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句子敬辞或谦辞使用不当的一项( ).
A. 诚邀您到寒舍来叙一叙,我恭候您的到来。
B. 询问长者年龄,应尊敬的问:“您老人家高寿?”
C. 他初次遇见仰慕已久的作家,说:“久仰久仰!”
D. 你家严已经把你的困难告诉我了,你放心,你的事我一定会尽力帮助。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郎润 安适 莅临 咄咄逼人
B.侍弄 伫蓄 地毯 花枝招展
C.端庄 睫毛 屋檐 呼朋引伴
D.烂漫 宽敞 燎亮 干净利落
3、下列语法知识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①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②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③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
A.第①句“是”是动词。
B.第②句划线的“矮松”“白花”“看护妇”都是名词。
C.第②句加点的“看”“上”“顶”都是动词。
D.第③句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全白的山尖”比作“银边”。
4、从上下文连贯的角度看,选项中衔接最紧密的一句是( )
学习知识要一点一滴,善于积累。 ;平凡的努力虽不惊人,却能攀登万仞峰。
A.能铺出千里路的,是细小的不显眼的石子。
B.细小的石子虽不显眼,却能铺出千里路。
C.虽然是不显眼的细小石子,却能铺出千里路。
D.千里路的铺成,是有了细小的不显眼的的石子。
5、下列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互文,也叫互文见义,是古诗文中经常运用的一种修辞手法,比如“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秦时明汉时关”等。
B.“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诫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一般都用韵,如刘禹锡的《陋室铭》。
C.古人的称谓语非常丰富,如“卿今当涂掌事”中的“卿”,是古代君主对臣子的爱称,“陈康肃公善射”中的“公”,是对男子的谦称。
D.古代地理以山北水南为阴,山南水北为阳。例如“洛阳”,在古代指在洛河之北。
6、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我们处于一个飞速变化的时代,各种科技进步不断 ,以互联网、新能源、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科技产业正在 整个世界,对知识结构和教育体系也形成巨大的 ,教育需要适时而变。其中最重要的,就是 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
A.涌现 重塑 冲击 培养
B.出现 塑造 冲击 培育
C.出现 重塑 撞击 培育
D.涌现 塑造 撞击 培养
7、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抖擞(sǒu) 贮蓄(zhù) 粗广(ɡuǎnɡ) 随声附和(hé)
B.热忱(chén) 轻捷(jié) 憔悴(cuì) 翻来覆去(fù)
C.祷告(dǎo) 狭隘(yì) 坍塌(tān) 花团锦族(cù)
D.晕眩(yūn) 蜷伏(quǎn) 哄托(hōnɡ) 刨根问底(páo)
8、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爱莲说
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
(1)可爱者甚蕃( ) (2)濯清涟而不妖( )
(3)亭亭净植( ) (4)可远观不可亵玩焉( )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之”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全都相同的一项是( )
例: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A.水陆草木之花
B.无丝竹之乱耳
C.然则天下之事
D.其反激之力
【3】请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2)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4】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概括出作者心目中的句子所具备的美好品质。
9、古诗文默写。
主题 | 古诗文名句 | 出处 |
自然美景 | (1)水何澹澹,______。 | 曹操《观沧海》 |
(2)______,小桥流水人家。 |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 |
(3)峨眉山月半轮秋,______。 | 李白《峨眉山月歌》 | |
时代慨叹 | (4)______,应傍战场开。 | 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
(5)正是江南好风景,______。 |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 |
思乡怀人 | (6)______,一夜征人尽望乡。 | 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
(7)运用拟人修辞,对友人的不幸遭遇表达深切同情与关怀:______,______。 |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 |
珍惜时间 | (8)子在川上曰:“______,______”。 | 《论语·子罕》 |
10、阅读下面这篇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生机勃勃的太阳花
①一天清晨,太阳花开了,在一层滚圆的绿叶下边,闪出三朵小花。一朵红,一朵黄,一朵淡紫色。A乍开的花儿,像彩霞那么艳丽,像宝石那么夺目。在我们宁静的小院里,激起一阵惊喜,一片赞叹。
②三朵花是信号。号音一起,跟在后边的便一发而不可挡。大朵、小朵,单辨、复瓣,红、紫、蓝、粉一齐开放。一块绿色的法兰绒,转眼间,变成缤纷五彩的锦缎。连那些最不爱花的人,也经不住这美的吸引,一得空暇,就围在花圃跟前欣赏起来。
③从初夏到深秋,花儿经久不衰。一幅锦缎,始终保持着鲜艳夺目的色彩。起初,我们认为,太阳花经久不衰,是因为太阳花喜爱阳光,特别能够经受住烈日的考验。不错,是这样的。在夏日暴烈的阳光下,牵牛花偃旗息鼓,美人蕉慵倦无力,富贵的牡丹也早已失去神采。只有太阳花,阳光愈是炽热,它开得愈加艳丽,愈加旺盛。
④但看得多了,才注意到,一朵太阳花,其生命却极为短促。朝开夕谢,只有一日。因为开花的时光太短,这机会就显得格外宝贵。每天,都有一批新的花蕾在等待开放。日出前,它包裹得严严紧紧,看不出一点要开的意思,可是一见阳光,就即刻开放。花瓣像从熟睡中苏醒过来了似的,徐徐地向外伸张,开大了,开圆了……这样一个开花的全过程,可以在人注视之下,迅速完成。此后,它便贪婪地享受阳光,尽情地开去。待到夕阳沉落时,花瓣儿重新收缩起来,这朵花便不再开放。第二天,迎接朝阳的将完全是另一批新的花蕾。
⑤这新陈交替多么活跃,多么生动!也许正是因为这一点,太阳花在开放的时候,朵朵都是那样精神饱满,不遗余力。尽管一朵大阳花,生命那么短促,但整体上它们总是那样灿烂多姿,生机勃勃。
⑥B开完的太阳花并不消沉,并不意懒。在完成开花之后,它们就腾出空隙,把承受阳光的最佳方位,让给新的花蕾, 自己则闪在一旁,聚集精华,孕育后代,把生命延续给未来。待到秋霜肃杀时,它们已经把银粒一般的种子,悄悄地撒进泥土。第二年,冒出的将是不计其数的新芽。
⑦太阳花的欣赏者们,似在这里发现了一个世界,一个科学的、公平的、友爱的世界。他们像哲学家那样,发出呼喊和感叹:太阳花的事业,原来是这样兴旺发达、繁荣昌盛啊!
【1】第②段写太阳花的美丽时,哪些是属于正面描写?哪些属于侧面描写? 请分别举一例。
正面描写:
侧面描写:
【2】依据第④段内容,填写下表。
时间 | 花的状态 |
日出前 |
|
日出后 | 即刻开放,开大开圆 |
日落时 |
|
【3】文章运用多种修辞手法描写太阳花,请在画线的A、B两句中任选一句,简要赏析。
A.乍开的花儿,像彩霞那么艳丽,像宝石那么夺目。
B.开完的太阳花并不消沉,并不意懒。
我选 ,我的赏析:
【4】结合全文,说说为什么太阳花能“始终保持着鲜艳夺目的色彩”?
11、齐白石画白菜
高军
①齐白石是个很会过日子的人。
②平常在家,齐老先生是个“无事忙”。客人带了卤肉来,卤肉外面包着大白菜的叶子。齐先生仔细把白菜叶子抖干净,不舍得扔,吩咐家里人把这片菜叶子切切,用盐“码”上,大不了加点秋油,中午老先生要吃。真是“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以身作则,为小儿辈做榜样。在街上买东西,包鞋、包书、包糖食的纸分大小都留着,起画稿用。后来这批东西都由家人捐赠给北京画院了。
③住在北京铁栅屋时,天明即起,家里人正洒扫庭除,齐老先生就到画室把荣宝斋的订件画了,然后再画其他订件,言不二价,按照墙上贴的润格来办事。世界之大,哪儿没有死皮赖脸的人,比如说“齐老先生添条虾吧!”“齐老先生您受累!多画条鱼吧,我内人最喜欢鱼了!”齐老先生也不说话,只是斜着看来客一眼,又不好当场驳人的面子,慢慢把笔濡墨,沉吟半晌,一笔、两笔,鱼、虾、蟹自画面跃然而出,但都不大精神,看着好像离水好几天,要翻肚子的样子。客人不解地问:“这虾怎么看着像死虾?”齐老先生坐在圈椅中说:“活虾子市面上多贵啊!”主客心到神知,一拍两散。
④中央电影纪录片厂拍《人民艺术家齐白石》时让他拿点儿精品出来拍,他怎么也不愿意。后来还是徐悲鸿去做工作,他才勉勉强强从画台的暗格里掏出几卷画出来。他是细木匠出身,在画台里做几个暗格或者小抽斗之类的“消息”,那还不是驾轻就熟?这些画被掏出后,一卷一卷放在画台上。徐先生一一打开,只见宝光四射,全是老先生毕生的精品,呕心之作!有一张画在金纸上的山茶花,犹如花园里翩翩飞舞的蝴蝶,活了!徐先生不住地用眼光看坐在对面的老头子,心想:“这太鸡贼呀!”齐老先生坐在大圈椅中,两袖垂下,眼观鼻,鼻观心,不动声色,真是狡黠得可以啊!
⑤除此之外,齐白石还有许多被人们所津津乐道的趣事。
⑥黄永玉、李可染他们老问齐白石先生如何把画画好。这个问题真是让人很烦哎!这问题真没办法用语言说明白。齐老先生画了一辈子,就知道怎么把画画好,因为他画不坏!这问题真是要人亲命了,他们还死问,又不能直接跟他们说:“我就是天纵之才啊!”齐老先生只好把笔举到空中,拿眼睛死盯着看了一会儿,慢慢说:“笔不要掉下来!”这话如同一偈,你怎么理解都行。于是两人笔不掉下来地死画,各有各的造化。
⑦但齐老先生也有齐老先生的委屈。他想山阴王羲之写《黄庭》换白鹅,李太白醉写蛮书,林和靖梅妻鹤子。他们都有佳话,而我齐璜怎么就没有。这一天正是北平大风扬沙天,齐白石坐在画室里,听到外面有吆喝卖大白菜的。他坐不住了。他灵机一动,想:“我何不画一张白菜去换白菜,那也不失为一段文人佳话呀!”铁栅屋外一个北方汉正守着一车白菜吆喝,脖子上的筋神得老长。不知从哪里来了一个白胡子老头,戴一个小圆眼镜,正看着他一车白菜出神,十分想吃的样子。这卖菜汉子见来了主顾忙招呼道:“老先生!你要称几斤?秤给得高高的。”齐老先生从后面摸出一卷纸说:“我拿这画的白菜,换你一车白菜,你可肯么?”这汉子一听,勃然大怒说:“大北风天!有这么消遣人的吗?倒想得美!拿一张画的假白菜,要换我一车真白菜!”一顿咆哮,弄得老先生摸不着南北。齐老先生类着画的白菜灰溜溜地走了,从铁栅屋的大门侧身钻进去说了一句话:“唉!真是有辱斯文!”
(选自《世间的盐》,有删改)
【1】阅读第②~④段,试用简洁的语言补充齐老先生的两件事。
(1)齐老先生把包肉的白菜叶留下当菜吃。
(2)
(3)齐老先生在别人讨价还价时幽默反击。
(4)
【2】结合上下文,谈谈你对第④段画线句中加点词的理解。
真是狡黠得可以啊!
【3】从修辞角度赏析句子。
有一张画在金纸上的山茶花,犹如花园里翩翩飞舞的蝴蝶,活了!
【4】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齐白石是一个怎样的人。
【5】如果你是齐白石,你要怎样说才能换得菜农的白菜呢?请写下来吧!
12、作文
你们班一定有不少“能人”吧?他们或爱读书,知识丰富;或爱演说,善于表达;或爱运动,身体矫健…
请以“晒晒我们班的‘能人””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可以选择最能驾驭的文体进行写作(诗歌除外):(2)考虑内容充实,文章不少于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