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天门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初一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4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4题,共 20分)
  • 1、关于《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美国记者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写道:“在某种意义上讲,这次大迁移是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流动的武装宣传。”文中的“大迁移”是指中国工农红军万里长征。

    B.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写道:“在西安进行的这场军事政变时机抓得很好,执行得也十分利落.使中国最终站到了即将来临的世界反法西斯斗争一边。”斯诺所说的“这场军事政变”是指“八一三事变”。

    C.《红星照耀中国》是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的不朽名著,一部文笔优美的纪实性很强的报道性作品。作者真实记录了自 1936 年 6 月至 10 月在我国西北革命根据地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向全世界真实报道了中国和中国工农红军以及许多红军领袖、红军将领的情况。

    D.《红星照耀中国》中“红星”的含义是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红色革命犹如一颗闪亮的红星,不仅照耀着中国的西北,而且必将照耀全中国。

  • 2、请选出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 (   )

    A. 鹏( kūn)   粱(háo) 修(mù)   接而至( zhǒng)

    B. (jīn) 死(pián)   槽(lì)   挑拨离(jiān)

    C. 令(lè)   詈骂(juàn)   突(pài) 目神迷(xuán)

    D. (míng)   顶(gōng)   鱼(tiáo)   寡孤独( jīn)

  • 3、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关于高中取消文理分科是否合理,教育部正广泛征求意见。社会各界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B. 我们一行人走进宜兴灵谷洞,只见洞中怪石嶙峋,灯光迷离闪烁,像是走进了一个光怪陆离的世界。

    C. 某些小报专爱断章取义,歪曲别人谈话的内容,以制造假新闻。

    D. 他们响应国家号召,见异思迁,毅然放弃都市的优越条件,扎根西部建功立业。

  • 4、下列对这首诗的解读,有误的一项是(     

    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A.这首诗出自《诗经》,《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

    B.一个青年男子见到河洲上的一对水鸟相亲相爱,听到它们一唱一和的鸣叫,引起了自己的无限情思,他向往自己心中那位美丽贤淑的好姑娘,希望她能够成为自己理想的配偶。

    C.青年男子所恋的姑娘是河边采荇菜的姑娘,姑娘在水边劳作时的窈窕身影,使他日夜思念,长夜不眠,思绪万千,难耐的思恋之苦煎熬着他。

    D.这首诗和《蒹葭》一样,都采用了“兴”的表现手法。都借大自然的景物起兴,直接抒发对心中理想对象的强烈思念和执着的追求。

二、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5、阅读下面诗词,完成下面小题。

    使至塞上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1】下面对王维的《使至塞上》一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以简练的笔墨写此次出使的经历:诗人轻车简从,要到远在西北边塞的居延去慰问边境将士。

    B.颔联写自己过了居延,就像“征蓬”一样,飞出了汉家的边塞,又像北归的大雁一样飞入胡天的上空,蕴含了作者内心的激动和兴奋之情。

    C.尾联写作者经长途跋涉、在萧关遇到了骑兵,却没有遇到将官,(一问才知道),将官此时正在燕然前线。

    D.这首诗笔力苍劲,意境雄浑,视野开阔,实为边塞诗之名作。

    【2】用自己的话,描绘“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展示的“千古壮观”。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6、理解古诗词,完善下列横线上知识。

    解读

    诗句

    作品

    秋意正浓,落寞渐染。

    树树皆秋色,______

    (唐)王绩《野望》

    大漠落日,豪情万丈。

    大漠孤烟直,②____

    (唐)王维《使至塞上》

    家园荒芜,慷慨激愤。

    柴门何萧条,③____

    (三国)曹植《梁甫行》

    月光皎洁,闲适雅致。

    _____ ,⑤______ , 盖竹柏影也。

    (宋)⑥______《记承天寺夜游》

    荒原大江,豪情万丈。

    ________,江入大荒流。

    (唐)李白《渡荆门送别》

    天地迷蒙,⑧____

    面对迷蒙的江景,漂泊在外的游子不禁发出“⑨ _______”的慨叹。

    (唐)崔颢《黄鹤楼》

四、名著阅读 (共1题,共 5分)
  • 7、名著阅读

    机不可失。必须在敌人援军到达之前把桥占领。于是再一次征求志愿人员。红军战士一个个站出来愿意冒生命危险,于是在报名的人中最后选了三十个人。他们身上背了毛瑟枪和手榴弹,马上就爬到沸腾的河流上去了,紧紧地抓住了铁索一步一抓地前进。红军机枪向敌军碉堡开火,子弹都飞迸在桥头堡上。敌军也以机枪回报,狙击手向着在河流上空摇晃地向他们慢慢爬行前进的红军射击。第一个战士中了弹,掉到了下面的急流中,接着又有第二个,第三个。但是别的人越来越爬近到桥中央,桥上的木板对这些敢死队起了一点保护作用,敌人的大部分子弹都迸了开去,或者落在对岸的悬崖上。

    四川军队大概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战士——这些人当兵不只是为了有个饭碗,这些青年为了胜利而甘于送命。他们是人,是疯子,还是神?迷信的四川军队这样嘀咕。

    (1)选文是《红星照耀中国》中的一段特写,请写出文中所述的历史事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红星照耀中国》曾易名为《西行漫记》,是________(作者)写的一部文笔优美的________作品。作者真实记录了自1936年6月至10月在我国  ____________________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该书绝大部分素材来自作者采访和考察的第一手资料,客观地向全世界真实报道了________________的真实情况。

五、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8、八年级某班开展以“倡导低碳生活”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小题。

    【知识小贴士】

    “碳中和”:国家、企业、产品、活动或个人在一定时间内通过使用低碳能源取代化石燃料、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以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实现正负抵消,达到二氧化碳相对“零排放”。

    【材料一】

    中国高度重视应对气候变化。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克服自身经济、社会等方面困难,实施一系列应对气候变化战略措施和行动,参与全球气候治理,应对气候变化取得了积极成效。2020年9月22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郑重宣示: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碳达峰),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中国正在为实现这一目标而付诸行动。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白皮书)

    【材料二】

    科技部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主任黄晶认为,“双碳”目标是为了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碳中和发展研究院院长黄震认为,“‘双碳’不是赛道超车,而是换赛道,是重新定义人类社会的资源利用方式。”碳中和将引领构建全新的零碳产业体系,将引发数百万亿元投资与产业机遇,一批新技术、新行业、新商业模式将诞生。谁在零碳技术创新占据领先,谁就是新赛道上的领跑者。同时,一些传统行业如不变革,行将归零、被颠覆与消亡。“双碳”是挑战更是机遇。

    (中国环境报2022.5.17)

    【材料三】

    北极星碳管家网获悉,日前由中华环保联合会发布的团体标准《公民绿色低碳行为温室气体减排量化导则》2022年5月5日起正式施行。

    该标准推荐了涉及衣、食、住、行、用、办公、数字金融等7大类别的40项绿色低碳行为,为测算、评估公民绿色行为的碳减排量提供了一把“标尺”。《导则》推荐了40项绿色低碳行为,并对其分别进行了描述。比如,服装领域的绿色低碳行为包括旧衣回收、使用可持续原材料生产的衣被等;饮食领域包括减少一次性餐具、光盘行动、小份餐食等。

    【材料四】

    生活中减排二氧化碳的数据统计

    事项名称(以年计算)

    减排量

    (千克)

    每年少买两件不必要的衣服

    5

    随手关灯

    4.7

    夏季每台空调在26°C基础上调高1°C

    21

    少用50个塑料袋

    5

    五层以下,用爬楼梯代替电梯

    216

    手洗衣物

    108

    每月少开一天车

    98

    【1】下列表述与以上材料不相符的一项是(     

    A.《导则》的施行将提高公民对绿色低碳行为的认识,倡导大家减少碳排放量。

    B.日常生活中我们的一些不良习惯会增加二氧化碳的排放,影响“碳中和”的实现。

    C.“碳中和”与经济发展不存在对立关系,中国正克服困难,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

    D.一些传统行业是温室气体产生的主要来源,所以“碳中和”的责任在于国家和企业。

    【2】家里新买了一台冰箱,可是奶奶心疼电费,也不会正确使用,你有哪些小妙招可以教给她?请结合材料四回答。

    【3】为早日实现“碳中和”目标,你有哪些建议?请结合材料从国家和个人层面回答。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9、阅读下面的文字,写一篇作文。

    生活中,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遇到沟坎,畏惧不前;明知犯错,不敢正视;心中有疑,害怕询问;面对丑恶,选择沉默……其实,只要不畏惧,向前迈一步,就可以突破自我,成为强者。

    请以《别怕,向前迈一步》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不少于600字;②文中不能出现考生的姓名和所在学校的名称。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45
题数 9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诗歌鉴赏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名著阅读
五、现代文阅读
六、作文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