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文学常识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是中国浪漫主义诗歌的开端之作。
B.《小石潭记》作者柳宗元,字子厚,河南人。“唐宋八大家”之一。
C.(最后一次讲演》是1946年7月15日闻一多在李公朴的追悼会上发表的一篇演讲。
D.《社戏》选自散文集《呐喊》,写的是“我”小时候记忆中的美好画面。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进士第的官衔灯该还有吧,垂珠连珑的朱门却早己褪色了。
B.每一个舞姿都使人颤栗在浓烈的艺术享受中,使人叹为观止。
C.第一群大雁一旦来到这里,它们便向每一个迁徙的雁群喧嚷着发出邀请。
D.自然界某些转眼就消逝的活动,在石头上也留下了痕迹。
3、下列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在黄海森林里,少先队员代表宣读倡议书,号召大家用种绿护绿的实际行动,丰富和继承林工精神,共建美丽宜居新东台。”这句话语序不当,将“丰富”与“继承”调换。
B.社,土地神。稷,谷神。封建君主祭社稷,祈求丰年,后把“社稷”作为国家的代称。
C.柳宗元,字元亮,唐代文学家,曾参与王叔远领导的政治革新运动,失败被贬为永州司马,后迁柳州刺史,又因宅边有五棵柳树,又自号“五柳先生”。
D.“波涛汹涌”、“步履沉缓”都是主谓短语;“心浮气躁”、“断壁残垣”都是并列短语。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在阅读文学名著的过程中,使我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感悟了人生的真谛。
B. 为了防止今后不再发生类似的事件,有关部门进一步完善了安全措施。
C. 自从来到这个世界上,人类就一直面临着两种挑战,一是来自人类本身,一是来自大自然。
D. 马尔克斯的一生充满传奇色彩,他不仅是魔幻现实主义文的集大成者以及拉美“文爆炸”的先驱,还是记者、作家以及电影工作者。
5、诗歌阅读
寒夜
(宋)杜耒
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
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
【1】用自己的话说说后两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2】后人评价该诗“寒夜无寒”,请简述这样评价的理由。
6、古诗文填空。
(1)《登岳阳楼》(其一)颈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孔子有句名言“登泰山而小天下”,《望岳》中有一句与之意思相近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春望》中作者移情于物、抒发感时伤世的情感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野望》中看到放牧和打猎的人各自随愿而归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陋室铭》中体现作者“交往之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爱莲说》一文中可以用来比喻君子不与恶浊的世风同流合污,但又不孤高自许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大道之行也》中表现连弱势群体也能受到全社会关爱的语句_______________。
(8)《长歌行》中用流水来表达时间流逝之快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班级开展名著阅读活动,请你填写阅读记录卡的空缺处。
阅读策略 | 内容呈现 | 阅读记录 |
关注人物 | “不必召开群众大会了,这里没有哪个人需要宣传鼓舞,托卡列夫,你说话很准确,他们确实是无价之宝,钢铁就是这样炼成的!”。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 这句话是① (人名)___ 在视察铁路修建工铁路工作时说的。 |
关注方法 | 如今是个信息爆炸的时代,选择性阅读变得更加重要。选择性阅读是一种有理性的、目的性很强的阅读方式,它往往与阅读者的兴趣、思考、关注点密不可分。 | 如果是你,会选择哪些方式阅读《傅雷家书》?②________ (列出两种即可) |
关注评价 | 前苏联作家法捷耶夫这样评价《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保尔∙柯察金:“整个苏联文学中暂时还没有如此纯洁感人,如此富有生命力的形象。” | 结合评价,试写出一个能体现保尔∙柯察金“富有生命力”特点的具体事例。 ③____________________ |
8、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生命需要攀登
①伊米花本来生长在阿尔卑斯山脚下,不起眼也不漂亮,但却受到了热捧,原因是它们在近百年的时间里,一直在向上转移生存地点,一开始在山脚下,后来一点点升高,现在已经开到了海拔2000米的高山冰雪带,不禁让人称奇。
②为什么伊米花有如此顽强的生命力呢?按理说,越往高生存环境就越恶劣,它们为什么要挑战生存极限呢?
③后来,经科学证实,伊米花向上攀登的主要原因,是阿尔卑斯山地区的气温逐渐升高,这些适宜在低气温环境里生长的植物,为了寻找适宜温度,不得不向更高的山上“攀登”。
④那么,它们的身体机能是如何承受的呢?经植物学家进一步研究发现,它们向上攀登其实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在这期间,它们不断地调试身体,环境变化一点,它们就适应一点、调整一点,最后锤炼出强大的适应能力,无论怎么攀爬,无论攀爬到哪,都能很好地生存。
【1】这篇短文围绕什么现象展开了条理清晰的说明?
【2】读了这篇文章,同学们感悟极深。请你写下自己的读后感。
写作提示:①选择自己感触最深的一点来写;②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或阅读积累;③不少于100字。
9、这个冬天实在特别,虽已接近尾声,可春的脚步还没迈开,疫情却横行大地。每个人都感到了冬的肃杀。戴口罩、居家隔离、停工、停学……似乎一切都被“冰封”了。然而,在这冰封的日子里,也有春的气息:亲人相守;邻里互助;师友关爱……
请以“冬天里也有春天”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①将题目抄写在答题卡作文纸的第一行(题目前空四格)。
②文体为记叙文。
③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④不少于600字。
⑤文章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班级。