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
建筑不是浮在空中的,它跟一个民族的文化、理念和思维方式紧密相关。“中则正,满则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方方正正的一个房子,故意缺少一角,留出一点缺憾,意思就是不能过满,过满就走向反面了。
①它的审美趣味在于“整”和“缺” ②这是中国人的处世之道
③中国建筑不过分追求完美 ④同样也反映在建筑上
A.②④③① B.②④①③ C.③②④① D.③②①④
2、下列关于文学作品内容及常识的表述,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敬业与乐业》是清末维新派领袖梁启超的一篇演讲稿,文章针对听讲者的实际情况,提出了“敬业与乐业”的论题,深入论述了敬业与乐业的重要性。
B. 苏联作家高尔基的散文诗《海燕》,借“海鸥”“海鸭”“企鹅”象征假革命者和不革命者,乌云、波浪、闪电象征一切反革命势力。
C. 《河中石兽》选自清代纪昀的《阅微草堂笔记》,通过僧人寻找河中石兽的故事,说明天下事既有一般规律,也有特殊规律,不可按照常理主观臆断。
D. 《孔乙己》是鲁迅的一篇小说,选自《呐喊》。小说通过对孔乙己悲惨一生的描写,反映了封建文化和封建教育对下层知识分子的毒害,有力地控诉了科举制度的罪恶。
3、下列句子中加横线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
A.半山腰的松柏根深蒂固,才显得枝繁叶茂。
B.这次的成功,让我们积累了很多经验,我们还要不断学习,以免重蹈覆辙。
C.这个人的出现吓了他们一跳,于是锤声戛然而止,钳中夹着的铁块也失落在地。
D.他得知自己的罪行已被揭发,面对前来拘捕的警察,不由得义愤填膺。
4、下列情境中语言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
王明准备把用过的塑料袋扔到可回收垃圾箱里,王强及时阻止了他的行为,把塑料袋扔进了不可回收垃圾箱。
A.王明:“你真可笑,最后都是一辆车拉走,我分得不对又怎么了!”
B.王强:“王明,我们分好类,可以方便捡废品的人捡拾,也有利于资源再利用。”
C.同学:“真是多管闲事,就显得自己懂得多,比别人能干。”
D.保洁员:“难得有个懂事的,一个个整天乱扔垃圾,书都白念了。”
5、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乙卯①重五
陆游
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
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
旧俗方储药,羸躯亦点丹。
日斜吾事毕,一笑向杯盘。
(注释)①乙卯:指1195年,这年作者71岁,由于收拾山河的志向未能实现,在家乡绍兴隐居。
【1】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从“重五”可以判断本诗所写的节日应该为端午节。
B.首联通过描绘繁盛的石榴花来突出山村景色的美好。
C.颔联运用比喻的修辞,生动描写出粽包和艾束的特点。
D.这首诗语言晦涩难懂,融叙事、写景、抒情于一体。
【2】请结合全诗内容,说一说尾联中“笑”中所包含的情感。
6、根据课文默写
① 淮南秋雨夜, 。(韦应物《闻雁》)
② 斯是陋室, 。(刘禹锡《陋室铭》)
③ ,怅望青田云水遥。(白居易《池鹤》)
④ 抽刀断水水更流, 。(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⑤ 塞下秋来风景异, 。(范仲淹《渔家傲》)
⑥ ,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马致远《天净沙 秋思》)
⑦ 浊酒一杯家万里, 。(范仲淹《渔家傲》)
⑧ ,泥香带落花。(葛天民《迎燕》)
⑨ 俱怀逸兴壮思飞, 。”(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⑩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 。(韩愈《马说》)
7、阅读文段,完成题目。
他的家教如此之严,望子成龙的心情如此之热烈。他要把他的儿子塑造成符合于他的理想的人物。这种家庭教育是相当危险的,没有几个人能成功,然而他成功了。
这段话中的“他”指的是_____,他与儿子的来往书信被他的家人辑录为《_____》,他在书信中分别从做人、生活、艺术等方面对儿子进行了指导。
8、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柳林春雨
刘帆
①老游在乌蒙山区扶贫。
②乌蒙山位于滇东高原北部和贵州高原西北部,这里的山连着山,一眼望不到头。
③老游说山区孩子们缺书,缺好书,他说第一件事要文化扶贫。收到他的想法和请求后,我决定去那里看看。单位的小谢和小莫,跟着我,我们几个人带着一大批书、写字本和文具,前往老游所在的扶贫点。
④老游的扶贫点在乌蒙山区一个叫乌峰山的地方,此处有一个叫“柳林春雨”的景胜之地。满天的乌云,细密的雨丝,穹宇之下,雨滴声滋润心灵。这些优美的描述是一群孩子你一言我一语说的。
⑤我们到达之后,老游安排了一场赠书仪式和一堂课。赠书仪式后,老游跟学校联系请我讲一堂课。面对一双双渴望的眼睛,多年没上讲台的我,那天居然滔滔不绝,讲得十分出色,孩子们听得也很兴奋。
⑥那天,老游还给我讲了一个真实的故事:红军在扎西会议后不久,有一支长征小分队经过“柳林春雨”,一个不愿意说出自己真实姓名的女子给红军带路。红军走后,女子被恶人告发,当地的头人勾结民团抓她,女子只好连夜出逃,跑到一个人烟稀少的地方,跟一个只知道种玉米疙瘩的老实男人成亲,后来生下一个儿子,女子给孩子取名叫“望红”。岁月如风,很快望红长大,结婚后生了一个女儿,女儿长大后嫁到邻村,但隔一座山和一条河。望红跟女儿虽然隔山隔河,但行政上却同属于一个自然村,这个村就是老游蹲点所在的扶贫村。望红给女儿讲过奶奶的故事,望红的女儿生了一对儿女,她又给儿女们讲红军和祖外婆的故事。
⑦扶贫工作组进驻这个村,村民们非常欢迎。由于自然条件限制,包括望红在内,他们都没有读什么书。老游走访中听说“望红”的故事,觉得自己无论如何都要多帮助他们。老游东奔西走,联系单位,因此就有了我们的乌蒙山之行。老游特意带着我们将书、课本和文具送给望红女儿的两个孩子,孩子们像过节一样高兴,脸上阳光灿烂。
⑧我们在乌蒙山里穿行攀爬几十里山路,那一刻我忽然觉得很值。
⑨当我们告别时,孩子们依依不舍。回来后老游给我打过几次电话,他说你们走后,几个散落的村不再是一个个孤岛,已经联合起来了,这个联合村取名叫望红村。
⑩眨眼过去一年多。这天老游又寄来了包裹。我打开封口,剪掉外包装,挺沉的一袋东西。说老实话,我是有点儿好奇,难道寄的是土特产?上次带回来的玉米棒子、甜高粱、马铃薯,大家都说好吃。我说,那里空气好,没有污染,绝对的健康食品。
⑪想到这儿,我的眼前似乎出现了幻影,看见老游穿过一片玉米地,慢慢地,影儿不见了,阳光下,一棵挺拔的玉米秆在眼里晃动。老游就那样站在地里,朝我微笑。
⑫我一边想一边打开包裹。包裹里面有包裹,包得很严实,我小心翼翼一层层剪开,竟然没猜准。老游寄的不是土特产,而是一堆作业本。在作业本上面他写了一段话,他说记得我是语文老师出身,水平高,帮孩子们改改作业吧,看看孩子们进步没有?
⑬我的鼻子猛地一酸。
⑭老游说,你给孩子们上课,还带给孩子们书、笔、写字本,孩子们想着你,念着你,每个孩子不约而同地做了这些作业,是在向你汇报呢。
⑮我翻开一个本子,第一页就说:刘老师,您好……
⑯多好的孩子啊!很多年没有人这样亲切地称呼我了。都说距离远了人容易生分,但我怎么不觉得呢?“柳林春雨”那个地方,总是时不时让我想起。
⑰我提笔给老游写回信,我说我忘不了“柳林春雨”那位好妈妈,忘不了望红村,我希望我们和望红村结成对子,世世代代走动下去。而他们后人的作业,我要永远地看下去。
(选于《北方文学》2022年第4期 有删改)
【1】请以“我”为叙述对象,结合文章内容,梳理故事情节。
“我”前往老游的扶贫点,准备文化扶贫——“我”在老游的安排下,讲了一堂课——A_____——B____ ——C_____——“我”收到老游寄来的学生作业,给老游回信。
【2】有人说第⑥段与本文无关,你认为可以删除吗?说说你的理解。
【3】第⑮段是孩子们不约而同地做了作业,在向“我”汇报,请发挥想象,试着补充孩子们会跟我说些什么。
【4】文章以“柳林春雨”为题有什么妙处?
9、阅读下面的材料,自拟题目写作。
“每个人都了不起!”习总书记的这句话彰显了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是真正的英雄。历史已经证明:波澜壮阔的中华民族发展史是中国人民书写的,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是中国人民创造的。
平凡中蕴藏伟大。例如:大连的公交司机黄志全在开车时突然心脏病发作。在他生命的最后时刻,他将汽车缓慢停在路边,拉下手动刹车;打开门,让乘客安全地下车;关闭发动机,以确保汽车和乘客安全。完成这三件事后,他趴在方向盘上停止了呼吸。
海尔集团CEO张瑞敏曾用朴素的语言对平凡与伟大做了形象的解说:“什么是不简单,就是能够把一些大家都公认简单的事情,千万遍地做好;什么叫不容易,就是能够把一些大家都公认容易的事情,非常认真地做好。”
作文要求:⑴要自由、有创意地表达出真情实感。
⑵除诗歌外,其他文体不限。
⑶不少于500字。
⑷书写要规范、整洁、美观。
⑸文中不得出现考生本人姓名以及学校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