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随着研究人员运用“万物DNA”特殊材料3D打印出一只“兔子”,使得基于DNA的数字存储技术再次受到各国研究者的关注。(删去“随着”)
B.中国古典诗词情感丰富,意蕴深厚,诵读古典诗词不仅有利于陶冶情操、提高修养,而且能积累丰富的词汇和语言。(将“不仅”移至“诵读古典诗词”前)
C.智慧物流快线的开通,为粤西山区超过8 000余名村民节省了大量的时间和金钱,悄悄地改变了村民的生活状态。(删去“超过”)
D.我们要通过广泛宣传健康用眼知识、定期为青少年做视力检测等方式,树立完整的近视防控体系。(将“树立”改为“建立”)
2、下列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学校"我爱我家”征文比赛中,王磊的文章构思别具匠心,获得了老师和同学们的好评。
B.元旦小长假期间,到湿地公园游玩的人络绎不绝。
C.这座寺庙经过数月的修缮,如今己整修完毕,看上去惟妙惟肖。
D.小明把妈妈的话当做耳旁风,妈妈怎么说他也无动于衷。
3、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一年来,各地区各部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坚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把防止发生规模性返贫作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底线任务,持续响鼓重锤抓紧抓好,切实维护和巩固脱贫攻坚战的伟大成就。
B.两个奥运,同样精彩。在成功举办北京冬奥会之后,北京冬残奥会以出色的赛事组织、完善的无障碍设施、人性化的服务,赢得了运动员、教练员和国际社会广泛赞誉。过去9天,来自46个国家(地区)的近600名残疾人运动员享受激情、奋勇拼搏,展现了自强不息、乐观进取的精神。
C.“新冠病毒抗原检测可以间接反映是否感染新冠病毒。”李金明介绍,新冠病毒有4种结构蛋白,其中N蛋白是表达量最大的。个体感染新冠病毒后,N蛋白会出现在咽喉部。抗原检测就是检测N蛋白,检测到N蛋白就可以间接反映是否感染了新冠病毒。
D.报道称,世卫总干事谭德塞在记者会上说,在俄乌冲突开始前,乌克兰已经出现新冠病例激增的情况。自冲突开始以来,相关地区新冠病毒检测奉较低,意味着可能存在大量未被发现的传播病例,再加上当地疫苗接种覆盖率低,大量感染者发展为重症的风险升高。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当前,疫情防控形势仍很严肃,一些国家面临第二波疫情威胁。
B.如何确保疫苗在发展中国家的可及性和可负担性,是全球面临的一个紧迫问题。
C.通过人工智能新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使教师编制不足、师资质量不均衡等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D.为了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学校开展并组织了一系列的课外活动。
5、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各题。
【甲】
采桑子
欧阳修
轻舟短棹西湖好,绿水逶迤。芳草长堤,隐隐笙歌处处随。无风水面琉璃滑,不觉船移。微动涟漪,惊起沙禽掠岸飞。
【乙】
如梦令
李清照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1】下列对两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采桑子》写春日西湖,动静相随,人禽互窥,如梦如幻,令人陶醉。
B.“处处随”暗示了湖上游人之盛,“琉璃滑”写无风的水面光滑如镜。
C.《如梦令》追述少女时代的一次驾舟郊游,仅三十多字,却曲折别致。
D.溪亭醉饮,不知归路,表示远离尘俗,“沉醉”流露词人心底的迷惘。
【2】两首词的划线句均写禽鸟惊飞,作用却各不相同,请写出你的理解。
6、默写古诗文。
(1)东风不与周郎便,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星河欲转千帆舞。
(3)要让心灵进入幽僻旷远之境,其实不必避开喧嚣、归隐山林,这正如《饮酒》(其五)中所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晏殊的《浣溪沙》蕴含无法阻止美好事物逝去的淡淡哀愁,但仍然有美好事物再现的哲理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春望》中采用移情手法生动地表现杜甫忧国伤时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名著阅读。
完成下面的读书卡片。
摘抄1:我高兴的是我又多了一个朋友;儿子变了朋友,世界上有什么事可以和这种幸福相比的!
摘抄2:心中的苦闷不在家信中发泄,又哪里去发泄呢?孩子不向父母诉苦向谁诉呢?我们不来安慰你,又该谁来安慰你呢?
摘抄3:只有事实才能证明你的心意,只有行动才能表明你的心迹。待朋友不能如此马虎。生性并非“薄情”的人,在行动上做得跟“薄情”一样,是最冤枉的,犯不着的。正如一个并不调皮的人耍调皮而结果反吃亏,一个道理。
(1)名著:《___________》。
(2)梗概:这部作品处处体现着舐犊深情。父亲很关心儿子_________(人名)的生活与成长,用书信与儿子主要交流了_____、_____等方面的内容,平常的语言中蕴涵着深邃的道理和厚重的文化。
8、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垃圾分类:一种科学有效的垃圾处理方法
①我们每个人每天都会扔出许多垃圾,你知道这些垃圾到哪里去了吗?它们通常是先被送到堆放场,然后再送去填埋、焚烧。
②在一些垃圾管理较好的地区,大部分垃圾会得到卫生填埋、焚烧、堆肥等无害化处理。而更多地方的垃圾则常常被简易堆放或填埋,导致臭气肆虐,并且污染土壤和地下水。经过高温焚化后的垃圾虽然不会占用大量的土地,但它投资惊人。垃圾无害化处理的费用是非常高的,根据处理方式的不同,处理一吨垃圾的费用约为一百至几百元人民币不等。人们大量地消耗资源,大规模生产,大量地消费,又大量地产生着废弃物。
③难道我们对待垃圾就束手无策了吗?其实,办法是有的,这就是垃圾分类。垃圾分类就是在源头将垃圾分类投放,并通过分类的清运和回收使之重新变成资源。
④从国内外各城市对生活垃圾分类的方法来看,大致都是根据垃圾的成分构成、产生量,结合本地垃圾的资源利用和处理方式来进行分类。如今,中国生活垃圾一般分为四大类:可回收垃圾、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
⑤可回收垃圾主要包括废纸、塑料、玻璃、金属和布科五大类。通过综合处理回收利用,可以减少污染,节省资源。如每回收1吨废纸可造好纸850公斤,节省木材300公斤,比等量生产减少污染74%;每回收1吨塑料饮料瓶可获得0.7吨二级原料;每回收1吨废钢铁可炼好钢0.9吨,比用矿石冶炼节约成本47%,减少空气污染75%,减少97%的水污染和固体废物。
⑥厨余垃圾包括剩菜剩饭、骨头、菜根菜叶等食品类废物,经生物技术就地处理堆肥,每吨可生产0.3吨有机肥料。
⑦有害垃圾包括废电池、废日光灯管、废水银温度计、过期药品等,这些垃圾需要特殊安全处理。
⑧其他垃圾包括除上述几类垃圾之外的砖瓦陶瓷、渣土、卫生间废纸等难以回收的废弃物,采取卫生填埋可有效减少对地下水、地表水、土壤及空气的污染。
⑨我国有着回收废品的历史传统,是最早提出垃圾分类收集的国家之一。1965年,北京二环路以内,国营废品收购站就有2000多个。进入21世纪,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相继开展全民垃圾分类行动。
⑩垃圾分类是对垃圾收集处置传统方式的改革,是对垃圾进行有效处置的一种科学管理方法,它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垃圾分类后被送到工厂而不是填埋场,既省下了土地,又避免了填埋或焚烧所产生的污染,还可以变废为宝,具有社会、经济、生态三方面的效益。这样,人们把垃圾从敌人变成了朋友。
【1】下面选项中,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我们每天扔出许多垃圾,这些垃圾它们的最终归宿,是先被送到堆放场,然后再送去填埋、焚烧。
B.我国有着回收废品的历史传统,六十年代,国营废品收购站就有2000多个,是最早提出垃圾分类收集的国家。
C.卫生间废纸是难以回收的废弃物,采取卫生填埋可有效减少对地下水、地表水、土壤及空气的污染。
D.垃圾分类后被送到工厂,避免了填埋或焚烧所产生的污染,还可以变废为宝,具有社会、经济效益。
【2】第⑤段中划线句子运用了多种说明方法?请选择其中一种说明方法,分析其说明作用。
【3】6月1日,《湖北省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正式实施。各社区实行垃圾分类“三定一督”(定时、定点、定人,监督)模式管理。有居民议论说:“垃圾分类是公民的责任”,有居民议论说:“垃圾分类是政府的责任”。结合上文及生活实践,说说你的观点及理由。
9、成年后的鲁迅念着那夜的社戏与豆香,故土已远,但天真的童年时光不能缺席,那是他温暖的港湾;黄沙弥漫的陕北高原即使贫瘠,但昂扬的生命力不能缺席,那是汉子喷薄的渴望;理性地观察大雁,但欣赏的温暖眼光不能缺席,那是科学家的诗意大爱;纵一别后远隔千山,但知己不能缺席,那是天涯孤寂却仿若比邻的宽慰……不能缺席的可以是某种情感、某种品质,也可能是某个人、某段经历、某种风景等等,它们都会成为你生命中的馈赠。你的生命中也有这样的不可或缺吗?
请以“_________不能缺席”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1)请将题目补充完整,书写工整,字数不少于600字。
(2)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3)要有真情实感,不得抄袭、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