是什么?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
38、20世纪在世界现代化发展道路上有着三个重要的改革调整机遇。一次是20年代初的俄国,一次是30年代西方大危机时期的美国,一次是70年代末期以来的中国。
请结合史实回答:
(1)上述材料中所说的俄、美、中三个国家的“改革调整的机遇”分别是什么?
(2)这三次改革各有什么特点?各自的最终结局如何?在历史上有什么共同作用?
(3)从中你能得到什么认识?
39、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